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时期官员诸葛丰简介:对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

西汉时期官员诸葛丰简介:对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11 更新时间:2024/1/21 5:29:53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山东诸城)人,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

诸葛丰自幼聪慧,读经阅史,曾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侍御史。汉元帝时,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他性情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后因弹劾权臣,皇帝不允,被降为城门校尉。不久被免官,贬为庶人,后老死家中。

人物生平

刚直有节

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山东诸城)人。因通晓经术而做郡文学,以特别刚直而闻名。贡禹任御史大夫时,任命诸葛丰为属官,并推荐他为侍御史。后汉元帝提拔诸葛丰做司隶校尉,他侦察揭发没有回避任何人,京师人送了他个俗语:“间何阔,逢诸葛。”汉元帝欣赏他的高尚节操,提升他为光禄大夫。

始失符节

当时侍中许章凭外戚亲属关系位尊,为君王所亲近。奢侈淫逸不守法度,他门下宾客犯法,都与许章相勾连。诸葛丰考察并弹劾许章,准备上奏他的事情,恰逢许章私自外出,诸葛丰停下车举起符节诏许章说:“下车!”打算拘捕他。许章处境困迫,急忙赶着车子逃去,诸葛丰追赶他。许章趁势跑进宫门,向汉元帝乞求哀怜,诸葛丰亦向汉元帝上奏许章不法,汉元帝便下令收回诸葛丰的符节。从诸葛丰开始,历史上的司隶校尉不再掌握符节了。

上书皇帝

诸葛丰上书推辞说:“臣丰低能胆小,文不足以鼓励他人从善,武不足以捉拿邪恶。陛下不估量臣能否任命为司隶校尉,没有什么效劳表现,又提高臣的职位任光禄大夫,官位高了职责也重了,不是臣应当在的位置。又被年岁衰暮逼迫,常担心有一天会忽然死去,没有什么来报答皇上的厚恩,使评论是非之士和讽谏之臣没有补益,长久地得到一个白吃饭的名声。所以常常希望抛弃性命,不待时机就斩奸臣之首,悬在都市,把他罪恶写在简牍上,使四方人知道干坏事的处罚,然后退下来被斧钺斩首,实在是臣心甘情愿的。仅凭布衣之交,尚且还有结为生死与共的朋友,今凭四海之大,竟无为节操和友谊而伏死的大臣,都苟合曲从讨好,循私挠法相互包庇,顾私门利益,忘记国家政事。邪恶污秽之气上感于天,因此灾异屡现,百姓贫困。这是臣下不忠的结果,臣实在以此为耻不止。凡是有人情的莫不想安存而恶危亡的,然而忠臣正直之士不逃避祸患的,的确是为国君啊。今陛下如天覆地载一样,于物没有不容纳的,派尚书令赐臣丰书说:‘司隶侦察揭发不守法纪,奖善惩恶,不能独断专行,避免出现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顺从经术意思。’真是恩深德厚,臣丰顿首幸运得很。臣私下非常愤懑,希望赐予臣清闲,望陛下裁决。”汉元帝没有应允。

免官为民

此后,诸葛丰的意见更加不被汉元帝所采纳,于是他又上书说:“臣听说伯奇为人孝顺却被父亲抛弃,伍子胥忠心却被国君杀害,鲁隐公慈爱却被弟弟杀死,叔武(春秋时期卫国公子,卫成公之弟,后被兄卫成公所杀)尊敬兄长却被哥哥杀戮。凭这四子的高尚行为,屈平的才能,然而还是不能使自己表白反而被杀戮,难道这些还不足以昭示世人吗?如果让臣杀身来治国,被诛来显扬国君,臣的确愿意。惟独怕没有补益,却被众多的邪恶之人所排斥,让谗夫得逞,正直之路被阻塞,忠臣丧气,智士塞口,这是愚臣所惧怕的事啊。”

诸葛丰于同年春夏之际,遭捕判罪,在位的官员多议论他的不是。汉元帝调诸葛丰为城门校尉,诸葛丰上书告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汉元帝却认为诸葛丰不正直,乃下诏御史:“城门校尉诸葛丰,前与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在朝之时,屡次称赞周堪、张猛之美。诸葛丰前任司隶校尉,不顺应四季,治理法度,专作苛暴,来获取虚威,朕不忍心交法官审讯,让他做城门校尉。他不内心反省自己,却反怨周堪、张猛,来求报怨,告案无证之辞,暴扬难验之罪,恣意毁人声誉,不顾前言,真是特别不忠实的人。朕可怜诸葛丰年纪老了,不忍心加刑,就把他免官做庶人吧。”诸葛丰就这样被免官,贬为庶人,后老死家中。

标签: 诸葛丰西汉

更多文章

  • 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杨震墓建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震

