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侄子诸葛恪两次与魏作战 一胜一败细节惊人相似

诸葛亮侄子诸葛恪两次与魏作战 一胜一败细节惊人相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43 更新时间:2024/2/28 6:22:37

导读:251年,魏国司马懿病逝,儿子司马师执掌大权。252年,孙权去世,诸葛恪执掌大权。新上台的都是绝顶高手,隔江相望,谁才是天下第一呢?

诸葛恪始终有个梦,就是建功立业,称霸天下。

251年,魏国司马懿病逝,儿子司马师执掌大权。252年,孙权去世,诸葛恪执掌大权。新上台的都是绝顶高手,隔江相望,谁才是天下第一呢?

一轮红日冉冉飞升,两个人影腾空而起,拳风掌力激荡,狂风四起,天地变色。在他们的两次过招中,却有一个细节惊人的巧合,冥冥之中似乎是上天的安排。

3000名东吴兵胜了7万魏军

在巢湖上,孙权曾经构筑了一条东兴(安徽巢县东南)大堤,大堤南边能停靠舰船。后来,魏、吴战事变少,大堤逐渐废弃。252年的10月,诸葛恪带兵来到东兴,重新整修东兴大堤,还在大堤两头,各修建了一个军事据点,留下各千人防守。然后诸葛恪带兵回到建业。

这种明显的挑衅行为让魏国愤怒不已。相当于两个人本来和平共处,突然一个人跑到另一个人面前秀肌肉,挥拳头,然后扭头回去了。司马师牙缝里只吐出一个字:打。 他派出三路军同时南下,其中主力是胡遵、诸葛诞率领的7万人,目标直指东兴。诸葛恪得到消息后,带4万人北上救援。

如果从实力来讲,魏国占有优势,但他们一点点的骄傲自大,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那几天北风劲吹,漫天飘雪,寒气凛冽。魏军在大堤上安营扎寨,猛攻两边的东吴军事城池,一时无法突破。魏军也累了,决定中场休息,看吴的援军还没有到,先填饱肚子吧。于是胡遵、诸葛诞等人在大堤上摆下酒筵,饮酒作乐,当作在这寒冷的鬼天气里暖暖身子。

在大雪茫茫的天地之下,另有3000人却在急速前进,那是东吴老将丁奉带领先锋敢死队,昼夜兼程,比预定时间提前两天到达东兴。接近大堤之时,丁奉传下命令:我们已没有了退路,敌人正在喝酒,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立功领赏,就在今日。

东兴大捷

宣城的丁奉塑像

战士们被他豪气感动,愿意破釜沉舟,拼死一战。丁奉命令士兵脱掉铠甲外套,扔掉枪矛,只是手拿大刀、盾牌,沿着堤防而上。曹魏军远远看见吴军都不穿铠甲,觉得很奇怪,在搞什么名堂啊,哈哈大笑。吴军趁机冲杀,个个如猛虎下山,以一当十,杀声震天。魏军大乱,互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诸葛恪俘获辎重武器,堆积如山。史称东兴大捷。

魏国有一个将领叫韩综(东吴名将韩当的儿子),是吴国的叛将。孙权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但生前一直没有抓到他。这次被吴军斩杀,诸葛恪命人把韩综首级送回建业,以祭告孙权。

东吴20万人败在魏3000人手下

诸葛恪一时风光无限,仰天长啸,强大的曹魏原来是纸老虎啊。

第二年,诸葛恪决定锦上添花,再次出兵伐魏。大臣们上书劝说:我们刚刚打过仗,国库没钱,军士们又疲惫,还是别打了。 在诸葛恪眼里,他们就是一帮纸上谈兵的书生,有什么可以商量的呢?

这年3月,双方在新城(位于合肥)大战。 东吴总兵力20万人,守城的魏军3000人,负责人是张特

东吴策略:引诱魏军前来营救,围城打援。

魏军策略:派20万救兵,但不着急去救。司马师决定豪赌一次,那就是城池坚固,一定能守住。等到吴军攻城疲惫,再全军反击。

诸葛恪雄心勃勃,在城下猛攻,以为易如反掌,然而越是想得到,越是得不到。攻了3个多月, 居然没攻下。 诸葛恪恼羞成怒,命令全军出动,押上全部的筹码。

就在城池将破之时,张特举起了白旗,带信对吴人说:我放弃抵抗。根据魏国法律,如果守城超过100天救兵不来的话,我们投降家里老小不被连坐;现在你们已经攻城了90多天了,能不能再等几天,我再回头劝劝别人,一起投降。

东吴相信他的话,停止进攻。张特连夜把城内的居民房屋拆掉,用拆下的木材做成栅栏堵住了城墙的缺口。

第二天清晨,吴国人发现上当,同时,城池上传来张特的喊声:我只有战斗而死,绝不投降!

