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魏延?一件事让他非杀不可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魏延?一件事让他非杀不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51 更新时间:2024/1/25 5:16:38

我们现在提到三国,自然就会想到在那段风云际会的历史,我们在有关于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和文学著作中见识到了各种人物,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神人诸葛亮了。多少年来他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睿智的代名词。从刘皇叔三次去他的归隐之地请求他出山之后,卧龙先生才算是真正开始了他的人生,跟随着自己的主公四处征战,进言献策。在文学创作中对他的描写也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就是为了突出他料事如神的个人形象。他擅长于占卜算卦,所以能够把握战场上或者是政局上的战机和时机,同时他还善于用人,通过和别人的交流就可以准确的把握这个人的心理。

就连鲁迅先生都曾说过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就如同一个妖一样神通广大。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都有关于他的本领。

网络配图

但是在那个时代里,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尽管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的伟大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但是最终还是很遗憾的没有成功。诸葛亮其实早就将这一切有所预料,我们现在看到的他所写的《后出师表》中,对当时的社会形势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描写,他本人也深知自己的实力其实是三个国家之中最为弱小的一个,人家魏国雄踞中原,吴国又占据着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荆州。但是诸葛亮为什么明知自己实力远远不够一统天下还要选择刘备当自己的主公呢?其实答案他自己也解答了,就是为了报刘皇叔当年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相传当年诸葛亮在闲暇之时独自坐在军帐中占了一课,不仅对他现在所进行的事业有一个大致的总结,而且还对自己的命运作出了预测。大致内容就是历经四百年的汉家王朝已经气数将尽,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意愿,谁都没有办法去扭转时局。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辅佐后主,不负当年先帝对他的厚待,而这一切也都是天意,这是他这一生的使命。

而对于自己去世之后的蜀国局势他也进行了预测,他预言自己终将劳累致死,随后蜀国便会纷争不断直到最终被魏国吞并。果不其然,他先后六次出兵伐魏但是都功败垂成,最后病逝在五丈原。随后蜀国之中宦官当政,加上后主昏庸无能,许多的忠心耿耿的老臣在朝廷里受到了排挤,即使是满腹经纶的大将军姜维也只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维持着这整个残局。

网络配图

再往后魏国大举出兵进攻蜀国,姜维虽然是猛虎当道但却架不住这一群狼啊,所以魏军就直接到达了成都平原,而后主没有任何举措就大开城门向人家投降。蜀国就以这样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就此打破。而不得不提到的是,诸葛亮在这一卦象中还分析出了在他死之后魏延肯定会谋反,因为这一天象不仅在卦象中出现了,现实生活中他也早就看出了这个人心术不正,必定不是一个安分老实的人。之前在赤壁之战击退魏军之后,刘备乘机占领了荆州,势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就在这个时候魏延杀了自己的上司拿着头颅来投奔蜀国,希望自己可以为蜀国效力。刘皇叔得知之后非常的高兴,但是诸葛亮却对这个人没有半点好感,甚至当时还要将他斩杀掉。旁边的人都表示不解,这么一位大将来投奔为什么不以礼相待,反而还要杀了人家?

网络配图

其实诸葛亮在这件事情上就已经看出了这个人本质绝对不是一个忠厚之人,而且这个人脑后还有一个很大的反骨,日后肯定是个祸患。所谓反骨,就是人的后脑勺有一块凸起的骨头,相比一般人要高出一块,而魏延则正是这样的骨相。但是最终诸葛亮还是看中了他在带兵作战的本领,没有杀掉他,却也一直提防着他。直到临终之前,诸葛亮还吩咐了自己身边的那些亲信,如果魏将军一旦有不轨的举动,就按照他留下的锦囊里的计划进行,其实诸葛亮早在魏将军身边安插了自己的卧底马岱,最终还真是靠这个卧底去掉了这个心头之患。

其实我们说诸葛亮如同神仙一般有先见之明,那也只不过是文学艺术为了需要而刻意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夸张的表达了出来。事实上还是这个人善于观察事物,能够通过别人做事的细节上面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所以才会预知后事。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前为何要设计杀魏延,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延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汉除了五虎上将以外还有一员大将,就是魏延了,诸葛亮在临死前担心在自己死后魏延会有反叛之心,自己在世的时候还能威慑魏延,自己一但去世了,掌有兵权的魏延就会造反,于是诸葛亮就给马岱留下一条计策,与杨仪配合一起诛杀魏延。魏延在刘备落魄的时候投靠了他,为什么会造反呢,魏延谋反是三国众多

