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都已经开城投降了 作为儿子的刘谌为什么还要以死殉国

刘禅都已经开城投降了 作为儿子的刘谌为什么还要以死殉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38 更新时间:2024/3/8 17:37:1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谌殉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突然出现在江油,江油守军马邈投降。刘禅急忙派诸葛瞻镇守绵竹。结果诸葛瞻兵败绵竹,邓艾大军直达成都城下,后主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投降邓艾。刘禅决定投降的时候,他的儿子北地王刘谌则坚决反对。刘谌说:

“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刘谌的言语不可谓不豪爽。可惜刘禅投降之意已决,他拒绝了刘谌的建议。刘谌眼看国家即将灭亡,誓死不做亡国奴。刘谌跑到昭烈庙痛哭一场,杀死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然后自杀。刘谌也成为刘氏子孙中,唯一一个以身殉国的宗室。

刘谌剧照

其实刘谌建议刘禅死守成都有一定可行性。邓艾毕竟只是孤军深入。只要成都能够守得住,其他军队会陆陆续续前来前往勤王,姜维主力也可以分出一部分回援。即使最终免不了国家灭亡,起码也让后人看出他们的决心。刘谌宁死不降的品格,受到了后人的赞赏。相比较于他那个扶不起的老爸,刘谌的历史评价要好很多。

刘禅剧照

陈世崇曾经评价道 :

孔明之子瞻、孙尚战死,张飞之孙遵,赵云次子广亦战死,北平王谌哭于昭烈庙,先杀妻子乃自杀,魏以蜀宫人赐将士,李昭仪不辱自杀。禅不特愧于将士,亦且愧于妇人矣。

钟敬伯称赞刘谌道:

北地王耻父之降,大哭祝庙,与妻子俱杀,曰:‘羞见基业弃与他人’,刘谌不愧于其祖,刘禅有愧于其子矣。

毛宗岗评价道:

独至后汉之亡,而刘禅虽懦,幸有北地王之能死,为汉朝生色。

刘谌剧照

刘谌以身殉国的壮志豪情固然应该受到后人和历史尊重。刘谌如果出逃的话,他可以寻找姜维大军。刘谌找到姜维大军之后,姜维可以拥立刘谌为皇帝,效仿东晋和南宋重新建立政权。这样说不定可以延续蜀汉政权。为什么刘谌不选择出逃呢?我觉得应该出于以下几点因素考虑。

邓艾三万大军已经将成都团团围困,而且成都的兵力一定远远少于邓艾军队。在刘禅已经决定投降的情况下,刘谌想突围而走已经几乎不可能。刘谌不能选择突围,则也很难逃走。当时邓艾大军已经在外围设下包围圈,刘谌想化妆出逃的可能性也不大。一般情况下兵荒马乱的时候才容易趁乱出逃,当时成都并没有打仗。正常情况下,邓艾不可能让成都城内的人随便出去。

刘谌逃亡可能性太小。与其逃跑被擒,还不如英勇就义。

刘谌剧照

其实我倒觉得刘谌当时可能根本就没有想逃亡的意思。刘谌在刘禅决定投降之后,还没有正式投降的时候就选择了自杀。说明刘谌当时的想法不是逃走另立政权,而是下定决心以身殉国。既然刘谌没有出逃的想法自然就不会出逃,更不会去寻找姜维。否则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逃亡,即使失败也会尽力尝试。

刘谌选择就死而不是出逃的根本原因,应该在于刘谌心中的传统观念。在刘谌心中有强烈的君臣父子观念。当时刘禅已经宣布投降,刘谌做为刘禅的儿子和臣子只能选择接受。在刘谌看来如果出逃投靠姜维是有违父命和皇命的行为。刘谌没有选择出逃,又不甘做亡国之君所以才会选择自杀。当时不仅刘谌有这样的观念,包括姜维等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刘禅投降之后,即使姜维还手握重兵,最后也选择了放下武器。

姜维剧照

当时的情况也不允许姜维拥立刘谌称帝。蜀汉的面积本来就不是很大,蜀汉的统治核心和基础在成都平原附近。刘禅选择投降之后成都平原基本上全部陷落,蜀汉的统治根基已经全无。蜀汉的另外一个基地汉中在此之前也已经陷落。此时蜀汉能支撑政权的地区基本上都已经陷落。即使姜维等人拥立刘谌称帝,他们也没有称帝的经济基础。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失败。

