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濞发动叛乱拉拢六国联军,他是怎么做到的?

刘濞发动叛乱拉拢六国联军,他是怎么做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826 更新时间:2023/12/11 9:23:2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濞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七国之乱是西汉初期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对汉朝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唐朝的安史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众所周知,七国之乱的发起者是吴王刘濞,是吴国率先举兵谋反,才引发了这一连串的国家叛乱。那么,吴王刘濞是如何发动叛乱的?他又为什么能够轻易召集六国联军举兵叛乱?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原因?

吴王刘濞的叛乱之心由来已久,早在汉文帝刘恒时期,吴王刘濞就已经生出了反叛的心思。汉文帝在位时,吴国太子曾被刘濞送到了宫中,一次,太子刘与吴国世子玩耍,因发生口角,太子遂失手杀掉了吴国世子,吴王刘濞因为此事,遂向文帝发难。汉文帝刘恒迫于无奈,遂派使者向刘濞道歉。吴王因为此事,再也没有入朝进贡。

吴国世子被杀一案,始终是刘濞的心结,所以到了汉景帝继位时,吴王刘濞遂主动拉起其它六国与朝廷对立,等到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之后,吴王刘濞遂借清君侧之名起兵了。虽然这次叛乱后来为周亚夫平定,但其也对汉景帝的统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此后,汉景帝、汉武帝都曾将削藩作为第一要务,武帝初期甚至也实行推恩令来解决藩王问题。

吴王刘濞之所以会很容易拉起六国联盟,其实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吴国与其它六国有着相似的削藩经历。无论是楚国,还是淄川国、济南国,它们都有被朝廷削郡的经历,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汉景帝削藩的"受害者"。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政治诉求,这些国家也会很容易地联合起来。吴王刘濞深知,单靠吴国一国之力是无法与朝廷抗衡的,所以他在组织叛军的时候,也主动拉拢其它六国,由于这些国家都是削藩的"受害者",所以他们便很自然的联合起来。当吴王刘濞起兵的时候,这些国家也就趁机兴兵而起了。

第二,吴国是资历最老的诸侯国。相比较于其它国家,吴国可以说是资历最老的诸侯国了,吴王刘濞早在汉高祖时代就被封为吴王,其本人也是高祖兄长刘仲的儿子。吴王和汉文帝刘恒同属一辈,其是汉景帝刘启的堂叔父,自资历和威望上,吴王刘濞都要高出其它诸侯国一等。

汉文帝这一辈到了景帝时期就只有吴王刘濞一人了。按照宗法,吴王刘濞也应当是诸侯之首。除了吴王,其它六国反叛的诸侯王都属于子侄辈,所以,由吴王挑头,其它六国副之,那再好不过了。由于资历老,实力大,吴王刘濞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诸侯之首,一旦反叛,吴王刘濞也就成为了叛军的魁首。

第三,吴国实力为诸侯国之首,理当为大。景帝时期的皇室诸侯国,只有吴国有与朝廷对抗的实力。吴国疆域辽阔,吴王刘濞通过几十年的经营,兵甲富足,这也是其它六国所不能相比的。能做老大,其军力战力必定为列国之首,吴王刘濞正是依靠着自身的实力,才很容易的将其它六国拉拢到了自己的阵营。反观景帝阵营,除了一个亲兄弟梁王刘武拼死效命外,其它诸侯国皆坐壁上观,这就不得不让汉景帝警觉了。

七国之乱发生后,汉景帝很快就做出了部署,名将周亚夫统率大军袭扰叛军背后,最终打败叛军。三个月后,吴王刘濞与其子逃亡东瓯国,东瓯国君主臣服于大汉,遂主动将刘濞杀死。刘濞死后,七国之乱彻底宣告终结。

标签: 刘濞西汉

更多文章

  • 他是“七国之乱”的始作俑者,刘邦为何不杀刘濞?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濞,西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濞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吴王刘濞是刘邦的二哥刘仲的儿子,换句话说刘邦是刘濞的亲叔叔,在淮南王英布造反之时,刘邦亲率大军前去平叛,而刚刚二十的刘濞以骑将的身份跟随自己的叔叔参加了这场剿灭英布的战役,在战役中刘濞身先士卒,立了不少军功。在

