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名人简介:许慎,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东汉名人简介:许慎,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656 更新时间:2023/12/26 10:26:43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许慎(约58——约147年,一说约30——约121年),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

许慎历近三十年时间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使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和统一,研究《说文解字》的人,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其学为“许学”。《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最精心之作,前后花费了他半生的心血。由于许慎对文字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后人尊称他为“字圣”。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人(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许庄村),生性质朴厚重。

经学大师马融时常推崇敬重他,当时的人都说:“在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研究上没有人能超过许慎。”

步入仕途

许慎步入仕途,担任郡功曹,后来举为孝廉。之后,他又成为洨地的长官。

曾为太尉南阁祭酒,后任五经博士、校书东观。许慎认为各家对《五经》的解说混乱而褒贬不一,于是作《五经异义》。

著书立说

东汉永元十二年(100年),许慎以太尉南阁祭酒校书东观,初步完成《说文解字》。在校书期间,许慎的知识涉猎更广,而且研究更加精深,当时,《说文解字》已经创作完成,为了令其更加完善,许慎一直都没有定稿,而是不断地将新的发现和收获补充进去。

建光元年(121年),许慎才最后写成定稿,将《说文解字》献于朝廷。此后,许慎就在家乡及附近村庄授经教书。

建和元年(147年),许慎因病去世。

经学思想

《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最经心之作,前后花费了他半生的心血。由于许慎对文字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后人尊称他为“字圣”。

因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闻名于世界,所以研究《说文解字》的人,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其学为“许学”。

所著除《说文解字》外,《淮南鸿烈解诂》存于中华道藏24册之中。尚有《五经异义》等书,今皆散佚。

但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到唐朝时已经失传,后世的徐铉和徐锴整理本是他们所认为的原版。

在对待经学的问题上,许慎从始至终都坚持古文经学的立场,为古文经学的发展和最终战胜今文经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五经异义》为其通经之作,刊正了五经混乱,充分体现了其正经的时代感,并广为后世治经学者、注疏家们引以为据,对后世经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慎推崇古文经书和古文经学,他在《说文解字》中提到和引用的文献主要以古文经学的著作为主,而且,他多次提到跟从著名的古文经学家贾逵学习古文经学的经历,也多次提到他的巨著《说文解字》曾经得到老师贾逵的审阅和指导。许慎创作《说文解字》,从方方面面都对今文经学家说解儒家经典的弊端作了不遗余力的反驳,标举了自己古文经学家的身份和古文经学研究的立场。

小学成就

许慎坚持文字发展的观念,他认为文字从起源到汉代通行的隶书,经过了很长的一个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文字经历了从战国古文到秦代小篆,再到汉代隶书的形体变化,这样就反驳了今文经学家认为汉代的隶书就是古人造字时的字形的僵化观念。

《说文解字》是中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辩识声读和解说字义的字典,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共10516字,均按540个部首排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以六书进行字形分析,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论,同时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和汉代的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

许慎细致地分析了上万个汉字形体,创立了以“六书”来分析小篆构形的理论,从根本上反驳了今文经学家随意根据隶书字体解析汉字形体、说解字义的弊端。许慎认为圣人创作经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依据可循的,因此,他坚持从实际材料出发,以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和通人之说来证明文字的形、音、义,以此来解释经义,从根本上反驳了今文经学家随意解释经义,阐发微言大义,标新立异的做法。

标签: 东汉许慎

更多文章

  • 造纸方法是怎么取得进步的?许慎《说文解字》中如何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造纸,方法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

  • 许慎没当什么大官,为何却有很大的名气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许慎

    在中华姓氏的历史上,许姓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姓。许姓出过很多名人,大都不同凡响。我们说许姓名人不同凡响,并不是说他们当了多大的官。恰恰相反,许姓名人基本不当官,而且正是因为基本不当官,反而有了很大的名声。照理说“士农工商”,“士”是排在第一位的。为什么古代许姓名人不当官,反而却有非常大的名气呢?咱们来看

  • 文学家许慎简介 许慎对六书的定义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学家许慎

    世人都知道《说文解字》,而这本闻名于世的巨著的作者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他在经学方面的研究堪称中国之最,此外他对于文字方面做出的贡献也是历史上少有人能及的,被后人尊称为“字圣”。许慎 画像许慎,也称许叔重,是如今的河南漯河人,他性格敦厚、温和、质朴,自永平九年起就开始研习六书,开

  • 文字家家许慎在文学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字家家许慎

    世人都知道《说文解字》,而这本闻名于世的巨著的作者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他在经学方面的研究堪称中国之最,此外他对于文字方面做出的贡献也是历史上少有人能及的,被后人尊称为“字圣”。许慎 画像许慎,也称许叔重,是如今的河南漯河人,他性格敦厚、温和、质朴,自永平九年起就开始研习六书,开

  • 司马防作为司马懿的父亲 他对于曹操来说到底是不是绊脚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司马防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东汉末年的颍川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他和曹操的交集,是从曹操20岁开始的。曹操是太尉曹嵩的儿子,但是由于祖父曹腾是宦官出身,所以在当时属于“寒门”,故而少年的曹操很是奋发图强。他酷爱读书,

  • 司马懿之父,司马防的个人生平及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防

    司马防人物生平司马防的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宴会这样的休闲场所,也保持着威仪。他十分爱读《汉书》的名臣列传,讽咏数十万言。年轻时在州郡任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年老后转拜骑都尉,养志闾巷,阖门自守。其父司马儁是东汉颍川太守。生于汉桓帝建和三年(149年),卒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终年七十一

  • 夏侯惇战绩少待遇却最好?为什么吃自己的眼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侯惇

    我们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特别是夏侯惇吃眼睛的那一幕,足见其忠勇,曹操最重用的将军有四位:惇、仁、渊、辽。夏侯渊守西线汉中防刘备,曹仁守南线荆州防关羽,张辽守东线合肥防孙权,而夏侯惇则是“都督二十六军”,这个预备队队长职位的分量也不轻啊。这岂不还有点儿南宋岳飞“天下督召讨兵马大元帅”的意味?全国各线军

  • 三国历史上吕布竟然曾派人劫持曹魏名将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布,劫持,夏侯惇,三国

    导读:这件事与几个人有关,首先是陈宫,他与曹操有很多恩怨,曹操任兖州牧,他有功,曹操杀边让,他又与曹操有仇。《演义》里,他弃官不做追随曹操,因一句“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而从此分道扬镳。另外一个人就是汉末群雄之一的张邈,张邈与曹操、袁绍是好友,与吕布也有交情。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被推为盟主,因有

  • 解密:屡战屡败的夏侯惇为何还能受到曹操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侯惇,曹操

    夏侯惇简介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

  • 夏侯惇的眼睛究竟是怎么瞎的? 夏侯惇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夏侯惇,曹操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