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白身为才子又是一个大诗人 为什么他在宋朝却不受待见呢

李白身为才子又是一个大诗人 为什么他在宋朝却不受待见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1 更新时间:2024/2/13 9:53:33

李白为什么会在宋朝不受待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一起被郭沫若称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代表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

他的诗歌思想深刻,富有预见性。盛唐时期罕有匹敌。艺术性很高,个性特征显著。在唐朝时即享有盛名,可是这样一个天才诗人,到了宋朝却屡遭贬抑,这是为什么呢?

一、浪漫豪放的诗歌风格

首先,李白生活在唐朝的开元、天宝年间,正是唐朝的全盛时期,是一个富于理想与进取精神的时代,国力强大、经济繁荣,社会环境宽松,而且唐代等级观念、士族观念较弱。因此中盛唐时代诗人,事功精神强烈,向外用力较多、并不太看重自我持守。

其次,李白出生西域富商家庭,子女教育比较自由。活跃的商业经济和保守因循的封建秩序相矛盾,商人思想不太受传统礼教束缚,因而李白个性较自由、放浪不羁。他的诗歌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比如《庐山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孤丘。”

再次,李白受屈原思想和艺术创作手法的影响,对其“骚怨”文学精神的认同,在创作手法上全面借鉴了屈原的艺术精华,大量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想象浪漫雄奇、他借用屈骚诗句、诗意,骚体化创作。

最后,李白深受庄子绝对自由、遗世独立思想的影响也很大,追求个人自由,一旦遭遇现实生活的挫折与种种打击,就在河流、山谷中寄托自己的思想。如“举怀邀明白,对影成三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诗句表现了这一思想。

以上几方面原因,形成了李白诗歌自由浪漫主义风格。而宋代人士普遍提倡一种有品节而又有涵养的精神,李白诗歌那种喷薄开张的情感抒发方式显然难以与这种内敛形态建立起联系。

宋人理学兴起,形成了崇性理而抑文艺、重义理而轻辞章的正统文学思想及“以理学为精神底蕴”的文风,总是用道德理性随时规范自己的举动,并以此为衡量事物的首要标准。对诗歌这一艺术样式,更以道德理性进行严格制约。

总体宋代诗学尚意重于缘情,宋人论诗,虽也主张“吟咏情性”,但常有“发乎情止乎礼”的限制,自觉抑制激情。宋人的克己复礼与李白极端的自由浪漫主义完全相悖离。

因此,李白诗歌首先从风格上难以被宋人接受。

二、与儒家思想的矛盾

宋代理学是以儒学为中心发展而来,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思想内容方面的基本观点,受儒家思想很大,主张“温柔敦厚”“言志”,反对过多怨刺。

而李白诗歌则大胆而富有战争精神。比如《梁甫吟》《送别离》等诗歌都充分体现了这一诗歌特点。

而且李白思想体系来源庞杂,广泛接收各种该派思想。“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儒家思想他也有,但只取其积极用世的一面,对儒家的迂腐气和教条气予以摒弃。比如《嘲鲁儒》:

鲁叟传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这首诗就是通过嘲笑儒家老叟读死书不知活用,来体现了他的儒学观点。

李白对于道家老子“功成身退”的思想特别欣赏,奉为一生处世原则。这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也相矛盾。

李白还对庄子自由主义思想加以改造,从原本在封建势力面前悲绝望的心理,变为追求个人自由,对封建礼教束缚的不满与反抗,他讲究自由平等。这也与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思想相左。

对于唐朝流行的游侠观念他也加以取舍,钦佩游侠“不屈己,不干人”和“功成不受赏”的精神,对游侠不讲政治原则,则是不取的。李白赞美游侠,主要借此寄托自己既想建立功业,又不想受束缚的理想。因此李白的游侠是李白化了的游侠,这点在他的诗歌《侠客行》中有所体现。

总之,李白按自己性情和理想需求杂取各家,自成体系的思想和宋人独尊儒家的思想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诗歌体裁演变带来的差距

