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名将李靖是怎么平定梁国的?真相是什么

大唐名将李靖是怎么平定梁国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869 更新时间:2024/1/2 13:32:32

大唐名将李靖是怎么平定梁国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萧铣是后梁宣帝萧詧的曾孙,在隋末农民起义的混战中,萧铣起兵巴陵,自称皇帝,国号为梁。后不久又迁都江陵,控制了长江中游至岭南的广大地区,兵力达到40余万。

唐朝要统一全国,必须消灭这股割据势力。公元619年,大唐名将李靖奉唐高祖李渊之命,前往夔州会合李孝恭,准备征讨萧铣,平定梁国。

李靖向唐高祖提出了进击萧铣的十条计策,主张从夔州直取江陵。

公元621年8月,出征江陵的唐军云集夔州,不久就准备顺江而下。此时正值秋初,暴雨不断,长江进入秋汛季节。

萧铣判断:江水泛涨,三峡奇险,战船行驶困难,唐军不会东下。因此,他将部队遣散,参加秋粮收割,只留了几千人防守城池。

唐军大多数将领也认为,长江水势汹涌,行船十分危险,建议李靖秋汛过后再行进军。

李靖分析说:“目前江水泛涨,固然对我进军不利,但敌军一也会因此而放松戒备。如果我军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兵临江陵城下,就可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甚至可以一举而擒获萧铣。兵贵神速,这个战机我们不应错过。”

唐军水兵船2000多艘顺江而下,过险滩斗激流,船队驶过了长江三峡。

由于梁军疏于戒备,唐军突然袭击一举攻克了萧铣设防的宜都、夷陵和荆门,接着又攻取了梁军大将文士弘率领数万重兵驻守的清江,缴获战船三四百艘,击毙梁军l0000余人,文士弘率余部东逃。

李靖率领5000精兵乘胜追击,直抵江陵城外。唐军主力随后赶到,扎营江陵对岸,准备伺机攻城。

文士弘逃回江陵,萧铣才知道唐军已大兵压境,不由大惊失色。一面调集各部兵马前来救援,一面率领城内仅有的几千兵力出城迎战。

唐将李孝恭见出城梁军兵力薄弱,觉得是个进攻的时机,便决定率军出击。

李靖劝阻道:“萧铣为了挽救其覆灭,孤注一掷,已经调出了全部兵力,这是不能持久的。我军如果停泊南岸,坚守不战,不出一日,萧铣必然分兵回城。乘其分兵势弱之机再发起攻击,才有胜利把握。如果马上出击,梁军必然死战,那是难以取胜的。”

李孝恭听不进李靖的意见,以为李靖太过虑了,便分兵一部让其防守大营,自率精锐对梁军发起进攻。

战斗开始后,果然不出李靖所料,梁军个个拼死冲杀,李孝恭抵挡不住,率残军退回南岸,后悔未听李靖之劝。

这时,获胜的梁军开始四散掠取唐军遗弃的战船和其它物资,已经乱不成军。李靖一见这种情况,便当机立断,率守营部队向梁军猛杀过去。

梁军士卒正在麻痹之际,不料唐军突然杀来,吓得赶忙丢下东西,夺路逃命。萧铣见大势不好,率领随从逃回江陵,闭城固守。

李靖穷迫猛打,一举攻占了江陵外城和水城,缴获了梁军的大批战船。战斗结束后,李靖下令:将缴获的梁军战船,全部放入长江,任其顺流而下。

将领们不解其意,便问道:“缴获敌军战船,理当用来武装我军,为何抛入长江?”

李靖答道:“梁国土地广大、军队众多,我军深入敌腹,虽然打了胜仗,但主城江陵未破,很难迅速夺取。说不定敌国援兵将会很快赶到,我军就会腹背受敌、进退两难,即便增添这些战船又有何用呢?”

