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大将窦宪简介:击败匈奴,勒功燕然的名将

东汉大将窦宪简介:击败匈奴,勒功燕然的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5 更新时间:2024/1/21 12:16:27

有鉴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的教训,东汉开国以来,光武帝及明帝都对外戚干政严加防范。到了第三任皇帝章帝一朝,深明大义的马太后以身作则,多次拒绝章帝对马氏兄弟的封赏,并在诏令中重提西汉时“田蚡窦婴宠贵横恣”、“王氏五侯同日俱封”带来的恶果,从而也抑制了其他后宫族戚进入政坛。马太后死后,随着刚刚封后不久的窦皇后“宠幸殊特,专固后宫”,源于老牌外戚世家的窦氏一族,又在东汉皇朝神奇复活。其中,窦皇后的哥哥窦宪在政坛迅速蹿升,论能量和影响,均已大大超过其远在武帝时代的先驱窦婴。

据范晔《后汉书·窦融列传》,窦宪兄妹之父为窦勋,祖父为窦穆,曾祖父为窦融,而窦融的七世祖,就是称尊文、景、武三朝后宫的那位窦太后的胞弟窦广国。窦太后当年谨记“诸吕”外戚乱政的前车之覆,对窦广国严加管教,使他成为贤良多才的“退让君子”,又谢绝文帝对他封相,被司马迁载入《史记》。尽管窦太后死后,其堂弟之子窦婴闹得有些出格,窦氏外戚在西汉时期总的来说还是帮忙不添乱,成为文景之治的良辅。新莽代汉及其后的乱世中,窦氏后代窦融再建功业,举河西之兵击灭隗嚣,又放弃割据,赢得光武帝刘秀激赏,引为同宗(刘秀也奉窦太后之子为先祖),以子女通婚。东汉初年,窦氏一门“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虽皇亲、功臣都“莫与相比”。窦融一生秉先祖窦广国谦退之德,但其子孙却多放纵不法。至东汉第二任皇帝明帝继位后,窦氏多以罪诛,家道败落。窦宪一代人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了窦氏孤儿。

说来也该着窦氏东山再起:窦家有女初长成,偏是国色天香的容貌。建初二年(公元77年),逢刚刚继位一年的章帝选妃,窦宪的两个妹妹“俱以选例入见长乐宫”,其才色令章帝及母后马太后深为满意。一年后,姊妹俩分别被立为皇后和贵人;章帝爱屋及乌,窦家兄弟自然也分得椒室之宠:哥哥窦宪很快当上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家禁卫;弟弟窦笃,为黄门侍郎,近侍御前。在章帝一朝,窦家兄弟“宠贵日盛”,不久就红得发紫,无论当朝的王侯公主,还是前朝两任皇帝的外戚阴氏、马氏诸家都“莫不畏惮”。也就在这时,窦宪迎来了他大起大伏的外戚生涯中的第一次潮涨潮落——他“恃宫掖声势”而无恐,居然看上了章帝妹妹沁水公主的园田,并以“贱直”名买实抢。公主迫于威逼,不敢和他计较,但自有少壮强悍的皇帝哥哥替她做主。章帝某次出巡经过公主园田,指问陪驾的窦宪此园为谁家所有,窦宪支支吾吾不敢正面作答。后来章帝终于查清事情原委,将窦宪召来大加斥骂,将其行为与赵高指鹿为马相比,还指着窦宪的鼻子狠狠地说:大汉朝抛弃你一个小小的窦宪,不过像抛弃一只死老鼠一样!此事遂成为著名的历史事件,被后世经常提起;这片位于洛阳以北济源一带的园田也由此闻名,简称“沁园”,成为历代对公主私园的代称(词牌“沁园春”即取意于此)。窦宪感到的是如雷轰顶的“震惧”,妹妹窦皇后降低自己穿戴规格,“毁服深谢”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平了章帝怒气,由窦宪归还公主园田,勉强换了个“虽不绳其罪,然亦不授以重任”的处理结果。

