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何就是不待见魏延?真相让人愤怒!

诸葛亮为何就是不待见魏延?真相让人愤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8 更新时间:2024/1/23 0:45:34

五丈原,54岁的诸葛亮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六出祁山得寸土,却也不得不去见先帝了。但是,他却给身旁的人留了一道意味深长的遗言:“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句话在杨仪听来是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意,让自己与姜维率三军先退回汉中。而魏延觉得这是诸葛亮允许自己带领亲兵,继续北伐。这便让本就有嫌隙的杨仪和魏延矛盾激化,相互攻讦。最终魏延被马岱所杀,杨仪也被削去官职,羞愤自杀。

网络配图

很明显,诸葛亮是故意引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而他指定的接班人姜维就是这个渔翁。魏延效忠蜀汉多年,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诸葛亮如此厌恶他,而宁愿选择从魏国投降来的姜维呢?脑后反骨不过是小说戏言,不能当真,那么还得从魏延的为人上寻找答案。

首先,魏延跟关羽有点像,傲视同僚。魏延是个独当一面的大将,对待将士能做到赏罚分明,同甘共苦,所以将士们愿意跟他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他对文人士大夫就有点瞧不上眼了,懒于结交,所以跟朝中文臣不和,也为诸葛亮不喜。《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网络配图

其次,魏延性格爽直,口无遮拦。这在旁人眼中特别是诸葛亮看来就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刘备在世时,魏延为表忠心就经常自夸如何如何大败曹军,丝毫不给关羽张飞留余地。到蜀汉后期他已是第一大将时就愈加张狂,诸葛亮刚死时还说过“丞相虽亡,我自见在”这样的话,意思就是诸葛亮虽然死了,不是还有我魏延在吗?

再次,魏延为人独来独往,不善拉帮结派。魏延不但不亲近文臣,跟马超黄忠赵云这些武将相处也不是很融洽。由于他特立独行,刚直耿介,如果由他接诸葛亮的班,恐怕难以服众。

然后,魏延功勋卓著,有功高震主之嫌。魏延的资历可能逊于五虎,但绝对高过关兴张苞,堪为长辈,这在蜀汉后期是个很特殊的身份。魏延还累有功勋,参与了整个蜀汉政权的建立过程,五虎将逝世以后,更成为北伐的中流砥柱,这让诸葛亮也不得不对他忌惮三分。

最后,兵出子午谷的奇谋,多少让诸葛亮有点下不来台。诸葛亮用兵一生谨小慎微,稳扎稳打,所以他不愿采用魏延的奇谋。诸葛亮用兵向来大权独断,部下只有服从,而这次魏延独持异议,后来证明又确是妙计,让诸葛亮颇为尴尬。

网络配图

总结一下就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延续都立下了莫大的功劳,非常值得后人的纪念和缅怀。然而他对魏延的偏见却使这位大将蒙受了冤屈,才能得不到施展。从魏延自身看,他一生忠肝义胆,大节不亏,却疏于小谋,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了遗憾。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将关羽:无视马超赵云但却欣赏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

    关羽是个很狂傲的人,三国演义里除了张飞和刘备他谁都看不上眼。马超归降,关羽第一个要回来和他单打独斗;黄忠被任命为后将军,关羽大怒,说大丈夫岂能和老兵同列。酒囊饭袋看得出关羽心目中对这两个人不太感冒,尤其赵云,在关爷眼里就是一保镖,一武夫,对于精通兵法,熟读《春秋》的关羽来说,他属于不入流之列,那么对

  • 诸葛亮到底为何要除掉魏延?真正原因让人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根据三国志,魏延根本不是投降过来的,而是刘备的部曲,也就是刘备的贴身家将出身,因此和刘备的关系非常亲密,是深受到刘备信任的。刘备贴身部队后来称白旄军,是三国时期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与曹操的虎豹骑齐名。魏延出身白旄军,武力值是不用说的,难得的一流虎将,随刘备入川、打汉中,都立下了很大军功。后来刘备封汉中

  • 诸葛亮到底为何要除掉掌握边防重兵的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根据三国志,魏延根本不是投降过来的,而是刘备的部曲,也就是刘备的贴身家将出身,因此和刘备的关系非常亲密,是深受到刘备信任的。刘备贴身部队后来称白旄军,是三国时期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与曹操的虎豹骑齐名。魏延出身白旄军,武力值是不用说的,难得的一流虎将,随刘备入川、打汉中,都立下了很大军功。后来刘备封汉中

  • 备受刘备信任的五大将之一魏延最后为何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延最后为何造反

    五虎将,是三国中让人赞叹的五位大将,其智勇双全被世人感叹。而魏延精通兵法,其勇武超过常人。那么,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反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将军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五虎将其实只是个封号,其赞颂名誉方面的倾向更加多一点,当然也代表着蜀汉最高首领刘备更加重视也会重用五虎将军。不过根据三国相关典籍我们可以看出

  • 魏延能力不俗为什么诸葛亮反而不喜欢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延

    魏延一开始虽然是跟随这刘表,但是他后来是自愿追随刘备的,并不是像有的将领一样投降而来,他靠着军功的积累一步步走到刘备的身边成为他的得力干将,在魏延镇守汉中之前他在刘备身边的地位就已经很高了。他在镇守汉中的过程中,表现的几乎完美,守备的才能实在是难能可贵,而几次独立出征也都是大获全胜,这些方面都能看出

  • 诸葛亮讨厌魏延:“天生具有反骨”道出其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五丈原,54岁的诸葛亮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六出祁山得寸土,却也不得不去见先帝了。但是,他却给身旁的人留了一道意味深长的遗言:“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句话在杨仪听来是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意,让自己与姜维率三军先退回汉中。而魏延觉得这是诸葛亮允许自己带领亲兵,继续北伐。这便让本就有

  • 无关诸葛亮!一代名将魏延死于权力的游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延

    五虎将死后,魏延是蜀汉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但魏延之死,也成了三国里最大的冤案,历来争议不断。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所谓部曲就是嫡系部队,可见魏延很受刘备信任,而且入蜀后迁牙门将军,和赵云一样。网络配图刘备对魏延有多信任呢?选将镇守汉川时,当时大家都觉得

  • 历史探秘:诸葛亮为何死后要杀大将魏延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延

    “谋反”过程回放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他死后,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首先是马谡被斩,然后是李严被废,接下来的魏延谋反更是震动了蜀汉当局。魏廷是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勇将,多次委以重担。关于魏延谋反,人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绘,说他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而谋反也

  • 揭秘最牛八大三国杀 名将魏延之死千古奇冤!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延

    三国是出男人戏,杀人自然是少不了。这里,我们不妨盘点乱世中最牛的八大三国杀,如下:第八名:华雄斩潘凤潘凤原为韩馥部将,武艺不甚精,却敢勇于挑战名将华雄,最终人头落地。但也在后世留下英名。当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小人物要想在三国留下名气,只有死路一条。网络配图第七名:甘宁射凌操甘宁原属黄祖,孙权部曲

  • 三国名将魏延悲惨结局 他是诸葛亮亲手提拔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延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上了演义著者的当,以为魏延是坏人。“脑后有反骨”,而且打仗的本事平常,老喜欢与黄忠争功,其实,魏延这个人极忠心,极勇敢,而且深受刘备本人与诸葛亮的赏识(魏延是行伍出身,为人粗豪。这时候的军阶,是“牙门将军”)。近几年来,关于为魏延这位蜀国名将翻案的评论越来越多,各种观点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