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汤和曾发酒疯遭朱元璋忌恨却独享寿终封过侯公王

汤和曾发酒疯遭朱元璋忌恨却独享寿终封过侯公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79 更新时间:2024/1/20 13:34:16

1、在朱元璋的开国功臣榜上,汤和有着许多唯一性——

他和朱元璋是发小,大朱三岁,至洪武二十八年八月卒,年七十。他是与朱元璋相处时间最长的人。

他在洪武三年封中山侯,十一年春进封信国公,死后追封东瓯王。他是朱元璋一朝唯一被封侯、公、王三爵的人。

他在朱元璋对勋臣悍将的清洗运动中,真正得以善终。《明史·汤和传》说:“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先后丽法,稀得免者,而和独享寿考,以功名终。”

他妻妾上百人,虽只有妻子胡氏有姓,但被写进正史,极为罕见。“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虽看似仁慈,但可见他风流成性,必有不少强抢强纳,这在封建礼法时代也是祸害无穷。

他有五子,且爵位未削,但子孙后人却无一人袭爵。明英宗时,汤和长房四世孙“乞嗣爵,竟以历四十余年未袭,罢之”。

2、汤和幼年有奇志,带领发小们玩骑射的游戏,很有领导人风范。他还是一个有谋略的帅哥,《明史》称他“倜傥多计略”。

朱元璋还在皇觉寺出家时,汤和就率十多个壮士加入郭子兴的义军,拼军功成为千户。后来,还俗的和尚朱元璋成为郭子兴的上门女婿,娶了他的义女马秀英,不断升级,成了先锋官。汤和甘愿追随这个小老弟,冲锋陷阵,诸将不服朱元璋的管束,但汤和“独奉约束甚谨”。

朱元璋做大,独树一帜,汤和也是拼死厮杀,由管军总管成为了统军元帅、枢密院同佥(同佥为院官身份,节制元帅)。

电视剧《朱元璋》把汤帅列在徐达、常遇春之上,是老大朱元璋之下的二哥。

在历次大战中,汤和也是屡建战功:

至正二十五年十月,汤和随大军讨伐张士诚,攻克太湖水寨,攻下吴江,围攻平江,在阊门和敌人战斗时,被飞炮击伤左臂,应诏返回应天。伤好后,重返战场,攻克平江,被朱元璋赏赐黄金和布帛。

至正二十七年,汤和被授以征南将军,征讨浙东义军方国珍。渡过曹娥江,攻下余姚、上,攻取庆元,逼得方国珍逃亡入海,俘获敌帅二人、海船二十五艘,斩首无数,然后回军平定各属城。汤和派使者招降方国珍,方国珍到军门投降,得士兵二万四千人、海船四百多艘,浙东地区全部平定。

此后,汤和擒获福建元军守将陈友定,又随徐达西征,攻取泽、潞、晋、绛诸州郡。在攻战东胜、大同、宣府的战役中,都立有战功。返京后,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中山侯,每年的俸禄一千五百石,并授子孙世袭凭证。

洪武九年,蒙古瓦剌首领伯颜帖木儿成为大明边境的隐患,汤和以征西将军的身份驻防延安,伯颜帖木儿乞和,汤和率军返回。洪武十一年春,汤和“进封信国公,岁禄三千石,议军国事”。

3、在电视剧《朱元璋》中有一幕,说朱元璋准备大封功臣时,马皇后认为汤和该封国公,且是名列榜首,而朱元璋坚持只给一个侯爵。

这是有原因的。

电视剧中的解释是,汤和虽是自家兄弟,但总和李善长搞到一起,朱元璋不想左膀右臂的武将之首和文官首臣结交过甚,这是危险。

另外,汤和还派五百兵士给李善长扩修府邸,虽是小事,汤和也报告了朱元璋,但朱元璋还是忌讳。这点,电视剧里以汤和和李善长闲谈道出,《明史·李善长传》也有记载。

朱元璋封徐达为右丞相、大将军加魏国公,龙辇迎接,还结为亲家,这也是狠狠地敲打了一次当初和徐达平起平坐的汤和。

而在《明史·汤和传》中的记载却是:

“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平中原师还论功,以和征闽时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师还,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

这段文字译为白话是:汤和虽然沉稳聪明,但也常因醉酒酒犯错。驻守常州时,他曾有事请示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便在酒后吐真言:“我镇守此城,就像坐在屋脊之上,左右为难。”朱元璋听说后怀恨在心。平定中原,论功行赏,朱元璋以汤和征闽时擅自释放陈友定的余孽,使八郡重受骚扰;还军途中,又被秀兰山贼寇袭击,失去二名指挥使为由,不封汤和为公爵。

后来,汤和伐蜀班师,朱元璋接见时当面数落其逗留之罪。汤和顿首谢罪,此事才作罢。电视剧《朱元璋》倒是安排相反,说汤和提前回来,因为朱元璋已下旨催其归来,把兵马交给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带走。

