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植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刘植生平

刘植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刘植生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33 更新时间:2023/12/28 1:22:14

刘植,字伯先,汉族,汉朝巨鹿昌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王莽末年,据昌城自守,后归顺刘秀,并助其招降刘扬。此后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八。刘秀称帝后,封昌城侯。后在密县阵亡。

据城迎主

刘植是右北平郡昌城人,刘氏是地方豪强大族,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刘植与弟弟刘喜、堂兄刘歆纠集了宗族宾客数千人拥兵自保。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十月,更始帝刘玄派遣刘秀以大司马的身份北渡黄河,镇慰河北诸州郡。但刘秀到河北后不久,十二月,王郎在邯郸称帝,并悬重赏追捕刘秀。刘秀被迫从蓟县南逃。

王郎起事之后,河北大乱,刘植与刘喜、刘歆就乘机率领手下的数千人占据了昌城县城(治今河北冀州西北)。公元24年(更始二年)一月,刘植听说刘秀从蓟县回来了,马上打开城门迎接刘秀,刘秀就任命刘植为骁骑将军,刘喜、刘歆为偏将军,还把他们都封为了列侯。

招降刘扬

刘秀南下之后,得到信都(治今河北冀州市冀州镇)太守任光、和成(治今河北晋州西)太守邳彤等地方官员的拥戴。刘植、耿纯等人也各率宗亲子弟占据县邑,听从刘秀号令。又得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派遣的幽州突骑的援助,力量逐渐增强。准备进攻邯郸,一举消灭王郎。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刘秀决定派遣刘植去招降占据石家庄地区的真定王刘扬。

当时真定王刘扬的部队有十多万人,是河北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刘植的劝说之下,刘扬决定归降刘秀。刘秀因而到了真定,并娶了郭圣通为妻子,郭圣通就是刘扬的外甥女,通过联姻双方的关系迅速拉近。刘秀、刘植就与刘扬及诸将在郭氏漆里的家中摆酒庆贺,刘扬在酒宴之上还亲自击筑助兴。公元24年(更始二年)五月,解除了后顾之忧之后,刘植就随从刘秀进兵攻拔邯郸,斩杀王郎。此后刘植继续跟从刘秀,开始了平定河北的征战。

平定河北

王郎被消灭之后,仍有大小数十支农民军在河北地区坚持斗争,成为刘秀占据河北的主要障碍。

公元24年(更始二年)秋,刘植随刘秀首先进攻活动于郫(今河北束鹿东南)、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博平(今山东茌平西北)的数十万铜马军。相持月余,击溃铜马军。随后又在蒲阳(今河北完县)与铜马、高湖、重连联军决战,各部农民军大败而降。随后刘植又随刘秀的军队击溃了聚集在射犬聚(今河南武陟西北)一带的赤眉别帅、青犊、大彤、上江、铁胫、尤来、五幡等部10余万义军。

公元24年(更始三年)正月,汉军击溃农民军主力之后,刘秀返回蓟县,但派遣刘植与耿弇、吴汉、景丹、盖延、朱祐、邳彤、耿纯、坚镡、岑彭、祭遵、王霸、陈俊、马武十三将军,继续追击尤来、大枪、五幡等农民军到潞东,到平谷,再战,斩首一万三千余级,于是穷追于右北平郡的无终(今河北蓟县)、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之间,到俊靡(今河北遵化西北)而还。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六月,刘秀称帝。称帝后决定首先夺取洛阳,为削平群雄,统一天下作准备。

公元25年(建武元年)七月,刘秀派耿弇、陈俊屯军五社津(今河南巩县西北黄河上),派吴汉为大司马,统率刘植、坚镡、岑彭、王梁、朱佑、万脩、贾复、侯进、冯异、祭遵、王霸等十一员将领围攻洛阳。当时镇守洛阳的是更始皇帝刘玄的大司马朱鲔,围城数月,朱鲔才在岑彭的劝说之下投降。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植被刘秀封为昌城侯。

作战身亡

刘秀称帝之后,在南方还有许多更始政权中的大将没有投降,其中包括郾王尹尊。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令执金吾贾复率领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渡五社津进攻尹尊,连续大胜,一个多月之后尹尊投降,所据之地全部平定。

同年,刘植在平定密县(今河南密县东南)残余乱兵时战死,他是云台诸将中死得最早的。

标签: 刘植云台二十八将

更多文章

  • 昭宣中兴第一将赵充国:年届七旬仍然带兵出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充国,西汉,汉宣帝,

