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主父偃是哪家门生?主父偃是怎么成名怎么陨落的?

主父偃是哪家门生?主父偃是怎么成名怎么陨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82 更新时间:2024/1/16 15:18:5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主父偃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主父偃是齐国临淄人氏,读书人。汉代前期的读书人往往羡慕那些在战国争霸、秦末动乱之中得以功成名就的读书人,比如张仪苏秦之流,而这些人都是学纵横术出身。纵横术简而言之,就是读书人游说各国借以谋取功名的手段。这种纵横术在群雄争霸的时候往往大行其道,而在天下已定之际,纵横术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所以有见识的读书人往往在从师学道之际不光光只是学习纵横术,还要学习帝王术,纵横术与帝王术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打天下的时候使用,后者是定天下的时候使用。早年时候,主父偃学的就是纵横术,家里的墙壁上挂的都是自己心仪的能够舌战群儒的名人像。

这些汉代前期的读书人按说心思都不好,心思好就不会去学纵横术了,既然学习纵横术,那就是从内心期望天下不太平,天下越不太平,他们就越有出头之日。因为汉朝前期天下确实也不甚太平。汉朝初年各地的动乱就像打老鼠游戏里的那些老鼠一样,这个打下去了那个又从洞里钻了出来。刘邦本人就是在四处平定叛乱的时候死掉的。到了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本以为天下太平了,没想到出了一个刘濞,导演了一出七国之乱,差点儿就造反成功。

主父偃学成纵横术后,周游各地,无人赏识,在处处碰壁的情况下,他开始主动学习帝王术,他本人也练就了一张厚脸皮,因为家里穷,四处借钱,借了的钱又还不上。最后所有的人都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

万般无奈之下,主父偃给汉武帝写了一封奏折,主要给汉武帝在制定法令和攻打匈奴二事上提了一些建议。这封平民奏折居然鬼使神差被汉武帝看到了。早上汉武帝看到了奏折,到了晚上就传诏让主父偃进见。之后,主父偃就开始平步青云,一年中得到了四次升迁,主父偃用事朝中,这一结果谁也没有想到,连主父偃本人也没有想到,真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在此时,汉武帝对主父偃简直言听计从,举个例子以作证明。比如,汉武帝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推行推恩令。刘邦在汉初效仿周王朝,沿袭了分封制,把刘氏子弟封在各地为王,起初想法很好,但后来诸侯势力越来越大,最后难以控制,于是只好削藩。结果削藩不力,到汉景帝时爆发了七国之乱。虽然七国之乱后来被平定,但各位藩王的势力如何削弱的问题始终在困扰着继位的汉武帝。主父偃向汉武帝上奏建议。

在这里,主父偃总结了七国之乱的教训:第一,不能放纵诸侯,任其发展;第二,要控制诸侯,但不能心急。那怎么控制诸侯的势力呢?主父偃的办法确实高妙;也怪不得汉武帝对他言听计从。主父偃说了,如今的形势是老诸侯们生了一批小诸侯,小诸侯们太多了,都不能得到封赏,都心存抱怨,如今采用一石二乌之计就是下达”推恩令”,让老诸侯们有权利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各自的小诸侯们,小诸侯们对皇帝感恩戴德,大诸侯的势力也自然被削弱了。

这个例子也许还不足以证明汉武帝对主父偃言听计从的程度,因为主父偃的计策确实好,下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了。纵观汉武帝统治时期,一直困扰着汉武帝的一大问题就是匈奴问题,主父偃当年也因为奏折中涉及匈奴事宜而发家。主父侣偃成了红人以后,向汉武帝提建议说朔方这个地方土地肥沃、地理位置险要,当年秦朝蒙恬就在此地建城抵御匈奴,现在也应该重建朔方城作为消灭匈奴的根据地。主父偃的这条建议遭到了另一位红人的反对。

这位红人当时身居要职,是汉朝的御史大夫,他叫公孙弘。公孙弘就建议汉武帝不要四处扩张,西南边通西南夷、东边设置沧海郡、北边还要设置朔方郡会耗费国家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公孙弘的建议也很有道理。他是在点醒穷兵黩武的汉武帝。

