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两晋时也有个“姜太公”:范长生88岁任成汉丞相

两晋时也有个“姜太公”:范长生88岁任成汉丞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0 更新时间:2024/1/25 1:41:40

西南死的这个人叫李雄,是蜀国(国号为“大成”)的皇帝,活了61岁。西北有个“世外桃源”,这里也是一个独立王国,过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悠闲日子。更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半仙”,88岁时出山做了第一任丞相。

两晋时也有个“姜太公” 88岁任丞相,一直做到100岁去世。

西南死的这个人叫李雄,是蜀国(国号为“大成”)的皇帝,活了61岁。西北有个“世外桃源”,这里也是一个独立王国,过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悠闲日子。更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半仙”,88岁时出山做了第一任丞相。

李特感叹刘禅无能

李雄的父亲叫李特,来看看他的发家史。

在益州巴西(今四川阆中一带)地区,居住着少数民族氐人,习惯上称为巴氐人。

东汉末年,有一支迁居到汉中,曹操又把他们迁到了略阳(今天甘肃一带),是一路往北“搬家”。西晋末年,天下大乱,连年饥荒,这些氐人中无数的饥民讨饭到了关中。汉中地方太小,流民大军又涌入益州(今四川一带),是一路往南“流浪”。

他们的生活轨迹,如同少年时候背着行囊离家出走;多年以后,转了个圈,带着满身的疲惫、踏着沉重的脚步回到了故乡。

其中有兄弟三人,叫李特、李庠、李流。都善于骑射,气概非凡。“带头大哥”是李特,身高八尺,勇武有力。他的履历中最显目的是:年轻时在州中任过职,是个底层公务员,所以在流民中属于见过大世面的了。在一群茫然、混乱的人群中,显得格外沉稳,鹤立鸡群。

兄弟三人经常帮助患病、老弱饥民,好抱打不平、扶危济困,渐渐成了流民的领袖。

李特经过剑阁时,仔细观察地形后,长叹一声:刘禅有这样的地形,居然束手就擒,真是庸才啊。

当他感慨万千时,益州刺史赵廞(xīn)却在房间里唉声叹气,满脸愁容。

他刚刚接到了朝廷诏书,把他上调中央。能去京城,对许多边疆官吏来说,要笑得合不拢嘴。但对赵廞来说,如同要喝下一杯御赐的毒酒,哭都来不及。

洛阳高层刚刚发生了大地震,司马伦发动政变废黜、杀死皇后贾南风。赵廞和贾南风是姻亲关系。升官是假,要他命是真。

公元300年,赵廞一不做二不休,自称益州牧,学刘备割据蜀地。

想造反,手上要有资本,他看中了浩浩荡荡的流民大军。反正这些人要求低,有口粥就行。很巧的是,赵廞世代是巴西郡人,和李氏三兄弟一交谈,原来是老乡啊,激动得泪汪汪的。李氏三人早就想凭借风力、腾云而上。双方一拍即合。

李雄比司马睿称帝早

西晋朝廷接到消息,派政府军到蜀地镇压。在频繁的混战中,李庠、赵廞、李特都被杀死。三兄弟中只剩下一个李流,做了流民统帅,李特的儿子李雄做了副手。

实践是检验能否做领袖的唯一标准,经过无数次生与死、血与火的搏杀,李流自愧不如李雄,主动把兵权交给了李雄。他自己不久病死,临死前嘱咐儿子们要服从李雄。

李雄个子高,长得帅,性格刚烈。他的母亲叫罗氏,一次梦见有两道彩虹从门口升向天空,其中一道中间断开,不久怀孕生下了李荡。后来罗氏去打水,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像是睡着了。梦见一条大蛇绕在她的身上,又有了身孕,14个月之后生下李雄。古代的蛇和龙是常常联系在一起的。后来李荡死得早,李雄终成霸业。当然这些故事可能都是装神弄鬼的史学家胡编的。

不久,李雄被部下拥戴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304年,他称成都王;306年,“八王之乱”结束前夕,李雄称帝,国号“大成”。

“大成”和北方刘渊成立的“汉”(304年称汉王,308年称帝)是“五胡十六国”之中最早的两个国家。

范长生如同姜太公

北方、南方硝烟四起,远离中原的李雄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悠哉度日。他能坐稳蜀地,主要旁边还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他叫范长生。

东汉时一个人叫张道陵,相传是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人,创建了“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属于道教的一种。自称已经修炼成仙,传说他活了123岁,弟子无数。道教出现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多数认为他是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

范长生也是天师道的信徒,从小生活在青城山,就是武侠小说里青城派的发源地。他是族里的领袖,博学多才,交际广泛,自然而然成了益州一带天师道的“掌门人”。

他在成都不仅拥有大批教徒,还有自己的武装。政府和李雄都想拉拢他。但政府的特点就是不讲信誉、出尔反尔,把这个老年人搞得火冒三丈,伤透了心。李雄豪爽直率,言出必行,老人家觉得还是这个小伙子靠谱。于是经常资助军粮,让他们度过一次次危机。

李雄对他非常尊重,说:你来做皇帝,我拥护你。

范长生自己清楚,他可以称霸一方,但无法领导强大的流民军,说:你年轻,做皇帝合适。

306年3月,范长生从青城山来到成都。6月,李雄在他的扶持下即皇帝位,范长生任丞相。这一年,他已经88岁了,比姜太公出山还要晚,李雄才30岁,但君臣相处得非常和谐。

作为酬谢,范长生的家族不负担徭役,他的土地也不向国家纳税。

蜀国成了休闲胜地

在范长生劝导下,政府和老百姓休养生息,蜀国成了“休闲胜地”。政治宽松,轻徭薄赋,还办起了各类学校,归附的人一批接一批。

318年(这一年司马睿称帝)4月,当了12年丞相的范长生去世,活了100岁。

李雄本人也谦虚纳谏。他有一次出门散心,大臣杨褒突然从后面持矛骑马超过了他。李雄感到奇怪,问:他急匆匆在干什么?