  • 名相诸葛亮为什么重用赵云而不重用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

    在用人方面,诸葛亮和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在对赵云和魏延的任用上,很明显,诸葛亮重用了赵云,而不重用魏延,赵云和魏延都是大将,非一般人可比,诸葛亮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诸葛亮重用赵云,一是,赵云思想缜密,做事周全,稳重,在带兵打仗方面,也是稳扎稳打,不敢冒险,这和诸葛亮颇为相似,诸葛亮也是不敢冒险

  • 诸葛亮为何就是不待见魏延?真相让人愤怒!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延

    五丈原,54岁的诸葛亮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六出祁山得寸土,却也不得不去见先帝了。但是,他却给身旁的人留了一道意味深长的遗言:“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句话在杨仪听来是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意,让自己与姜维率三军先退回汉中。而魏延觉得这是诸葛亮允许自己带领亲兵,继续北伐。这便让本就有

  • 三国名将关羽:无视马超赵云但却欣赏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

    关羽是个很狂傲的人,三国演义里除了张飞和刘备他谁都看不上眼。马超归降,关羽第一个要回来和他单打独斗;黄忠被任命为后将军,关羽大怒,说大丈夫岂能和老兵同列。酒囊饭袋看得出关羽心目中对这两个人不太感冒,尤其赵云,在关爷眼里就是一保镖,一武夫,对于精通兵法,熟读《春秋》的关羽来说,他属于不入流之列,那么对

  • 诸葛亮到底为何要除掉魏延?真正原因让人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根据三国志,魏延根本不是投降过来的,而是刘备的部曲,也就是刘备的贴身家将出身,因此和刘备的关系非常亲密,是深受到刘备信任的。刘备贴身部队后来称白旄军,是三国时期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与曹操的虎豹骑齐名。魏延出身白旄军,武力值是不用说的,难得的一流虎将,随刘备入川、打汉中,都立下了很大军功。后来刘备封汉中

  • 诸葛亮到底为何要除掉掌握边防重兵的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根据三国志,魏延根本不是投降过来的,而是刘备的部曲,也就是刘备的贴身家将出身,因此和刘备的关系非常亲密,是深受到刘备信任的。刘备贴身部队后来称白旄军,是三国时期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与曹操的虎豹骑齐名。魏延出身白旄军,武力值是不用说的,难得的一流虎将,随刘备入川、打汉中,都立下了很大军功。后来刘备封汉中

  • 备受刘备信任的五大将之一魏延最后为何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延最后为何造反

    五虎将,是三国中让人赞叹的五位大将,其智勇双全被世人感叹。而魏延精通兵法,其勇武超过常人。那么,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反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将军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五虎将其实只是个封号,其赞颂名誉方面的倾向更加多一点,当然也代表着蜀汉最高首领刘备更加重视也会重用五虎将军。不过根据三国相关典籍我们可以看出

  • 魏延能力不俗为什么诸葛亮反而不喜欢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延

    魏延一开始虽然是跟随这刘表,但是他后来是自愿追随刘备的,并不是像有的将领一样投降而来,他靠着军功的积累一步步走到刘备的身边成为他的得力干将,在魏延镇守汉中之前他在刘备身边的地位就已经很高了。他在镇守汉中的过程中,表现的几乎完美,守备的才能实在是难能可贵,而几次独立出征也都是大获全胜,这些方面都能看出

  • 诸葛亮讨厌魏延:“天生具有反骨”道出其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五丈原,54岁的诸葛亮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六出祁山得寸土,却也不得不去见先帝了。但是,他却给身旁的人留了一道意味深长的遗言:“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句话在杨仪听来是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意,让自己与姜维率三军先退回汉中。而魏延觉得这是诸葛亮允许自己带领亲兵,继续北伐。这便让本就有

  • 无关诸葛亮!一代名将魏延死于权力的游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延

    五虎将死后,魏延是蜀汉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但魏延之死,也成了三国里最大的冤案,历来争议不断。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所谓部曲就是嫡系部队,可见魏延很受刘备信任,而且入蜀后迁牙门将军,和赵云一样。网络配图刘备对魏延有多信任呢?选将镇守汉川时,当时大家都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