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残暴不仁到让人以为是史官作假

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残暴不仁到让人以为是史官作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37 更新时间:2024/1/20 7:49:41

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孙休去世时,蜀汉刚灭亡,交趾又背叛吴国去投降了曹魏,全国恐惧,要立年长的国君。左典军万彧曾为乌程县令,与乌程侯的孙子孙皓要好,多次向濮阳兴、张布称赞“孙皓的才识聪明果断,长沙桓王般的人物,再加上他勤奋好学,遵守法度”。兴、布请示朱太后,想让张皓为继承。太后说:“我们女人,怎么知道国家的考虑,如果不使吴国灭亡,宗庙有依赖,便可以了”。

这便迎接孙皓为皇帝,时年二十三岁。改年号元兴(公元264年)。

孙皓刚即位,还作了一些“体恤百姓,打开仓库,救济贫困”的事。但时间没有很长,他蛮横、奢侈的本性就显露出来,迅速失去人心,濮阳兴、张布也暗自后悔。奸佞之人乘机向孙皓进谗言,于是孙皓诛杀兴、布。孙皓的统治牢固后,再无所忌惮。在他统治的十有六七年中,暴虐残害百姓的事,史不绝书,其主要罪状如下:

一、征调繁苛。

孙皓每次宴会群臣,不醉不能回去。设置检查官吏过错的官员……,宴会结束后,各自上奏其缺失,冒犯者(张皓讨厌别人看自己,群臣侍见,没有人敢抬头)的错误,言语的过失,没有不举报的。大的就加以刑罚,小的就认为他有错。后宫几千,而采选不停。又激流水入宫,宫里的人有不如意的人,就杀了丢入流水中,或者被挖去眼睛。

孙皓的酷刑的滥用,流放、受刑、惨死的人,这是数也数不清。因此群臣人人恐惧不安,都天天胆颤心惊,朝不保夕……更何况孙皓凶顽,肆行残暴,忠心进谏的被杀,阿谀奉承的升官,虐待他的百姓,穷极奢侈,适合腰头分离,以向百姓谢罪。

四、任用奸邪暴虐贤良

《三国志》卷用《贺邵传》记载邵上书劝谏说:

近年来,百官杂乱,上下空职,文武官员空缺职位,外面重臣镇守,内无拾遗的良臣:谄媚奉承的人,拍着翅膀飞上天,干弄朝廷威信,盗贼窃取荣华富贵,而忠良排挤丢官,甚至被杀害。……严厉刑罚来禁止直言不讳,废掉良臣又排斥谏臣,在位的以退休为幸运,任命的以被废弃为福报。

《资治通鉴》卷80晋武帝泰始九年(273年):

湘东太守张咏不交纳赋税,吴主就地杀了他,传首各郡。会稽太守车浚公正清廉有政绩,时值郡发生旱灾和饥荒,上表请求救济,吴王认为收了贿赂,派遣使者斩首。尚书熊睦稍微有所规劝,吴王用刀背打死,全身没有完整的肌肤。

《三国志》薛综传末注引干宝《晋纪》:

(晋武帝)从容地问(薛)莹说:“孙皓的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莹回答说:“孙皓是吴国的君主啊,却亲近小人,刑罚滥用,大臣大将,谁也不信任,人们担心,他们不保护自己,危险的矛盾,原因就在于此。”

吴国在孙皓的残暴统治下,百姓不能忍受,民不聊生。只是当时幸亏有陆抗陆凯、陆胤、施绩、范慎、丁奉、钟离斐、孟宗、丁固、楼玄、贺邵等文武大臣辅佐军政,才能够支撑一段时间。

标签: 孙皓三国

更多文章

  • 孙皓是怎么毁掉东吴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皓,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皓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歪史认为如果将两句连在一起,那么更加的确切:为富不仁、不过三代。这句话来再来稍作改变,概括东吴政权是恰如其分。非常的巧妙的。我们改成:为政不仁,不过三代!而孙皓之所以一步步毁掉孙吴是因为用力打压士族过猛。最后养成了滥杀无辜,刚愎自用的性

