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荀彧自杀之谜 为什么一个空盒就让他自杀了

揭秘荀彧自杀之谜 为什么一个空盒就让他自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46 更新时间:2024/1/18 19:46:10

荀彧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关于荀彧的死因有不同记载,在《三国志》中记录的是“以忧薨”,就是说郁郁而终。而在《后汉书》和《魏氏春秋》中记载的却是“饮药而卒”,就是喝毒药自尽。

不管他是抑郁而死还是服毒自杀,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受到曹操的逼迫。在相关史料中都曾提及:曹操此前曾送给荀彧一个食盒,不过却是空的,荀彧打开看了之后便决定自尽了。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送荀彧一个空食盒呢?难道是真想赐死他?还是另有深意?

荀彧生于官宦之家,其祖父更是被世人称为“神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出生,荀彧深受影响,加上自幼聪慧好学,荀彧很快就声名鹊起,还被南阳阳名士何颙赞叹为“王佐之才”。

后来荀彧因孝廉制度被推举入宫,当上了守宫令,常伴皇帝身边。董卓入京夺权之后,荀彧看不惯其暴行,毅然辞去官职,随后率领族人迁到了冀州。

当时雄踞于冀州的袁绍听闻荀彧的到来,立马发出了邀请函,给予荀彧优厚的待遇。虽然袁绍有心留住荀彧,但是荀彧却认为这个主公不值得跟随,终究难成气候,便投向了曹操阵营。

同样,曹操也是个惜才之人,对于荀彧的到来非常高兴,也以厚礼相待。

曹操赏识荀彧,同样荀彧也庆幸找到了一个值得跟随的人。此时的荀彧也不过是二十九岁的年纪,正值热血方刚之年,心怀壮志,一门心思想要的辅佐曹操成就一番霸业。

在加入曹操阵营的这二十多年,荀彧经常为曹操出谋划策,并且得到赞赏。曹操更是称他为“吾之子房”。荀彧充当着一个智囊的角色,虽不直接统帅士兵,但是却能献良计挫败袁绍以及力克吕布

此外,荀彧还非常了解曹操的心思,知道他对贤才的渴望。于是又向他举荐了一大批人才,例如钟繇陈群等,都对曹氏集团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于荀彧的付出,曹操自是看在眼里。在建安八年之时,曹操便将荀彧封作了万岁亭侯。

图片:荀彧献计剧照

不过,在建安十七年荀彧便与世长辞,曹氏集团的一位大功臣就这样陨落了。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都是都倾向于被曹操所逼。为什么曹操要相逼呢?

因为在九锡一事上,曹操与荀彧的意见出现了分歧,曹操坚持要当魏王,这一次荀彧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当前形势下曹操不应该去追求这些殊荣。

此外,比起忠于曹操,荀彧更忠于汉室,所以才竭力反对曹操这么做。对于荀彧的阻挠,曹操产生了反感,渐渐萌生出想要除掉他的想法。

当时正值曹操讨伐东吴,于是曹操就让荀彧先去前线慰问士兵,不过荀彧以年老体弱拒绝了。但最终还是跟随曹操一同前往,不过在抵达寿春的时候曹操却故意让他留在这里,未让他与大军同行。

此时,荀彧已有预感,自己的死期将至。

曹操虽有心除掉荀彧,但是不能明着动手,毕竟荀彧在曹操平定天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是公然杀掉荀彧的话,必会落得一个残杀功臣的骂名,最重要的是还会失去人心。

曹操是不在乎什么骂名的,他在乎的是人才会不会离他而去。若是因动手杀荀彧而失去一批人才的话,这就得不偿失了。于是,曹操便派人送去一个食盒,荀彧打开来之后却是空的。

对于这个食盒的解读,后世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就是这个食盒已经空了,没有你的饭食了,你看着办吧。言外之意就是直接逼迫荀彧自尽。

至于第二种说法,则是从拆字学问上来看的。在古代是没有“盒”这个字的,所以是“合”。“合”中什么都没有,就是“无口”。言外之意就是请你把嘴闭上,不要再来自找没趣,这个魏王我曹操一定是要做的。

第三种说法:食盒是用来装食物的,既然现在食盒是空的,那要你还有何(盒)用呢?看起来是说不需要这食盒了,其实是在暗示我曹操已经大权在握,不再需要你荀彧,你对我已经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

因为曹操最喜欢打哑谜,这三种说法都是根据他的个人嗜好推测出的。而荀彧是何等的聪明,一打开食盒发现是空的,马上就明白了曹操的心思,于是就服毒自尽了。

不过,在《三国志》中提到的却是“忧郁而死”,这个说法有些含糊。荀彧的担忧是什么呢?或许是在担忧自己的病情,因此也导致了病情进一步恶化难以回转,最终失去了性命。

又或许,荀彧担忧的是“九锡一事”,因阻止了曹操的称魏王之事,遭到了他的疏远以及冷漠态度。并且这些年他所有的付出都付之一炬了,这才会终日郁闷,最终郁郁而终。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此时荀彧仍在为曹操而担忧,这么多年曹操在自己的帮助下建立了大业,若是今后没有自己的帮助,曹操遇到了难题是否会感到无力?这种担忧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曹操和荀彧也是那么多年的感情了。