    “西汉中期,生活在甘肃、青海一带的羌族人实力慢慢壮大,时长侵袭汉朝的边郡,双方打打停停,问题一直没能解决。而自从汉武帝重拳出击被汉朝打残的匈奴并不甘心,时时伺机报复,他们派遣使者联络羌族各部落,约定共同进攻张掖、酒泉等汉朝的西部边郡。宣帝神爵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1年,朝廷派人去羌族各部落进行调查,奉

  • 赵充国:西汉最擅长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充国,羌人,西汉

    赵充国,西汉大将,生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卒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令居”。1942年青海乐都县出土的“三老赵宽碑”记载:“其先系出自少皓,唐(尧)炎之隆,伯翳作崇嬴。自夏、商、造父周爰、既霸世风为竞谋佐图十,嗣

  • 赵充国是谁? 西汉武帝时期名将赵充国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充国,西汉,名将

    赵充国简介:赵充国(前137—前52年),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人,后移居湟中,西汉著名将领。为人有勇略,熟悉匈奴和氐羌的习性,汉武帝时候,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率领700壮士突出匈奴的重围。被汉武帝拜为中郎,官居车骑将军长史。赵充国最初时只是一个骑士,后来作为六郡的良家子弟善于骑马射箭被补为羽林

  • 东汉将领虞翊简介 虞翊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虞翊

    虞翊简介虞翊,东汉著名的军事将领,为东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邓太后称为有“将帅之略”。那么虞翊简介是什么呢?虞翊,字升卿,对于他生卒,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他一开始并不是以军事主管的身份进入统治阶级。早年间,虞翊只是一个小小的怀县县令。如果朝廷不对零昌进行第二次打击的话,虞翊可能就一辈子默默无

  • 虞翊是谁?为什么反对大将邓骘放弃凉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虞翊,邓太后

    虞翊是谁?为什么反对大将邓骘放弃凉州?虞翊,东汉名将,被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东汉欲放弃凉州,虞翊坚决反对,被任命为武都太守,领兵3000人前去镇压羌人。增灶,弱弓诱敌,换装惑敌,埋伏兵……奇计迭出的虞翊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平定了羌人的叛乱。邓骘(zhì)(《东观汉记》作邓陟 ,?—1

  • 虞翊简介 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的东汉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虞翊,邓太后

    虞翊简介 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的东汉名将虞翊,东汉名将,被邓太后认为有“将帅之略”,东汉欲放弃凉州,虞翊坚决反对,被任命为武都太守,领兵3000人前去镇压羌人。增灶,弱弓诱敌,换装惑敌,埋伏兵……奇计迭出的虞翊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平定了羌人的叛乱。久经沙场的任尚被任命为中郎将,接替班雄

  • 西汉陈汤的事迹有哪些?陈汤一战成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汉,陈汤

    陈汤是西汉大将,陈汤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因为他有不足,其一生职业也是起起伏伏,个人本身毛病也很多,贪财不按计划走,但是正是陈汤这样的人,为安定边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来看看陈汤的事迹。西汉陈汤的事迹有哪些陈汤是西汉大将,出生年月不详,山东兖州人。陈汤是西汉能将,曾任西域副校慰。陈汤勤奋好学,

  • 陈汤奔袭三千里灭北匈奴: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汤,匈奴,名将,汉朝

    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视野里,战争,似乎一直是暴力主凶的代名词。要么“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要么“血流漂杵,白骨累累”,对战争破坏性近乎无限地夸大,催生出两千年的重文抑武,不仅使尚武精神日渐式微,更导致了大众对于军事历史的茫然陌生。2003年,当美国试图在战争初期一击斩首萨达姆时,很多中国人

  • 陈汤简介 西汉汉元帝时期奔袭三千里灭北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汤,汉朝,西汉西域副校尉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汤下狱论。后复以荐为郎,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

  • 郑众简介 东汉宦官郑众的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东汉,宦官,郑众,汉朝

    郑众郑众,字季产,南阳郡犨县人 ,东汉宦官。汉章帝时,以小黄门迁中常侍。汉和帝时加位钩盾令(皇家花园管理员),郑众他不依附外戚,一心忠于王室,因此得到了和帝的宠信。人物生平郑众为人谨慎机敏有心计。永平年间(58年―75年),郑众开始东宫侍奉太子刘炟。永平十八年(75年),汉明帝刘庄去世,太子刘炟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