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昭为什么不敢夺取司马师的权 其实道理很简单

司马昭为什么不敢夺取司马师的权 其实道理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4/1/8 6:21:21

司马昭不篡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古以来,王权的争夺都是残酷无情的,哪怕是骨肉手足,在至高无上的权利面前,都不值一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内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射杀了哥哥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最终登上宝座;明朝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统治,夺得皇位;清朝康熙帝时期的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最后以四阿哥胤禛胜利告终。

历史上,为了皇位手足相残的事比比皆是,然而,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却一路相互扶持,兄友弟恭,一生都没有发生骨肉相残的悲剧,这是为什么呢?

外忧内乱,司马师比司马昭更具有领导能力

同为司马懿的儿子,两兄弟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在司马懿去世之后,两兄弟共同协作,为后来司马家族灭去魏蜀吴,建立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从性格与能力上来说,司马师却比司马昭更有领导能力。

首先,司马师的性格非常稳重,遇事处变不惊,沉着冷静,而且有全局观念,是不可多得的领导型人才。而司马昭在治国与治军方面就要略逊一筹,他没有哥哥那样运筹帷幄的能力,更多的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司马懿在准备夺取魏权时告诉了两个儿子,司马师听到后没有什么反应,他本来就有很大的野心,也懂得父亲这么多年表面抱病不出,实则韬光养晦,为的就是夺权的这一天,如今,时机已到,父亲提出这个想法并不奇怪。但是司马昭却对司马懿的话大惊失色,甚至紧张到“夜不能安寐”,其实,司马昭并非不懂得父亲的用心,可一旦真动手夺权,他还是顾虑重重。

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司马师的性格更加果断,勇猛,狠厉,而司马昭相对而言就显得优柔寡断。自古,帝王都需“无情”,如果事事都是敢想而不敢做,那么又该如何面对风诡云谲的政治呢?

司马懿对自己这两个儿子也是十分了解,他清楚只有司马师能够担当大任。而且,夺权之后,朝廷内外形势极其不稳定,很多官员认为司马一族是篡位,并且对他们的专权十分不满。而且,蜀国吴国也对司马家族虎视眈眈,司马师一直忙着平定外乱,而司马昭则是在内处理政事。

所以,即使是掌握了政权,兄弟二人也还是面临着无处不在的危机,而司马师面对危机更有处理能力,所以司马昭不能也不会想着去夺取自己哥哥的权力,相反,出于司马家的利益考虑,他会尽力辅佐司马师,帮助其稳固政权。

曹氏家族失败的前车之鉴

为何司马懿能够夺得政权,除了他个人的运筹帷幄以及精密部署以外,还有极为重要的外部原因——曹氏魏权的内部矛盾。

曹丕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在父亲曹操去世的时候,为防止曹彰夺权,他早早地就自立为魏王,后又打压曹植,使其无法着手政事;再以退为进,安抚好有较高威望与相当兵权的曹彰,等其放松警惕之后再除去他。

后来,曹叡继位,由于没有接触过朝政,司马懿就成了他的心腹,而且曹叡在位时对自己的叔叔曹植也是颇为忌惮,也没有给他参与朝政的机会。而且,曹叡在后期选择辅佐大臣之初,考虑到司马懿的威望与能力,担心其功高盖主,于是把他排除在了人选之外,而是选择了曹氏宗亲,但宗族之间又有私人矛盾,明争暗斗之下,司马懿还是成为了辅助大臣。就这样,司马懿一步一步地渗透到魏氏权利的最中央,最终一举夺权。

司马师与司马昭可以说是亲眼看着曹氏由盛至衰,也深谙其中的缘由。宗室内部混乱必会导致朝纲不稳,也容易让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所以,兄弟二人一直都团结和睦,更不会有夺权之事的发生。

司马师早逝,兄弟二人没有绝对利益冲突

司马师没有子嗣,司马昭将自己的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哥哥。而在公元255年,司马家正式夺权的第四年,由于平复外乱,积劳成疾,司马师在平定毋丘俭,文钦之乱后,病死在了回师途中。