上面这几种说法都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不过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下面这一说法。荀彧所忧虑的是汉室的江山。至始至终荀彧都是汉朝之臣,他最初的目的是想兴复汉室,之前在跟随曹操他抱的就是这个目的。

只不过,在跟随曹操的这些年来,并没有对朝廷作出多大的贡献,反而是帮助了反叛势力。这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所以他哀伤的是自己不仅没能为朝廷出力,反而还助纣为虐。

经过“九锡一事”,他彻底明白了曹操想要的是自己称霸,而不是甘心称汉朝之臣。现在,死期将至的荀彧大彻大悟,才开始悔悟自己的过失来,加深了他的病情,最终病逝。

由此可见,就算曹操不送给荀彧空盒子,荀彧也会为自己的理想陪葬。

标签: 荀彧曹操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为何放弃南迁南京?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崇祯皇帝,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一六四四年,明朝末期,闯王李自成围攻京城,兵临城下,朝廷危在旦夕,崇祯皇帝面对强敌入侵,寝食难安,究竟要如何应对,一个决定就会改变历史,能有化解之策吗?那是一个漆黑夜,月黑风高,大兵压境,农历正月初三,明朝皇帝崇祯忧心忡忡,迅

  • 为何说朱棣最恨的人是铁铉?背后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铁铉,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铁铉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399年,大明王朝的建文帝与北方燕王朱棣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叔侄相残争皇位”——靖难之役爆发!这一仗一开始基本上没人看好朱棣,因为当时双方实力的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藩王造反夺得皇位在中国历史

  • 揭秘:朱元璋对待元朝蒙古族女子真的很残忍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朝气数已尽,朱元璋建政后对元朝留下来的蒙古族女子采取了别样的态度,非常值得后世效仿。朱元璋对待蒙古女子的态度显示了他高超的政治艺术,也启发后世在指定民族政策时,应宽严相济。蒙元被灭掉后,边境残余的蒙古势力仍

  • 朱棣当上皇帝的时候才32岁 为何之后的22年没有在生下一个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明朝

    对朱棣生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当皇帝前,生下四子五女,属王子系列,但当了皇帝后,却再无一子一女生出来,也就是说,皇子系列全部空缺。而他登上皇帝宝座时,年龄正值32岁盛年,是生殖能力最旺盛的子女多产时期。换了一般人尚且大生不止,作为皇帝的他,多次海选宫女

  • 朱见深身为一国之君,为何将50岁奶娘封为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万贵妃,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这位皇帝则更为离谱,他在年幼之时就已被立为太子,从小与奶妈为伴,登基之后更是独宠奶妈,冷落后宫。此人名叫朱见深,年仅2岁之时就被朱祁镇立为太子,由于朱见深从小便没有母爱,于是太后便下令,让万贞儿当朱见深的奶娘。从此之后,万贞儿便成为了朱见深最亲近的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派人杀魏延 马岱是怎么将魏延斩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魏延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杀魏延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生前安排马岱杀死魏延,因为在蜀国魏延就怕诸葛亮一人,而诸葛亮把重任及兵法交给了姜维,魏延心胸狭隘必定造反,所以就安排马岱跟着魏延,伺机杀死他。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死后,魏延谋反。杨仪没办法,只能打开丞相留下的锦囊,里面说让

  • 明朝贤臣商辂:一生忠诚正直,最后为何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商辂,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商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内阁首辅中,状元出身的并不少,比如胡广、曹鼐、彭时等人,但“三元及第”的却唯有商辂一人而已。然而,作为朱祁钰与朱祁镇两兄弟闹剧的经历者,“三元及第”的光环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便利,纵观他一生,虽然不至于用“命途多舛”

  • 名臣商辂:明朝历史上唯一连中三甲的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辂,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商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隋唐至今的读书人,都以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为奋斗目标,都以出将入相、官居一品为毕生梦想。如果能连中三元还能为相辅国,那真的是光耀门楣祖宗有德。纵览明代三百年,连中三元方才二位,而最后还能拜相的不过只有商辂一人而已。商辂虽

  • 揭秘:朱棣夺权之后是怎么稳固皇位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因为从他早年的经历来看,他必深知皇权政治之下的残忍性,可谓稍有不慎便可前功尽弃。所以,朱棣在登上皇位之下,其当务之急便是思量如何稳固来之不易的皇

  • 朱亮祖:身为开国功臣却陷害地方官员,最后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亮祖,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亮祖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此人率军与朱元璋对敌,被擒后投降,没过几个月叛变,结果再次被朱元璋生擒,当时的他只说了这句话,朱元璋非但没杀他,反而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一员大将,为朱元璋立下大功劳,后来成为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却因陷害地方官员,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