李白创作古体诗、旧题乐府多,而唐以后是崇尚近体格律诗的时代。李白诗虽然格调高迈、气象雄浑、行文飘逸,后人却始终觉其诗格变化少、内蕴的诗艺学问不多,“屡读觉易尽耳”,因此就没把它作为经典来研读。

元稹首开于诗法上贬李白之先河,认为李白在诗法上远不如杜:

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苦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也就是说李杜二人的诗在气势、格调上不相上下,但在律诗结构、声韵、对仗上要输杜诗很多。

而李白一生致力于复兴汉魏古朴诗风,扫荡齐梁绮靡诗风,使古体诗再一次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且李白生性豪爽,写诗信手拈来,语言不假雕琢、古朴自然,与杜甫写诗字斟句酌大相径庭。李白诗歌风格多豪迈奔放,如果完全按声律写很难显出李白的个性特点。

别林斯基曾有一段评价普希金的话:

普希金不浮夸,他的感情真诚而恳挚,为思想而创造形式,这便是他的浪漫主义。

为思想创造形式,这话也同样适用于李白。李白的思想就像一座火山,找不到喷火口,诗歌形式就是为他的思想找到的喷火口。

因此他写诗不愿多写声韵对偶限制很严的律诗,而喜欢写格律较宽,字句不拘的乐府歌行。仅乐府诗就占其作品的四分之一,是唐代乐府诗最多的诗人。即使写律诗如《鹦鹉洲》、《凤凰台》等,李白也不完遵循格律。

近体诗起于中唐,中唐以后近体压过古体诗,成为写诗的主流。李白古体虽好,然而时代的大趋势难以逆转,诗歌不可抑制地向着近体格律方向发展。

另外,李白古风诗更是其才情的显示而非学力的结晶,后人要仿写也很难。明代胡应麟论诗:

李杜二家,其才本无优劣,但工部体裁明密,有法可寻,青莲兴会标举,非学可至。

也就是说杜甫的诗思维缜密,但写作上有一定的规范形式,可通过仿学习得。而李白靠天赋才情作诗,无迹可循,普通人天赋不足,很难学习。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后世学杜诗多而习李诗少。

四、宋代李白诗选的片面性

由于李白在唐朝影响力较大,宋初就有各种版本的李白诗选,作为宋代四部大书之一的《文苑英华》多达239首,居唐代诗人入选数第二位,仅次于“白体”之鼻祖白居易。但其选录视角以平淡清远为主,而非李白最具特色的雄奇纵逸风格;体裁上重五古兼近体,而非李白最擅长的七古;李白诗中代表盛唐气象的雄浑、俊逸诗风的名作都未入选。

入选题材大改可分为隐逸、山水闲居、饮酒三类闲,凸显李白思想中缘情适意,及时行乐的一面。

首先,隐逸类所收的9首诗都表现其寄意林下、淡泊知足的情怀。比如天部的《淮海对雪赠傅霭》《新林浦阻风寄友人》以友情的恬淡美好传达自然适意之情,地部的《天门山》、《庐山瀑布》等通过山水之优美恬静,表现平和的满足与隐逸的愉悦。一些摹物细微而风格纤巧的诗,比如《初月》《对雨》之类,属于典型描写“风花雪月”之作,一般选本不选的,也入选了。

另一重点是饮酒诗,此类选诗不涉及饮酒而实写饮酒之乐的也很多,其中某些直接宣扬了及时行乐的思想。如《少年行.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明言“看取富贵眼前身,何用悠悠身后名”,《友人会宿》描述了“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的酣饮之乐。

此外,还收录了不少李白描写饮酒狎妓生活的诗作。这些诗宣扬了及时行乐思想,而且艺术水平都比较平庸。而李白描写音乐类名作《听蜀僧浚弹琴》、《春夜洛城闻笛》等均未入选。还有许多承继诗教传统、抒发爱国济世激情,或忧时悲悯情怀的著名言志、讽喻、抒怀类作品都未入选。

由于《文苑英华》片面化的选题,促成了宋人对李白形象的错误认识。以致于王安石评价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十句九句言妇人与酒。”

《文苑英华》的片面性和王安石的评价,对于宋人对李白的看法,也起到误导的作用。

综上所述原因,导致李白其人其诗在宋朝不受待见,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甚至对元代之后都有影响,直到明清时期,一部分文人意识到李杜地位的不平等,逐渐发声扭转了李白的地位!

