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木匠皇帝”朱由校为什么钟情于做木工?朱由校的能力怎么样?

“木匠皇帝”朱由校为什么钟情于做木工?朱由校的能力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92 更新时间:2024/2/14 1:53:2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天皇帝朱由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皇帝号称真龙天子,虽然历朝历代都这么吆喝,可有几个人信就两说了。既然天子也是普通人,自然免不了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有些性格鲜明的会沉迷于某种兴趣爱好中不能自拔,这不,明朝第十五任皇帝朱由校就是位手工达人,殿堂级家具艺术大师。

要不怎么说基因很重要呢,家风和传承注定了子孙的情怀。人家赵匡胤贵族出身,子孙个个文采风流,宋徽宗更号称书画双绝。朱元璋泥腿子造反,经过多少代的基因洗礼后,子孙们有些喜欢在豹房舞刀弄棒,有些喜欢打人屁股取乐,更有渴望炼丹成仙结果早早归西的,比起这些祖宗,明熹宗的兴趣不仅多了几分人间烟火味儿,还很正能量!那么,朱由校的市井爱好又是怎么诞生的呢?历史记载中语焉不详,咱们只能尝试着解开真相。

猜测一:逃避国事的借口

明朝诸皇帝大多性格鲜明,对功课学业不太看重,除了明宣宗的书画作品拿得出手外,其他朱家人和大宋及满清皇帝完全没法比。当年神宗朱翊钧在位时就是个糊涂皇帝,整日饮酒作乐,疏于对皇太子朱常洛的管教,而对朱由校这位皇太孙就更别提了。

如今看来,堂堂天子没文化也实在难以想象,自洪武皇帝以来,皇子的教导都会指定帝师完成,基本是请当朝大儒操盘,可此一时彼一时,在位的皇帝不同,对储君教育的严格程度就不一样。神宗死没多久,儿子朱常洛也去世了,于是长到十六岁还胸无点墨的朱由校便继承了大统,至于文化程度低到什么地步?据说连草诏都无法亲自完成。因为些字认不全,写出来的玩意儿经常文理不通,导致批奏章时也常常闹笑话。

有次周边小国前来进贡,使臣递交了奏章,朱由校一看到那华丽的词藻就脸色铁青。因为有些字词他完全不懂,又不好当着面问,只能硬着头皮假装看了半天才一把丢开,接着硬把使臣训斥了一顿才走的。也许文化程度低,导致朱由校完全没有治国的兴趣,才把朝堂丢给了魏忠贤和东林党去争执,他自己则关起门来班门弄斧,做着各种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而每一次朱由校沉迷于手工期间,也正是魏忠贤常常来汇报工作之时,他专门挑这时候来,知道皇帝不愿意被人打搅,每次话说到一半,朱由校都摆摆手让魏忠贤赶紧滚蛋,这样太监就有了政治操作的空间。

猜测二:障眼法

自古以来,有爱美人把江山弄丢的皇帝,有宠信阉党国破家亡的皇帝。可大明的皇帝们虽然个个不务正业,对朝堂的控制力却是百分百,有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江山还姓朱。如果你认为沉迷于木工作业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可把朱由校想简单了。

有种合理的猜想是这么认为的,资历浅,文化低,是朱由校的短板,他对此明明白白,可是自成祖皇帝以来,朱家发明了利用宦官集团制衡文官集团的顶层设计,皇帝躲到幕后,任前台斗得你死我活,最后出来分配利益,当和事佬。也许朱由校酷爱木工不假,但利用当木匠的爱好迷惑各方势力也是真。他挑选了魏忠贤,这个被写进史书的大宦官很有些手腕,就在那几年时间里,把东林党收拾的够呛,且朝政并没有怠惰。

在魏忠贤的铁腕操持下,朝廷的税收稳定,辽东战事也出现了转机,一批将领被挑选出来,让后金势如破竹的势头嘎然而止。那八年时间虽然风雨飘摇,却远不像崇祯皇帝继位后那一溃千里的模样。在大明江山传了200余年后,利益集团盘根错节,能做到勉力维持,绝不是昏君能操持得。

到天启年间,来自西方的殖民者一直在图谋澳门,可朱由校在国家领土问题上从未退让。明军与荷兰人于澎湖两次交战,均获胜。为了抗击侵略者,朱由校还专门命武将找到西洋人购买铸炮保卫海疆,通过这些细节也能发现,痴迷于木工活的朱由校在大事上从不糊涂。

天启六年五月,京师王恭厂突然发生一场天地灾变,至于背后的原因直到今天仍是谜案。记载中死亡两万余人,朱由校也是大灾变的幸存者,据说大爆炸发生时这位皇帝正在做木工活,骤然间山摇地动,整个紫禁城犹如飘零的树叶,他眼疾手快钻进了亲手制作的木桌下才逃过一劫。他敬天畏人,灾变发生后下罪己诏,并宣布大赦天下,由此可见,这个皇帝很有些人文主义情怀,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天启皇帝的木工能力究竟几何?

上帝关了一扇门,必定会开一扇窗。姑且相信朱由校对朝政不感兴趣,那么木工造诣到底怎么样呢?