所以,对于司马昭而言,司马师没有实际威胁到他的地方。司马师早逝,两人没有了任何有可能的利益冲突,唯一有可能的继位问题还因司马师没有子嗣而不了了之,最终的权利还是落入了司马昭手里。

结语

为何司马昭没有夺取司马师的权力?一是为骨肉亲情,二是为共同利益,三是两人没有利益冲突。可以说,这两个兄弟都是聪明人,他们懂得“利益共同体”的道理,也正是因为明道理,识大局,才有了后来的晋一统三国。

标签: 司马昭司马师

更多文章

  • 司马昭为什么不能放过邓艾和钟会?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昭,三国

    你真的了解司马昭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想对三国那个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的人,一定是听说过邓艾和钟会这两个人的。他们两个人对于魏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协助管理魏国,还一起消灭了蜀国,都可以说是魏国的功臣。一说到这两个人的死因就会想到司马昭这个人,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

  • 曹髦被杀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司马昭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髦,司马昭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髦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曹髦被杀,对于司马昭来说,是一件既高兴又棘手的事情。高兴的是,这个最大的威胁被剪除了,司马家族又朝皇位胜利挺进了一步。棘手的是,曹髦毕竟是皇帝,杀曹髦可是一件弑君的事情。处理不好,司马昭就成为乱臣贼子。虽说他那时候实际上已经是乱臣贼

  • 司马炎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毒死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炎,晋朝

    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要毒死自己的父亲司马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司马懿家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家族,特别是从司马炎之后,更加的奇葩。这个家族,为了权力,可以自相残杀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也给华夏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让汉人一度成了濒危族群。由此,也可以大概猜测出

  • 司马师和司马昭关系怎么样?在权力前面也没有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师,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师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时期的最终胜利者是司马家族,司马懿走上了曹操的路线,成功控制了曹魏的政权最终夺取天下,由此便建立了晋朝,而晋朝是通过司马家族祖孙三代才经营成功的。那么在司马懿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就没有上演争夺权力的戏码

  • 诸葛诞被司马昭灭族,为何他还有后裔没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诞,司马昭,曹魏

    诸葛诞发动叛乱,被司马昭灭族,他的后裔为何却成晋朝高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占据寿春,举兵叛乱。权臣司马昭闻讯,挟魏主曹髦率领二十六万大军东征。第二年二月,寿春城被攻破,诸葛诞率兵突围过程中,被魏军斩杀。之后,司马昭下令,将诸葛诞“

  • 司马昭死后继承司马家族事业的人是谁?是司马炎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三国

    大家好,说起司马昭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按照封建社会继承制度,立子以嫡,无嫡立长。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独揽魏国朝政,魏国名存实亡。司马懿死后,其嫡长子司马师继任。司马师没有生育儿子,于是过继了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为子。司马师去世前,出于各种考虑,没有传位给司马攸,而是传给了司马昭。此前司

  • 司马懿临终前对司马昭说了什么?司马昭为何没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曹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中的有名的谋士除了诸葛亮还有司马懿,说起司马懿,那可有的说了,这个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隐忍,在曹操的压迫下隐忍躲藏,与杨修也是势均力敌的死敌,司马懿是被传言带有虎狼之目的人。可想而知,司马懿这个人也是像狼一样阴狠,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他为何到死都没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曹魏

    司马昭,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可以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妇孺皆知的成语。即使是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对司马昭的野心也是非常了解的。但很少有

  • 司马昭弑杀曹髦后,前去痛苦的两位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昭弑杀曹髦后,只有两位大臣前去痛哭,他们分别是谁?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曹魏皇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党羽刺死。

  • 司马昭为什么没有杀了刘禅?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昭,刘禅

    说到司马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东汉末年到东晋这段时间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先是有黄巾起义,接着是军阀割据,最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三家归晋以后这才逐步安定下来,但没过多久又出现了八王之乱,五胡入华等等一系列的事件,因此很多人对东晋并没有什么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