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胜是什么人?一位抗金名将,连元朝丞相也赞不绝口!

魏胜是什么人?一位抗金名将,连元朝丞相也赞不绝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91 更新时间:2024/1/23 21:19:55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胜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南的抗金名将中,魏胜是一个非独特的存在:他在得不到朝廷支持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起一支强大的抗金武装,让金军苦不堪言。对于魏胜这位抗金名将,就连元朝丞相脱脱也赞不绝口:“魏胜崛起,无甲兵粮饷之资,提教数千乌合之众,抗金数十万之师,卒完一州,名震当时,壮哉!”

魏胜出身贫寒,是“一介草民”。公元1161年,金朝筹粮集草,大造兵器,准备大举攻打南宋。面对民族危机,胸怀保国大志的魏胜挺身而出,自发组织起三百壮士英勇抗击,一举攻下涟水和海州。

魏胜抗金之举,大大地激发了宋民的爱国热情和必胜信心。远近乡民纷纷加入魏胜军中,这支抗金部队很快壮大起来。

然而军队发展了随之也带来了后勤供应紧张的问题。为了解决军队的给养,魏胜不得不求助于当地帅守,希望帅守支持他们的抗金活动,及时调拨物资以供军需。

不料,帅守以魏胜并非朝廷命官、魏胜军非官军而断然拒绝。

面对既无州郡粮饷之资又无府库仓廪之储的困境,魏胜毫不气馁,而是坚定信心,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筹集各种物资。凭着拳拳爱国之心和自力更生的精神,较好地解决了军队给养问题。再加之壮士英勇善战,魏胜军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最终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朝廷的承认。

在魏胜筹办后勤的过程中,“抗金粮”和“如意车”是最值得人们称道的。

军队给养,以粮为首。魏胜军打败金兵后驻守在海州,为了筹得粮食,魏胜根据海州地区的实际,实施了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设市筹钱。他在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的地区广开市场,并亲自制订市场管理措施,还常到街市上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当他发现盐、酒影响当地整个市场行情后,就断然采取盐酒专卖政策,从中抽取税金充作军费。

第二步是以钱购粮。当时,农村几经战乱,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开始,尽管魏胜军筹到一定数量的钱,但却买不到足够的米粟。为了开辟粮派,魏胜遍走城乡,老百姓宣传支援军队、抗金保国的道理,号召家有粮者把粮食卖给抗金部队,家无囤粮者多种地、多产粮。

为了民族的利益,为了家园的安全,老百姓很快行动起来,迅速掀起一个种地产粮支援军队的杭金热潮。

一个时期后,魏胜军便粮源茂盛、仓廪丰实。当时,人们为了表示对魏胜军的支持,都把自己所卖的粮称为“抗金粮”.有了充足的给养,魏胜军越战越勇,几乎战无不胜,出师皆捷。

金兵只要看到“山东魏胜”的旗帜,常常不战而逃。就连金朝皇帝完颜亮也对魏胜惧之三分。

完颜亮死后,金朝派遣五斤太师率领20余万军队攻打海州。这位五斤太师并非平庸之辈,他认为,与魏胜军作战必须攻其要害。只要断其粮道,魏胜军就会不攻自破。于是,在还未宣战之前,他便派军队直插海州西南,欲断魏胜粮源。

魏胜闻讯后,深知粮道之利害,即迅速精选骑兵三干到石达堰阻截了金兵的前进。五斤太师见出师不利,竟调集十万大军来夺此粮道。魏胜率军奋勇抵抗,直杀得金兵人仰马翻,数千金兵横尸遍野。

当不甘心失败的五斤太师第三次向粮道反扑时,同样遭到魏胜军的顽强抵抗。魏胜率军自黎明战至黄昏,最终使金兵断绝粮道的企图彻底破产。

魏胜懂得.给养是军队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精良的武器装备是克敌制胜的保证。因此,在筹办后勤的过程中同样非常重视军队武器装备的建设。

当时魏胜军除将士英勇善战而扬名外,也因马壮鞍齐、刀利盾坚而著称。在筹备武器装备中,魏胜尤其注重对造车技术的研究和改进。

当时,魏胜为抗金实战的需要,研制出了一种战车。由于这种车进可攻、退可守、停可宿,人们称之“如意车”。与其配套的还有“如意炮车”。

如意车外形美观而成严,车顶竖着画有雄狮、猛虎和飞豹一类猛兽的木牌,给人以慑魄之感,车下垂着用毡幕做成的软牌。这种车省力,只需两个人推动车轴便可前进。

打仗时,每辆车可掩护五十人冲锋陷阵;行军时可当运载工具。部队驻扎时士兵宿于车内,车身可起防卫作用。若把如意车连环起来又像城堡一样,成为抵挡敌军乱箭进攻的巨大盾牌。

