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宣是谁?宁死不叩头,硬脖子的洛阳令!

董宣是谁?宁死不叩头,硬脖子的洛阳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32 更新时间:2023/12/29 11:34:00

在历史长河中,董宣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董宣宁死不叩头这个故事吗?

汉光武帝在锁压了绿林、赤眉两支最大的起义军之后,接着又消灭割据陇右蜀地的两个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国。汉光武帝把洛阳作为都城。为了和刘邦建立的汉朝相区别,历史上把这个朝称为“东汉”,或者叫“后汉”。

汉光武帝建立了东汉王朝以后,他知道老百姓对各地豪强争夺地盘的战争早已恨透了,决心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例如减轻一些捐税,释放奴婢,减少官差,还不止一次地大赦天下。因此,东汉初年,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汉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还得注意法令。不过法令也只能管老百姓,要拿它去约束皇亲国戚,那就难了。比方说,汉光武帝的大姐湖阳公主就依仗兄弟做皇帝,骄横非凡,不但她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连她的奴仆也不把朝廷的法令放在眼里。

洛阳令董宣是一个硬汉子。他认为皇亲国戚犯了法,应该同样办罪。

湖阳公主有一个家奴仗势行凶杀了人。凶手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只等那个凶手出来。

有一天,湖阳公主坐着车马外出,跟随着她的正是那个杀人凶手。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自带衙役赶来,拦住湖阳公主的车。

湖阳公主认为董宣触犯了她的尊严,沉下脸来说:“好大胆的洛阳令,竟敢拦阻我的车马?”

董宣可没有被吓倒,他拔出宝剑往地下一划,当面责备湖阳公主不该放纵家奴犯法杀人。他不管公主阻挠,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就把他处决了。

这一下,差点儿把湖阳公主气昏过去。她赶到宫里,汉光武帝哭诉董宣怎样欺负她。

汉光武帝听了,十分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阳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先别打我,让我说完了话,我情愿死。”

汉光武帝怒气冲冲地说:“你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董宣说:“陛下是一个中兴的皇帝,应该注重法令。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奴仆杀人,还能治理天下吗?用不着打,我自杀就是了。”

说罢,他挺起头就向柱子撞去。

汉光武帝连忙吩咐内侍把他拉住,董宣已经撞得血流满面了。

汉光武帝知道董宣说得有理,也觉得不该责打他。但是为了顾全湖阳公主的面子,要董宣给公主磕个头赔个礼。

董宣宁愿把自己的头砍下来,怎么也不肯磕这个头。内侍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不让把他的头摁下去。

内侍知道汉光武帝并不想把董宣治罪,可又得给汉光武帝下个台阶,就大声地说:“回陛下的话,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

汉光武帝也只好笑了笑,下命令说:“把这个硬脖子撵出去!”

湖阳公主见汉光武帝放了董宣,心里很气,对汉光武帝说:“陛下从前做平民的时候,还收留过逃亡的和犯死罪的人,官吏不敢上咱家来搜查。现在做了天子,怎么反而对付不了小小的洛阳令?”

汉光武帝说:“正因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时候那么干了。”

结果,汉光武帝不但没办董宣的罪,还赏给他三十万钱,奖励他执法严明。董宣回到官府,把这笔钱全分给了他手下的官员。

以后,董宣继续打击不法的豪门贵族。洛阳的土豪听到他的名声都吓得发抖。人们都称他是“卧虎”(意思是“躺着的老虎”)。

标签: 汉朝董宣

更多文章

  • 解密:东汉县令董宣为何敢叫板皇帝的妹妹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董宣,强项令,东汉,

    东汉初年,洛阳令董宣是著名的“铁腕县令”。他不畏权贵,敢于打击犯法的豪强地主。史书上说“搏击豪强,莫不震憟”。有一次,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一个奴仆犯下命案。但此奴仗着主人的权势,非常猖狂,拒不伏法。董宣毫不在乎他是公主的奴仆,他趁这奴才赔湖阳公主外出的途中,率人将主公车队拦下,“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 酷吏在古代并非贬义词:强项令董宣就是“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酷吏,董宣,强项令,

