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叡的托孤为什么要选择司马懿 曹叡到底是怎么想的

曹叡的托孤为什么要选择司马懿 曹叡到底是怎么想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19 更新时间:2023/12/20 17:31:1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叡和司马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曹家和司马家之间的政治斗争自从幼帝曹芳继位后逾演逾烈,曹爽空挂曹家皇族远宗之名,却不能团结宗室和旧臣对付司马懿,结果善忍的司马懿通过装病骗过曹爽,然后在高平陵之变,从此彻底了一切格局。之后到达白热化。

其实,自从曹操当年看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后,特意叮嘱儿子曹丕要提防司马懿。曹丕继位后,虽然对司马懿重用,但却防止他擅权。39岁的曹丕病逝后,他的儿子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

雄才大略的曹叡虽然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却是个福大命不大的人,238年年底,年仅36岁的曹叡已经病入膏肓。

曹叡尽管后管佳丽众多,但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没有养成一个儿子。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曹叡只好从宗亲里选了一个曹芳作为养子继位。

尽管曹叡执政时期,靠司马懿抵御了诸葛亮的北伐,但他牢记祖上的叮嘱,对司马懿还是比较提防的。因此,在他的第一次托孤大臣之中并没有司马懿。

曹叡的第一次托孤人选是5人组合:大将军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

这套托孤班子名单最大的特点是9个字:5人都源自曹魏宗亲。曹宇是曹操的儿子,夏侯献是曹魏宗亲一派,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秦朗是曹操的养子、曹睿的发小。

然而,这个托孤名单出来后,曹宇却表示不能接受,原因是他觉得托孤人员太多。曹叡没办法,只好询问自己的两个宠臣孙资刘放

孙资和刘放两人平时和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的关系并不好,害怕他们辅政后实权在握而对他们不利,于是趁机向曹叡说:先帝有遗诏,藩王不得辅政,陛下刚病不久,曹肇、秦朗等人就有所言语,这等人辅政,必然对社稷产生巨大危害。

曹叡听了脸色煞白,问谁能替代?这两人建议让曹爽代替曹宇为大将军,又举荐司马懿为副手。

对于曹爽和司马懿这样的2人托孤组,曹叡思量良久,最终同意了。随后,曹叡让两人执手,写下了手诏,并诏告天下。

曹宇、曹肇等人只能虽然“不服”,但也无可奈何了,只能仰天长叹了。

总之,曹叡虽然一直都在压制司马懿,但驾崩前还是受到了孙资刘放两人意见的左右,不得已让司马懿成为了托孤大臣。而这也彻底改变了曹魏江山。

果然,司马懿出其不意地发动高平陵之后,曹爽投降后,司马懿食言了,最终杀害了他。至此,曹魏国势倾颓,大权旁落。司马师继父位后,对皇室监控更加严密,魏帝曹芳无奈之下,决定自强,于是密令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发动政变,推翻司马师。结果因为保密工作没做好,政变失败,曹芳被废掉了皇位。

之后,司马师另立了曹丕的孙子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高贵乡公曹髦为君。

当时的曹髦虽然只有14岁,但从小聪慧过人,是位文武全才。他阴差阳错地当上皇帝后,利用自身学识屡次召开文学会,意图团结众臣,与大臣们谈古论今,引经据典,舌辩无碍,使众人心悦诚服。总之,曹髦处处展露出“兴复”之心。

曹髦当皇帝第二年,机会来了。当时毌丘俭、文钦等人打出“勤王”的旗号,发起了淮南之变。这件事引起了“摄政王”司马师的高度重视,他于是亲率大军东征,并让弟弟司马昭留守洛阳。

结果在平乱的过程中,司马师不小心受了伤,被对手的暗箭射中了头部,结果目眶迸裂,在回到许昌时一病不起。司马昭知道后,赶紧从洛阳到许昌去询问后事。在这个关键时刻,曹髦亮剑了,他利用司马昭羽翼末丰的情况,下诏令让司马昭留在许昌打理后事,尚书傅嘏领军回洛阳。

曹髦想通过这釜底抽薪之计夺回军政大权。

然而,事实证明,曹髦的计谋用对了,但人却选错了,尚书傅嘏是司马家的死党。因此,傅嘏收到诏令后与司马家的谋主钟会进行了“密中谈”,结果钟会看出了曹髦的心思,于是马上派人通知司马昭,要他赶紧带兵回洛阳,主持军权。

就这样,曹髦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司马昭迅速回洛阳后,马上接替兄长成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此后,曹髦空有大志,但已无力回天。而司马昭步步紧逼,很快加大都督职衔“奏事不名”。再晋封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锡,假斧钺,剑履上殿。总之,这时9个字可以形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0年,曹髦进行最后一搏,他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向他们提出要以天子之尊讨伐司马昭。