  • “七国之乱”的领头者刘濞是个怎么样的人?他为何敢带头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刘濞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七国之乱”的领头者刘濞是个怎么样的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汉王朝初建时,封了五个异姓王: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卧榻之旁,有他人酣睡,汉高祖刘邦感到异常难受。让皇帝难过的人,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果不其然,刘邦以将

  • 刘濞精心筹划的七国之乱,为何三个月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濞,西汉

    在历史长河中,刘濞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吴王刘濞,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为了夺得皇位,他精心策划了三十余年。刚开始气势汹汹,连汉景帝都慌不择术杀了晁错来安抚他们,但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仅仅三个月,原本气势汹汹的七国军队就沦为了丧家之犬

  • 吴王刘濞哪里来的实力 为什么他会是七国之乱的主导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七国之乱

    还不知道:吴王刘濞为什么会是七国之乱的主导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聪明,确定了非刘氏不能王天下的制度,即使子孙有造反者,得天下依然姓刘。但对于文帝、景帝这一支来说,他们可不希望宗室推翻自己。景帝刘启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噩梦,就是来自宗室的吴王刘濞。

  • 西汉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为何敢反大汉朝?因为他有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濞,汉朝

    汉高祖刘邦聪明,确定了非刘氏不能王天下的制度,即使子孙有造反者,得天下依然姓刘。但对于文帝、景帝这一支来说,他们可不希望宗室推翻自己。景帝刘启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噩梦,就是来自宗室的吴王刘濞。著名的七国之乱,刘濞差点掀翻了刘启。七国之乱为什么是吴王刘濞主导?因为他有钱啊!名为七国,实际上可以称为吴国

  • 七国之乱“首领”吴王刘濞实际是个明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王刘濞

    刘濞的拼音是liubi,刘读二声,濞读四声。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为西汉王室的宗族。刘濞生于公元前216年,卒于公元前154年,父亲刘仲是刘邦的哥哥,刘仲被封为代王时,刘濞被封为沛候。刘濞因讨伐西汉反臣英布有功,被刘邦授予吴王,管辖当今江苏一带。刘濞掌管三郡五十城,在当时而言,相当于统治了东南一带

  • 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濞真的可以算是明主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濞

    刘邦封任侄子刘濞担任吴国将领,以今天的地名来说,吴王刘濞的管辖范围是江苏扬州和苏州一带。刘濞善于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吴国经济。刘濞到了吴国之后,他知道“路”对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便在吴国修建了很多路。刘濞知道吴国一带有很多丰富的矿产资源,利用海水资源可以发展造盐产业。刘濞从天下募集了很多逃亡人士来吴

  • 揭秘:汉吴王刘濞一位非常出色的诸侯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启,刘邦,刘濞,刘彻

    刘濞出生于公元前216年,卒于公元前154年。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被封为沛候。刘濞在二十岁的时候跟随刘邦率兵讨伐英布,一举击破英布军队。当时,吴地会稽人没有勇猛的首领,刘邦担心强悍的会稽人会挑衅西汉政权,便封刘濞为吴王,管辖三郡五十三城。吴国十分富饶,刘濞管辖境内有矿山和盐资源。刘濞在社会上招纳

  • 面相也能出卖内心 刘濞造反早在刘邦的意料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高祖,刘邦,李淳风,刘伯温,刘启,刘濞

    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对于未来发生的事情会特别的关心,人们总会根据种种线索来预知未来的事情,所以就有了预言这一说法。中国古代预言辈出,东汉时期的图谶之说、盛唐时期李淳风勾画《推背图》、元明时期刘伯温创作《烧饼歌》等等。纵然这么多预言家,但都不是最厉害的,这第一预言家的名号要归功于汉高祖刘邦。刘邦为什么

  • 七国之乱之首吴王刘濞谋反是被“逼上梁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七国之乱,汉朝,刘濞

    刘濞(前215-前154),西汉诸侯王,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刘邦侄,封吴王。他在封国内扩张势力,后来汉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景帝前元三年刘濞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亲侄儿,剽悍勇猛,在平定汉初异性王谋反的作战中,屡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