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典文学名著《西汉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负说魏豹反汉

古典文学名著《西汉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负说魏豹反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03 更新时间:2024/1/20 13:57:39

《西汉演义》与《东汉演义》原名《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为明代钟山居士甄伟所著小说。小说主要叙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项羽、刘邦反秦暴政及灭秦后楚汉相争的故事。描绘了项羽、刘邦、张良、韩信等一大批历史人物的形象。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第五十九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却说霸王诸将复要迎敌汉兵,钟离昧止之曰:“不可!韩信变计百出,楚兵新败,已挫锐气,若复迎敌,先自畏怯,兵法云:‘畏敌者亡。’况汉兵势重,徒丧兵马,恐无益也。”须臾,忽见喊声大作,金鼓震天,汉兵遍地而来,楚兵如何抵敌?早先奔走。霸王犹自立马,横枪截杀汉兵,忽然一箭射来,正中霸王掩心镜,霸王吃了一惊,拨转马急向东便走,随从将士,不上数百骑。背后汉王追赶,连络二百余里,霸王一昼未曾停止,天又落雨,甚是狼狈,忽见大林中,早有一枝兵马到来,为首是一员大将,乃蒲将军也。奉范亚父将令,领兵三万,前来接驾,马上大呼曰:“臣甲胄在身,不能行礼,请陛下先行,臣当汉兵。”蒲将军勒马横刀,当住汉兵,正遇大将李毕、洛甲,各举兵器来敌蒲将军,三匹马战一处。战二十回合,蒲将军奋怒一刀,斩李毕于马下,洛甲便逃走。蒲将军急拈弓取箭,一箭射死洛甲,乘势杀散众兵,后阵见楚救兵至,传报入中军,韩信曰:“穷寇勿追,兵家所忌。我一时见不到处,遂致损折二将,吾之过也?”传令且着汉兵暂住。

却说蒲将军见汉兵退后,不敢追赶,徐徐回转人马至夹河,赶上霸王,屯兵扎营毕,请霸王入中军坐定,蒲将军朝见奏曰:“范亚父因见陛下轻敌韩信,恐有不虞,随差臣领三万人马,从大路急来救应,幸遇陛下,臣仰仗威德,杀汉二将,汉兵已退。亚父临行,再三分付,韩信不比寻常,须当提备,臣以此不敢追赶。”霸王曰:“朕自数年经战,何止几百阵,未见今日败北如此!幸赖亚父遣汝救援,得免此难,不然,几败不可救矣!”季布曰:“请陛下回兵,此处恐汉追兵复至,我兵势弱力孤,粮饷不及,准与为敌也。”霸王起兵,急回彭城,陆续招巢败残人马,折兵二十万,召范增曰:“悔不听亚父之言,果有此败!今复如何?”增曰:“臣闻魏豹回平阳后,终日恐汉王记恨睢水之败,意欲纠合人马,复反汉归楚,陛下可差一舌辩之士,用数句言话,鼓动其心,必反汉矣,豹若反汉,韩信必统兵破魏。陛下可乘虚统大兵袭荥阳,邦无准备,决难支持,陛下可获全胜矣。”王曰:“此论甚妙。差何人说豹反汉?”有尚书令项伯近前奏曰:“臣与一相士许负相善,此人向在平阳,与魏豹最好,豹即有大小事,即着许负相看,魏豹无不听从。臣写一封书,差人与许负通知,令彼说豹,豹平日背向未定,若许负一言,豹即听从,此计如问?”增曰:“若得许负一言,魏豹决然反汉。”

项伯即时修书,差一的当小校,密藏书在身边,前往平阳,跟寻许负,许负在平阳甚有名,一问便知下处,小校到许负门首,询守门小童:“许公在家否?”童曰:“公在中堂闲坐。”小校曰:“有敌人来下书。”僮传入,公曰:“着进来!”小校持书上见,许负拆书,见书中言语,欲许负用言智赚魏豹反汉归楚,许负沉思霸王势重,又兼项伯平日情分,须当依从。当日往魏豹府前伺候。门吏报知魏豹,豹曰:”吾久欲许公一相,以决其志,不招自来,正合我意。”即召入与许负相见,礼毕,豹曰:“连日正要请先生。近日气色如何?”负暗思:“正中吾计也!”负曰:“大王若未曾用酒,方才好看气色。”豹曰:”自早起独坐,未归寝宫,神思清爽,正好先生一见。”许负请魏豹向明坐定,细看半晌,其间白气侵于天仓,滞气杂于中正,日月欠明。水土失位,满面通无可取。许负寻思:“若是实说,上违霸王之命,下负项伯之情。”遂将实意隐而不说,却对豹曰:“据大王贵相,红黄满面,喜气重重,百日之内,大王马到成功,大业立就,迁移吉地,应当九五,不但王爵之尊而已。”豹听说甚喜,曰:“若如先生之言,某当重报。”许负又曰:“臣望大王之后宫,旺气尤胜,”豹曰:“正欲先生后宫一看。”负曰:“愿往观之。”魏豹复邀许负到后宫,请薄后出中宫。许负一见,便拜伏在地曰:“娘娘贵不可言,他日当母仪天下,臣言不谬也。”豹暗喜:“我既大贵,而夫人安得不母仪天下者乎?”遂重赏许负去讫。

