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蜀汉不投降的话,姜维是否能抵挡得住曹魏的进攻?

如果蜀汉不投降的话,姜维是否能抵挡得住曹魏的进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22 更新时间:2024/1/21 6:50:20

姜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蜀国人才凋零,贤臣和大将已去其三,没有新鲜血液注入,姜维已然独木难支。伴随着五虎上将的逝去,中流砥柱的诸葛亮也已病死,但靠一个姜维苦苦支持,灭亡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对面的魏国的司马懿也在诸葛亮死后一命呜呼,但他还留下司马师司马昭这两个全才辅佐魏国,大将又出了邓艾钟会等一竿子军事天才,两国的军事比拼,蜀国已经完全落了下风,就算是象棋中所谓的兑子,蜀国用姜维说一个邓艾,那剩下的人怎么来兑子,从这方面来说蜀国必败无疑。

蜀汉最后一战,姜维之所以兵败,跟他的军事部署有关系。我们知道汉中这个地方,是蜀地的咽喉,只要拿下汉中,随时可以对益州发起攻击。汉中之前的守将有两位,一位是魏延,另外一位是王平,两个人守城的时候,都是安然无恙,特别是王平,当年仅凭3万大军,就抵挡住了,曹军10万之众。

公元263年,魏国实际掌权者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则以大将军姜维为首组成抵抗军,据剑阁天险与魏军相持,魏军不能前进。邓艾采用以迂为直的谋略,遂率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出降,姜维闻讯后带部投降钟会,蜀汉灭亡。假如刘禅不举城投降,在邓艾已进军到成都附近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切断姜维的粮道,并且从攻击姜维背后,蜀军粮道被断,腹背受敌,自然不能长久,姜维被打败也是时间问题。姜维所率领的是蜀汉主力,被消灭后,成都就是一座孤城,即使城中军民誓死守城,坚持一段时间也必然破城,何况蜀汉上层集团和当地豪绅本来就不是一条心,必然有人投降献城。

对于刘禅,陈寿的评语很恰当: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对于三国的末期来说,战争是要百姓付出沉重的代价,以一人之誉换千万百姓安乐,无论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最好的结局。

标签: 姜维蜀汉

更多文章

  • 姜维为什么能够得到诸葛亮的重视 姜维有什么独特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姜维,诸葛亮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和诸葛亮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知道姜维是后三国时代不可否认的人才,其人文武双全,为蜀汉政权做出了不朽功绩。可以说延续了蜀汉政权存在的时间。三国演义当中的姜维姜维是在诸葛亮北伐过程当中被迫投降诸葛亮的,诸葛亮曾经也吃过姜维的亏,诸葛亮认为姜维是个不可多得的

  • 诸葛亮谨慎又从来不冒险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爱冒险的姜维做徒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姜维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姜维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谨慎而且从来不冒险的人,但是他却看中了姜维这个徒弟,姜维这一辈子都在搞冒险主义,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选姜维做自己的徒弟呢?首先在蜀汉后期。除了蒋琬和费祎之后,只有姜维能够担得起大任。姜维实力不差,只不过

  • 姜维的军事策略是什么?为什么他会丢失汉中?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姜维,蜀汉

    姜维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历史上真实的魏延可不是一个莽夫,他武力值很高,而且还是一个有着卓越军事才能的良将。当刘备夺取汉中准备回成都时,准备安排汉中的防御工作,汉中作为西川的门户,对于蜀汉帝国来说意义非凡,守住了汉中就能够拒敌于国门之外。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位

  • 姜维很有军事才能,为何他却没能守住汉中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姜维

    历史上真实的魏延可不是一个莽夫,他武力值很高,而且还是一个有着卓越军事才能的良将。当刘备夺取汉中准备回成都时,准备安排汉中的防御工作,汉中作为西川的门户,对于蜀汉帝国来说意义非凡,守住了汉中就能够拒敌于国门之外。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位置非张飞莫属,张飞本人也有意出任汉中太守,与关羽统领荆州遥相呼应。然而

  • 陆逊势力有多大?孙权一半宦官都是陆逊的亲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权,陆逊

    陆逊与孙权之间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每当拿起那份陆家亲戚图,孙权的手总在哆嗦,这可是一双打猎时曾经与野兽格斗的手啊!本来,陆逊并没有这么多的亲戚。可是,亲戚关系具有传导性。孙权上朝,看到满朝重臣一多半是这人的亲戚,整个人都不好了例如张昭,本来与陆逊是普通同事关系,甚至二人利益冲突,因为他们一个是前朝遗

  • 揭秘:夷陵战役刘备惨败给陆逊的致命失误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夷陵之战,刘备,陆逊

    “七百里连营”背后的谜案,刘备惨败给陆逊的最大失误是什么?公元221年7月至222年8月进行的吴蜀夷陵战役,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有关此次战役的许多情况,已经有很多的论著。在这次战役中,刘备的“七百里连营”遭到军史界的一致批评,认为这是刘备在本次战役中犯的一个重大错误——连营七百里,分散兵力

  • 书生拜将陆逊:破刘胜曹赢关羽为何被孙权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陆逊,关羽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诗句,表达诗人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战争似乎与书生无关,但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书生也能成为一代名将。之前编者独孤雁曾介绍过大破金兵三十万的南宋名臣虞允文,本文介绍另一位三国时期的书生名将,他就是陆逊。陆逊,本名陆议,字伯

  • 三国战役简介:陆逊是怎样火烧连营破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陆逊,刘备,火烧连营

    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蜀汉,一时传说纷纷,说汉献帝已经被曹丕杀了。汉中王刘备还真的为献帝举行了丧礼。大臣们认为既然汉献帝已经死去,刘备是汉家皇室后代,理应接替皇位。公元221年,汉中王正式在成都即皇位,就是汉昭烈帝。因为他统治的地区在蜀(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甘肃一部分),历史上称为蜀汉或者

  • 吕蒙临死时为何荐朱然而不荐功劳更大的陆逊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蒙,朱然,陆逊

    据史记载,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观此,我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吕蒙不推荐陆逊呢?是朱然更有潜质?是陆逊之才不及朱然?是出于朱然与孙权有发小之谊的考虑?还是另有隐情?另外,吕蒙去世前不久,荆州之战前,为什么

  • 名将陆逊:破刘胜曹赢关羽为何最终被孙权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名将,陆逊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是“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诗句,表达诗人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战争似乎与书生无关,但历史一次次的证明,书生也能成为一代名将。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出生于183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家是江东的四大士族(张朱顾陆)之一,陆逊自幼丧父,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