    杨震暮夜却金东汉的大臣杨震作风廉洁,从不为自己私欲谋利益,贪污受贿这种下等官员才做的事情,杨震以他们为耻。在他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更加说明了杨震为官清廉的好品质。当时他发现手下王密非常有才华,可以用才高八斗来形容,就向朝廷推荐这个人,一听是大清官杨震推荐的,朝廷让他当县令。杨震前往

  • 为官清廉的大臣杨震 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震,杨震暮夜却金

    杨震暮夜却金东汉的大臣杨震作风廉洁,从不为自己私欲谋利益,贪污受贿这种下等官员才做的事情,杨震以他们为耻。在他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更加说明了杨震为官清廉的好品质 。当时他发现手下王密非常有才华,可以用才高八斗来形容,就向朝廷推荐这个人,一听是大清官杨震推荐的,朝廷让他当县令。杨震前

  • 名臣杨震清白家风代代传:“四知却金”成千古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名臣,杨震,汉代,

    东汉时的涿郡,治所在今涿州市。史书记载,杨震任涿郡太守时,“性公廉、不受私谒”,即严守公正清廉的官风,从不接受私人的礼物。其子孙也深受影响,清白家风代代流传。事实上,杨震的这种作风是一贯的。早在任荆州刺史时,就为朝廷荐举了很多人才,但绝不收取他们的谢礼。后来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过昌邑县,为答

  • 东汉名臣杨震:一个对腐败集团的“亮剑”的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震,东汉

    东汉杨震,一个清官对腐败集团的“亮剑”战争片里的李云龙说:一个真正的剑客,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虽然明知不敌,但也要勇敢的亮剑,亮剑精神就是我们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当官不是打仗,但官场从来是战场,战场拼刺刀打枪炮。官场斗权势搏心计。没有硝烟,却阴谋阳谋弥漫,宦海沉浮间,明枪暗箭,躲躲防防

  • 东汉名臣大儒杨震:暮夜却金被誉为“四知先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汉,杨震,四知,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时期名臣。从其父杨宝研习《欧阳尚书》,师从于太常桓郁。通晓经籍、博览群书。众儒生称赞他道:“关西的孔子杨伯起。”不应州郡礼命数十年,五十岁时,才开始步入仕途。被大将军邓骘征辟,又举茂才,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元初四年(117年),入朝为太

  • 杨佺期简介 东汉太尉杨震孙东晋将领杨佺期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佺期,晋朝,晋朝将领

    杨佺期(?-399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太尉杨震八世孙,东晋将领。官至龙骧将军、雍州刺史,曾参与王恭举兵讨伐朝臣的行动,亦与荆州刺史殷仲堪一同对抗桓玄,但因殷仲堪对其的畏惧而不信任,终被桓玄先发制人,杨佺期亦兵败,被擒后遇害。杨佺期,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曾祖

  • 马丁·路德经典语录摘选介绍 为什么马丁·路德会是一个神话性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天主教,查理五世,德国

    人物语录"我对那位公义刑罚罪人的神,说不上爱。我对他隐存忿怒;我恨他,因为可怜的罪人,在律法和悲惨恐惧下生活,不但被原罪毁坏,还要受福音折磨。。..""因为你污损神的真理,愿神把你毁灭在这火里!""我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生,经过敞开的门,进入了乐园!""如果今次大难不死,就会成为一名修士"(天主教)"除

  • 有关于马丁·路德的个人贡献是什么样的 马丁·路德对教会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欧,神圣罗马帝国,路德

    改革当时封建制度下的西欧,社会危机和教会危机激化。一些民族王侯和市民阶层对现状不满,下层人民苦难更为深重;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威信明显下降,教会内部的改革派已多次发难。路德在大学时期已对当时的世事和教会景况感到苦闷。他在修院虔修和钻研神学、哲学理论时,悉心探讨释除苦闷的真谛,但自觉毫无收获。当他为解

  • FBI窃听到马丁·路德·金性丑闻后曾威逼他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丁路德金,黑人,FBI,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日前披露,196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写给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信件全文首次被公之于众。信中FBI用侮辱性语言威逼马丁·路德·金自杀,称他是“肮脏、变态的动物”。正在研究关于美国前总统胡佛传记的耶鲁大学历史学者贝弗利·盖奇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偶然发现这一信件的未删节副本。

  • 揭秘忠于爱情的罗敷女与王仁情比金坚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罗敷女与王仁

    秦罗敷是邯郸城的人,她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而她存在的年代是在三国时期。平时她只是依靠采桑生活,关于这个人物的故事流传的非常广泛,她是一个对于爱情十分忠贞,而且又热爱家乡的女子,因为她作出了《陌上桑》,因此被人们所熟知。在《陌上桑》中人们了解到这位名为秦罗敷的美丽女人在城南地区采桑生活,每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