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会厌恶自己的妻子

司马懿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会厌恶自己的妻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19 更新时间:2024/2/19 9:36:53

司马懿张春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女子在史书中最多有个姓,王氏刘氏什么的,只有那些特别出彩的才有名有姓。例如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晋书》上的记载是“宣穆张皇后,讳春华,河内平皋人也。”

张春华,很美的名字,人也长得貌美如花,和丈夫司马懿有过蜜里调油的日子。电视剧《军师联盟》里,两人夫妻情深,你来我往十分有趣,是该剧一大看点。后来司马懿虽爱上柏夫人,对张春华依然有感情,她的地位很稳固。

但事实可不是这样的,据正史记载,张春华年老色衰之后,司马懿对她半点看不上,转而宠爱年轻貌美的姬妾柏夫人,张春华很少有机会见到他,双方关系处于破裂的边缘。

某次司马懿生了重病,张春华前去探望,这本来是一种关心,司马懿不领情就算了,竟然还说“老物可憎,何烦出也”,意思是她又老又丑,令人看见便心烦,好好躲在后院就行,为何总出来碍自己的眼?

这话可就太过分了。以古代的婚恋观,男子有小妾很正常,但大家对正妻还是保持着一定的尊重,这也是礼仪之所在,小妾是玩物,妻子才是与自己身份相等的人,这叫妻者齐也。

张春华感觉受到莫大的侮辱,羞愤之下绝食了,她的三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也跟着绝食,司马懿很是惊恐,亲自去道歉,张春华才开始吃东西。

后来司马懿对柏夫人说“老物不足惜,虑困我好儿耳”,意为老东西要自杀就自杀,没啥好可惜的,只是担心苦了我的好儿子们,这才给她点面子。估计张春华没听到这话,否则还得再寻死。

不得不说,司马懿对张春华是真的很无情。如果不是生了这几个出色的儿子,她很可能保不住正妻之位。那么,司马懿何以如此厌恶曾经深爱的妻子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嫌弃人老珠黄的原配正妻,是老男人们的通病

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男人的爱好很专一,从少年到老年都喜欢十八、九岁青春靓丽的美女,如果在古代,美女的年龄还得往前推几岁。别看司马懿老谋深算、隐忍毒辣,这件事儿上也不例外。

《军师联盟》中,“第三者”柏夫人本是曹丕派去监视司马懿的,相当于间谍。不料她被司马懿的才智谋略所征服,临阵倒戈,背叛曹丕投到司马懿这一边,默默为他出谋划策,帮他做了许多事。

正是因为柏夫人付出太多,司马懿才无法忽视她的存在,对她产生了爱情。实际上没那么复杂。正史中柏夫人的记录很少,只说她貌美,没说她的德行或才干。司马懿宠她,纯粹是因为她年轻又漂亮,比年华老去的张春华好看得多,和别的没啥关系。

司马懿出生于179年,张春华出生于189年,有10岁的年龄差,算是老少配。可古代对女子过于苛刻,对男子过于宽容。

大富之家,六、七十岁的老头娶十七、八岁的少女是美谈,三、四十岁的女子在丈夫眼里却已是老年,适合敬而远之,不适合亲近。

张春华年老时,司马懿也不年轻了,可他还是能够光明正大地纳美貌少女进门,没人能就此事指责他。换言之,就算没有柏夫人,也会有白夫人黑夫人,张春华的失宠是注定的。

其二,张春华不是普通女子,果敢坚毅,司马懿忌惮她

张春华的父亲是曹魏粟邑县令张汪,母亲更厉害,是名士山涛的从祖姑,家族在河内素有名望。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张春华有机会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成长为有胆有谋、智计超前的奇女子。

《晋书》上说过一件事,曹操第一次征召司马懿入朝为官时,司马懿看不起他的出身,不愿投入他的阵营,假称有风痹之疾卧床难起,以此推拒。

有一天趁着阳光正好,司马懿命人在院中晾晒书籍,傍晚时忽然下起了大雨。眼看书本快要淋湿,司马懿不由自主地去收书,恰好被一名婢女看到。

张春华知道后,担心司马懿装病之事泄露出去给家里招致灾祸,亲手杀了那婢女,并且亲自下灶烧火做饭,不让别人接触司马懿。

因为这个,司马懿认为张春华是可以帮助自己成大事的人,从此对她很是看重。但同样的事情,以不同的心态去看待,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截然相反。站在司马懿的角度,韬光养晦时有张春华这样关键时刻下得了狠手的妻子是件大好事,可称为贤内助。但当他爬到高位站稳脚跟,再回想张春华杀婢女这件事,心里肯定很不舒服,他会很矫情地觉得张春华太过恶毒,说杀人就杀人,一点儿也不美好,不符合古代士大夫对女子的期望。

