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主父偃做了什么事?就被皇帝召见一年升官四次

主父偃做了什么事?就被皇帝召见一年升官四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36 更新时间:2024/2/8 14:40:16

汉朝时,有个知识青年名叫主父偃。主父偃是当时的齐国人,混的是齐国的文化圈。可是,他却相当不受齐国的知识青年待见。为何?因为主父偃是个知识叛徒。刚开始,他学习的是纵横术。眼看着天下太平,纵横术没有用武之地,他才改换门庭,学习了儒术。

儒术是当时的名门正派,面对主父偃这个半路出家的投机者,齐国的儒生们从来不拿正眼瞧他,而且还常常奚落他。主父偃发现在齐国没有机会,就离开齐国,到了燕国。可是,燕国人同样不鸟他。没办法,主父偃只好又到了赵国。结果呢,涛声依旧,赵国还不如燕国呢。

一路漂泊的落魄青年主父偃,在走投无路之际,一怒之下,干脆来到了西汉的都城长安,成了一名心怀理想的“长漂”。

但长安城里类似的理想者太多了,根本没有一个渠道让他们把理想变成现实。主父偃依然混得很惨。

越来越惨。

就在他几乎要饿死的时候,机会来了。汉武帝求贤若渴,发布求贤令,不拘一格,广招人才。主父偃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融合自己所学的纵横术和儒术,从实际出发,找准大汉朝的痛点,给汉武帝上了一道洋洋洒洒的奏章。奏章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而这正是汉武帝迫切需要的。

结果,早晨送去奏章,晚上就被汉武帝召见了。

汉武帝见到主父偃,说了一句十分煽情的话:“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当时召见的,还有另外两人)。

一席对谈,汉武帝马上给主父偃封了官——郎中。郎中这个官的级别不高,但属于皇帝的贴身秘书和顾问,所谓上达天听,做出的成绩很容易被领导看到。

主父偃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接连给汉武帝上奏章。汉武帝大为赞赏,结果一年之内给他升了四次官,直至省部级干部——中大夫。

主父偃上的这些奏章中,最著名的一篇是讲“削藩”的,后来,汉武帝依此颁布了一个诏令——《推恩令》。

削藩,是从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开始就想干的事儿。但是汉文帝收效甚微。到了汉景帝时,听从晁错的建议,强行削藩,结果招致了“七国之乱”,晁错也因此被腰斩。后来多亏大将军周亚夫率兵平叛,汉景帝才虚惊一场。

同样是削藩,主父偃就比晁错高明多了。主父偃不硬来,他的办法是迂回的:让封国的诸侯王,把领地分封给子弟们,然后汉武帝给这些子弟赐以侯爵,以示天恩。

这个办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以推恩的外表,包装着削藩的内核。如此一来,封国被自动瓜分,成了一个个的小候国,对汉武帝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汉武帝是个心怀大略的帝王。为了能够集全国之力,痛击匈奴,他前半生做的所有事情,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加强中央集权。而主父偃上的所有奏章,都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

从主父偃的逆袭来看,抓住时代的主题太重要了。用今天的说法,就是要站在“风口”上,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主父偃只因做对了一件事

就被皇帝召见一年升官四次汉朝时,有个知识青年名叫主父偃。主父偃是当时的齐国人,混的是齐国的文化圈。可是,他却相当不受齐国的知识青年待见。为何?因为主父偃是个知识叛徒。刚开始,他学习的是纵横术。眼看着天下太平,纵横术没有用武之地,他才改换门庭,学习了儒术。

儒术是当时的名门正派,面对主父偃这个半路出家的投机者,齐国的儒生们从来不拿正眼瞧他,而且还常常奚落他。主父偃发现在齐国没有机会,就离开齐国,到了燕国。可是,燕国人同样不鸟他。没办法,主父偃只好又到了赵国。结果呢,涛声依旧,赵国还不如燕国呢。

一路漂泊的落魄青年主父偃,在走投无路之际,一怒之下,干脆来到了西汉的都城长安,成了一名心怀理想的“长漂”。

但长安城里类似的理想者太多了,根本没有一个渠道让他们把理想变成现实。主父偃依然混得很惨。

越来越惨。

就在他几乎要饿死的时候,机会来了。汉武帝求贤若渴,发布求贤令,不拘一格,广招人才。主父偃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融合自己所学的纵横术和儒术,从实际出发,找准大汉朝的痛点,给汉武帝上了一道洋洋洒洒的奏章。奏章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而这正是汉武帝迫切需要的。

结果,早晨送去奏章,晚上就被汉武帝召见了。

汉武帝见到主父偃,说了一句十分煽情的话:“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当时召见的,还有另外两人)。

一席对谈,汉武帝马上给主父偃封了官——郎中。郎中这个官的级别不高,但属于皇帝的贴身秘书和顾问,所谓上达天听,做出的成绩很容易被领导看到。

主父偃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接连给汉武帝上奏章。汉武帝大为赞赏,结果一年之内给他升了四次官,直至省部级干部——中大夫。