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驾崩,年仅10岁的和帝继位,窦皇后被尊为太后临朝听政。窦氏兄弟跟着当上国舅爷,迎来了他们作为外戚参政的第二春:窦宪以侍中身份执掌朝庭诏命和机密;窦笃接替了窦宪曾担任的虎贲中郎将之职;窦笃下面更小的两个弟弟窦景、窦瓌也都已长大成人,一同当上中常侍。窦氏一家把持了朝廷“亲要之地”,窦宪任用的亲党也都“内外协附”。此时,偏偏窦宪性格中的那种嚣张邪僻的本能发作,再度为他闯下大祸:早在明帝时期,其父窦勋因罪死在狱中。至章帝时,其妹被立为皇后,已为窦勋“平反”并追封了爵位。如今窦宪大权在握,仍不能息此旧恨,又指使刺客将当年劾办此案的谒者韩纡之子杀死,以其首级祭奠窦勋坟冢。更有甚者,齐殇王的儿子都乡侯刘畅多次来往京城,进入长乐宫,得到寡居的窦太后宠爱。窦宪怕他受宠幸,分了自己在宫中的权力,竟又派刺客在宫中警卫住处刺死刘畅,并嫁祸于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后来事情终于被发觉,太后很愤怒,把窦宪关在内宫。这次,没有人再为他出面息事宁人了。

正所谓福祸相倚,窦宪命运中的第三次重大转机,也是成就他传奇功业的机遇正是由此而来:窦宪自知犯下的是死罪,便“自求击匈奴以赎死”;恰逢南匈奴单于向汉朝请求联兵抗击北匈奴,窦宪于是得到这次机会,拜为车骑将军领金印紫绶,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将,点了北军五校、十二郡骑士以及羌胡一干杂牌兵出塞。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的杂牌部队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今蒙古国西南部),竟然“大破之”。窦宪等乘“虏众崩溃,单于遁走”的胜势奋勇追击,先后使北匈奴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望风而降。窦宪、耿秉二将遂登上北出边塞三千里的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命随军的班固作铭文刻石勒功。其后,又于金微山决战决胜,“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彻底解决了历时三百年的匈奴之患。

窦宪得胜班师还朝,不仅前罪尽除,而且窦氏兄弟都被加官封侯,在朝中占据要位的窦氏亲戚已达十几人。自感“威名大盛”的窦宪,表面上对和帝的两次封侯坚辞不受,背地里却疯狂揽权:他“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连班固、傅毅这样的文人,也都收进他的幕府“以典文章”。与此同时,居于尚书台要位的郅寿、乐恢等人,皆因不听话“忤意”窦宪,而被逼相继自杀。“由是朝臣震慑,望风承旨”。至于窦家兄弟,在这位骄蛮大哥的带领下更是个个强横起来:窦笃权位猛增,有了“举吏”的人事大权,见皇上“礼依三公”;窦景当上执金吾,窦瓌当上光禄勋,也都权位显赫。其中窦景的腐败程度最深,他“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商贾闭塞,如避寇仇。有司畏懦,莫敢举奏”。以至于姐姐窦太后实在看不过去了,便下令免了他的官,只允许他以“特进”身份进朝。但此时一切都已晚了,野心膨胀已极的窦宪终于走上谋反之路,于永元四年被彻底镇压,窦氏兄弟除窦瓌因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恶性较小而幸免之外,其余三人都被迫令自杀身死。

范晔对窦宪所作的“论”中提到,比起当年卫青、霍去病率西汉强兵、耗大半国力连年征伐匈奴的战绩,窦宪带着“羌胡边杂之师”却一战而定三百年之胜负,功劳远胜前者。究其声名不振的原因,认为是他所犯的过失掩盖了他的辉煌。如此看来,“瑕”到底掩不掩“瑜”也是不一定的,虽说在《礼记·聘义》中,孔子的原话是“瑕不掩瑜,玉不掩瑕,忠也”,但当某些瑕疵触犯了民心的底线时,公论的天秤将被重新设定。

标签: 窦宪勒功燕然匈奴

更多文章

  • 东汉良臣宋弘:宁可得罪皇帝也不愿娶公主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宋弘,皇帝,

    男人好色,这在现代辞典里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譬如有怨女撒泼道,相信这男人的嘴啊,母猪都会上树。男人的嘴里说些什么,当然诸如一生只爱你一人啦,这都是相当不靠谱。只待时机成熟,男人们恐怕要抖抖肩上的灰尘,高喊“我要飞得更高”。于是有人谐谑:“现在二胎放开了,何时能放开二房?”当然,这是玩笑话。但在古代

