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能篡位成功,与曹爽兄弟被废有什么关系?

司马懿能篡位成功,与曹爽兄弟被废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14 更新时间:2024/2/14 2:40:28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国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都城洛阳。作为执掌曹魏大权多年的重臣,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完成了对曹爽的致命一击。在曹爽放弃抵抗之后,司马懿违背诺言,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

通过对曹爽势力的清除,司马懿及其后人,得以不断把持曹魏的朝政,从而完成了西晋取代曹魏的目标。对于司马懿来说,之所以能篡夺曹魏的大权,显然和曹操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曹操生前,司马懿的官职相对较低,并且根本没有机会染指曹魏的兵权。不过,在曹操之后,曹丕、曹叡这两位皇帝连续犯了同一个错误,这导致司马懿的地位日益提升,甚至成为曹操武将之首。那么,问题来了,曹丕、曹叡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呢?

首先,对于曹丕、曹叡来说,犯了同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两人都是临终之际才册立了太子,这让太子身边没有可以称之为心腹的文臣武将。而这,自然让司马懿这位老臣越来越受到曹魏的倚重。一方面,就曹丕来说,他在成为太子前后,身边就有司马懿、陈群等人组建的豪华阵容。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篡汉自立后,曾经辅佐曹丕的司马懿、陈群等人受到了重用。

当然,司马懿、陈群对于曹丕,无疑也是忠心耿耿,毕竟早在曹丕还是世子的时候,他们就跟随在曹丕左右了。不过,对于曹丕来说,黄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曹丕病笃,立曹叡为太子,遗诏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共同辅政。黄初七年(226年)五月十七日,魏文帝驾崩。年轻的曹叡在洛阳即位,是为魏明帝。由此,对于曹丕来说,是在去世的前一天才册立曹叡为太子。

因此,在笔者看来,魏明帝曹叡的即位,可谓非常匆忙。既然没有作为太子的时间,曹叡也没有太子中庶子、太子洗马这样辅佐自己的官吏。比如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魏太子曹丕,这促使司马懿成为曹丕的心腹。但是,曹叡因为刚成为太子就登基称帝了,自然无法像曹丕一样培养自己的心腹。于是,等待魏明帝曹叡即位之后,只能非常依赖司马懿、曹真、曹休、张郃、陈群等老臣了。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魏明帝曹叡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兵马。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司马懿得以执掌兵马,逐渐在曹魏将士中树立威望,甚至说是培养自己的心腹。到了公元231年,张郃、曹真、曹休等曹魏老臣基本上都去世了。因此,这导致魏明帝曹叡更加倚重司马懿这位老臣。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伐魏。对于曹魏来说,只能派遣司马懿前去抵挡。

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升任太尉,累增封邑。蜀将马岱入境侵扰,司马懿派牛金迎击,斩蜀军千余人。因为成功抵挡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得以在公元235年晋升为三公之一的太尉。对于汉末三国时期的武将来说,太尉几乎是最高的官职了,甚至能和大将军平起平坐。景初二年(238年)当年正月,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从京师出发,从而征讨背叛曹魏的公孙渊。在南征北战之下,司马懿在曹魏将士中的地位可谓越来越稳固了。

另一方面,景初三年正月初一日(239年1月22日),魏明帝曹叡病重,于是立曹芳为皇太子,当天,魏明帝病逝,曹芳即位,年仅八岁。由此,对于魏明帝曹叡来说,也没有吸取匆忙册立太子的教训,等到自己去世的当天,这才册封曹芳为太子。于是,对于年幼的曹芳来说,同样没有几乎组建辅佐自己的班底,就直接登基称帝了。至于曹叡留下的两位托孤大臣——司马懿、曹爽,也得以顺利执掌曹魏大权。

最后,对于魏明帝曹叡来说,因为自己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所以曹芳与秦王曹询被收为养子。但是,曹叡并没有提早确立太子,这让曹芳无法培养自己的心腹。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魏明帝曹叡可以提早册立太子,那么,对于曹芳来说,身边可以围绕一群文臣武将。等到曹芳登基称帝后,可以通过重用曾经辅佐自己的心腹,从而抗衡司马懿、曹爽等老臣。不过,因为匆忙即位,加上年龄比较小,曹芳即位之后,不仅对曹爽和司马懿言听计从,甚至成为身边无人可用的傀儡皇帝。曹芳即位之后,大将军曹爽为了排挤司马懿,将后者升为有名无实的太傅。