即召大夫周叔计议曰:“前日汉王用我为大将,不想兵败于睢水,被汉王面辱我一场,将帅印夺去,贬我闲往,今却复拜韩信为帅,一阵杀霸王雄兵二十余万,终日对诸将百般骂我,早晚前来害我,岂肯被他陷害?正好乘此时反汉归楚,大乱一场,急趋咸阳建都,与楚汉三分天下,尔以为何如?”叔曰:“不可!汉王宽仁大度,天下归心,又兼韩信用兵如神,虽霸王强勇,且不能及;况大王兵微将寡,势孤力弱,恐难与争锋。不若专意事汉,保守平阳,不失魏地,此亦人臣之极,大王又何他望耶?”豹曰:“天命有在,不拘强弱,许负之相,并无虚语,非尔所知也。”叔曰:“先言人事,次论天理。苟轻信相士妄谈之说,遽而兴兵,亡身丧家,在此一举。大王幸察之!”豹怒曰:“吾欲举兵,汝敢出此不利之言,必与汉有私,欲泄我机耶?”叔曰:“臣事大王日久,今日之言,乃忠言也,大王不听,他日当思臣言也!”豹遂叱退周叔,即整点人马十万,命植长为军师,柏直为大将,冯敬为骑将,项它为步将,把守平阳关,上表复降于楚。

汉王闻知魏豹反汉,笑曰:“匹夫虽反,无能力也!当即遣将调兵,诛此反贼为急,以绝后患。”郦食其曰:“大王人马破楚新回,尚未休息,今复举动,恐甲士疲劳,非恤军之道也,臣平日与豹有旧,愿往以正说之,如彼不从,大王以兵征之未晚也。”王曰:“如先生以言能使魏豹不反,乃万金之力,千城之功也。”郦生遂辞王,径赴平阳见豹,豹曰:“故人远来,欲为汉作说客耶?”郦生曰:“某来此非为汉谋,十年故旧之情,特来陈利害,如可从则从,如不可,任从大王为之,何必疑为说客也?”豹曰:”请先生言之。”郦生口:“心不可两持,事不可反覆,两持者多疑而取败,反覆者轻举而取辱,大王以前日降汉为是,则今日事楚为非也,若以今日事楚为是,则前日之降汉为非也。颠倒是非,反覆不定,必致取败,况今事势,不知者以楚为强;而能审察天下之安危者,必知楚当亡,而汉当兴也。汉宽而楚暴,汉智而楚愚,不待辨而自明矣,今大王归汉,诚为得计,乃复归于危亡之楚,是何颠倒反覆之不定耶?以某之鄙见,不若罢兵息争,专属于汉,汉成大业,王可永保富贵也。”豹曰:“汉王谩骂无礼,吾实耻之,既已动念,复难相见也,大丈夫当自创立,岂可碌碌屈于人下乎,使苏、张复生,此说不易也。”

郦生知豹不可说,遂辞回见汉王,备言魏豹不欲归汉,汉王问:“魏之主将谁也?”食其对曰:“柏直。”王曰:“是人口尚乳臭,安能与吾韩信,骑将谁也?”对曰:“冯敬,乃秦将冯无泽之子也。”王曰:“是人虽贤。亦不能当吾灌婴,步将谁也?”对曰:“项它。”王曰:“不能当吾曹参。吾无患矣。”于是韩信、灌婴、曹参,领十万精兵,由安邑临晋,趋西魏击豹。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更多文章

  • 女相士许负:名君认她为义母 还因拥有特殊技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许负,周亚夫

