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攻取西川的时候,为什么只带了黄忠和魏延?

刘备攻取西川的时候,为什么只带了黄忠和魏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73 更新时间:2024/1/25 4:47:33

你了解刘备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主要的随行人员除了数万兵马之外,文有庞统、武有黄忠魏延两大虎将,留守荆州的则是诸葛亮、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从人员配备上来说显然刘备有所保留,那么刘备为何只带黄忠和魏延,却弃关羽张飞赵云三人不用?原因其实并不简单,我们就此分析一下。

第一,虽然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先图荆州再图益州的战略构想,但是具体如何攻取益州却是出自于庞统的谋略,这也是随军参赞军务的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的原因之一。

关羽和张飞资格老,两人一个性格有点孤傲,一个脾气有点暴躁,诸葛亮初出茅庐之时两人一开始也是各种不服,刘备入川之时庞统也才刚来不久,关羽张飞未必和庞统合得来(张飞还好,关羽就很难说),刘备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黄忠、魏延、庞统三人起点差不多,不存在服不服的问题,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比如魏延和庞统搭档就很默契。

第二,对于刘备来说,能否顺利夺取西川还是个未知数,荆南四郡是自己好不容易才拿下的地盘绝对不容有失,所以他留下在荆州人脉很广的诸葛亮坐镇荆州,而以关羽、张飞和赵云三人震慑孙权和曹操。

事实上关张赵三人也各有重任在身: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

《三国志-赵云传》援引《云别传》记载: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

关羽驻江北就是为了伺机夺取襄阳,在刘备入川期间他和襄阳守将乐进曾发生过青泥之战;张飞则先任宜都太守又转任南郡(太守);赵云的担子也不轻,留营司马不仅要负责荆州内部的军务和治安,还要随时留意孙夫人的动向,这几个关键职位也只有他们三人能胜任,换成黄忠和魏延都不合适。

第三,刘备入川的初衷是什么?那是因为刘璋面临张鲁的压力,在张松的劝说下才引刘备入川帮忙对付张鲁,但反对刘备入川认为引狼入室的还是占了多数,所以刘璋对刘备不可能没有戒心。

这样一来,如果刘备大张旗鼓带着主力和其麾下名声最响亮的关羽、张飞、赵云三人入川,势必引起刘璋和益州上下的警惕之心,而黄忠和魏延两人名气不大,这方面的影响要小得多。

第四,关羽、张飞、赵云三人很早就跟随刘备,算是刘备麾下的元老派和元从旧部,黄忠和魏延则是赤壁之战前后才投效于刘备麾下的,一方面他们有立功心切的迫切需求,另外一方面刘备也需要为包括他们在内投降他的荆州人士创造立功的机会,所以刘备把这个机会留给黄忠和魏延而不是关张赵三人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后面刘备受阻于雒城而调诸葛亮、张飞和赵云三人入川支援那是另外一回事了,不再细说。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如果魏延没死,蜀汉政权的命运能够得到挽救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对于刘禅投降一事,有一个流传的说法,就是当时刘禅身边的宦官黄皓认为如果魏延尚且在世,那么蜀汉不止于此。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明末崇祯身边的太监曹化淳所说的"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误传。其源流与真伪有待商榷。但我们可以考虑一下,这种说法是

  • 魏延被姜维所抛弃,他后来的人生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跟大家盘点一位在《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他就是魏延,但是小编要先给大家澄清一下《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可是与实际上历史记载的魏延有一点不同哦。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记载成是半路出家。是半路突然跟随刘备,后来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才得到了刘备的认可,得到了蜀国人民的支持,但实

  • 子午谷奇谋如果成功就能直取长安 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这个计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子午谷奇谋,诸葛亮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延和子午谷奇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三国时期的魏延,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蜀国后期大将之一,关于魏延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是颇具争议,其中一个争议的点就在于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这个计策若是得以成功,就可以直取长安,匡扶汉室只是时间问题,那么为何诸葛亮不

  • 魏延为什么没有成为刘备首选的托孤大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三国

    你真的了解魏延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222年,刘备伐吴失败后返回永安,在此之后,刘备征召李严进入永安宫,并封李严为尚书令,以帮助刘备料理大小事务。第二年三月,刘备忽然重病,他感觉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将身在成都的诸葛亮唤到永安,并开始了托孤之事。当时刘备将诸葛亮叫到他面前,

  • 魏延墓前的两匹下跪石马,究竟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蜀汉

    对魏延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陕西省汉中市北门外2公里处,有个石马乡,蜀国名将魏延之墓就曾坐落此处。据传,此墓乃是蜀国丞相蒋琬为其而立。然而,蒋琬在设立此墓时,竟在魏延墓前命人刻下两马,马均下跪,石马乡正是因此而闻名。后来不知是谁,又曾在魏延墓前立下一座文

  • 为蜀汉立下功劳的魏延,为何会被株连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延,蜀汉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魏延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三国志》中作者陈寿曾这样评价蜀汉名将魏延,他说道“: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从这两段话当中不难看出,魏延擅长带兵打仗,且个人能力十分突出,为刘备的蜀汉做出了

  • 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用他的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魏延

    大家好,说起魏延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起三国时期的魏延,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蜀国后期大将之一,关于魏延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是颇具争议,其中一个争议的点就在于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这个计策若是得以成功,就可以直取长安,匡扶汉室只是时间问题,那么为何诸葛亮不采用魏延的计谋呢?仅仅是因为风险

  • 诸葛亮杀魏延是因为有反骨之心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魏延

    对诸葛亮杀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之后,魏延与主将杨仪发生了严重的矛盾,魏延坚持北伐,而杨仪却认为当下最紧要的是撤军,最后魏延被杀。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有反叛之心,并且在死后设计杀死了魏延,但是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诸葛亮并没有如此做,只对杨仪

  • 魏延兵变被杀姜维却在旁边看热闹 姜维为什么没有参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姜维,魏延

    对姜维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武侯本人也于北伐途中病逝,令人遗憾。诸葛亮死后,杨仪暂领大权,与之不和的魏延不满杨仪,遂发动兵变,最终被马岱所杀。令人奇怪的是,魏延发动兵变,直到被杀,作为诸葛亮最看重的军中主要将

  • 魏延和杨仪之间有什么矛盾?他们为何会在诸葛亮死后发生内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延,蜀汉

    对杨仪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内部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内乱,这场内乱的矛盾双方是杨仪和魏延。而内乱的结果是魏延被杨仪杀害,杨仪因为谋反被刘禅拿下。魏延是诸葛亮手下最重要的武将,杨仪是诸葛亮军中最重要的谋臣,这两个人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