    东汉初年,有一位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官员,名叫董宣,因为在任表现良好,被任命为北海相(北海为东汉诸侯国,在今山东昌乐一带,北海相就是辅佐北海国君的相国)。董宣上任后,请当地的豪强大族公孙丹来做掌管春秋祭祀的官。公孙丹要修建一座豪华的宅第,请来算卦的人卜算吉凶。算卦的人占卜之后,说:“住宅盖好后,会有

  • 《沉香如屑》帝尊终于露出狐狸尾巴,唐周胜局已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沉香如屑,应渊

    众所周知,在电视剧里,正义是终将战胜邪恶的,所以《沉香如屑》里的颜淡出奇招帮助南海解除了危机,余墨顺利收复了本就该属于他的领地,帝尊终于露出狐狸尾巴,唐周胜局已定。毫无疑问,余墨此番能大获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项因素,倘若不是因为东海老龙王在此之前离世,倘若不是他的真身是九鳍,倘若不是北海龙王是

  • 《我们的日子》刘淑霞作为女主,精神的匮乏是她一生的悲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我们的日子,刘淑霞

    电视剧《我们的日子》的剧情越来越精彩了,在剧中展现的三位家庭已经逐渐走上了幸福的生活之路,但是刘淑霞作为女主,精神的匮乏是她一生的悲哀。众所周知,在这部《我们的日子》中,主要塑造的女性角色分别是刘淑霞、傅莹、方慧三位,而她们最终的结局,也是一直牵动着观众们的心。对于傅莹和方慧而言,她们都是那种对于生

  • 《我们的日子》王宪平虽然品质不错,但是不会说话害苦了刘淑霞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我们的日子,刘淑霞

    电视剧《我们的日子》正在热播中,剧里王宪平虽然品质不错,但是不会说话害苦了刘淑霞,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听小编给大家细细道来。有这么一个故事:王宪平的儿子被查出来不能生育,作为姥姥的那人和半夜便带着外孙跑去了大城市看病。等早上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没了踪迹。面对儿子的失踪,王宪平将所有的气都撒在

  •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赏析,词人张耒为留恋官妓刘淑奴而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张耒(lěi)(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张耒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

  • 王畅:东汉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畅,东汉

    王畅,字叔茂,东汉时期大臣,王龚之子。大将军梁商辟王畅为茂才(即秀才),曾先后任齐王刘喜之相、司隶校尉、南阳太守之职,并四次征拜尚书令。任职期间,均以守正严明著称。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人物生平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皇室亲贵多仰仗权势横行当地

  • 王畅:东汉时期司空,任职期间以守正严明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畅,东汉

    王畅,字叔茂,东汉时期官员,王龚之子。大将军梁商辟王畅为茂才(即秀才),曾先后任齐王刘喜之相、司隶校尉、南阳太守之职,并四次征拜尚书令。任职期间,均以守正严明著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王畅(?~169),字叔茂。东汉司空。山阳郡高平县(今邹城市

  • 主父偃曾提出“推恩令”,最后下场为何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主父偃,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主父偃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汉武帝的时候,主父偃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臣,因为他为汉武帝提出了一个兵不血刃,就能削弱诸侯的策略,那就是“推恩令”,把诸侯的土地分封给诸侯所有的子女,而不是让诸侯还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可以说,主父偃这个策略

  • 主父偃是哪家门生?主父偃是怎么成名怎么陨落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主父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主父偃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主父偃是齐国临淄人氏,读书人。汉代前期的读书人往往羡慕那些在战国争霸、秦末动乱之中得以功成名就的读书人,比如张仪、苏秦之流,而这些人都是学纵横术出身。纵横术简而言之,就是读书人游说各国借以谋取功名的手段。这种纵横术在群雄争霸的时候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