    这个题目太没悬念,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我今天要说谁。对,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个被封侯的女相士——许负。许负生于秦始皇时代,她爹是河内郡温城县令许望。温城县就是现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是我的河南老乡。话说,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心情大好,于是下令让各地官员搜集民间的奇人异事,也就是所谓的祥瑞之事。当

  • 汉朝女神相许负:预言薄姬生天子邓通周亚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许负,薄姬,汉朝

    在大汉朝,出了一个神仙一般的女相师,名叫许负。所相之人,所言之事,无不应验。据说,许负出生之时,手握美玉,而玉上隐隐可见八卦显现。可见,许负天生就是干这事儿的。她很小的时候,周围街坊邻居听说老许家出了个握玉而生的孩子,就都跑过来看热闹。结果,许负对着某些人哭,又对着某些人笑。后来有人一总结,被许负哭

  • 韩信临死之时为什么开始悔恨不用蒯通之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韩信可谓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英雄,他的忍让是非常值得我们所佩服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古代,对于每个人来说,尊严是远大于一切的,就连生命也得放在尊严后面。在当时对于任何人来说别人的侮辱和挑衅就是在让自己的颜面受损,这是让人无

  • 蒯通在韩信身边做谋士为何做成了废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蒯通

    蒯通是史上有名的谋士,他的计谋被司马迁称为“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在他的生涯中,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他给韩信出三分天下的主意但没有被采纳。那么他为什么给韩信出主意呢?蒯通是韩信的谋士吗?韩信雕像蒯通原名是蒯彻,在后世的记载中,因与汉武帝重名而改为蒯通。蒯通这个人是以游说出名的。他最早出现在历史上

  • 韩信如果采纳蒯通之计 三国时代将提前400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

    执戟郎中韩信在项羽那得不到重用,于是就跳槽去了刘邦的部队。经过萧何力荐,刘邦破格提升韩信为大将军,统帅三军。于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战神级别的人物登上了舞台。帮助刘邦平定北方复国诸侯,最后从北面南下,与东面的刘邦,南面的彭越一起,三股大军将项羽合围于垓下,楚军覆灭,项羽乌江自刎。汉高祖刘邦评价韩信“连百

  • 蒯通为何总是劝说韩信及早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蒯通,刘邦

    韩信虽然聪明一世,但何方敢说他没有犯过错误呢。身外大将军的韩信,手下肯定会有很多谋士团,替他出谋划策。在《史记》中,就提到了蒯通,这个人虽然只出场了两次,但是两次对韩信的一生都很重要。第一次出场,是在燕国降服之后,刘邦命令韩信去攻打齐国的时候,蒯通出场了。他的出场不是为了解救齐国,而是加剧齐国的灭亡

  • 谋士蒯通是怎么被冠上“废材”之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蒯通

    蒯通是废柴吗观看韩信,我们会发现他光辉笼罩,吸引着别人的注意力,让人却忽视他背后的谋士,其中就有蒯通这么一个人物。蒯通本人其实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奈何他遇到了韩信,韩信本人的政治天赋并不高,由于韩信的优柔寡断,错失称王良机。因此,很多人蒯通徒有虚名,只不过是“废材”一个,但是真正历史上的蒯通,真的是

  • 蒯通是哪国人士?蒯通真是寿终正寝而终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陆贾,汉朝,蒯通

    关于蒯通的死,绝大多数的人认为他是寿终正寝。虽然蒯通此人,曾多次怂恿韩信背叛,但都遭到拒绝。他在策动韩信谋反失败之后,对政治敏感的他,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会败露,就假装疯了,做了一名巫师,用这种方法来缓解一下自己的危机。果然不出他所料,韩信在死之前,就提到“后悔不用蒯通的计谋”,刘邦就命人活捉蒯通

  • 蒯通蒯彻简介 蒯通读作kuǎitōng 蒯通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蒯通,韩信,汉朝

    蒯通,也叫做蒯彻,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著名风云人物,能言善辩,是著名的谋士。蒯通是什么样的人?蒯通在楚汉战争中,有何作为?蒯通是怎么死的?蒯通简介:蒯通,读作kuǎi tōng 。蒯通,蒯通原来叫蒯彻,因为与汉武帝刘彻同名避讳而为史家改名。蒯通是范阳人,在今河北境内。他第一次出现可以说是闪亮登

  • 汉献帝最痛恨的人为什么是李傕?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献帝,汉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汉献帝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熟读三国的人肯定都知道,这三国的前期和中期的主线,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先是被董卓挟持,后又落入了曹操的手中,作为一代帝王,却不得不受他人操控,成为一具名副其实的傀儡,汉献帝刘协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