  • 丑男晏子和帅哥宋弘咋都不娶美丽尊贵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公主

    晏子:忠于爱情晏子(前578—前500),即晏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史称晏平仲,夷维(今山东莱州)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子是齐国重臣、上大夫(丞相)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556)晏弱病死,晏子继任为上大夫。晏子虽身材不高、其貌不扬,甚至还有些丑陋,史上著名矬子

  • 糟糠之妻不下堂:东汉宋弘真正树立起的道德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弘,东汉,糟糠之妻不下堂,

    东汉光武帝时代,有个大臣叫宋弘。他非常有德行,在国家做司空,是个很大的官职。当时,光武帝的姊姊湖阳公主的先生去世了,她独自在家寡居。湖阳公主跟光武帝在谈话中,透露出有意要嫁给宋弘,因为她觉得宋弘非常有德行。一般王亲贵戚下嫁给下属官员,这个官员马上就变成皇亲国戚,而且又是皇上的姐夫,那是很荣耀的。光武

  • 从放牛娃到皇帝,刘盆子经历了什么?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盆子,汉朝

    刘盆子,即汉继帝、建世帝,本是个放牛娃,却被赤眉军立为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西汉末期天下大乱,各地百姓起义,其中最有名的是樊崇率领的赤眉军。赤眉军大败王莽军队,刘玄更始政权建立后,樊崇归顺刘玄,但因为对各个将领的安排不满,判出刘玄。刘盆子和哥哥刘恭、刘茂是赤眉军在经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西汉建始帝刘盆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汉建始帝,刘盆子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刘盆子称帝 刘盆子在位几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盆子,汉朝

    刘盆子称帝是指西汉末樊崇领导的年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刘玄政权灭亡,立十五岁的刘盆子立为皇帝的事件。更始三年(公元25年),宗室刘盆子被赤眉樊崇推为皇帝,年号建世,更始帝刘玄随谢禄赤膊到长乐宫,将皇帝的印绶献给刘盆子;在位前后不足三年(公元25-27年),为人谦恭低调,后随赤眉降刘秀,幸得善终。刘盆子

  • 放牛娃意外当皇帝:啼笑皆非的汉朝皇帝刘盆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皇帝

    一个十五岁的放牛娃,由于有点皇室血统,竟然通过“摸彩”的方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说来连博主刘继兴都难以置信,但这确实是历史上的真事,《后汉书》与《资治通鉴》对此均有记载。这是西汉与东汉之间发生的奇事。话说王莽篡取西汉政权后,苛捐杂税日重,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有人

  • 董宣是谁?宁死不叩头,硬脖子的洛阳令!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董宣

    在历史长河中,董宣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董宣宁死不叩头这个故事吗?汉光武帝在锁压了绿林、赤眉两支最大的起义军之后,接着又消灭割据陇右和蜀地的两个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国。汉光武帝把洛阳作为都城。为了和刘邦建立的汉朝相区别,历史上把这个王朝称为“东汉”,或者叫“后汉”。汉光武帝建立了东汉王

  • 解密:东汉县令董宣为何敢叫板皇帝的妹妹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董宣,强项令,东汉,

    东汉初年,洛阳令董宣是著名的“铁腕县令”。他不畏权贵,敢于打击犯法的豪强地主。史书上说“搏击豪强,莫不震憟”。有一次,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一个奴仆犯下命案。但此奴仗着主人的权势,非常猖狂,拒不伏法。董宣毫不在乎他是公主的奴仆,他趁这奴才赔湖阳公主外出的途中,率人将主公车队拦下,“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 酷吏在古代并非贬义词:强项令董宣就是“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酷吏,董宣,强项令,

    东汉初年,有一位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官员,名叫董宣,因为在任表现良好,被任命为北海相(北海为东汉诸侯国,在今山东昌乐一带,北海相就是辅佐北海国君的相国)。董宣上任后,请当地的豪强大族公孙丹来做掌管春秋祭祀的官。公孙丹要修建一座豪华的宅第,请来算卦的人卜算吉凶。算卦的人占卜之后,说:“住宅盖好后,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