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名将段颎简介:平定羌族叛乱的绝对大功臣

东汉名将段颎简介:平定羌族叛乱的绝对大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98 更新时间:2023/12/7 9:58:45

段颎,东汉末年平定了几十年的羌族叛乱,从那之后,再也没有羌族部落来打大汉王朝的主意,可惜就像没了匈奴,来了羌族一样,没有了羌族,其他如鲜卑等民族大举进入中原,五胡乱华爆发,这是从东汉末年,经历了三国时代,到了晋朝才发生的事,而东汉时期,作为消灭了整个羌族叛乱的绝对功臣,段颎,最后却死在了京城的监狱里,罪名就是宦官同党。

段颎是哪里人

段颎(读 jiong),字纪明,甘肃武威姑臧(读 zang)人,姑臧这个地方在西汉时期曾经是匈奴人的城市,因为他靠近大汉,所以到了东汉,成为匈奴、羌族、汉族杂居的地方,这种地方最大的特色就是边境贸易很繁荣,所以无论是战时还是和平年代,在方圆几百里内,这里都是最富裕的城市。

姑臧县:

姑臧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卧龙城,什么意思呢,就是整个城市看起来像是一条卧倒的巨龙,西汉经过卫青霍去病这些将军的努力,姑臧已经彻底成为汉人主宰的城市,五胡乱华时期,前凉、后凉的政治中心就是在这里。

西汉时期,散落在丝绸之路周围的有很多种族,这些种族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因为他们都靠近丝绸之路,而且本身的力量都很弱小,很难对付强大的匈奴,所以只能依附汉族,危机时刻,所有部落联合起来,就可以抵御强大的匈奴军队,而作为联合这些部落的中间人,就是我们所谓的西域都护,都是由汉族担任。

西域都护这个职位起始于西汉,公元前60年,匈奴王日逐生活过不下去,没办法就投降了大汉,当时的皇帝就是那个坐过牢的汉宣帝刘病己。第一任西域都护叫郑吉,他接收了日逐的投降,郑吉的主要工作是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包括周边的小国家渠犁、龟兹什么的,总共五十个国家,名义上的老大都是这个郑吉。

而段颎爷爷的爷爷也是一名西域都护,叫段会宗,正是从段会宗开始,段氏一家来到了甘肃边境小城姑臧。

段颎还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典型的富家公子,依靠雄厚的家业,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喜欢结交所谓的大侠,男人都爱行侠仗义,走四方么。有钱、任性,这是东汉富家公子进入官场必须的品质,因为官员的升迁,很大程度取决于皇帝身边的宦官,太监喜欢什么,还能喜欢什么,你懂的。

所以段颎进入官场的仕途很顺利:孝廉、宪陵园丞、阳陵令,但是真正改变段颎命运的是,加入边境部队,十年的参军生涯,使段颎从浮夸子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影响了整个东汉的羌族叛乱,终于迎来了终结它的人。

为什么只有段颎灭了东羌和西羌

东汉时期,最有名的西域都护是班超,班超之后,羌族叛汉,就是不想要跟着大汉混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都护,要钱,要很多很多的钱,一方面当然是自己用,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孝敬提拔他的中央领导,宦官啊。西域的这些人,本来是希望生活更好一点,没想到新来的老大,又是要钱又是要美女,这哪受得了,羌族族长一拍脑袋,新来的都护太不像话,反了!

我们一直在说,东汉都是太监和女人们的天下,但是毕竟人多,派出去的军队还是可以的,羌族一看打不过就投降,人家都投降了,上天有好生之德,肯定不能全部都杀了啊,皇帝发话了:既然都投降了,那就给点粮食,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这个是大背景,毕竟泱泱中华,礼仪之邦,就算对外出征,打仗,也不能丢了传统,凉州三明的另两位,也对羌族用过兵,也都打败过他们,但是对于羌族的打击没有伤筋动骨,打不了还可以投降么。

很显然,按照儒家思想,段颎算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他出塞之后的第一仗,就是假冒皇帝的圣旨,欺骗鲜卑人,然后在必经之路,伏击来边境抢劫的鲜卑人,战争的结果当然是段颎大获全胜,鲜卑人一个不留,可惜利用了皇帝的权威,被罚到边境,做了好几年苦力。

