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著名农业学家赵过发明创新的代田法简介

西汉著名农业学家赵过发明创新的代田法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87 更新时间:2023/12/15 20:05:16

赵过,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农业学家,任搜粟都尉之职,赵过发明创新的代田法,对中国后世的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赵过的成就,就是独创了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性的代田法,赵过代田法能显著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有效的缓解了当时汉武帝连年征战所造成的温饱问题。现代农业的垄沟就是从赵过代田法变迁来的,赵过为代田法专门发明的配套农具,在现在的云南偏远农村还在应用,可见代田法影响时间之久远,经得起历史考验而流传下来的,都是极具实用性的,可见这些发明创新是非成功的。赵过在推行代田法时,先让有经验的农户使用配套的农具,让第一线的使用者亲测功能,这些措施在现在看来仍然非常科学,而且推行代田法之前,赵过自己先做了一系列严谨的实验,得出的确产量有所提高才再全国范围内推广,非常严谨慎重。

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了详细了代田法实施措施,把常规的平缦田换成一亩三垄田,沟垄岁更,不仅有效防止了作物禾苗早夭,还有生长间距、倒伏问题,更重要的是有效的利用了土地的持续肥力,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复合耕种。赵过虽然生平不详,籍也不详,但是凭借赵过代田法,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千古功臣,自古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赵过的农业知识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凭借个人聪明才智,创造了代田法。赵过的成就,彪炳千古,惠及后世,历史会永远铭记他。

赵过,西汉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业学家,在《汉书·食货志》中记载,赵过代田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农业创新之一,大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为中国这个自古以来农业大国做出了意义深远的贡献。赵过生平不详,史书中重点记载的还是赵过代田法,有关代田法的具体措施方法及配套农具的说明,赵过代田法的创新背景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南征北讨导致的国库空虚,农业不兴,百姓温饱问题比较严峻的局势,自古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统治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解决了外族侵扰后,汉武帝着手解决内部温饱问题,他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代田法开始首先在皇宫离宫等空闲地块试种,成功后又在当时官府的公田内试种,得到了粮食产量要比没施行赵过代田法的地多收一斛,这让推广赵过代田法有了可靠依据,于是全国大面积开始推广赵过代田法,并且赵过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培训有经验的农户使用配套的农具,积极推进基层的农民认识到赵过代田法的先进性,这些政策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非常具有科学性。

赵过代田法,一亩三垄,沟垄岁更,即保证了农作物之间的合理生长间距,又保证了土地持续使用的足够肥力,并且赵过还专门为赵过代田法制作了配套农具,大大提升了播种耕种的劳动生产率,这一系列的农业创新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农业耕种史。

标签: 赵过农业学家西汉

更多文章

  • 朱穆和皇甫规是什么人?为什么三百多名学生请愿释放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穆,皇甫规,东汉

    朱穆和皇甫规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前53年,数千太学生亲赴宫门,请求汉桓帝释放朱穆,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学潮”,桓帝被吓得马上释放朱穆。公元162年,学生张凤联合同学三百人前往宫门请愿,再次迫使桓帝做出让步,释放了皇甫规。为什么学生要请愿释放朱穆和皇甫

  • 种暠究竟有着什么能力?竟使羌胡及西域诸国都纷纷臣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种暠,西域

    种暠(103年—163年4月2日),字景伯。河南洛阳(今陕西洛阳)人。是仲山甫的后代。最初任县门下史,后为王谌所赏识,将其推荐给其舅河南尹田歆,被任为主簿。被举为孝廉,为太尉所征辟,再举高第。又迁侍御史,受命监护太子,他处事持重,为顺帝所称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种暠:汉朝名臣,在任期间使羌胡及西域诸国都纷纷臣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种暠,汉朝

    种暠(hào)(103年—163年4月2日),字景伯。河南洛阳(今陕西洛阳)人。是仲山甫的后代。最初任县门下史,后为王谌所赏识,将其推荐给其舅河南尹田歆,被任为主簿。被举为孝廉,为太尉所征辟,再举高第。又迁侍御史,受命监护太子,他处事持重,为顺帝所称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东汉名人简介:许慎,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汉,许慎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

  • 造纸方法是怎么取得进步的?许慎《说文解字》中如何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造纸,方法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

  • 许慎没当什么大官,为何却有很大的名气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许慎

    在中华姓氏的历史上,许姓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姓。许姓出过很多名人,大都不同凡响。我们说许姓名人不同凡响,并不是说他们当了多大的官。恰恰相反,许姓名人基本不当官,而且正是因为基本不当官,反而有了很大的名声。照理说“士农工商”,“士”是排在第一位的。为什么古代许姓名人不当官,反而却有非常大的名气呢?咱们来看

  • 文学家许慎简介 许慎对六书的定义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学家许慎

    世人都知道《说文解字》,而这本闻名于世的巨著的作者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他在经学方面的研究堪称中国之最,此外他对于文字方面做出的贡献也是历史上少有人能及的,被后人尊称为“字圣”。许慎 画像许慎,也称许叔重,是如今的河南漯河人,他性格敦厚、温和、质朴,自永平九年起就开始研习六书,开

  • 文字家家许慎在文学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字家家许慎

    世人都知道《说文解字》,而这本闻名于世的巨著的作者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他在经学方面的研究堪称中国之最,此外他对于文字方面做出的贡献也是历史上少有人能及的,被后人尊称为“字圣”。许慎 画像许慎,也称许叔重,是如今的河南漯河人,他性格敦厚、温和、质朴,自永平九年起就开始研习六书,开

  • 司马防作为司马懿的父亲 他对于曹操来说到底是不是绊脚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司马防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东汉末年的颍川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他和曹操的交集,是从曹操20岁开始的。曹操是太尉曹嵩的儿子,但是由于祖父曹腾是宦官出身,所以在当时属于“寒门”,故而少年的曹操很是奋发图强。他酷爱读书,

  • 司马懿之父,司马防的个人生平及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防

    司马防人物生平司马防的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宴会这样的休闲场所,也保持着威仪。他十分爱读《汉书》的名臣列传,讽咏数十万言。年轻时在州郡任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年老后转拜骑都尉,养志闾巷,阖门自守。其父司马儁是东汉颍川太守。生于汉桓帝建和三年(149年),卒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终年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