刘谌剧照

成都陷落之后,姜维的位置就显得非常尴。如果成都不陷落的话,邓艾的位置非常尴尬。姜维极有可能将邓艾包饺子。成都陷落之后,姜维则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姜维军队的处境也非常危险!姜维极有可能被钟会和邓艾包饺子。成都陷落之后,姜维军队也失去了粮草军械的支援,姜维仅依靠剑阁附近根本无法长久支撑,刘谌投靠姜维也没有用。

综合各方面原因,刘谌选择了自杀而没有选择出逃。当然这些也只是依稀的推测。刘谌没有选择出逃的真实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标签: 刘禅刘谌

更多文章

  • 孝庄下嫁多尔衮到底是什么样的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孝庄,多尔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孝庄和多尔衮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及清朝初期的历史,那么就不得不提一个传奇的女性人物——孝庄文皇后。清朝第一位入关的皇帝,就是年幼继位的顺治帝福临,而孝庄文皇后,就是福临的生母。由于顺治帝被推举成为继承人时,年龄实在太过幼小,所以顺治帝的母亲孝庄以及叔父多

  • 卢象升是什么人?明末著名将领,多次率众击败清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卢象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卢象升是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每当国家存在危难的时候,就会出现为国拼死效命的人,宋朝末年的时候是如此,到了明朝,也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在国家衰弱的时候,他们的个人能力虽然不容置疑,但是在大势面前,根本就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这些人大多是以悲剧收场的。崇祯年间的时候

  • 刘曜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匈奴族最有作为的皇帝,因醉酒葬送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曜,晋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刘曜的故事。在两晋百余年的大乱世当中,匈奴族作为“五胡乱华”的主力之一,曾建立过汉赵(前期称汉,后期称赵,即前赵)、北凉、胡夏等3个政权,除北凉外国君均仿效中原称皇帝。在8位匈奴族皇帝中,最有作

  • 光绪皇帝的死一直是一个谜 当初下毒之人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光绪

    很多人都不了解杀死光绪之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光绪是清朝的倒数第二个皇帝,他的离奇死亡至今都是一个谜,关于光绪皇帝的死亡清宫档案记载的就是在死亡前两天感觉身体不适,然后病情加重直接暴毙。这在史学家的眼里都是不正常的,他们一致认为光绪的死肯定别有原因。后来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手段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他为什么会被推崇?他是位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秀,东汉

    刘秀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其实刘秀在历史上还是很受推崇的,刘秀是一位非常有学问,很会用人,而且也很有谋略主张的帝王。其实在历史上,擅长文才,又同时具备武德的帝王,真的是并不多见的,可见刘秀是一位非常具有真本事的皇帝。一,开国功臣完美结局,不具备阴谋论,没有谈论

  • 朱允炆在明朝皇帝中什么水平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朱允炆

    明代的知名度,诸位老朱家的奇葩帝王是贡献了一份力量的。这些皇帝要么胖到走路都需要两个人架着,要么有一手出神入化的木匠手艺,要么对上朝避之不及……总之,他们本人很有个性,在位时的朝政也多少有可圈可点之处。在一番比较之下,仅做了五年皇帝就被拉下台的明惠宗朱允炆,看起来就有些比不过老朱家的其他帝王了。不算

  • 刘德曾经欺辱朱元璋,为何朱元璋称帝后却没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朱元璋

    "天子"指的是皇帝,这是古代最尊贵的一个身份;"布衣"指的是平民百姓,是组成社会底层的一个庞大群体。看上去,天子和布衣之间似乎有着巨大的鸿沟,但实际上,我国古代有着不少可以被称为"布衣天子"的皇帝,他们出身贫寒,却最终荣登大宝。在众多的布衣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最励志的一个,他出过家、要过饭,在

  • 朱元璋临死前连说朱棣来否 朱元璋是想传位给朱棣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朱元璋

    还不知道:朱棣和朱元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能坐上皇位的人大多都有雄才大略,在朝廷中的竞争是残酷的,一般都是在朝廷要更朝换代的时候,如一些皇帝没有继承人来继承皇位的时候,这时各种争夺皇位的手段便会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实都是为了能够谋取皇位。朱元璋一

  •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朱棣真的不适合做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朱棣

    对传位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并没有慎重考虑,只是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这就引起了自己四儿子朱棣的不满。朱棣想自己的实力不差,而且也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怎么就比不过朱允炆这一个毛头小子了?

  • 建安二年乱军中逃走的两个小孩,竟改变了三国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丕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偶然中蕴含着必然,每一件看似偶然的事件,组合起来,导致一件必然的事情发生。三国时期,也不例外,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97年,乱军之中逃了两个小孩,最后正是这两个小孩改写了三国历史,这两个小孩建立了三国的两个,一个曹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