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鸿章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为什么对他的评价如此之低呢

李鸿章作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为什么对他的评价如此之低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25 更新时间:2024/1/25 23:05:59

为什么李鸿章的评价如此之差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分别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同时这4位还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洋务派的代表。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分别为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

曾国藩跟左宗棠这两位在晚清朝堂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左宗棠一生戎马,而曾国藩堪为晚清名臣之首,胡林翼、彭玉麟都在他创立的湘军中做事,左宗棠与之相交甚笃,李鸿章是他学生。

李鸿章这个学生,前期对曾国藩的确是毕恭毕敬。但随着自己实力增长,加之1866年,曾国藩在镇压捻军中的失利,清政府改让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负责剿捻事务,他逐渐开始自大起来,认为自己能够对曾国藩取而代之,言语中也多有不敬。

说起来,李鸿章算是晚清名臣中差评最多的一位,也是评价最为两极分化的一位。恨他之人认为他签订了那么多丧权辱国条约,每份退让中国利益的不平等条款都签字非常干脆,甚至嘲讽他为“签字小能手”;护着他的人则认为,清皇室姓爱新觉罗又不姓李,慈禧太后跟皇帝压着他,他能不签吗?

有一说一,慈禧太后等满清顽固派贵族一味要求妥协,派李鸿章前去背锅签字,的确主要责任不在李鸿章,但那些恨他的人气得不是因为他签字,而是因为他压根不反抗不争取利益的态度。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反过来要将原本被德国占领的山东地区让给日本。

当时列强们虎视眈眈,中国孤立无援,但包括顾维钧等在内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却是坚决不签字,要求修改条约内容,因此国内还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欧洲的留学生们也纷纷赶至巴黎发起抗议活动。

同样是不平等条约,同样是被列强所逼迫,但巴黎和会上的代表团,跟李鸿章在签订那些条约时的态度完全不一样,这才是很多人嘲讽李鸿章签字的原因。估计又有人要说了,李鸿章不是没有抗争啊,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一开始日本是要求赔偿3亿两白银,后来因为李鸿章挡了日本人一枪,才以伤为借口,要求改赔偿金额为2亿两白银。

但这里有两点,首先李鸿章挡枪为大清省了1亿两白银这事,更多的是由于政治博弈,李鸿章这个枪伤顶多算个借口,而不是主要原因;其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李鸿章多少得负点责。

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8年前,中日还因北洋水师发生过一次冲突,不过大概没多少人知道,那就是长崎事件。简单来说就是因为1885年英国侵占朝鲜南部巨文岛一事,1886年的时候,北洋水师奉命北上对英、俄两国进行震慑,将4艘战舰暂停在日本长崎港。但因为当时中日矛盾已经产生,北洋水军与日本当地警察以及民众发生冲突,双方开始问责。

当时日本海军力量非常薄弱,北洋水师副提督英国人琅威理认为应当直接歼灭日本海军(当时日本海军根本打不过北洋水师),李鸿章拒绝;之后在谈判僵持阶段,清政府驻日使者徐承祖又提出要以武力作为后盾,李鸿章依旧拒绝;最后中国第一位法学博士伍延芳跟徐承祖共同认为,应当直接与日本断交,李鸿章还是拒绝。

这里错失了3次遏制日本海军的机会就算了,而长崎事件之后,日本方开始加大对海军建设,清政府却开始缩减北洋水师军费,丁汝昌多次提出要求购置新的大炮,全部遭到拒绝。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才导致了北洋水师惨败的结局。

有人说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之后直接悲愤到吐血,但这个吐血究竟是因为后悔之前自己的多次制止,还是愤慨清政府无力,就无人得知了。再加上同为洋务运动推动者,曾国藩其他三人不说两袖清风,但也都家底平平;唯独李鸿章却借由洋务运动积攒了大量财产,光是遗产就有数千万,连底下的盛宣怀都成了明面上的华夏首富。

虽然总体来说,李鸿章对大清,对中国的贡献都是巨大的,但哪怕功大于过,相较其他名声在外的名臣们,他的一些缺失也的确存在,大概这就是为何他会收获如此多的差评的原因吧。