4、汤和还是很聪明的。《明史》称赞他:“东瓯乞身归第,以明哲自全”,“卓然非人所能及”。

虽然朱元璋封汤和为信国公时,还把他的常州过失镌刻铁券丹书,但汤和第一个主动释兵权。

他已看出天下无事时的皇帝,再不是和兄弟们征战沙场的上位了,皇帝“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故而汤和请求:

“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这是朱皇帝所要的忠臣之言,龙心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并给他一个监工防倭戍海城的肥差,还让第十子朱檀娶了汤和的女儿做王妃,使汤和也同徐达一样做了皇亲国戚。

汤和懂事多了,晚年更加恭谨,“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此言是说明汤和远离他人,不搀和拉结,自然就没有了朱元璋最怕的培植私党了。汤和的老部下颍国公、儿女亲家傅友德就是因为与蓝玉走得近,被朱元璋赐死,全家流放。

汤和难得糊涂,乐在其中,朱元璋也不会因为汤和养“媵妾百余”超过自己而恼怒,还对汤和夫妻觐见时各“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钞三千锭、彩币四十有副”,“并降玺书褒谕,诸功臣莫得比焉”。

汤和患病失声,皇帝即日探视。汤和病重,“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汤和死后,皇帝追封东瓯王,谥襄武。(原文来自以礼观书的头条号)

标签: 汤和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揭秘:一生残暴的朱元璋杀功臣为何唯汤和幸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只有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缘由安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疑尖刻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最初和他一同打全国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只有信国

  • 朱元璋几乎杀了所有功臣 为何只留下了汤和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汤和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统治者日益黑暗残酷,引起了人民的反抗。1352年郭子兴聚众起义。后郭子兴病故,朱元璋接手兵权,登上了历史舞台。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世人皆知伴君如伴君如伴虎。朱元璋猜忌刻薄,登上皇位后,便把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杀了。朱元璋之所以杀功臣

  • 汤和为何能在好杀功臣的朱元璋手下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

    明朝洪武年间,做官可能是“高危行业”。历经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明朝被杀官员多达三万余人。洪武开国功臣,几乎被一网打尽了。徐达、常遇春等人,若非早死,恐怕也难逃灭门之灾。然而,也有一个名人,位至信国公,一生富贵,亦一生谨慎,最后得以“功名终”。这个人叫汤和。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

  • 当朱元璋大开杀戒功臣被杀时:为啥却独留汤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汤和

    话说,在朱元璋统治期间,朱元璋本来是没有想到要去杀掉那些元老功臣的。可是呢,朱元璋看着那立下的太子,太孙都软弱无能,实在是没有办法,如果还继续留着这些功臣,那么以后自己的孩子不就会遭殃了吗?万一功臣们逼宫呢?怎么办?于是朱元璋就想着,为什么不把这些老家伙都杀了呢?杀了好让自己的孩子(指太子)培养培养

  • 汤和年过古稀妻妾成群,他为何能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汤和,明朝

    汤和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1352年,一个和尚在庙里打杂干活时,收到了一封好友的来信,信中的内容大意是说,我在投奔义军之后,天天吃肉喝酒,而且还做了大官(千户),哥们儿我现在发达了,但我没有忘记你,所以特地来信,邀请你加入我们义军,我们一起吃香的喝辣的,干

  • 明朝那么多开国老臣为何只有汤和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明朝,汤和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我们发现每一代的皇帝对于陪伴他打江山的老臣,总是没办法让他们善始善终。不论是汉朝的刘邦,还是唐朝的李世民,甚至是明朝的朱元璋皇帝,都将手里的屠刀对向了功臣们。这就让那些兢兢业业为国奉献的臣子们每天都胆战心惊,生怕皇帝抓

  • 朱元璋登基后对开国功臣进行清洗 朱元璋为什么不能杀汤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汤和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和汤和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新的王朝建立之后,有些开国皇帝为了江山的稳定,就开始对开国功臣下手,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比如汉高祖刘邦,就以造反的罪名,先后干掉了彭越、韩信等人,而萧何、张良却得以善终。无独有偶,同为草根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在登基称帝后也对开

  • 免死金牌真的有用么?朱元璋为何杀李善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翻阅历史,我们总会被一些颇具传奇色彩的东西所吸引,比如我们今天说到的免死金牌。免死金牌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能够有免死金牌的人也是凤毛麟角,物以稀为贵。大家也就更加看重这件东西了。然而免死金牌真的能够“免死”么?也不尽然,今天我们说道的主人公,就是拥有免死金牌还被皇帝处死的人。网络配图明太祖朱元璋作为真

  • 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何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网络配图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

  • 朱元璋究竟是为何封李善长第一功臣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能成功离不开一个人——李善长。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共封了六位公爵,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也就是说在朱元璋心里,李善长是“第一功臣”,那么这个负责后勤工作、无武功建树的李善长如何会得到朱元璋的如此厚待?首先李善长跟朱元璋是老乡,他们在心态和情感上很容易走进。网络配图再有,李善长的能力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