汉武帝自己实则站在主父偃这边,但为了说服公孙弘,就下令廷议。

主父偃这边派出了朱买臣等谋士,廷议的时候,提出了十大条理由,这十条理由究竟是什么已不可考,但显然是针对公孙弘做了充足的准备,因为当这十条理由被抛出来时,公孙弘无法招架,连一条都无法反驳,公孙弘只好服输。汉武帝就真建立了朔方郡。但公孙弘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后来在主父偃侣落难的时候,本来罪不致死,但公孙弘落井下石,终于主父偃被杀头抄家。

事实上,主父偃也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主父偃年轻时游历燕、赵,屡被排挤耻笑,如今富贵了,为报当年之仇,他把在燕国听到的有关燕王的丑事报告给了汉武帝。元朔元年,主父偃进谏说蒸王刘定国与父亲的爱妄生了一个孩子,另外还把自己弟弟的妻子抢过来当妾。廷议之时,各位大臣都说刘定国禽兽不如,应当诛杀。汉武帝同意。刘定国自杀。

燕国的事情刚刚了结,齐国又出事了。齐厉王的母亲叫纪太后,纪太后为了让纪家家族荣盛,让齐厉王娶了他叔叔的女儿纪氏女做王后,然而齐厉王并不喜欢这位堂妹。纪太后很不高兴,于是让自己的长女纪翁主进入王宫,她的任务是不让齐厉王和其他嫔妃接近,只让齐厉王和纪氏女在一起。结果齐厉王没喜欢上纪氏女,反而和自己的亲姐姐好上了。

主父偃之前曾因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齐厉王,但这件事得罪了纪太后,于是这一下抓到了齐厉王的把柄,又上报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很生气,于是特派主父偃为齐国丞相,。专门处理此事。主父偃到了齐国后,很快就把证据搜集完毕。齐厉王害怕进监狱,也自杀了。

这时,诸侯们人人自危,特别是赵王尤其害怕,因为自己当年也很不待见主父偃。他早就想弹劫掉主父偃,但又怕上的奏折被主父偃拦截,自己死得更快更惨。好容易主父偃被调离中央去齐国担任丞相,赵王没有放过这次机会。他给汉武帝上了一道奏折,说主父偃收受了很多诸侯王的钱,所以诸侯王的子弟们都得到了封赏。

这一道奏折很厉害,这道奏折是说汉武帝本人十分欣赏的“推恩令”居然是主父偃收受贿赂的结果!

汉武帝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一个皇帝怎么让一个大臣玩弄于鼓掌之中?汉武帝就想肯定刘定国没给他贿赂所以最后落到自杀的下场,齐厉王也肯定没给贿赂所以如今也落难,这时加上听说齐厉王自杀,他就认为肯定是主父偃逼迫齐厉王自杀。于是下令捉拿主父偃归案。一搜集证据,主父倡只是犯了受贿赂的罪,罪不至死。而燕王齐王的事情实有其事。

汉武帝准备原谅主父偃,但公孙弘说主父偃疏离汉武帝骨肉之亲,让刘姓王一个个死去,实际上犯下了大罪,不死无以平民愤。于是,主父偃被抄家。

主父偃在风光的时候,门下宾客数干人,个个鞍前马后阿语奉承,等到他落难,人人都争先恐后地上报主父偃的罪过,等到主父偃被抄家问斩,竟然差点没有人给他收尸!主父偃因窘求名,因名求利,最后因利败身,实践了他生前的豪言壮语: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标签: 汉朝主父偃

更多文章

  • 主父偃做了什么事?就被皇帝召见一年升官四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主父偃

    汉朝时,有个知识青年名叫主父偃。主父偃是当时的齐国人,混的是齐国的文化圈。可是,他却相当不受齐国的知识青年待见。为何?因为主父偃是个知识叛徒。刚开始,他学习的是纵横术。眼看着天下太平,纵横术没有用武之地,他才改换门庭,学习了儒术。儒术是当时的名门正派,面对主父偃这个半路出家的投机者,齐国的儒生们从来