标签: 清朝李鸿章

更多文章

  • 郦食其为何被齐王烹杀?郦食其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郦食其

    郦食其为何被齐王烹杀?郦食其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郦食其出生于战国末期,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十分好学,长大后成了当地名人还被称为“狂生”,其原因是郦食其有一张谁都说不赢的嘴。刘邦起义后,曾拜访各地豪杰,从而结识了郦食其,此后郦食其便跟随刘邦,并且成为他的得力干将。郦食其凭

  • 雍正皇帝和隆庆皇帝相比 谁的功绩更高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隆庆

    雍正和隆庆谁的功绩更高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的雍正皇帝与明朝的隆庆皇帝,都是非常伟大的皇帝。那么他们到底谁的功绩更高馁?首先,我们从吏治角度来分析:康熙晚年因为“九子夺嫡”(康熙皇帝有九个非常优秀的儿子,他们围绕皇位继承而明争暗斗得不可开

  • 刘备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那孙权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孙权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中国的三国时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蜀汉五虎上将耳熟能详。而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也是大名鼎鼎。作为三国中实力第二强的东吴却没有什么五虎将如子良将这样的说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三国演义中一直处于打酱油的状态,再加上他们的

  • 朱元璋不是张无忌的手下吗 为什么张无忌没有当上皇帝而是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张无忌

    朱元璋不是张无忌的手下吗为什么他能当上皇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的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事迹大家也是知道一些的。但是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他却扮演了另一个角色,在《倚天屠龙记》中,朱元璋和张无忌的关系非常亲密,当时的朱元璋是张无

  • 乾隆一共发动了多少次“文字狱”?期间死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一共发动了多少次“文字狱”?期间死了多少人?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不可能只有好处或者只有坏处,尽管在电视剧里面表现的非常让人向往,但历史上真实的清朝,远没有那么简单。清朝最令文人们闻风丧胆的,恐怕就是文字狱了,简简单单说几个字,写一首诗,哪怕没有半点“反叛”的心

  • 北宋名相王曾比奸臣还奸,比小人还小人!却为何能得到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宋,王曾

    北宋名相王曾比奸臣还奸,比小人还小人!却为何能得到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他是北宋中期的一代名相,曾经连中三元,为人刚正不阿,端正持重,而且他还是妥妥的大帅哥一枚,眉眼就像是画上去的,他在朝为官时,进退有礼,平日里不苟言笑,没人敢因为私事来找他。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但又绵里藏针很会用

  • 孟古哲哲是谁的皇妃?孟古哲哲为何死后能被封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孟古哲哲

    孟古哲哲是谁的皇妃?孟古哲哲为何死后能被封为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孟古哲哲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位大妃,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十四岁就嫁给了努尔哈赤,两人此后非常恩爱,不过孟古哲哲年仅29便病逝了,她的离去也让努尔哈赤大受打击。等皇太极称帝后,孟古哲哲被追尊为孝慈皇后,所以她也就成

  • 丁夫人:曹操最爱的一位夫人,最后决然离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丁夫人,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丁夫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的第一任妻子丁氏,人称丁夫人,是曹操比较喜爱,也比较尊重的一位夫人,但是后来却决绝的离曹操而去,,使得曹操内疚不已,究竟是为什么?原来这丁夫人无法生育,而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侍女许配给了曹操,后来这位侍女为曹操生了一个

  • 杨应龙不想叛,明神宗不想打,播州之役怎么爆发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应龙,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应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杨应龙,播州宣慰使杨烈之子,隆庆五年杨烈去世后袭任宣慰使,此后直至万历十七年,杨应龙都对大明王朝十分忠顺:政治上臣服,供奉上积极,征调时踊跃。万历十八年,以贵州巡抚叶梦熊和贵州巡按陈效上疏弹劾杨应龙在属地内为非作歹为标

  • 朱标跳湖自杀,救太子的侍卫却被朱元璋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标跳湖自杀,要从明朝一桩大案——胡惟庸谋反案说起。胡惟庸案是明朝四大案之一。1380年(洪武13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为理由,诛杀胡惟庸九族。这还不完,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牵连诛杀,数十个开国功勋大臣冤死。胡惟庸案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