  • 孙皓开始治国有成,为何却被称为暴君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孙皓

    吴末帝孙皓,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三国志》原名为孙晧。为废太子孙和之子,吴大帝孙权之孙,在位十七年(年—年),是三国时期孙吴的第四位,同时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吴景帝孙休逝世时,太子孙??非常年幼。因当时吴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大臣们便合议改立较年长的孙皓即位。孙皓即位后,初期虽然英明施政并多行善

  • 三国时期最残暴的君王是谁?孙皓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皓,三国

    你们知道三国时期最残暴的君王是谁,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说到残暴的君王,商纣王的残暴几乎是无人能敌的,但是三国时期,也曾出现过一个皇帝,他的残暴程度可以说不亚于商纣王。孙皓,是东吴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亲手葬送了东吴的皇帝。孙皓能坐上皇帝的位置,也是纯属偶然。他是废太子孙和的儿子,也是东吴大帝

  • 孙吴政权的第四位皇帝孙皓到底有多昏庸?剥人面凿人眼,后宫上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皓,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吴政权的第四位皇帝孙皓到底有多昏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吴末帝孙皓(公元243年-284年),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他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国三巨头之一孙权。但孙皓本人却没有孙权的雄才大略,他是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在位期间沉溺酒色

  • 魏晋诗文赏析之吴孙皓初童谣,在诗中用了什么艺术形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晋,吴孙皓初童谣

    吴孙皓初童谣,魏晋佚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三国时期,地处东南的吴国是立国时间最长的国家。但在孙权病亡前后,统治集团内部在继承权问题上就乱开了。朝官分成拥嫡、拥庶两派,为废、立太子斗争非常尖锐。公元252年,孙权

  • 孙亮:刚满100天就登帝位,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亮,三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孙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皇帝的宝座不仅仅坐着舒服,而且一旦登上皇位,就会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利,到那时全天下就是皇帝的,试问一下,面对这样的诱惑,谁不想试一下呢?想当年,一代枭雄曹操还没有一统天下的时候,就开始修筑铜雀台,就此来锁尽天下美女子,来让自己享乐。尽

  • 周瑜为何屡次为难诸葛亮,孙刘联盟破裂岂不是都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以至于成为了典故,草船借箭应该算是其中一个了。话说这赤壁大战前夕,蜀吴联盟将在水上迎战曹军,因此,弓箭成了必要,而这周瑜,早早就视诸葛亮为隐患,于是乎,便假借鲁肃之口,要诸葛亮三天造出十万支箭来并立下军令状,实则是要刁难诸葛亮,要他的脑袋。不曾想,诸葛亮

  • 孙权光儿子就有7个 孙权最后为何传位给10岁的孙亮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孙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权传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年幼的皇帝即位,往往容易导致大权旁落的情况出现。比如汉少帝、汉献帝这两位皇帝,即位之初都比较年幼。对于这两位皇帝来说,至始自终都没有掌握什么实权。而这,无疑成为东汉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在东汉灭亡

  • 孙亮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后来又为何会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吴,孙亮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孙亮。三国时期的东吴,是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蜀国被名义上的魏国所灭,实际控制着是司马家族,而吴国则是直接被篡位后的晋所灭,虽然说实力上一直是北方的曹魏实力最强,但占据东南富庶之地的吴国也不是没有机会,只不过孙权是一个守成的君主,而在最后选择太子的时候的失误,

  • 孙权一共有七子,他为什么一定要传位给只有十岁的孙亮?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孙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确立皇位继承人,又被称为“定国本”,为了确保统治稳定,一般皇帝很早就确立并培养储君,以防皇帝本人不测之后权力交接平稳。太平时期,皇位或可传承于幼儿,但群狼环伺之际,皇位一般都是传承于有能力的成年人,比如司马氏政变之后,掌权者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