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严的地位远不如诸葛亮,为何却能成为托孤大臣?

李严的地位远不如诸葛亮,为何却能成为托孤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048 更新时间:2024/2/12 19:12:22

李严是荆州人,曹操入荆州后。李严入蜀,后又投刘备,从蜀汉派系来说又属益州集团。

当时李严在蜀汉的地位是远不如诸葛亮的,《先主传》记载:“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从上可看出,李严的地位不如许靖、麋竺、简雍,也不及黄权,董和。可是当夷陵之战后,刘备于白帝城托孤,刘备先想到的是孔明,但以刘备又怕孔明专权,于是想找一个人来同受顾命,用以不让诸葛亮一家坐大,影响到蜀汉的社稷。而当时由于法正、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先后死去,黄权又在夷陵之战中被迫降魏。蜀中已经没有适合的人才了,于是“此地无朱砂,红土为贵”。李严就脱颖而出,成了唯一的人选,在这短短数月中李严由辅汉将军——尚书令——中都护,一下子得获高位。

如法正等人不早逝,那么刘备一定不会选李严作为顾命大臣之一的。或许会象汉武帝那样一连任命霍光,金曰磾,上官桑弘羊四个地位相当的顾命大臣。曹丕也任命了四个。由于李严是平步青云的得到此位置,因此虽然同为顾命,可他在蜀国其地位远不如诸葛亮。就从国外对蜀国的态度来看,在刘备死后,魏国华歆、王朗、陈群、许芝、诸葛璋,等先后写信给诸葛亮,劝其欲使举国称籓。而东吴的孙权在外交上也是直接于诸葛亮书信。可见在魏、吴两国的当权这眼里,蜀国的主心骨是诸葛亮,根本没把李严和孔明放在同一天平上。李严对此当然不会安份,他在给孟达的书信中说道:“吾与孔明,俱受寄讬,忧深责重,思得良伴。”李严在信中特意声明自己是和孔明“俱受寄讬”,可见当时在孟达眼里也未必是把李严和孔明并列的。而李严在蜀也必定缺少内援外助,所以他希望有“良伴”能够帮助他。

随着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牢固、声望曰高,李严也坐不住了。他先是趁诸葛亮北出要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后又在诸葛亮西征时,李严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要求效仿。两次都是在诸葛亮出兵时提出,可以看出李严一方面想借北伐时机乘机要挟诸葛亮,获取更大权力地位,一方面李严作为益州派只是想苟安巴蜀,是反对北伐的,对北伐是“穷难纵横,无有来意”。

对于李严的这两次态度,诸葛亮明知道李严是“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但均以妥协对之,让李严之子“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曰,都委诸事”,连蜀汉群臣都认为诸葛亮待李严大厚了。可是李严并不满足于此,他在给诸葛亮的心中竟然劝其应该学曹操“宜受九锡,进爵称王”,其意在于调侃诸葛亮,并对诸葛亮进行火力侦察。而从诸葛亮回信的“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这句反话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的心情想必非常愤慨,但对李严却是持妥协态度。于是在蜀汉建兴九年,发生里李严骗诸葛回师的事件。先是李严因为“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叫诸葛亮退兵,可诸葛亮退兵后他又说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并要杀害知道实情的督运领岑述,以此诬陷诸葛亮。当两人官司打到后主处,李严又改口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直到诸葛亮出示李严前后手笔书疏本末,李严无词可驳,才乖乖认罪。这场官司打得可称激烈,蜀汉历史上也仅此一遭。试想以李严的地位,就算运粮不继,也不会有什么大罪名,因为这一年就是魏国方面也因为大雨而运粮不继。且要靠郭淮从羌胡调集粮草救急。而李严却做出这么一个不符合逻辑的行为,去诬陷诸葛亮,应该有其考虑。因为在“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开府辟召”和“九锡”事件中诸葛亮对李严的“穷难纵横”都是采取忍让态度,于是李严就颇有得寸进尺之举,认为就是这次采取赖帐态度,诸葛亮想必也不会对他怎么样。李严无非想借运粮事件对诸葛亮再来一次“穷难纵横”式的火力侦察,可这次他失算了,诸葛亮已经意识到李严的存在对蜀汉政权的统一性和北伐的稳定性是有害无益的,于是诸葛亮忍无可忍,采取雷霆一击,联合其他蜀汉政要,一举将李严拉下台。

李严其人,虽有一定才能,可是在政治上实在不怎么样,其行为可称志大才疏,当刘备把他提高到蜀国首要的位置上时,一个没有这才能的人占据在这高位,就已经注定他的人生悲剧了。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李严传》)参考书目:《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