杨褒答:治理国家,就像臣骑着劣马拿着矛一样,如果心里着急,就会手忙脚乱,矛可能伤到自己;如果漫不经心,马就会乱跑,会失去控制。

他的意思是,蜀国地狭人稀,如匹劣马;国内又动荡不安,为君者要不徐不疾,时时不要松了心头的弦。

李雄立即返回宫中。此后对国事从不懈怠。334年,他头上生毒疮,战争时代留下的多处伤口,一起病发。不久去世,时年61岁,在位31年(从称成都王算起)。

这几年,随着后赵石勒、鲜卑慕容瘣、蜀国李雄以及东晋温峤、陶侃的去世,庾亮不由傲视四方,问世间谁是英雄呢?他自己答:肯定是我了。他还不满50年,男人到了这个年龄,一般都有纵横四海的冲动。

标签: 成汉李雄范长生

更多文章

  • 范长生简介 西晋时成都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长生,晋朝,西晋道士

    范长生,一名延久,又名重久,或名文(一作支),字元。涪陵丹心(黔江)人,“蜀之八仙”之一。出身土著豪族,西晋时成都一带天师道首领,西晋时流民起义军大成政权(“成汉”,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丞相,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在范长生“休养生息,薄赋兴教”的劝导下,大成政权一度昌盛。范长生生于汉

  • 梁鸿相貌俊俏为什么甘愿娶丑女孟光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梁鸿

    梁鸿、孟光是东汉时期的一对恩爱夫妻,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就是今天陕西咸阳市西北人。提到梁鸿,必定会想到他的老婆孟光,他们两夫妻的结合是有一个故事的,下面就来看看关于梁鸿和孟光的故事吧。在史书记载中,梁鸿家是一个很贫困的家庭,但是他很有才华,很多有势力的大家族的女儿都想嫁给梁鸿,但梁鸿都不心动

  • 举案齐眉的孟光和梁鸿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举案齐眉

    梁鸿、孟光是东汉时期的一对恩爱夫妻,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就是今天陕西咸阳市西北人。提到梁鸿,必定会想到他的老婆孟光,他们两夫妻的结合是有一个故事的,下面就来看看关于梁鸿和孟光的故事吧。在史书记载中,梁鸿家是一个很贫困的家庭,但是他很有才华,很多有势力的大家族的女儿都想嫁给梁鸿,但梁鸿都不心动

  • 梁鸿"举案齐眉"被评恶心:男尊女卑的思想作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梁鸿,举案齐眉,男尊女卑,

    清朝光绪年间,京城里士大夫流行宴客。据《清稗类钞》的“饮食类”记载,当时人们喜欢在饭庄招待朋友。所谓饭庄,“大酒楼之别称也”, 最有名的是“福隆堂”和“聚宝堂”。上档次的酒席每桌要价六两白银。聚会饮酒本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但也会闹出不愉快来。首先是有地位的人态度傲慢,请客的人要下三四次请帖,才慢吞吞地

  • 袁绍、韩馥为何要拥立刘虞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绍,韩馥,刘虞,皇帝,三国

    公元191年,袁绍、韩馥等关东诸将商议,公推幽州牧刘虞为帝,以对抗控制汉献帝的董卓。可是,这一提议却找到了刘虞本人的强烈反对。刘虞疾言厉色的对袁绍的使者说:“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相垢污耶!”刘虞表示,如果袁绍等人一定要逼迫自己,那自己

  • 揭秘:三国刘虞十万雄兵为何打不过公孙瓒几百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虞,公孙瓒,三国

    刘虞此人,是汉末忠臣,在他担任幽州刺史、幽州牧其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当时,幽州文官自然以刘虞为首,可是武将却以公孙瓒为首。本来,公孙瓒要接受刘虞的节制,尤其是公孙瓒的军需供应要倚仗刘虞。因此,两人之间,在表面上还算是比较平和。可是,随着公孙瓒的强大,刘虞感觉公孙瓒就像一条鱼,越来越大,越来越滑

  • 刘虞是谁?刘虞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虞,东汉

    刘虞(?-193年10月),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汉室宗亲。他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但由于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因而进兵攻击公孙瓒,兵败为其所执,惨遭杀害。公元193年(初平四年

  • 孔褒:孔融让梨的对象,最后也因孔融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孔褒,东汉

    孔褒,东汉末年历史人物,他是孔融的哥哥,是我们熟知的“孔融让梨”故事中孔融让梨的对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孔融让梨”是我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真实的道德教育故事,说的是东汉末文学家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一点的梨让给自己的哥哥吃,并且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 孔融和哥哥孔褒之间谦让的不只是梨,甚至还谦让了生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融,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孔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其实不仅是孔融谦让,就连他的哥哥孔褒也是继承了这个美德,升至是把命都让给了自己的弟弟。孔融是建安七子,孔家更是孔子的后代,所以全家几代都有非常好的才能,但是孔融为人比较激进,喜欢不吐不快,所以最终是惹恼了

  • 刘荆为何屡次谋反?汉明帝不处置他刘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刘荆

    刘荆为何屡次谋反?汉明帝不处置他刘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荆是光武帝刘秀第九子,汉明帝刘庄继位后,刘荆一直不服气想要取代刘庄的位置。他先是冒充刘彊的舅父写信让刘彊起兵对抗汉明帝,不过计划遭到泄露。但汉明帝并没有缉拿刘荆,只是限制刘荆不让他出河南宫。后来刘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