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燧是什么样的?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燧是什么样的?他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13 更新时间:2024/1/17 4:44:50

对历史上真实的朱高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明风华》一开播就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欢,在电视剧中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都不是省油的灯。朱高煦想造反夺取朱棣的皇位,不过被人发现了,也没有成功。朱高燧就更过分了,想要投毒杀死自己的父亲朱棣,朱棣知道后就想处死朱高燧,幸亏有朱高炽求情,朱高燧才保住一条性命。

这种大逆不道的时候,只有朱高燧才能做得出,在剧中朱高燧给人的感觉胆小怕事,遇到问题就把朱高煦推在前面,一看情况不对又把朱高煦给出卖了,按理说这种人应该没有好下场,翻阅史料,你会发现朱高燧却笑到了最后。

永乐二年四月初四(1404年5月12日),朱高燧21岁那年,被封为赵,封地在彰德,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北平,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的亲信去做,于是朱棣把自己的三儿子调回北京帮他。“永乐二年,禁封赵王。寻命居北京,诏有司,政务皆王后行。”

刚到北平的时候,朱棣对朱高燧特别的宠爱,朱高燧仗着父亲的宠爱,开始做出一些不法之事。当时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对太子的位置有想法,朱高煦便和朱高燧合谋夺嫡,并开始诬陷太子。

“高燧恃宠,多行不法,又与汉王高煦谋夺嫡,时时谮太子。”

多行不义必自毙,朱高燧得罪的人太多了,京官就联合起来给朱棣上奏折,揭露朱高煦和朱高燧的罪行,朱棣知道后,非常气愤,立刻把长史顾晟给杀害了,同时褫夺了朱高燧的冠服。幸亏有大哥朱高炽来求情,朱高燧的罪过才被免除。“成祖闻其不法事,大怒,诛其长史顾晟,褫高燧冠服,以太子力解,得免。”

朱棣又让国子司业赵亨道和董子庄为长史来辅导他,朱高燧才有所收敛。就这样老老实实过了19年,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朱棣病重,朱高燧指使孟贤勾结钦天监王射成及内侍十杨庆的养子,伪造遗诏,打算预谋毒死朱棣,废太子,立朱高燧为皇帝。“永乐二十一年五月,成祖不豫。护卫指挥孟贤等结钦天监官王射成及内侍杨庆养子造伪诏,谋进毒于帝,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立赵王。”

朱高燧本打算弑帝篡位,孟贤把这个阴谋告诉了王瑜,王瑜非常害怕,毕竟弑君的灭九族的。王瑜为了整个家族的利益,把朱高燧想要谋反的事情,告诉了明成祖,明成祖马上逮捕孟贤,在孟贤的交代下,朱棣马上派人去查立赵王的伪诏。

“总旗王瑜姻家高以正者,为贤等画谋,谋定告瑜。瑜上变。帝曰:“岂应有此!立捕贤,得为伪诏。”

朱棣再一次发怒,把朱高燧拉过来质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做?”朱高燧非常的害怕,跪在地上直哆嗦。这个时候朱高炽,极力为朱高燧辩解:“这肯定是下人干的,弟弟肯定不知道。”在朱高炽的劝说下,朱棣才放过朱高燧。“帝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大惧,不能言。太子力为之解曰:“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自是益敛戢。”

后来朱棣驾崩了,朱高炽做了皇帝,朱高炽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就病逝了,朱高炽把皇位传给了朱瞻基,在朱高燧43岁那年,汉王拉着他一块造反。没有想到汉王,不是侄子的对手。然而朱瞻基却没有派人抓朱高燧,有意要偏袒朱高燧,后来汉王供出朱高燧谋反的证据。

朱瞻基就让人把证据给朱高燧看,朱高燧就主动交出所有的军队,只留下一点看家护院的人,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宣宗擒高煦归,至单桥,尚书陈山迎驾,言曰:“赵王与高煦共谋逆久矣,宜移兵彰德,擒赵王……高燧大惧,乃请还常山中护卫及群牧所、仪卫司官校。宣宗命收其所还护卫,而与仪卫司。”

