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为什么要携民渡江?曹操貌似胜利其实被耍

刘备为什么要携民渡江?曹操貌似胜利其实被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919 更新时间:2024/1/21 16:02:11

刘备携民渡江的真相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大军大举南征荆州,新任荆州牧刘琮不战而降,并对外封锁了消息,准备等曹操到了再宣布,以免节外生枝。此时刘备正驻扎在樊城,发现曹军大军压境刘琮却毫无反应,忙派人逼问这才发现真相,又急又怒,忙率军弃守樊城,渡过汉水,沿着荆襄大道一路南撤,欲占据南郡郡治江陵,凭借其充足的军械粮草与曹军再来周旋。这叫以空间换取时间,持久战的精髓所在。

樊城以北的南阳民众中有很多和诸葛亮一样都是琅琊、徐州一带的移民,他们曾亲身经历过当年曹军屠城之恐怖,如今哪怕曹操已经”从良“了,但那些恐怖已然深入骨髓,每每在噩梦中侵袭而来,加上刘备刘表多年来刻意的宣传,更是推波助澜,蔓延成群体的恐慌,带动所有百姓都患上了严重的”恐曹症“,于是全民一时陷入疯狂,大家都携家带口,扛着锅碗瓢盆,欲随刘备一起渡江南逃。

兵贵神速。曹操已在宛城,离樊城才两百多里,刘备若要赶在曹操之前拿下江陵,带上这么多民众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决定让关羽水军接受大部分民众(南阳人傅彤、陈震、魏延、宗预、黄柱、郝普大概就在这个时候加入刘备麾下),并负责运送辎重物资(这可是刘备七年来攒下的老本),沿汉水南下,经宜城、钟祥至扬口(今湖北潜江西北,又称汉津),再由扬口进入汉水的支流扬水,向西航行可抵江陵,与刘备诸葛亮的陆军会和。关羽的水军足有近万人,战船数百艘,是刘备日后对抗曹操的主力。经济学告诉我们,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否则篮子一翻,全部完蛋。所以如今,敌强我弱,兵分两路,保存实力,很重要。

刘备为何不坐关羽这些又快又安全的船直下江陵呢?因为他还要去襄阳城下走一遭,那里还有很多老朋友,不见一面,刘备睡不着。

刘备第一个要见的,就是小侄子刘琮。刘琮和蒯越、蔡瑁等人已然降曹,自是无法挽回,但被他们封锁了消息的襄阳士民们还不知道实情,所以刘备想要借着去见刘琮,将此事广而告之,唤醒一部分民众,与他一同抗曹,这个工作他从投奔刘表开始就在做,如今已做了七年,如今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于是,刘备率军渡过汉水,来到襄阳城下,驻马呼唤刘琮来城头相见,并言曹贼奸诈,决不可信,今轻易投降,只会使荆州毁荡,殆无孑遗,则悔之晚矣!(注1)刘琮当然不可能来见,见了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但这么一搞,全城的人就都知道曹操已经杀过来且刘琮已经降曹了,不由大惊,事已至此,他们面临艰难抉择。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为安土重迁,但凡还有点活路,都不愿意离开家乡。但是,刘琮这帮高层太不厚道了,刚接手公司,竟然就准备把公司卖了,卖了也就罢了,按理说也该通知公司全体员工,让大家上下一心,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改头换面,重新上岗。现在可好,一声不响就卖了,可见必有猫腻,曹操集团会不会降薪啊,会不会裁员啊,会不会职场暴力啊,左想右想都觉得没啥好事,留下来岂不是等死?

况且,刘备这七年收揽民心的工作可不是白做的,襄阳士民既恐惧曹操之凶狠,又痛恨刘琮之软弱,更担心被这些投降派所出卖,再加上仰慕刘备仁德,于是纷纷涌出城来投奔,守城官兵禁阻不住,有些甚至也趁乱混入其中逃出,效果比刘备想象的还要好。后来蜀汉政权中的重臣大将,如刘表幕僚伊籍、张存,沔南豪族襄阳人廖化、罗蒙、辅匡,马良、杨颙、习祯等人,应该都是这时候加入刘备麾下的。(注2)

诸葛亮见此情景,不由眼睛一亮,于是又重提前议,劝刘备趁此时机里应外合,攻打刘琮拿下襄阳,则荆州可有也。可刘备仍是那句“吾不忍也。”坚持自己的政治人设,拒绝向他这位小侄子挥刀相向;完了又跑到刘表墓前大哭一场,洒泪而别。

