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靖难之役的策划人,最后结局是什么?

他是靖难之役的策划人,最后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7 更新时间:2024/3/2 10:37:50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姚广孝的故事。

以和尚身份入世为官的人并不是太多,更别提能够左右王朝发展了,不过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和尚,他们都对一个王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是刘秉忠,他是忽必烈倚重的大臣,在忽必烈28岁时就已经辅佐对方,帮助其拿下了汗位,同时还提出了蒙汉同治的理念,元大都、上都的建造也都是他主持的,还提出了大元的国号,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大元设计师。

今天要说的这个和尚,他的谋略不输刘伯温,尽管没有帮助皇帝开国,但却让朱棣从一个王爷成为留名千古的帝王。他出生在大元后期的医学世家,在年幼时就一直苦读书籍,同时还喜欢四处的云游,为的就是结交好友。他之所以会出家为僧,其实还是童年的经历,他看到元朝僧官的排场很是羡慕和向往。因此在14岁时就出家当了和尚,这之后又开始钻研阴阳学术,同时对儒学也十分的精通。

在来到嵩山寺游历时,他遇到了一个著名的相术大师袁珙,此人看他目如病虎,喜杀戮,又是一个刘秉忠。听了这句话后,他并没有生气,反而还很高兴,毕竟他一直以刘秉忠为榜样,希望能辅佐君王。不过就算是这样,在元末的乱世时,他并没有寻求名主,反而是潜心修炼,在他来看,自己出山的时机还远远没到。

1382年马皇后离世,藩王们纷纷前来悼念,他们为了表示自己的孝道,请求朱元璋为自己赐上一个僧人念经祈福。而姚广孝听了后,立马和管事的僧人说,将他举荐给燕王。其实当时的燕王并不被皇帝喜欢,驻守在北部边塞的穷恶地区。但他却认为朱棣可以辅佐为帝王,他认为对方的才能很出色,且野心比较大。此外,他对阴阳学术也很精通,一眼就认定朱棣是未来的君王。

其实燕王对这个僧人并不是太器重,只是当一个普通的和尚看待,但姚广孝却表示:“如果肯重用我,那一定会让你当上皇帝!”燕王当时的野心,身边的人并没有发现,但这个和尚却直接看透他的内心,如此看来必然有奇怪的地方,之后对他更是器重,和其关系密切。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上台,燕王很是生气,他没想到父皇一直都没重用他,反而是让侄子上位,毕竟当时的皇子中,唯有朱棣最为出色。而等到建文帝上位时,听了腐儒的建议着急的削藩,那些小藩王挨个被削除。

此时的朱棣很是心急,毕竟以他的实力还不足以和朱允炆抗衡,但姚广孝却站出来提议,一定要快点行动起来,如果现在不着手准备可就晚了。不过朱棣认为,藩王能够夺得政权的并不是太多,但姚广孝只说了句“天道如是”!

正因这句话,才让朱棣有了起义的决心,公元1399年朱棣发兵谋反,不过为了获得舆论上的支持,他又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不过在誓师大会时,紫禁城上的瓦片刮落,朱棣对此惊怕不已,他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其他的士兵也有所胆寒,但姚广孝却大喊着“真龙飞天,屋瓦落地”!

正是这句话让朱棣有所缓和,士兵们也很是高兴。在起义之时,朱棣攻城难度很大,但姚广孝却认为,大明是朱家的,只要直接攻占京城即可,不需要挨个拿下城池。就这样1402年朱棣登基,对他十分尊重,不敢直呼大名。而姚广孝不要钱财不要美女,依旧坚持僧人的本色,实在是难得!

标签: 姚广孝明朝

更多文章

  • 子婴能够继承秦朝的大统 子婴和秦始皇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子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王子婴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秦帝国的基业只持续了短短两世,到了第三世子婴时,由于其只称秦王,故秦朝只存在了两世,而秦王子婴就是最后一任统治者。关于子婴,后世对之知之甚少,尤其是他的身世之谜,有人说他是秦始皇之孙,还有的说是秦始皇的兄弟。而这个继承秦朝大统

  • 历史上的猛将那么多 能单挑项羽的人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韩信

    对单挑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如果仔细看的话,项羽是把当时所有的对手全部打败了。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一战就把起义军打得作鸟兽散,但是遭遇项羽只能投降。王翦的孙儿王离带着秦灭六国的精锐南下,遭遇项羽被生擒。彭城之战刘邦56万联军,被

  • 项羽割下了虞姬的头颅是真的假的 历史上存在这件事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虞姬

    你真的了解虞姬和项羽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史记说项羽最后被汉兵追上时,身边仅有28骑,而其成功渡过淮河时,还有100多人,但文中却没有激烈交战的描述。所以,有学者就提出了一个假说:这应该是在保护虞姬中损耗了不少兵力,而虞姬极有可能是死于阴陵。虽然,虞姬让作战狠勇的项羽多了些

  • 高力士身为唐玄宗最宠信的宦官 高力士的权势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玄宗,高力士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宦官高力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唐玄宗时最宠信的宦官是高力士。高力士原本并不姓高,而是姓冯,名元一,他是岭南人。高力士虽然从小命运多坎,但是他却有三大特长。一是机警。他善于察颜观色,能揣摩人的心里,做的事往往能对人的胃口,一幅乖巧的模样。二是好学。

  • 异姓王和开国功臣相比 刘邦为何一定要杀异姓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异姓王

    对刘邦和异姓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大杀功臣的帝王有很多,比如朱元璋、刘邦、刘秀、赵构等。不过刘邦杀功臣与其他帝王有不同之处,实在是有非杀不可的理由。刘邦消灭项羽后立刻登基称帝,由于称帝过于匆忙,以至于汉初并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刘邦登基时的版图大概

  • 胡震亨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拒绝升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胡震亨,唐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胡震亨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代书籍的印刷和发行都很麻烦,多靠传抄,所以无数绝妙文章错漏或散轶。如果没有康熙组织编撰的《全唐诗》,我们如今所见的唐诗将少得可怜,那些璀璨如星的诗人也将失落许多华彩。而鲜为人知的是,《

  • 孙权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儿子 其实孙权也是逼不得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儿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杀儿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50年,东吴的建立者孙权,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废掉自己三子孙和的太子位,同时将自己的四儿子孙霸赐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吴两宫之争’的结局。所谓两宫之争,是指孙权晚年的时候,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但是,他的四儿子孙霸,却同

  • 马秀英死后朱元璋为什么开始大杀功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秀英,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马秀英死后朱元璋为什么开始大杀功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权力总是伴随着欲望,纵观历代帝王,几乎没有人能长情到一生只爱一人。即使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也依旧难挡色衰而爱弛的无奈。但有这样一位皇后,即使人老珠黄都能得到帝王的独宠,她就是明朝孝高慈皇后马秀英

  • 费祎被刺身亡的原因是什么 操纵这件事情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蜀汉,费祎

    对蜀汉费祎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诸葛亮死后,大臣们不支持北伐蜀汉奠基人刘备在夷陵大败并死于白帝城,他带领的10余万精锐战死了8万,令蜀汉损失了大批久经沙场的上将和精锐士兵,军队元气大伤,再加上失去了荆州,蜀汉已经完全失去了“复兴汉室”的战略条件。可是

  • 孝庄太后不喜欢董鄂妃为什么不让康熙皇帝废掉她的皇后封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孝庄太后,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孝庄太后的 故事,欢迎关注哦。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在废掉了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以后,顺治皇帝又想将孝庄太后安排的第二任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废黜,这彻底激怒了孝庄太后,母子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面对儿子,孝庄太后只能隐忍,于是就将这一腔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