标签: 三国李严

更多文章

  • 李严在听闻诸葛亮的死讯后,为什么会哭的那么伤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严,蜀汉

    你真的了解李严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234年,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汉上到后主刘禅,下到每一个官吏、百姓,都痛不欲生,感觉天都快掉下来了。其中,李严在听闻诸葛亮的死讯后,伤痛欲绝,哭得很伤心,“激愤而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得从李严和诸葛亮一同受刘备白帝城托孤

  • 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李严的结局为何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严,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严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一、白帝托孤公元219年,刘备率军入汉中,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随后,关羽率大军北伐曹魏,水淹七军、攻势如火。在战争最顺利的时候,东吴背弃盟约,吕蒙率军白衣渡江,偷袭荆襄后方,导致关羽身死。义弟身死,愤怒的刘备东攻东吴,发动夷陵之

  • 被历史埋没的三国英雄马忠:屡立战功却未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忠,三国人物,三国大将

    众所周知,三国的英雄很多,论武艺早有其定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按古今的逻辑,谁想出名,你就狠揍上述这些人,准能出名。三英战吕布,不是一下子成就了吕布、关羽、张飞和刘备四位英雄吗?但出乎我们的预料,有一位英雄威震华夏的关

  • 马忠:弄倒刘备手下两个五虎将的三国小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忠,刘备

    马忠,吴军潘璋部将,擒关羽,射伤黄忠(致命伤) ,五虎大将弄倒俩,一杆神狙使的是出神入化,此武功谁人可比。马忠的出场被安排在一次重要的伏击战中,当时关羽已经兵退麦城,只剩三百余人,粮食也没了,真可以说是穷途末路。然而此时的关公依然武艺卓绝,在右臂少力的情况下,仍可以战平徐晃。困兽而斗的效果自然不好,

  • 三国五虎将的克星:马忠斩关羽父子射老将黄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忠,关羽,黄忠

    核心提示:这位曾生擒关羽父子,射伤黄忠的东吴将领马忠,却并没有因此改变命运,并没有因此受到孙权赏识,反被蜀汉降将刺杀。网络配图一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虎上将,先后有两人丧命他手,一个是义薄云天的关羽,一个是老当益壮的黄忠,而终结他们的人就是东吴将领——马忠。三国志记载,马忠是潘璋的部下,吕蒙

  • 马忠秒杀了蜀国的两员五虎上将 又杀魏国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忠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都说乱世出英雄,这个时期的形势也造出了很多大将,个个名声在外,大名如雷贯耳,比如蜀国五虎上将、魏国五子良将,但他们中好几个都被一人所杀,这人是何许人也?果真有这实力吗?这个人就是马忠,东吴大将潘璋将军的手下将领。以下做一下人物介绍马忠(?-249年),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

  • 三国英雄马忠:屡立战功却未被重用被历史埋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忠

    众所周知,三国的英雄很多,论武艺早有其定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按古今的逻辑,谁想出名,你就狠揍上述这些人,准能出名。网络配图 三英战吕布,不是一下子成就了吕布、关羽、张飞和刘备四位英雄吗?但出乎我们的预料,有一位英雄威

  • 三国小人物马忠:弄倒刘备手下两个五虎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忠

    马忠,吴军潘璋部将,擒关羽,射伤黄忠(致命伤) ,五虎大将弄倒俩,一杆神狙使的是出神入化,此武功谁人可比。网络配图马忠的出场被安排在一次重要的伏击战中,当时关羽已经兵退麦城,只剩三百余人,粮食也没了,真可以说是穷途末路。然而此时的关公依然武艺卓绝,在右臂少力的情况下,仍可以战平徐晃。困兽而斗的效果自

  • 杨玉环之兄杨国忠在马嵬驿被乱箭射死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玉环

    唐帝国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唐玄宗犯下了两个不可宽恕的错误:一个是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误杀了忠心耿耿的老将高仙芝、封常清;另一个是在只宜固守、不宜出战的情况下,屡次三番严旨令潼关守将哥舒翰出战。结果,潼关守军十五万人被叛军诱入河南灵宝的七十里隘道,南迫山,北阻河,为叛军全歼,潼关遂告失守。潼关既失,

  • 擒杀关羽 吴国马忠为何未成三国第一神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忠

    众所周知,三国的英雄很多,论武艺早有其定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这些排名是如何成形的呢?很简单,让他们打一架就行了。三英战吕布,一下子成就了吕布、关羽、张飞和刘备四位英雄。刘关张三个打一个,只能打个平手,自然吕布要比三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