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杜甫到底是如何死的?和传言中的一样吗?

历史上杜甫到底是如何死的?和传言中的一样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41 更新时间:2024/1/17 16:01:22

公元770年,即唐代宗大历五年四月,湖南兵马使臧玠作乱,杀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兼湖南都团观察使崔瓘。杜甫正客居潭州,他本因避乱入蜀,由蜀地漂泊到湖南,原想在这里“强移栖息一枝安”。不料到湖南不久,又要避臧玠之乱了。这时他的二十三舅崔伟正以湖南录事参军出摄郴州刺史,屡次有书来招他去,他便携了全家乘船南下,不料船过衡州,恰值湘江水涨,被阻泊舟于耒阳县北的方田驿,一连五天不能前进,也得不到食物。

耒阳聂县令闻讯,派人携书问候,并馈送牛肉白酒。杜甫非感激,写了一首十四韵的长诗代怀,遣人到县呈聂令,但因水势未退,无法前行,书未能送到,只好掉转船头,重新折回衡州。等到水退,县令派人在江上寻找杜甫,遍寻无着,以为杜甫一定死在水里了,便在耒阳县北代杜甫建了个衣冠冢,以为纪念。

由于这衣冠墓的建造,就产生一种传说,说是县令送牛肉白酒给杜甫,杜甫吃得太多,挨了五天饿的饥肠不能容纳,一夕而卒。

自唐中叶以后,这一传说流行很广,新、旧《唐书》杜甫传都是如此记载,正如白醉后捉月落水而死的传说同样无稽。这传说的来源有二:

一是郑处诲的《明皇杂录》,

一是李观的《杜传拾遗》,

二者都和事实不符。《明皇杂录》云:“杜甫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令尝餽牛灸白酒。移漂寓湘潭间,羁旅憔悴于衡州耒阳县,颇为令长所厌。甫投诗于宰,宰遂致牛灸白酒以遗甫,甫饮过多,一夕而卒。”

这记载的错误是一目了然的。杜甫并没有抵达耒阳,而是被大水阻于方田驿,方田离耒阳陆路有四十里,舟行须一日始达。时值江涨,被阻于方田不能前进,县令虽致书并餽酒肉,但并没有具舟迎他。杜甫送诗于县令不达,就折回衡州,重返潭岳,一次都未到耒阳,怎么会有第二次羁旅憔悴于耒阳县的事?令长就是县宰,怎么既为令长所厌,又投诗于宰?县宰也没有第二次餽送杜甫牛灸白酒。

其实,杜甫是死于潭(今长沙)岳之间的舟中,旅殡岳阳,归葬偃师。

标签: 唐朝杜甫

更多文章

  • 全能型人才杜甫,除了诗词他还在哪些领域有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杜甫

    759年,杜甫由陇入蜀,和妻子、儿女一道在浣花溪畔造茅屋,辟药圃,向友人觅求药苗。“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青山惭取誉,根据隙地却成形。”这就是当时杜甫所描绘的一派生机勃勃的药圃景象。对于怎样种好药,杜甫也深有研究。在泉州,他见太平寺的泉水特别清冽,很适合灌溉药圃,就种下了药材黄精。至于

  • 李白很受杜甫的尊崇,那李白是如何看待杜甫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杜甫

    杜甫保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中,跟李白有关的有15首,其中多数充满了对李白的真挚思念和对其诗歌艺术的热情赞美之情;而李白保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中,跟杜甫有关的不过区区4首,思念与赞美之词更是少之又少。许多人由此认为,杜甫狂热崇拜李白,而李白则不甚看重小自己11岁的杜甫,对他的诗歌艺术也不欣赏。这种说法显然经不

  • 杜甫的诗歌成就:杜甫作品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杜甫,诗歌成就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历史名人对杜甫的评价: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杜甫,评价

    历史名人对杜甫的评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代韩愈: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题杜工部坟》)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代白居易:(杜诗)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与元九书》)唐代元稹:杜诗浩荡津涯,处处臻到。(《叙诗寄乐天书》)杜

  • 唐朝诗人杜甫的《夏夜叹》原文、译文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甫,唐朝

    杜甫《夏夜叹》。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夏夜叹》唐代: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 唐朝诗人杜甫的《望春》原文、注释及创作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杜甫

    杜甫《望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

  • 唐朝诗人杜甫的《望春》赏析和艺术特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杜甫

    《望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望春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

  • 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最后是怎么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甫,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杜甫,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自小我们接触到的唐诗最多的就是杜甫和李白的了。而李白的诗大多是十分飘逸潇洒的,所以李白有诗仙之称;而杜甫的诗,多是反映当时社会的状况,并且随着杜甫年龄的增长,诗的意境也变了。杜甫的一生可以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也就是这样的

  •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一度与杜甫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许浑,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许浑,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诗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甚至超过了文学体裁的范畴,成为歌咏志向,抒发情感的范畴。在不少岁月中,诗歌的文化意义和重视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秣兵厉马,农耕桑植。可是,时间也是残忍的,许多杰出的诗人,曾经名动一方,

  • 杜甫描写妇人的一首诗,清丽出奇令人印象深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杜甫,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杜甫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在杜甫的诗歌中,却很少看到女子的身影。诗圣悲天悯人,仿佛将全身心都投入到国家兴衰荣辱,百姓悲欢离合之中。他的风格沉郁顿挫,似乎对描绘女子有着天然的局限性。然而,翻看《杜工部集》,还是有一首描述女子不幸遭遇的诗歌,流传千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