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于禁在曹操诸将中地位最高?证据在这

为什么说于禁在曹操诸将中地位最高?证据在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1/16 12:24:31

曹操手下有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曹洪等曹氏宗族大将,也有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五子良将”,还有许褚、典韦等非常信任的猛将,在曹操时代,这些大将中,于禁的地位最高,为什么这么说呢?证据是什么呢?

于禁是曹操“五子良将”之一,战功赫赫,因其功劳,被封为左将军。但在五子良将中,于禁的地位最高。当然,后来于禁投降关羽,是其一短。

网络配图

《三国志

于禁传》记载: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俱为名将,太祖每征伐,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太祖常恨硃灵,欲夺其营。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迁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在当时,于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都是名将,曹操每次征伐,不是让于禁做先锋,就是断后;而于禁持军严整。曹操曾经非常恨朱灵,欲夺其兵权。曹操因为于禁有威重,派于禁带数十人,带着令书,往朱灵营中夺其军权,朱灵及其部众无人敢动。曹操让朱灵为于禁部下,众皆震服。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于禁迁为左将军,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这个左将军倒不是官位很大,刘备也当过,但是这个“假节钺”很厉害,什么叫“假节钺”?

假为“借”的意思,代表短期内代理,不是真假的意思,比如,假齐王就是代理齐王。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利。钺为斧钺,一种刑具,专属于君王。

“假节钺”代表君主出征,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在战时状态不必请示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士卒和将领。在君王所有的授权方式之中,“假节钺”的规格是极高的。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

网络配图

而在曹操时代,注意是曹操时代,在“五子良将”中,只有于禁是“假节钺”,张辽也只是“假节”,很明显,“假节钺”的规格高于“假节”。

《三国志 张辽传》记载:太祖论诸将功,曰:“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增邑,假节。

《三国志 乐进传》记载:后从征孙权,假进节。

《三国志 张郃传》记载: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

《三国志 徐晃传》记载:太祖还鄴,留晃与夏侯渊拒刘备於阳平。备遣陈式等十馀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

在曹操时代,曹氏宗族和夏侯氏中,没有人明确被记载为“假节钺”。一般都是“假节”。

《三国志

夏侯惇传》记载:二十四年,太祖军(击破吕布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拜前将军。曹操时代,只说夏侯惇受曹操重视,没有明确说明夏侯惇“假节”或者“假节钺”。

网络配图

《三国志 夏侯渊传》记载:氐王千万逃奔马超,馀众降。转击高平屠各,皆散走,收其粮谷牛马。乃假渊节。

除此之外, 《三国志

夏侯渊传》还记载:会鲁降,汉中平,以渊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平巴郡。太祖还鄴,留渊守汉中,即拜渊征西将军。以此推知,夏侯渊地位高于张郃和徐晃。

《三国志 曹仁传》记载: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

《三国志 曹洪传》记载:累从征伐,拜都护将军。没有明确说明曹洪“假节”或者“假节钺”。

至于曹休“假黄钺”,曹真“假节钺”,曹爽“假节钺”,那都是曹操死了以后的事了,不在讨论范围之内。而在刘备时代,只有关羽是“假节钺”,张飞和马超都是“假节”。

标签: 于禁

更多文章

  • 他军功赫赫为何康熙会判他终身监禁最终死于禁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

    他以武上位,性格残暴,不受管制,后把持朝纲,甚至阴谋篡位,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奸臣。他是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却独揽大权、徇私舞弊,是影响清初朝廷的重要人物。--- 鳌拜网络配图鳌拜前半生都在征战沙场,作战英勇,乃一神勇悍将,沙场雄鹰,且对皇太极和顺治帝忠心

  • 于禁为什么放弃一身铁骨铮铮苟活于世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禁

    同为降将,三国名将于禁受到待遇显然没有其他人好,但这又是因为什么呢?要知道于禁在曹营时,可是立下了无数赫赫战功。今天姚老师便来为各位读者浅析一下其中缘由。蜀有五虎上将,魏有五子良将,这十位三国时期里著名的战将,竟然足足有一半是曾经战败归附过来的降将(马超、黄忠、张辽、张郃、于禁),可是,大家都是投降

  • 揭秘害死庞德的竟然不是于禁 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德

    三国曹魏名将庞德,为曹操效力,樊城被围,于禁率领七军救援,庞德为先锋,抬棺大战关羽,曾一箭射中关羽的前额,但最终因为天降大雨,汉水暴涨,军营被淹而兵败,于禁投降,庞德誓死不降,被关羽所杀。害死庞德的是于禁吗?不是,而是另有其人,到底是谁呢?网络配图小说《三国演义》中说,是于禁害怕庞德抢了头功,抢了自

  • 于禁投降是为了什么?最后为什么被曹丕说得羞愧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于禁

    于禁投降是为了什么?最后为什么被曹丕说得羞愧而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放水淹七军,于禁的七支重兵为襄水所困,于禁、庞德双双被俘,于禁跪拜乞降,庞德骂而不跪,最后关羽斩了庞德,拘留了于禁,这一拘留,倏忽二十余载,比及于禁回来,魏王已薨,于禁亦已须发皆白,形容憔悴,满面风霜,

  • 于禁和乐进都是五子良将之一 他们为何不受曹氏宗族所指挥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禁,乐进

    于禁和乐进为何没有被曹氏宗族指挥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曹操征讨天下,之所以能统一北方,主要依靠的是曹氏祖宗大将和夏侯氏大将,以及五子良将对外统兵作战,曹氏宗族大将代表性人物是曹仁,夏侯氏大将代表人物是夏侯渊,五子良将是张辽、乐进、于

  • 于禁随曹操征战一生,最后惭恨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禁,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于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于禁(?~221),字文则,东汉泰山郡钜平县(今宁阳县磁窑镇北部)人。东汉建安年间“征南将军”。于禁最初跟从济北相鲍信镇压黄巾起义,东汉中平元年,投奔东郡太守曹操。因他弓马娴熟,武艺出众,谈吐不俗,被曹操任为点军司马,领兵镇守兖州。汉

  • 于禁为什么会在历史上饱受争议?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禁,三国

    历史上降将无数,为何只有于禁饱受争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这样的乱世中,各路豪杰都能一展抱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能。当时武将谋士们既可以在朝廷任官,也能选择在各路诸侯下任职。而且非常自由,只要不是做出卖主求荣的事,更换自己的老板完全

  • 李典的地位为什么不如张辽和于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典,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典智勇足备,表现突出,为何不如张辽和于禁?李典是曹操手下大将,也是最早跟随曹操征战天下的大将之一,李典有勇有谋,智勇足备,而且,李典的资格很老,按理来说,李典和于禁相当,但比张辽要高,可是,为何李典的地位不如张辽和于禁呢?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山阳郡

  • 同样都是降将 为何于禁的下场会如此的凄苦悲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于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于禁的下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9年,关羽借刘备平定汉中,自立汉中王的声势,他命糜芳与傅士仁坐镇后方,他自己集齐坐镇江陵的士兵围攻襄樊。此番进攻,关羽主在围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猛攻,只能一面据守,一面派人向曹操求援。曹操得知消息后,当即

  • 三国五大名将臧洪、孙策、典韦、于禁、张飞谁死得最不值?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张飞

    三国五大名将臧洪、孙策、典韦、于禁、张飞谁死得最不值?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是一个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以胜败论英雄的年代里,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尽展其才。然而,战争是残酷的。无数士兵战死沙场,把生命丢在了那个年代。倘若战死疆场,还算得上死得其所的话,还有一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