此后,国内到处爆发人民起义,作为武将,名门之后的段颎,翻身的机会来啦。在太行山和琅邪之间,也就是河北与山西交界的地方,有这么一伙人,他们的老大叫东郭窦和公孙举,总共也就两三万人,专门攻打县府衙门,抢劫么,见到当官的杀,当官兵来围剿的时候,就跑到深山老林里,躲起来,官府拿他们没办法,就找来了段颎。

段颎和其他带兵打仗的将军,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相信人性本恶,人一旦变成了强盗,就再也不可能做回温顺的子民,对待这些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杀一儆百,所以段颎带了兵进入太行山之后,直接杀了这俩领头的,东郭窦和公孙举,连带的还有一万多人头,其余都散了,此后段颎被封为列侯,正式进入高级干部行列。

公元159年,八个羌族部落,包括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又造反了,开始进攻陇西,段颎带着一万多汉族和义羌等联合军队,就对着羌族两万多军队干上了。段颎每次打仗,都很兴奋,喜欢光着膀子,带头冲锋,老大都冲了,下面的人都开始拼了命跟对方肉搏。

羌族的士兵,再横,也怕不要命的,肉搏战没开始几分钟,羌族部落就开始怂了,打不过就跑,要保存实力么,段颎也是个死脑子,你跑我就追,你跑我就追,这一路追追到了黄河边,最后杀了包括首领在内的两千多人,一万多人被捕,能逃走的就跑回了草原,准备报仇。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60年,活下来的羌族士兵联合烧何首领,再加上一千多个部落,这次他们不抢劫,就是为了报仇,这么多人,目的只有一个,找段颎群殴。这段颎就是一个天生的武将,看着这么多人围着自己打,段颎也毛了,战马也不骑,抡起大刀,就和他们拼命了。

这些羌族部落毕竟是草原骑兵,要的是闪电战,可是凭着段颎,愣是给打成了持久战。时间一拖,羌族骑兵开始后退,这一退,段颎又开始你跑我追的游戏,一路追了四十多天,割肉吞雪,最后烧何首领被杀,联军被杀了一万多人。

按理说,段颎打仗这么猛,三天两头送捷报,到现在也是加官进爵了,可惜在官场上,还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功劳不能独享,需要和同僚共享,至少凉州刺史郭闳(读 hong)是这么想的。

自己辛辛苦苦打了这么久,死了那么多弟兄,用命拼来的功劳,还要跟人平分,段颎是个粗人,不高兴了,官场上的事,武将哪斗得过文臣,一来二去,段颎就被抓起来,又准备送去做苦力了。

这次是老对手羌族救了他,公元163年,羌族又开始进攻了,当时对付羌族的将领里,胜率最高的,还是段颎,于是段颎被放出来,继续做他的护羌都尉,和这些草原部落打仗。

段颎和其他将领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劲,伦家喜欢猫捉老鼠的游戏,而且不喜欢投降,谁反抗就杀谁,就这样,东羌和西羌,能打的士兵都被杀的差不多了,人都来了,空手走也不好意思,于是羌族的牛羊马匹都被段颎给牵走了。

当初追击的时候,完全是凭借一口气,现在仗都打完了,再饿着肚子回家,不合适吧,太不合适了,这里有那么多的牛羊,留着也是浪费,牵几头走,没事吧,太没事了。

公元170年,段颎先后灭了东羌和西羌,最后带着5万骑兵,回到了京城,被封为执金吾、河南尹。

段颎是怎么死的

回到京城的段颎,过上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可是段颎过的却很不开心,段颎是个直肠子,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处处碰壁,最后是中常侍王甫收留了他。

公元179年,司隶校尉阳球上奏诛杀王甫,段颎作为同党,又被抓进了牢里,这一次,平定了羌族叛乱的段颎,再也没人来救,最后喝毒酒,死在了监狱里。

标签: 古代名将

更多文章

  • 东汉末期名将,皇甫嵩的真正实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甫嵩,东汉

    在历史长河中,皇甫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年代,在曹操、刘备还有孙权还未正式建立属于自己的地盘前,东汉时期诞生了一员大将,当年若是他不忠心于汉朝,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肯定就被曹操挟天子这一系列的事了。这名大将叫做皇甫嵩,当