围到7月,盛夏暑热难耐,东吴士兵患病的在半数以上,到处是死伤的人。魏国援军大举进攻,吴军战败尸横遍野。

在这关键的时刻,诸葛恪做了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到受伤的士兵处抚慰,照常神情自若,谈笑风生,就如同在灾难现场居然还面带微笑一样。当军官上报伤亡人数时,诸葛恪认为他们在说假,扬言要杀掉他们,于是谁也不敢再去汇报。

皇帝下一封一封诏书让诸葛恪撤军

事情越闹越大,最后传到了皇帝耳朵里,孙亮在大臣们的一片反对声中,也抗不住压力,只得下一封一封的诏书像12道金牌一样催诸葛恪回建业。

诸葛恪这才慢悠悠地撤军。心中却是一肚子意见,又不敢对皇帝发火,只得找替罪羊。回到建业后,把中书令孙嘿召来,大声责问他:你们怎么敢随意滥发诏书? 孙嘿一听,都吓昏了,心想这诏书我有权发吗。一句话不敢说,惶恐不安地退出,回家就打了辞职报告,说生病了告老还乡。

诸葛恪创造了一次奇迹,吴军3000人大败魏军7万人,偶然性因素特别大,丁奉是头号功臣;他也创造了另一个奇迹,20万人败在魏军3000人面前。双方都是以弱胜强,战胜方人数也一样,这样的巧合历史上绝无仅有。

胜负刹那之间反转,那么诸葛恪的命运也会发生反转吗?

标签: 诸葛恪三国东兴大捷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会说诸葛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恪,三国

    诸葛恪从小就聪明有才,结果却非常悲惨,聪明反被聪明误啊,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时,吴国的诸葛恪也是这类的聪明童子。三国时代,吴王孙权身边大臣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聪明过人,很小的时候就出了名,大家都爱出点难题,故意考考他。而诸葛恪自己也喜欢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华。

  • 诸葛谨的儿子诸葛恪到底有多厉害 为何能够爬到如此之高的地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东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恪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熟悉历史的人应该比较清楚,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能人,他们选择不同的队伍,发挥自己的才能,即使辅佐的是无能平庸之辈,也会表现出很强的实力,想诸葛恪、关羽、陆逊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都在尽心辅佐自己的君主,不过大家又没有发现,在

  • 诸葛恪为什么要杀死自己两个儿子?孙权把诸葛绰交给诸葛恪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诸葛恪

    诸葛恪为什么要杀死自己两个儿子?孙权把诸葛绰交给诸葛恪是什么意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诸葛恪其实他在历史上也十分的著名,他这个人也不简单,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不理解,那就是他竟然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

  • “东兴之战”诸葛恪是如何打败司马昭的?诸葛恪以少胜多一战成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诸葛恪,司马昭

    “东兴之战”诸葛恪是如何打败司马昭的?诸葛恪以少胜多一战成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孙权病逝后,司马师准备对孙吴出兵,他派司马昭领兵15万,前去进攻东吴。魏军选择兵分三路,司马昭率领7万大军从东路进攻,遇上了诸葛恪的部队。虽然司马昭手上只有7万兵力,但还是比诸葛恪的4万要多,但

  • 孙权有意提拔培养诸葛恪,诸葛亮为何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恪,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虽然没有像曹丕、刘备那样登基称帝,但也被曹魏册封成了吴王,总算是有了一个实至名归的大号。回首跌跌撞撞的往昔,早先辅佐孙权打下半壁江山的老臣勇将们也都相继陨落,一批后起之秀在他刻意的提拔和培养之下接过了东

  • 诸葛恪:诸葛亮的侄子,用300人收服10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恪,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诸如吕布、关羽等武力超群之人纷纷于此时粉墨登场。而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等名家谋士也不甘示弱,崭露头角。刘备、曹操、孙权等统帅者更是拼尽全力,为自己的大业谋划出路。而在三国众多的人才

  • 诸葛恪在东吴的地位一落千丈,最后引来杀身灭族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恪,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兴二年(公元253年)春,诸葛恪不听劝谏、独断专行,亲率大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他的这一举措和种种表现,使得刚刚才树立起来的良好公众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东吴大军在合肥的新城经历了惨败之后,诸葛恪在东吴的

  • 诸葛恪明知危机重重,为何还要慷慨赴死?只因低估了峻小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

    诸葛恪明知危机重重,为何还要慷慨赴死?只因低估了峻小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建兴二年(公元253年)春,诸葛恪不听劝谏、独断专行,亲率大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他的这一举措和种种表现,使得刚刚才树立起来的良好公众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东吴大军在合肥的新城经历了

  • 诸葛恪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诸葛瑾会说“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诸葛恪,诸葛瑾

    诸葛恪是个怎么样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三国时期有一句俗语:“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说的是琅琊诸葛氏。诸葛氏分仕三家,而且都获得了重要的职权,看上去颇有些分散投资的味道(其实是巧合)。所谓的“吴得其虎”说的是诸葛瑾,在东吴官至大将军。他的儿子诸葛恪的影响力更

  • 徐晃的儿子是谁?徐质是徐晃的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晃,徐质,三国

    徐晃的儿子是谁?徐晃的儿子叫什么?徐晃有几个儿子?徐盖,徐晃之子。徐晃死后,徐盖继承其父爵位,徐盖死后,徐霸继承。公元227年(太和元年),去世,谥曰壮侯,子徐盖继嗣。徐质是徐晃的儿子吗?魏将,辅国将军; 姜维北伐时司马昭的先锋,用一把“开山大斧”,司马懿对其武勇评价极高,魏之猛将也。交战中击败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