接着他又说道:“如果将其抛入江中,使其顺流而去,下游的援兵见了,必然怀疑江陵已被攻破,就会停兵不进,以察虚实。如此一来,我军就能争取到必要的时间,才有把握攻破江陵。”

众将听了才明白过来,无不拍手称妙。

话说汉陵下游方向那些萧铣的援兵,见到从上游漂来满江的梁军战船,果然怀疑江陵已破,因而停兵不进。

萧铣困守城中,久盼援军不至,只好开城投降了。援兵见江陵城已失,唐军城防坚固,兵力强大,便纷纷缴械投降。就这样,大唐名将李靖在缴获敌军大批战船后,巧妙使用了放任战船顺流而下的计策,使得萧铣两头挨打,梁国从此灭亡了。

标签: 李靖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李靖灭东突厥之战,李世民大喜过后为何又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靖,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和大家讨论一下唐朝大将李靖的故事。当然,我只涉及历史,不讲托塔李天王。李靖,字药师,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大将韩擒虎的外甥。 李靖善于用兵,多有奇谋。初仕隋朝,后效力唐朝。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与李孝恭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立下赫赫战功,是凌烟阁二十

  • 唐朝的名将李靖和封神榜中的李靖到底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朝,李靖

    神话故事中的托塔李天王李靖与唐代的名将李靖同名,而哪吒来自商朝,他怎么会成为李靖的儿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事实上,这是人们赋予真实人物以神话的魔力。人物的故事混合在一起,神话的故事可以穿越历史,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因此,神话故事中的许多人物的原型都是真人。人们出于对他们的美

  • 和战将韩信白起相比,为何感觉李靖的知名度略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靖,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靖,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对于古代的名将,向来有“韩白李岳”这个说法,也就是韩信、白起、李靖、岳飞。但也许有一些朋友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为啥从各平台的历史文章曝光度来看,李靖亮相的频率并不高呢?其实单就个人军事成就而言,李靖比另外三位可高了不少;至

  • 他是大唐战神,李靖的一生有多风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靖,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古代的改朝换代向来是平常之事,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往往是代表着这个朝代的皇帝的能力,如果是皇帝的能力不“合格”,那么自然会有后来者居上,会有能力更强的人代替。古代的天下还没有安定,各个朝代的君王也是换了一个又一个,公元

  • 李靖一生中曾多次站错队,为何他还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靖,隋末唐初

    对李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单田芳先生的《兴唐传》中有一位得道高人李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但活跃在隋末唐初的战争舞台上,即使后来的薛仁贵征东乃至薛丁山平辽时,这位高人也频繁出现并指导大唐军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明明论岁数比谁都大,偏偏别人的孙子都死绝了

  • 唐高祖李渊为何看不顺眼李靖,多次想要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渊,李靖,唐朝

    你真的了解李靖和李渊的故事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当李渊父子正积极密谋举兵的关键时刻,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差点将李渊父子推向深渊,有人发现了他的密谋并且赶往隋炀帝处进行举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的大唐军神李靖李靖其人李靖本名李药师,关中三原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北魏和隋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李靖的功劳是否是最大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谁功劳最大?“李靖兵法,世无完书”是咋回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凌烟阁功臣的帮助,任李世民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平定江山。那么,在所有辅佐李世民奠定大业的功臣中,何人功劳最大呢?笔者认为,非李靖莫属。在现

  • 李靖忠心不二为人低调,李世民怎么老是找他麻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靖,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靖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炀帝在位期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也在当年五月在太原起兵,加入到逐鹿中原的混战中。起兵之初,李渊集中诛杀了一批隋朝官吏,以示和隋朝彻底决裂。《旧唐书》记载,

  • 李靖是如何进入李世民的幕府的?他的一生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靖,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业末年,群雄割据,各地起义不断,身为世家之后的李渊也不甘人后,准备在太原起义,这个时候,身为马邑郡丞的李靖得知了这一消息,决定前往江都告发李渊,把自己伪装成为囚徒,但是后面因为起义不断,道路阻塞并未能成行。由此可见,李靖对于隋王朝还

  • 李世民在刑场救下的李靖,李靖之后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靖,唐朝

    李靖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古代皇权社会,君主一般最忌讳两种人:第一种是什么缺点都没有的能臣,也许有人会问了,完美的大臣难道不好吗?是,一心为国的能臣干吏对国家来说是好事,但对君主来说那就不一定了。因为如果一个大臣既不贪财也不好色,那君主就会想,你是不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