主父偃上的这些奏章中,最著名的一篇是讲“削藩”的,后来,汉武帝依此颁布了一个诏令——《推恩令》。

削藩,是从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开始就想干的事儿。但是汉文帝收效甚微。到了汉景帝时,听从晁错的建议,强行削藩,结果招致了“七国之乱”,晁错也因此被腰斩。后来多亏大将军周亚夫率兵平叛,汉景帝才虚惊一场。

同样是削藩,主父偃就比晁错高明多了。主父偃不硬来,他的办法是迂回的:让封国的诸侯王,把领地分封给子弟们,然后汉武帝给这些子弟赐以侯爵,以示天恩。

这个办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以推恩的外表,包装着削藩的内核。如此一来,封国被自动瓜分,成了一个个的小候国,对汉武帝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汉武帝是个心怀大略的帝王。为了能够集全国之力,痛击匈奴,他前半生做的所有事情,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加强中央集权。而主父偃上的所有奏章,都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

从主父偃的逆袭来看,抓住时代的主题太重要了。用今天的说法,就是要站在“风口”上,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标签: 主父偃

更多文章

  • 看落魄青年主父偃如何飞黄腾达:一年升官四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主父偃,汉武帝,升官,纵横术

    汉朝时,有个知识青年名叫主父偃。主父偃是当时的齐国人,混的是齐国的文化圈。可是,他却相当不受齐国的知识青年待见。为何?因为主父偃是个知识叛徒。刚开始,他学习的是纵横术。眼看着天下太平,纵横术没有用武之地,他才改换门庭,学习了儒术。儒术是当时的名门正派,面对主父偃这个半路出家的投机者,齐国的儒生们从来

  • 主父偃之死:因为太过有才被公孙弘构陷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主父偃,汉武帝,公孙弘,

    汉武帝时期,名臣辈出。其中有两位特别值得一提,一个是公孙弘,一位是主父偃。公孙弘年轻时是个猪倌,四十多岁才开始攻读儒家学说,武帝即位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多岁,武帝向天下招纳贤良之士,公孙弘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不久后,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在回到长安后递交给武帝的报告没有使武帝满意。公孙弘知道

  • 汉武帝对栾大十分宠信还将女儿嫁给他 最后为了什么而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汉武帝

    还不知道:汉武帝最后为何杀栾大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话说在中国历史当中有着数不胜数的皇帝,能够有着很大作为,并且称之为一代明君的皇帝在少数,像那种的昏君或者是一事无成的皇帝倒是有着很多。而在西汉时期的汉武帝刘彻,他算得上是个数一数二的明君,现在只要是世人提

  • 贺卡的起源是什么?历史上第一张贺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贺卡的起源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是2020年的开端,不论你在去年过的怎么样,在这个新的一年的开始,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心想事成,天天开心。说道新年开始,亲朋好友们互相送个祝福还是很有必要的呢,然而赠送贺卡我觉得是在现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社会的一种文化的坚持吧,

  • 毕岚发明翻车的初衷是什么?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汉灵帝刘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永康元年(168)十二月,汉桓帝驾崩,由于其生前没有子嗣,身为帝室之胄的刘宏便被拥立为了大汉王朝的新任君主。他在位时期荒淫无道、卖官鬻爵,搞得朝政混乱不堪,引发了黄巾起义,将东汉王朝推入覆灭的边缘。之后外戚和宦官之间产生了争执,而以宦官曹节、王甫为首的宦官,发动了“

  • 德高望重的大将军蒙恬究竟有没有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将军蒙恬,蒙恬

    历史上有关蒙恬后人的笔墨很少,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蒙恬后代的信息是后人根据史书里记载的内容推断出来的。有人认为蒙恬并没有子嗣,但有的人认为根据史书推论出来的关于蒙恬后代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根据记载蒙恬很早之前就在一个叫“安定”的地方定居了,近代很多人一致认为中国的蒙氏就是从安定这个地方开始出现的,

  • 唐朝时期的才高望重社稷之臣:宰相申公高士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宰相,高士廉

    导读: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的治礼郎,因受斛斯政牵连,被贬为朱鸢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为司法书佐。武德五年,高士廉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后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升任侍中,封义兴郡公。贞观五年,高士廉任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后奉命编撰《氏族志》,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贞观十二年、,改封申国公,世袭申

  • 北宋典范皇帝:宋仁宗为后世皇帝所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位皇帝。身为皇帝,集天下大权于一身,生杀予夺,全在其一念之间。然而,他并没有胡乱妄为,而是严于律己,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甚至为后世皇帝所敬仰。那么,宋仁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

  • 北宋典范皇帝宋仁宗:中国历史最繁荣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位皇帝。身为皇帝,集天下大权于一身,生杀予夺,全在其一念之间。然而,他并没有胡乱妄为,而是严于律己,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甚至为后世皇帝所敬仰。那么,宋仁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

  • 东汉大龄丑女孟光:找到爱情还嫁给了高富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孟光

    凤姐罗玉凤的征婚条件很多,但最苛刻的是要有刘德华的帅气、任达华的性感、立威廉的俊俏、谢霆锋的冷酷、韩寒的才气。这个条件是神仙也难以达到,于是这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难道凤姐这样的人真的就不能获得甜美的爱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东汉时期也有一位这样的“凤姐”,不过,这位“凤姐”不仅最终钓得金龟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