结果王经一听,苦苦进谏,说是朝野上下都是司马家族的人把控局势,千万不可造次。结果曹髦不听,王沈王业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向司马昭进行了“告密”。

结果可想而知,当曹髦带着宫中几百侍从宫卫“讨伐”司马昭时,曹髦被早有准备的司马昭大军镇压,曹髦也被屠杀。

“甘露之变”后,虽然自己还是没有敢真正坐上皇帝宝座——另立曹奂为帝,但也给他的后人铺平了道路。在司马昭手上,他还完成了灭蜀之壮举,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又灭了东吴,三国就这样归晋了,曹魏江山也就彻底葬送在了司马氏手上。

标签: 曹叡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在魏王世子之争中 司马懿为什么会选择站在曹丕这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曹丕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和曹丕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当年曹操在考虑继承人问题时,主要的人选就是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四个嫡子。由于曹熊体弱多病,“黄须儿”曹彰愿做将军不愿做国君,因此这场魏王世子之争,就在曹丕与曹植两位嫡子之间展开了。在斗争过程中,有些人明哲保身,坚决不站队,比如

  • 司马懿的陵墓能够保存千年之久 他的陵墓到底埋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陵墓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陵墓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三国里面有个人比刘备还能忍,同时又有诸葛亮的智慧,他就是司马懿,一个三国里熟悉而又陌生的角色。他的一生似乎总是在隐忍,先熬死了对手诸葛亮,之后又熬死了曹氏子孙,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他的司马子孙最终成为了三国时期最后的胜利者

  • 司马懿下令墓地不立碑后人不扫墓,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是一个群星荟萃的年代:诸葛亮未出茅庐,便已知天下三分,关云长义薄云天,赢得后世敬仰,曹操识人爱才,是英雄也是奸雄……和他们相比,司马懿的名字显得不是那么高大上,但是他也用隐忍为自己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元

  • 司马懿一生最怕的人是谁?这个贾逵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贾逵,曹魏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贾逵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游记》的孙悟空,曾经大闹幽冥界,烧毁“生死簿”,使得自己从此超脱生死轮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光。但这毕竟是神话传说。现实生活中,自然不可能有哪个人能有如此造化,能够长生不老,永存天

  • 曹魏待贾充不薄,为何他却要帮助司马懿反叛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贾充

    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人,魏豫州刺史逵(贾逵)子。太和中袭爵阳里亭侯,拜尚书郎,后累迁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参大将军军事,转右长史,以从征诸葛诞功进爵宣阳乡侯,迁廷尉,转中护军,弑高贵乡公。及陈留王即位,进封安阳乡侯,加散骑常侍。晋国建,封临沂侯。武帝即王位,拜卫将军、仪同三司、给事中,改封临颍侯

  • 司马懿为什么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之前为何不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曹魏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夺权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都知道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战乱不停的年代,为了争夺天下,魏蜀吴三家角逐争斗,为我们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历史大戏,而最终曹操建立的魏国战胜了另外两家,就在曹魏成为赢家的时候,司马懿突然发动高平陵之变夺了曹家的天下,成为了那段历史

  • 司马懿生前留下的诗,看出了他精明的政治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与曹氏父子相比,司马懿的文采似乎大为逊色,但并不是说他不会写诗,其实他的诗也写得很好。司马懿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被公认出自于他的目前只剩下一首,名为《讌饮诗》,有的选辑也称为《征辽东》。在介绍这首诗之前,先来看看当时的历史背

  • 曹操的儿子有25个之多 司马懿夺取的时候为何无人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夺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实在是因为司马懿夺位前后,曹操的儿子们没什么“实力”去阻止司马懿,尚在世的几个都“不堪用”。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前后,曹操的25个儿子,死的死,养老的养老,面对司马氏的夺权举动,曾经表达过态度的也就两位——燕王曹宇

  • 当初司马懿是靠三千死士夺权的 他们事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死士

    对司马懿三千死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辅佐了曹魏三代,是曹魏政权的元老级人物,他接受曹魏两次托孤,在朝堂之上活跃了30多年,在公元249年的时候,司马懿趁着曹爽和曹芳去高平陵祭祖的时候,发动了兵变,他派出自己私下组织的3000死士,彻底控制了洛阳,这场

  • 曹爽如果不投降有胜算吗 司马懿为何会发动高平陵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爽,高平陵之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平陵之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觉得剿灭司马懿父子完全可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主要就是依靠其手上的3000死士。尽管洛阳城已经被司马懿父子掌控,可曹爽手上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大魏皇帝曹芳。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最后一博,胜则夺取大魏王朝大权,败则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