说得再直白点,越有权势的男人,大概越喜欢心思单纯的傻白甜。很明显,张春华可以在有需要时顶门立户,却不是傻白甜,司马懿在她面前不能得到完全的放松,有所顾忌。

这也是古代很多女子的悲哀之处,没本事吧,要被夫家嫌弃,太有本事照样被嫌弃。倘若张春华不是这么能干,司马懿晚年时也许不喜欢她,但也不至于这么厌恶。

不过,说来说去,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张春华老了,而柏夫人正是青春年少、容色倾城,司马懿就宠妾灭妻了,这种行为令人不齿。

标签: 司马懿张春华

更多文章

  • 曹叡的托孤为什么要选择司马懿 曹叡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叡,司马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叡和司马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家和司马家之间的政治斗争自从幼帝曹芳继位后逾演逾烈,曹爽空挂曹家皇族远宗之名,却不能团结宗室和旧臣对付司马懿,结果善忍的司马懿通过装病骗过曹爽,然后在高平陵之变,从此彻底了一切格局。之后到达白热化。其实,自从曹操当

  • 在魏王世子之争中 司马懿为什么会选择站在曹丕这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曹丕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和曹丕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当年曹操在考虑继承人问题时,主要的人选就是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四个嫡子。由于曹熊体弱多病,“黄须儿”曹彰愿做将军不愿做国君,因此这场魏王世子之争,就在曹丕与曹植两位嫡子之间展开了。在斗争过程中,有些人明哲保身,坚决不站队,比如

  • 司马懿的陵墓能够保存千年之久 他的陵墓到底埋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陵墓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陵墓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三国里面有个人比刘备还能忍,同时又有诸葛亮的智慧,他就是司马懿,一个三国里熟悉而又陌生的角色。他的一生似乎总是在隐忍,先熬死了对手诸葛亮,之后又熬死了曹氏子孙,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他的司马子孙最终成为了三国时期最后的胜利者

  • 司马懿下令墓地不立碑后人不扫墓,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是一个群星荟萃的年代:诸葛亮未出茅庐,便已知天下三分,关云长义薄云天,赢得后世敬仰,曹操识人爱才,是英雄也是奸雄……和他们相比,司马懿的名字显得不是那么高大上,但是他也用隐忍为自己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元

  • 司马懿一生最怕的人是谁?这个贾逵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贾逵,曹魏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贾逵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游记》的孙悟空,曾经大闹幽冥界,烧毁“生死簿”,使得自己从此超脱生死轮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光。但这毕竟是神话传说。现实生活中,自然不可能有哪个人能有如此造化,能够长生不老,永存天

  • 曹魏待贾充不薄,为何他却要帮助司马懿反叛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贾充

    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人,魏豫州刺史逵(贾逵)子。太和中袭爵阳里亭侯,拜尚书郎,后累迁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参大将军军事,转右长史,以从征诸葛诞功进爵宣阳乡侯,迁廷尉,转中护军,弑高贵乡公。及陈留王即位,进封安阳乡侯,加散骑常侍。晋国建,封临沂侯。武帝即王位,拜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改封临颍侯

  • 司马懿为什么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之前为何不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曹魏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夺权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都知道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战乱不停的年代,为了争夺天下,魏蜀吴三家角逐争斗,为我们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历史大戏,而最终曹操建立的魏国战胜了另外两家,就在曹魏成为赢家的时候,司马懿突然发动高平陵之变夺了曹家的天下,成为了那段历史

  • 司马懿生前留下的诗,看出了他精明的政治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与曹氏父子相比,司马懿的文采似乎大为逊色,但并不是说他不会写诗,其实他的诗也写得很好。司马懿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被公认出自于他的目前只剩下一首,名为《讌饮诗》,有的选辑也称为《征辽东》。在介绍这首诗之前,先来看看当时的历史背

  • 曹操的儿子有25个之多 司马懿夺取的时候为何无人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夺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实在是因为司马懿夺位前后,曹操的儿子们没什么“实力”去阻止司马懿,尚在世的几个都“不堪用”。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前后,曹操的25个儿子,死的死,养老的养老,面对司马氏的夺权举动,曾经表达过态度的也就两位——燕王曹宇

  • 当初司马懿是靠三千死士夺权的 他们事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死士

    对司马懿三千死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辅佐了曹魏三代,是曹魏政权的元老级人物,他接受曹魏两次托孤,在朝堂之上活跃了30多年,在公元249年的时候,司马懿趁着曹爽和曹芳去高平陵祭祖的时候,发动了兵变,他派出自己私下组织的3000死士,彻底控制了洛阳,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