标签: 宋朝李白

更多文章

  • 李白是个怎么样的人?明明想进官场为何却不去参加科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李白

    李白是个怎么样的人?明明想进官场为何却不去参加科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李白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总是不走寻常路。与孟浩然和杜甫一样,去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是他偏偏不走正常人该走的路,非要去找关系,找门路,这人一直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那么李白为何要这么做呢?接下来我们就

  • 唐玄宗赏牡丹,李白写诗夸赞贵妃之美堪称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白,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李白虽然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带着满身的自豪来到了京城入了宫。他以为这是他这一辈子的转折点,是他一生一个新的起点。但实际上呢?在陪在唐玄宗身边的这两年,李白的地位其实是一个金丝雀。李白以为来到京城就能够实现他的报国理想

  • 李白写下一首诗差点丧命,郭子仪还出手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唐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白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李白是我国古代极具传奇色彩的诗人,他一生逍遥恣肆,游山玩水,所写诗篇也体现着千古未有的豪情。他看似任性自由,但也有抑郁不得志的时刻。古代诗歌中体现的负面情绪,除了国破家亡,就是怀才不遇了。怀才不

  • 李白最爱的女子是谁?除四个老婆之外,他还曾爱慕过一个神秘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宝贵的财富。它们超越了自身所存在的意义,成为了各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中一条内在的规律,一条内在美的韵律与历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是一个诗乐的国度,有“大乐与天地同和”

  • 古蜀国有什么未解之谜?李白说的古蜀国是什么样的国度?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蜀国

    对于古蜀国你了解吗?古蜀国有什么未解之谜?在我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大多数都是因为当时对一件事情没有记载,以至于后世人无从得知当时事情发生的真相,也就因此引来了众说纷纭。而在没有文字记录的年代,有一个与三星堆有着很大关系的古蜀国,这又是历史上一个神秘消失的国度,李白曾经有诗中提到过两位古蜀国的

  • 李白是什么时候写下《静夜思》的?李白为何不能参加科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李白,杜甫,高适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为何不能参加科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中国古代的那些诗人,相信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李白。不管是金钱上的豪气,还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李白和他的诗歌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我们看来,李白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脍炙人口的诗词,还有他神秘的人生经历

  • 李白诗中的“噫吁嚱” 是什么意思?关于蜀语文化的历史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李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白诗中的“噫吁嚱” 是什么意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到李白大诗人,诗仙,最厉害的诗人,大家也应该记得李白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感叹词,这个词就是“噫吁嚱”,很多网友都已经念出来了啊,最近小编看到一篇文章的解析,其实李白说的“噫吁嚱”就是今天的“哦豁”了,那么这到底是

  • 李白的武功有多强?李白杀人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李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于李白武功的讨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我们的认知中,中国知识分子大概是一袭长衫文质彬彬的,他们琴棋书画诗酒花,摇头晃脑走天涯,他们一袭白纱弱柳扶风手无缚鸡之力但心中有万千雄兵。但事实上,在冷兵器时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是不会点防身的功夫,说不定在你去京城赶考

  • 揭秘李白国籍之谜 李白到底是不是中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李白

    还不知道:李白是不是中国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大诗人李白出生地的问题,一以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李白祖籍甘肃,生于四川青莲乡,还有一种说法是生于西域的碎叶城,之后才举家搬到四川。那么,如果按照后一种说法来看,李白竟有可能是西域人?什么?韩国人说端

  • 一位碌碌无为的庸官,韩朝宗为何能得到李白的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朝宗,唐朝

    韩朝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韩朝宗,京兆长安人,曾任工部侍郎,后来出任荆州长史,所以被时人称作“韩荆州”,虽然为官数十载,政绩却乏善可陈。为官期间,韩朝宗做得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就是破除水井的迷信。那是他担任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期间,当时襄州长沙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