  • 看落魄青年主父偃如何飞黄腾达:一年升官四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主父偃,汉武帝,升官,纵横术

    汉朝时,有个知识青年名叫主父偃。主父偃是当时的齐国人,混的是齐国的文化圈。可是,他却相当不受齐国的知识青年待见。为何?因为主父偃是个知识叛徒。刚开始,他学习的是纵横术。眼看着天下太平,纵横术没有用武之地,他才改换门庭,学习了儒术。儒术是当时的名门正派,面对主父偃这个半路出家的投机者,齐国的儒生们从来

  • 主父偃之死:因为太过有才被公孙弘构陷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主父偃,汉武帝,公孙弘,

    汉武帝时期,名臣辈出。其中有两位特别值得一提,一个是公孙弘,一位是主父偃。公孙弘年轻时是个猪倌,四十多岁才开始攻读儒家学说,武帝即位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多岁,武帝向天下招纳贤良之士,公孙弘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不久后,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在回到长安后递交给武帝的报告没有使武帝满意。公孙弘知道

  • 汉武帝对栾大十分宠信还将女儿嫁给他 最后为了什么而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汉武帝

    还不知道:汉武帝最后为何杀栾大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话说在中国历史当中有着数不胜数的皇帝,能够有着很大作为,并且称之为一代明君的皇帝在少数,像那种的昏君或者是一事无成的皇帝倒是有着很多。而在西汉时期的汉武帝刘彻,他算得上是个数一数二的明君,现在只要是世人提

  • 贺卡的起源是什么?历史上第一张贺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贺卡的起源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是2020年的开端,不论你在去年过的怎么样,在这个新的一年的开始,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心想事成,天天开心。说道新年开始,亲朋好友们互相送个祝福还是很有必要的呢,然而赠送贺卡我觉得是在现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社会的一种文化的坚持吧,

  • 毕岚发明翻车的初衷是什么?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汉灵帝刘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永康元年(168)十二月,汉桓帝驾崩,由于其生前没有子嗣,身为帝室之胄的刘宏便被拥立为了大汉王朝的新任君主。他在位时期荒淫无道、卖官鬻爵,搞得朝政混乱不堪,引发了黄巾起义,将东汉王朝推入覆灭的边缘。之后外戚和宦官之间产生了争执,而以宦官曹节、王甫为首的宦官,发动了“

  • 德高望重的大将军蒙恬究竟有没有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将军蒙恬,蒙恬

    历史上有关蒙恬后人的笔墨很少,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蒙恬后代的信息是后人根据史书里记载的内容推断出来的。有人认为蒙恬并没有子嗣,但有的人认为根据史书推论出来的关于蒙恬后代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根据记载蒙恬很早之前就在一个叫“安定”的地方定居了,近代很多人一致认为中国的蒙氏就是从安定这个地方开始出现的,

  • 唐朝时期的才高望重社稷之臣:宰相申公高士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宰相,高士廉

    导读: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的治礼郎,因受斛斯政牵连,被贬为朱鸢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为司法书佐。武德五年,高士廉归唐,被任命为雍州治中,后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升任侍中,封义兴郡公。贞观五年,高士廉任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后奉命编撰《氏族志》,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贞观十二年、,改封申国公,世袭申

  • 北宋典范皇帝:宋仁宗为后世皇帝所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位皇帝。身为皇帝,集天下大权于一身,生杀予夺,全在其一念之间。然而,他并没有胡乱妄为,而是严于律己,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甚至为后世皇帝所敬仰。那么,宋仁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

  • 北宋典范皇帝宋仁宗:中国历史最繁荣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位皇帝。身为皇帝,集天下大权于一身,生杀予夺,全在其一念之间。然而,他并没有胡乱妄为,而是严于律己,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甚至为后世皇帝所敬仰。那么,宋仁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