  • 皇甫嵩、朱儁、卢植也曾是名将,为何最后销声匿迹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卢植

    说起三国那段纷争的岁月,人们总是想到曹操、刘备、孙权、赤壁之战,却很少能想到三国之前的东汉末年,涌现出来的三大名将,在他们的带领下,东汉王朝平定了黄巾起义,为东汉带来了末日的余晖。他们分别是皇甫嵩、朱儁、卢植,这三个人虽然不如后来的赵云等等一干名将出名,但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名将,尤其是在东汉风雨飘摇的

  • 剿灭黄巾悍将皇甫嵩为何对国贼董卓束手无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巾军,皇甫嵩,董卓,三国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陷囹圄。为何皇甫嵩会做出这样截然相反的举动?是皇甫嵩和董卓关系有什么特殊的交情?不是的,皇甫嵩和董卓

  • 汉末名将皇甫嵩:统帅曹操,刘备,孙坚的老领导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甫嵩,曹操,刘备,

    皇甫嵩,东汉末年的超级指挥官,直接参与并指挥了,消灭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三国时期的名人曹操、董卓都只是在皇甫嵩手下混口饭吃,可惜对政治不感冒,随着汉献帝被董卓、王允、李傕郭汜抢婚,皇甫嵩想反又不敢,在矛盾中痛苦的结束了自己的名将生涯。将门世家,精忠爱国皇甫嵩,字义真,宁夏彭阳人,彭阳和董卓的甘肃岷县有

  • 朱儁的实力那么的强大 为何他就是斗不过曹操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儁,曹操

    还不知道:朱儁为什么斗不过曹操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的朱儁,他一生取得了无数战争的胜利,他也创造了许多伟大的成就。甚至后来的刘备也曾跟着他做事,这可以显示出当时朱儁的实力有多么的强大。朱是汉代为数不多的有名人物之一。他像皇莆嵩一样忠于汉朝,为汉朝做出

  • 一代名将朱儁的一生,寒门出生,愤懑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儁

    寒门出身朱儁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曾经以贩买缯为家业,朱儁因孝养母亲而远近闻名。其为人好义轻财,乡里都敬重他。与朱儁同县的周规在之前受征辟时曾向公府借钱百万以整饰衣冠。后来周规家贫不能偿还,朱儁于是以母亲的缯帛去为周规还债。朱儁母亲因此十分愤恨并怪责他。朱儁却以先贫后富的道理安慰她。本县县长度

  • 三国演义出身寒门的朱儁为人仗义疏财孝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儁为人仗义疏财孝顺

    朱儁,是东汉末年名将,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上虞)人。他出身寒门,父亲早亡,母亲靠贩卖缯帛为生,而他从小就孝敬奉养母亲,此外为人仗义疏财,所以远近闻名。朱儁先是被县长推荐,在郡里任职,后又成为太守的主簿。之后,太守换为了徐珪,他举了朱儁为孝廉,因此他升任县令,政绩不错。等到交州出现了谋反叛乱,而当地郡

  • 耿夔:东汉将领,因击败北匈奴军而被封为粟邑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耿夔,东汉

    耿夔,字定公,生卒年不详,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建威大将军耿弇的侄子,五官中郎将、大司农耿国次子,东汉将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永元元年(89年),任车骑将军窦宪的假司马,随军攻打北匈奴,大败北匈奴军。永元三年(91年),耿夔与司马任尚再败北匈奴军,因

  • 郭泰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党锢之祸时他是如何幸免于难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泰,汉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郭泰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宦官最为猖獗的时期之一。东汉从和帝刘肇开始,由于在位的皇帝年龄小,国政往往操之于母后之手,而母后当权往往又依赖外戚。当皇帝长大成人,要想亲政,就只能依靠朝夕相处的宦官。因此

  • 太平广记·卷十一·神仙·栾巴原文是什么内容?如何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平广记,宋朝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