虽然论军事能力,论胆气魄力,刘表在三国群雄中只归于二三流,但他能在战乱中营造一方净土,保境安民,造福百姓,清廉仁厚,且主政荆州二十载,死后竟家无余财(注3),坟冢也造的非常寒酸,所以荆州民众对他还是很有感情的。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不去攻打刘表的儿子,而跑去刘表墓前哭祭,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策略。

诸葛亮的做事原则是绝不轻言放弃,刘备的原则却是抓大放小,明于取舍。两个人原则的不同,造就了他们人生格局的不同,所以最终刘备成了乱世枭雄,诸葛亮则成了千古圣贤。

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不同,正史中的刘备“喜怒不形于色”,一辈子只哭了两次,一次就是在刘表这儿很久没仗打,以至“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有一次就是刘表墓前的这番真情流(biao)露(

yan)。而刘备正是靠着襄阳城下这一系列令人动容的表现(yan),最终彻底赢得了荆州士大夫的心——刘备是草根出身,资源少,起点低,地盘小,比不得官二代的袁绍曹操孙权,所以从前在幽州、徐州都没能留住当地多数士大夫的心,比如像田豫袁涣牵招、陈群、陈登等人固然也很欣赏刘备,但要他们远离故土跟着刘备东奔西走打天下,那还得说声对不起。所以,刘备吸取经验教训,这次要尽一切努力全盘接受刘表的政治遗产,让荆州士人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打天下(后来荆州丧于关羽之手,而荆州士人除潘濬外无一人投降,便是刘备这时打下的根基)。为此就算牺牲掉襄阳以北这些大城重镇,那也在所不惜,大不了日后加倍努力夺回来就是。

于是,刘备挥泪辞别了刘表,辞别了襄阳,带着数千步卒,以及上万襄阳附近的士民,沿着荆襄大道继续前往江陵。沿途又不断有荆州士大夫与民众前来加入,如临沮县长向朗、南郡豪族邓方、冯习、霍峻等也都率宗族、部众前来投效,等到当阳的时候,刘备这支军民混合的南下队伍,人数已达到十余万,各种拖家带口,各种扶老携幼,各种蚂蚁搬家,各种牛马驴羊鸡飞狗跳,各种辎重车多达数千辆。这支庞大的队伍刚开始还能一天行军三四十里,等后面加入的百姓越来越多,大部队每天就只能走十几里了,这也亏得荆襄大道在春秋时期就是南北通衢大道,秦始皇时又建为“驰道”,故而构筑良好,修缮及时,道路宽阔通畅,否则非得堵车堵成北京西二环不可。

所以,刘备决定将这十几万的荆州民众全带去长江沿岸的江陵一带,能带多少带多少,尽量给曹操这次轻而易举的胜利打点折扣,此消彼长之下,日后才可能有翻盘的机会。

而且在刘备看来,襄阳局势不稳,曹操到达后,总需要时间安抚荆州内外,等待后续大部队,分兵镇守各县,之后才能腾出手来追自己,到时候自己早带着这十几万人到江陵了,看曹操还能拿自己怎么办!

另外,刘备此举,不仅“得人”,也为他赢取了巨大的政治声望。就连一百多年后的襄阳名士习凿齿仍对此大加赞赏道:“刘玄德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终济大业,不亦宜乎!”(注6)这习凿齿也是位有着浓厚家乡情结的史学家,他还写过一本《襄阳耆旧记》的地方志,可见其对襄阳几百年来风土人情的了解,襄阳乡贤们一百多年后还在怀念刘备,念兹在兹,令人感慨。

而身为刘备的好对手曹操,自然最能领略刘备的高招——他本以为可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荆州,正欢天喜地,忽然听闻刘备已经跑了,而且搞走了襄阳一带十几万百姓去江陵,顿时大惊,江陵地处江汉平原之核心区域,其水陆辐辏,地当枢要,物产富饶,植被茂盛,河流众多,灌溉发达,是荆州全境土质最好的农垦区,也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中心与造船基地(注7),而刘表也在此囤积了大量的军需、粮草和战船,如今刘备又几乎将长江以北半个南郡的人口都搬了过去,此釜底抽薪之计才叫厉害!于是,曹操立刻叫来了虎豹骑统领曹纯,他要亲自率领心爱的五千虎豹骑,轻装急进,昼夜兼程,一定要赶在刘备到达江陵之前追上他们!!第一目标是要干掉刘备,最差也要追回百姓,并抢先占据江陵,让刘备再无翻身的机会!