朱高燧几次造反,不是朱高炽就是朱瞻基,把他救了下来,令人诧异的是,朱高燧竟然活了下来,还保住了藩王的头衔,他的子孙也继承了他的爵位。现存的赵王府的古迹,就再河南安阳。

标签: 朱高燧明朝

更多文章

  • 杨素本应辉煌一生,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杨素,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在隋炀帝时期,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帮助杨广夺得太子之位,又帮助他和病榻上的隋文帝斗智斗勇,直到君临天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隋炀帝。此人就是隋朝大名鼎鼎的宰相杨素

  • 南朝梁名将王僧辩,为什么要拥立萧渊明为皇帝?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僧辩,南北朝

    南朝梁名将王僧辩,为什么要拥立萧渊明为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僧辩这个人还是很能打仗的,顺利平定了侯景的叛乱,但是在选择谁做皇帝的问题上,和陈霸先意见不合,南辕北辙,最后兵戎相见。陈霸先技高一筹,在战场上把王僧辩打得大败,作为失败者,还是那句话,胜者为王败者贼。王僧辩

  • 陈霸先为什么会选择用自己的姓做国号?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霸先,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霸先为什么会选择用自己的姓做国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国号的确立,往往被视为一个朝代或政权开始的标志。古人认为国号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运兴衰,在它的选择上,都是慎之又慎。如汉代,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击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就以"汉"作为国号;而元代

  • 不费一兵一卒,将明英宗从瓦剌接回的杨善,为什么还会有人说他是不怀好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杨善,明朝

    杨善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杨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谁,但说起土木堡之变,大家马上就会想起,那个不听群臣劝告,执意要亲征瓦剌,结果被敌军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而最终去瓦剌将明英宗接回来的人,正是这个杨善。杨善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前,就被擢升为礼部左侍郎,兼管

  • 童年凿壁借光,中年当上丞相,此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匡衡,西汉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匡衡的故事。“学而优则仕”,这是古代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此而奋斗的士子如过江之鲫,并涌现出许多勤奋好学的案例,如匡衡凿壁借光。一、求学之路匡衡是汉朝东海郡人,年轻时特别爱学习。他家里穷,买不起蜡烛,白天要帮人干农活没时间读书,晚

  • 什么是牵羊礼?郑太后为什么会受到这种屈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郑太后,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郑太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牵羊礼,就是弱势的一方将自己上身的衣服全部脱光,然后牵着山羊去向对方乞降,以表示自己的坦诚和温顺。说白了,就是一种卑微的投降仪式。牵羊礼的原创者其实并不是女真人,而是女真人之前1000多年的中原人。当时(春秋时期)郑国

  • 唯一可与令妃抗衡的妃子忻贵妃是什么下场?她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忻贵妃,清朝

    你们知道唯一可与令妃抗衡的妃子忻贵妃是什么下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医疗水平一般的古代社会,女人生孩子就仿佛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十分危险,即便是身处皇室,女人难产而亡的例子也并不少见。比如说,康熙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就因生育皇子胤礽难产而死,此外,乾隆后宫中也有一个死于难产的女人,她就是

  • 无缘一统中国的明君,宇文邕在位时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宇文邕,南北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宇文邕的故事。说起北周武帝宇文邕,总会让人想起后周世宗柴荣,柴荣的故事小编在前面已有过叙述(详见《周世宗柴荣:一个差点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两位帝王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两位帝王都是“周朝”皇帝,他们自己可没有把自己的朝代称为“北

  •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为什么没有阻止刘宗敏的胡作非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杀殉国,大明王朝宣告灭亡。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将在北京定都,那么,这意味着北京可免遭战火洗劫,官民们也能重新过上安稳日子。但万万没想到,李自成入京后没多久,义军便开始对京城

  • 花钱买了一个小官最后成封疆大吏,李卫为何这么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卫,清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李卫的故事。在隋朝之前,做官基本靠他人举荐,也就是所谓的察举制。隋炀帝时期,朝廷为了选拔人才,开创了影响中国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普通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但是,即使科举制度开创之后,也并不是唯一的做官途径,还有一种人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