如意炮车以火石为弹,射程可达200余步。在当时,它是名副其实的“远程武器”。

如意战车和如意炮车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若敌人打阵地战,就把插满旗帜的如意车配置在阵门上,把如意炮车配置其间,若敌我两阵相近,则弓、弩、箭、炮轮换使用,若两军交战,可以如意车阵作掩护,从两侧出奇兵出其不意打击敌人;若敌军撤退,可用如意车奋起追击。

如意车的创制成功和使用,在整个杭金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魏胜就是凭着他的如意车而屡建战功。

后来,魏胜把如意战车和如意炮车的样品贡献朝廷,得到朝廷的高度赞赏。军机大臣下令南宋全军照其样式大量仿制,对抗金战争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标签: 魏胜宋朝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何说汉朝历史上死得最冤枉的人是晁错?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晁错,汉朝

    你们知道晁错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如果你要问我汉朝历史上死得最冤枉的人是谁,我肯定会说是此人,那就是晁错。晁错为什么死的冤枉呢?因为他的死不仅是后人觉得很冤枉,即便是当时人都觉得很冤枉;他的死不仅是大臣们都觉得冤枉,即便是皇帝自己都觉得很冤。但是,他又不得不死。这是为何呢?故事

  • 张议潮本是当地首富,参军后成天才级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议潮,唐朝

    你们知道张议潮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唐朝虽然已经距离我们一千多年了,但今天的我们提起唐朝依然是无比的自豪,因为那是一段辉煌的历史。大唐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其影响之大、之深远,以至于今天海外华人依然被称为“唐人”。当然,辉煌的同时也伴随着的遗憾,遗憾的是大唐为何那么快就

  • 杨善是怎么救出明英宗的?真的是靠一张嘴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善,明朝

    杨善是怎么救出明英宗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放眼整个明朝,明朝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大臣不在少数,最开始有徐达刘伯温跟着朱元璋争夺天下,最后有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袁崇焕的关外大战,但是在这些大臣之中,还是要数杨善此人的经历作为传奇。当年明英宗听信了大太监的建议,一时间热

  • 萨克达氏是什么出身?出嫁后一年就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萨克达氏,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萨克达氏是什么出身,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咸丰的两位皇后非常出名,她们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两宫太后慈安和慈禧。特别是慈禧太后,执掌中国近半个世纪,经历了中外巨变,备受诟病。其实,在咸丰生前,慈禧并没有当过皇后,只是因为生下了同治帝载淳,才在死后被尊为孝钦显皇后。

  • 谦妃在后宫的地位有多高?入宫后为雍正生下一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谦妃,清朝

    谦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都说清后宫是个大染缸,任你曾经是多么纯洁的小女孩,只要踏入后宫,经过几年的熏染,或多或少都会沾染宫斗的戾气,从而卷入无休止的勾心斗角中,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这一点我们在《甄嬛传》中,就能看出,无论是甄嬛、安陵容,还是华妃

  • 云惠死后为什么没有被葬入帝陵?雍正唯一享受妃嫔待遇的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云惠,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云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朝时期,后宫有一类特殊的群体,名为官女子,从本质上讲,官女子其实就是宫女,但与宫女不同的是,官女子可以为皇帝侍寝,有些人还能够享受妃嫔待遇,如身边有宫女伺候。今天笔者要讲的是雍正后宫唯一享受妃嫔待遇的官女子,她的名字为

  • 咸丰为什么会被称为苦命天子?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咸丰,清朝

    你们知道咸丰为什么会被称为苦命天子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古代咸丰皇帝登基后,为了朝政兢兢业业,为了实现大清中兴,他非常的节约,就连宫殿门坏了也不愿意去修,甚至衣服烂了也不让人重新做新的衣裳,不仅如此他还为了军费,到处发行大钱,从当五一直到当千,最后还将内务府的金钟都砸了,就是为了筹集军

  • 许远是什么人?看看他固守睢阳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许远,唐朝

    许远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铁衣披雪紫金关,彩笔题花白玉栏,渔舟棹月黄芦岸。几般儿君试拣;立功名只不如闲。李翰林身何在,许将军血未干,播高风千古严滩。张可久是元朝非常有名的作曲者,他时而在官场中,时而到山中隐居,一生之中都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希望建功立业,一

  • 刘备为什么要携民渡江?曹操貌似胜利其实被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携民渡江的真相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大军大举南征荆州,新任荆州牧刘琮不战而降,并对外封锁了消息,准备等曹操到了再宣布,以免节外生枝。此时刘备正驻扎在樊城,发现曹军大军压境刘琮却毫无反应,忙派人逼问这才发现真相,又急又怒,忙率军弃守樊城,渡过汉

  • 金朝大将完颜襄生平简介,史籍是如何记载完颜襄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完颜襄,金朝

    完颜襄(1140——1202)金朝大将,金昭祖五世孙。善骑射、多勇略。年18袭世爵。金世宗初年,从仆散忠文镇压移剌窝斡。旋授亳州(治今安徽亳县)防御使,随纥石烈志宁伐宋,生擒宋将杨思、郭太尉。大定二十三年(1183),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