在此基础上,曹爽得以篡夺大权,飞扬跋扈起来。而就曹芳来说,如同东汉末年的汉献帝刘协一样,身边根本没有忠于自己的势力,从而只能任由大将军曹爽的摆布。至于高平陵之变爆发时,曹芳这位皇帝更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眼看着司马懿篡夺大权。综上,对于曹魏第一位皇帝曹丕和第二位皇帝曹叡,都在皇位传承上过于仓促,其中,曹叡因为个人能力突出,即位后还有曹真、曹休等宗室武将辅佐,得以压制司马懿。不过,在曹真、曹休等人去世后,曹叡只能越来越重用司马懿。等到曹芳这位皇帝匆忙即位后,司马懿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实力,从而可以成功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操打下的江山。

标签: 三国曹爽

更多文章

  • 曹爽靠什么能压制司马懿十年之久?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三国

    说到曹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高平陵政变。在公元249年的一天,大将军曹爽陪同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祖,司马懿乘机发动了政变,控制了首都洛阳,又逼曹爽交出了兵权,最后控制了曹魏朝廷。曹爽真的是个无能之辈吗?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曹爽集团和司马懿集团各自

  • 曹爽为什么选择相信司马懿?曹爽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司马懿

    高平陵之变,是曹魏政权走向末路的标志性事件,司马家正式掌控大权,曹家的天下实际上已经改名换姓了。而在这场事变当中,曹爽的表现也实在是让人感叹,当时的情况,只要曹爽不答应司马懿,谁胜谁负犹未可知,然而曹爽就相信了司马懿说的不杀降,乖乖的听话,结果还是死在了司马家的刀下。那为什么曹爽还是选择相信司马懿?

  • 曹爽把司马家的很多人赶出京城,为何司马懿还能政变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爽

    正始年间,曹爽把持魏国军政大权,而司马懿诈病在家闭门谢客,当时的魏帝曹芳尚且年幼,尤其在曹真死后,魏国大小事务都由曹爽一人决断,行天子令,好是威风,并且对非曹氏一族打压甚重,就连司马一族也未能幸免,偌大的河内司马氏,只剩下了司马懿这样一个名义上的太傅,而其余人不是被贬官就是被赶出京城,顾而人心惶惶,

  • 曹爽如果听取了桓范的建议的话 他能不能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桓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爽和桓范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众所周知,司马一族之所以能取代曹魏的统治地位,一场政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场政变便是“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不仅清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而且还将很多心腹、亲信提拔到了重要岗位。正是他的这一番操

  • 曹魏著名文学家桓范,为何宁可选择曹爽也不投靠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桓范,三国,曹魏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桓范的故事。桓范在三国群英聚会的局面下,其实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诸葛亮、司马懿、曹操这些人要比他闪亮得多,不过桓范的子孙后代中,有一票非常著名的人物。桓范是谯郡龙亢桓氏第六世中的一个人物,也是士族大家。虽然族谱散落,但是根据田余庆老先

  • 如果曹爽不投降的话,司马懿能够政变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曹爽

    谈及三国,很多人都感到有遗憾,曹操曹孟德一世英名,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最后却被司马懿鸠占鹊巢,夺取了胜利果实。人生之悲,莫过于此。然而,司马懿叛变之后,为何曹操当年的老部下,基本上都坐视不管呢?相信只要曹操老部下动手,那么作为不掌握军权的司马懿,绝对很难抵挡,只有失败一条路。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内

  • 为什么说有桓范作为智囊,曹爽是必败无疑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桓范,曹魏

    桓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大部分高官都站在他这一边,但有一个人例外,这就是大司农桓范。桓范被称为是曹爽的智囊,不过,这个人却是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比他好,哪怕是自己的亲人提醒他一句都不行。有这样一个人成为曹爽的“大脑”

  • 李胜被曹爽任命为景州刺史,为什么最后没能上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胜,曹魏

    说到李胜,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高平陵之变前,大权独揽的魏国大将军曹爽任命一个荆州刺史,还没有等到这个人上任,高平陵之变发生了。随着曹爽的倒台,这个人和曹爽一道被杀。那么,这个人为什么没有到荆州上任呢?此人叫李胜,父亲是李休,南郑人。李休曾经是张鲁任

  • 何宴与曹爽的关系如何?最后为什么会被司马懿夷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何晏,曹魏

    说到何晏,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何晏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母亲被曹操纳为妾室,何晏也被曹操收养,是为继子。何晏在年少的时候因为才华横溢而出名,后来娶了曹操的女儿为妻。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间,他并没有被封官,魏明帝曹睿则认为何晏虚浮,所以也只给

  • 大乔小乔分别嫁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小乔,大乔

    大乔嫁给了小霸王孙策 二乔的父亲是乔玄,因为天下大乱,失去妻子的乔玄辞去朝中的官职,带着两个女儿返回庐江郡皖县故乡,不问世事。 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岁,大乔是十八岁,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