当然,曹操这也是一步险棋啊,事实上,就在曹操追击刘备后,刘琮的部将王威就劝刘琮设伏兵半路截击,或可一举擒获曹操!可惜刘琮怯弱不听,否则刘备他们也有可能一举翻盘,那今后的天下,就说不准是谁的了!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金朝大将完颜襄生平简介,史籍是如何记载完颜襄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完颜襄,金朝

    完颜襄(1140——1202)金朝大将,金昭祖五世孙。善骑射、多勇略。年18袭世爵。金世宗初年,从仆散忠文镇压移剌窝斡。旋授亳州(治今安徽亳县)防御使,随纥石烈志宁伐宋,生擒宋将杨思、郭太尉。大定二十三年(1183),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历史上的妲己是什么样的?为何她总是和狐狸扯上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商朝,妲己

    随着最近新电影《姜子牙》的上映,姜子牙和妲己这两个历史人物又重新回到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之一。其中妲己更是有名的红颜祸水,不过历史上究竟是如何的?《封神演义》和《姜子牙》哪一部才更接近真实的历史呢?根据各种历史典籍的记载和考古的发现,妲己历史上是存在的,并不是杜撰的人物,甚至还有考古学家给出了妲己的外貌

  • 先轸天下无敌,那他最后为什么会故意战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先轸,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先轸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想对于历史比较了解的人来说,应该都不会对春秋时期所发生的故事感到陌生吧,在当时秦、楚二国的实力最为雄厚,但是你们知道吗?有一位将领居然能够在与秦、楚二国对峙的期间,占据绝对的上风,并成功让自己所属的国家成为当时的霸主,而最让人感到

  •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没有支持儒家思想,反而要焚书坑儒?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秦朝

    还不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焚书坑儒是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典故。樊书坑儒这个经典成语故事之后蕴含的道理和时代背景到底是什么了?为什么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被人称为千古一帝?会做出焚书坑儒这种荒唐事情呢?当时的秦朝对于学术思想又有着怎样的

  • 姜子牙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助周文王开创周朝,辅佐四代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姜子牙,周朝

    姜子牙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到姜太公姜子牙,想必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姜子牙是历史上一个十分有名的人物,同时其也是历史上神秘色彩极重的一个人物,姜子牙是西周时期的一代能臣,同样姜子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当中的一员,所以想必我们大家对于姜子牙这个人物迷

  • 俞大猷是什么人?跟戚继光齐名,一生坎坷的抗倭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俞大猷,明朝

    俞大猷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提到明代的抗倭名将,很多人都会想到“阵演鸳鸯”的戚继光,但很少人忘记跟戚继光同时代的前辈名将,俞大猷。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他的七世祖俞敏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老乡,跟随太祖皇帝起兵东征西讨,天下平定后,俞敏在泉州担任百户之职,世袭

  • 刘禅虽然是一个懦弱之人 但刘禅却有一个骨气的儿子刘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刘谌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儿子刘谌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此话听起来非常有道理,其实有些时候并非如此,虎父未必没有犬子。比如神乎其神的诸葛亮,他的智慧和谋略几乎无人不服,千百年来鲜有人能出其右,但儿子诸葛瞻却不行,跟诸葛亮之间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 刘禅都已经开城投降了 作为儿子的刘谌为什么还要以死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禅,刘谌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谌殉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突然出现在江油,江油守军马邈投降。刘禅急忙派诸葛瞻镇守绵竹。结果诸葛瞻兵败绵竹,邓艾大军直达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投降邓艾。刘禅决定投降的时候,他的儿子北地王刘谌则坚决反对。刘谌说:“若理穷力屈,

  • 孝庄下嫁多尔衮到底是什么样的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孝庄,多尔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孝庄和多尔衮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及清朝初期的历史,那么就不得不提一个传奇的女性人物——孝庄文皇后。清朝第一位入关的皇帝,就是年幼继位的顺治帝福临,而孝庄文皇后,就是福临的生母。由于顺治帝被推举成为继承人时,年龄实在太过幼小,所以顺治帝的母亲孝庄以及叔父多

  • 卢象升是什么人?明末著名将领,多次率众击败清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卢象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卢象升是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每当国家存在危难的时候,就会出现为国拼死效命的人,宋朝末年的时候是如此,到了明朝,也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在国家衰弱的时候,他们的个人能力虽然不容置疑,但是在大势面前,根本就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这些人大多是以悲剧收场的。崇祯年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