据说是个奇才,这绝非拍皇帝马屁。朱由校也有自知之明,为了检验手艺高低,他曾命令太监乔装改扮,把作品送到集市上卖,结果一登场就变成抢手货,市场口碑才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据说朱由校不仅擅长木工,更擅长雕刻,凡是送进宫来的家具,他只要感兴趣都要亲自拆解,然后组装起来,回到木工房有样学样,做出一个完美复刻版的A货,终日乐此不疲。

从木制的小玩具,到折叠床,紫禁城的微缩景观。明熹宗在创作时思维跳跃,从来没有独特的偏好,他可以灵光一闪帮宫女做个梳子,也可以在皇宫后院重新弄个喷泉。据说当年修缮紫禁城,皇帝对施工方很不满意,还曾经亲临现场指导,让工匠们重新粉刷油漆,皇极殿正是在天启年落成的。只是可惜,要不是弟弟信王继位后弄得国破家亡,搞不好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还能流传于世,供后人瞻仰呢。

综述:

历史总有些怪事,后世人写史书,前人背锅。没出过一个正经货的大明皇帝们延续了276年国祚,在史书中,朱家人都变态,一个比一个叛逆,却缔造了汉人王朝最后一次辉煌。虽然编家很乐意相信清人所著的明史,可爱新觉罗们个个奋发图强,盛世接盛世,到了晚清时却还不如朱家人更有气节。对比明清两朝,还是满清的史修得很干净。

朱由校的独特天赋掩盖不了在文化上的不足,虽然木工技巧未必能治国,但在那八年里,他在自己的木工房为大明造了艘四处漏风的航船,八年未沉,直到亲手交给弟弟朱由检,临死前还反复嘱托,吾弟当为舜!

木工只是爱好,朱由校虽然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大明却寸土未丢,财政勉力维持。后世人喜欢用木工皇帝称呼明熹宗,这是有失公允的,话里带着揶揄,讽刺和不屑。你不能因为皇帝喜欢蟋蟀就叫蟋蟀皇帝,不能因为喜欢打马球就叫马球皇帝,喜欢女人就叫粉红皇帝。皇帝就是皇帝,以结果论英雄,朱由校在位时期即便不打一百分,八十分还是要给面子的。

标签: 明朝朱由校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陈友谅是个怎么样的人?朱元璋是怎么打赢陈友谅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朝,陈友谅,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元璋是怎么打赢陈友谅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句公道话,大元虽然属异族统治,却与早期大蒙古国不同,后期虽然高层倾诈严重,对底层平民还是非常宽容的。自从一统华夏后,元朝的大本营就在北方,南方只保留着象征性的存在,可元末一乱,便给了陈友谅,张士诚,方有珍,朱元璋之流创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后代都有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凌烟阁24功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后代的结局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第1位:长孙无忌,共有12位儿子,老大长孙冲娶了李世民的嫡长女长乐公主,成为驸马都尉,其余11位儿子都有一官半职。后来,长孙无忌被诬陷谋反,唐高宗将他削爵流放,其他近支亲属流放岭南为奴。15年后,唐高宗恢复了他

  • 盘点乾隆的五位皇贵妃,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乾隆,清朝

    你真的了解乾隆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崩于紫禁城养心殿,终年八十九岁。这位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使清王朝的统治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并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在他长

  • 明朝抗倭四大名将,他们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俞大猷,明朝

    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已经愈演愈烈,更多的亡命之徒和倭寇一起铤而走险,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背景下,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由此开始了他在东南沿海一带主持的抗倭生涯。他召徐渭、文征明、郑若曾等为幕僚,参賛军务;以俞大猷,戚继光、卢镗为大将,制定“攻

  • 多尔衮生前立过哪些大功?死后为何遭到挖坟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多尔衮,清朝

    你真的了解多尔衮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顺治七年(1650年)冬,为满清入关立下汗马功劳,被顺治皇帝尊称为“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因“风疾”(即今之心脑血管病)病逝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仅39岁。消息传到京师,顺治帝闻之震悼,亲率百官及王公大臣缟服出城门五里以迎摄政王遗体。顺治帝

  • 汉武帝为何要杀太子刘据?巫蛊之祸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汉武帝,刘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朝“巫蛊之祸”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遍观历史,我们便会发现,地位尊崇的太子,其中蕴含的风险实在太高,尤其一些被称为明君的皇帝的太子。汉武帝的戾太子、李世民的李承乾等,无不如此。征和元年(公元前93年),巫蛊之祸爆发,丞相公孙贺、卫青之子卫伉皆受到牵连。而汉武

  • 被砍断手臂最抑郁而死,长平公主的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公主,明朝

    对长平公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军攻入京城,已感到大势已去的崇祯皇帝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他转身返回宫中,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勋戚周奎、田弘遇家避难。接着他哭着对周皇后说道

  • 为什么说明清易代要归结于万历皇帝 朱翊钧在此期间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万历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万历皇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晚明的历史,还要从万历元年说起,在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世界上大量的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地理大发现后的全球经济带动了晚明的进出口贸易,源源不断流入中国的白银,为晚明社会的银本位货币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成了商品

  • 世人只知朱元璋靠刘伯温妙计安天下 却不知还有一个叫朱升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升,刘伯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升和刘伯温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长达5000年的历史长河当中,也是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君主,在这些君主之中,朱元璋还是比较有名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有关的影视作品,只用了短短的20年,就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乞丐百姓,成为了一个掌握天下的皇帝,可以说他的

  • 司马炎都赞赏的蜀国旧臣,郤正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郤正,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郤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尤其是三国中前期,文臣武将辈出,奇谋诡计并用,形成了无数精彩的历史片段。然而,随着晋朝一统天下,后期的英雄人物却并不为人所知。尤其是蜀汉和东吴,被人认为人才青黄不接。其实,历史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