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打了一场胜仗,最终却导致司马家灭亡?

司马懿打了一场胜仗,最终却导致司马家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71 更新时间:2024/2/11 2:42:49

孟达和平辽东是司马懿一生中最精彩,最经典的两次战役。这两战中司马懿凭借出神入化的用兵谋略被明朝刘伯温《百战奇略》编录在册。然而平辽东后,司马懿对辽东的屠杀及其人口遣返政策,极大的破坏了已经繁荣起来的辽河两岸的农耕经济,再次倒退到游牧经济,统治辽河两岸重新变成北方的游牧民族。

在司马懿东征辽东前,那里都是汉人居住的地方。等攻克襄平后,司马懿大肆杀戮,城中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千余人全都被杀,同时收户四万,人口三十万,并将中原流人悉数迁回原地。在汉代,辽东地区本来就是多民族的群居区,汉人一离开,当时的少数民族自然而然填补辽东地区的空白。当时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如鲜卑、匈奴等部趁机进入辽东,促使辽东地区的主人由汉人换成胡人。这样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东北千年无汉人。

然而,从当时的社会现状、经济、政治、道德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来看,司马懿平辽东所采取的政策,无疑是具有历史局限性。

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故其政治中心在中原。毕竟曹魏有五都之说。《魏略》曾提到

“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五都对曹魏而言,泛指非常重要的城市。故曹魏的兵力固然都集中在这些重点城市里。再说曹操从陈留起兵,陈留是曹魏势力发展的起点;而后奉立东行的汉献帝于许昌,许昌成为曹魏势力提升的中间点;然后封魏公,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城,邺城则是曹魏势力壮大的顶点;最后,其子曹丕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洛阳就成为曹魏势力飞跃的终点。

辽东相对于中原而言,天气恶劣,地方偏僻,很容易水土不服,还容易生病。辽东地形,以山地为主,要是没有向导,特容易迷路,根本去不了或是去了就回不来。另外,曹魏离辽东甚远。按《三国演义》记载,即四千里之地,往百日。三国时的里应是沿用汉朝的长度。东汉一里相当于现代的四百多米,准确点四百一十五点八(415.8)米。四千里就是现在的一千六百六十多(1663)千米。四千里再加上辽东恶劣的自然及气候条件对现在科技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但对古代,古人而言,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那也是与蜀道不相上下,照样难于上青天。然后,曹魏的社会现状。曹魏在三国中虽实力最为强大,但军事重心仍旧放在防御东吴和蜀汉的进攻。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魏国调兵到辽东,所需时间特别长,对后勤保障就是一种考验,压力极大。这也是当年郭嘉用计策除去二袁(袁熙袁尚)而不是让曹操亲征辽东的原因之一。

当时的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不高,根本无力支撑一支大军如此远距离的征战。此外,还存在辽东的民族问题。三国时的辽东位置十分特殊,东有高句骊,西有乌桓,南有韩和濊,东北有夫余,西北有鲜卑。而高句骊、乌桓和鲜卑都是好战民族且辽东以山地为主,易守难攻。在没有必要的前提下,攻打辽东,空耗钱粮不说,还得驻兵防守北方游牧民族,这对当时的曹魏而言,吃力不讨好,还是十分不明智的举动。因此,司马懿平辽东后不经意做了两件事,对后来的西晋末年动乱埋下隐患,间接导致了司马家走向覆亡。

司马懿基于个人的历史局限性,在平定辽东后,无意中做了两件事情,对自己所处的年代来说,倒没有多大影响,但对后世而言,莫过于让中原被五胡侵占、北方沦陷,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标签: 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司马懿韬光养晦,熬死三位帝王,子孙三代成就西晋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公元179年—251年),是曹魏政权的几朝元老。司马家族名人辈出,司马懿的高祖是汉朝征西将军,曾祖是豫章太守,祖父是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是京兆尹。司马懿少年之时就聪达满誉,很有才能。曹操第一次当官,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推荐的。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当丞相,丞相府的西曹掾崔琰说司马懿

  • 作为后代子孙,东晋明帝是如何评价司马懿父子得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

    众所周知,三国历史的最后结局是“三分归一统”,最终被司马懿祖孙三代所建立的西晋统一。但有意思的是,虽然西晋是整个汉末三国时代的最后胜利者,但是司马懿祖孙三代的历史评价却比不上曹操、刘备、孙权这三国的“三巨头”。司马懿祖孙三代之所以比不上三国“三巨头”,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西晋没有像汉唐那样成为延续

  • 如果诸葛亮没病死,和司马懿比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

    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直都是智慧的代表人物,卧龙岗上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他出山,后来的诸葛亮表现不负众望,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等故事都是家喻户晓的,每件都显出了诸葛亮的聪明睿智,连周瑜都被诸葛亮给气死了,这么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却斗不过司马懿,司马懿还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当了皇帝,这是为什么呢?司马

  • 历史上司马懿是怎么死的?揭秘三国历史上大军师司马懿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

    要说起三国时代的牛人,司马懿绝对是真面的佼佼者,司马懿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三国的后期,曹操死后,司马懿的才能和野心才逐渐的显露出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司马懿是怎么死的。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屡屡抵抗蜀汉的诸葛

  • 历史上司马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中最爱的是张春华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

    电视剧《虎啸龙吟》,随着这波追剧热潮,很多观众开始好奇历史上司马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中最爱的是张春华吗?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司马懿的简介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司马懿,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潜伏曹魏多年,最终大权在握,为天下三分归晋奠定了基础。如此枭雄,一生有四个女人在他生命中留下印记,最爱的竟是

  • 司马懿是真的害怕有埋伏,还是真的没有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司马懿,空城计

    诸葛亮的“空城计”见于《三国演义》。故事大概大略如此:诸葛亮兵出祁山,不想先锋官马谡误失街亭,前线大军节节受困。情急之下,孔明决意退守汉中。大军尽去,此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五千兵马驻守西城。一日,忽接探马飞报,说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正往西城而来。此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驻城的五千兵

  • 在历史上的今天,司马懿篡位夺权,魏国灭亡,,晋朝建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曹操,

    魏帝曹芳和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等至高平陵(今河南洛阳东南大石山)去祭扫魏明帝曹睿的陵墓,史称“高平陵事件,高平陵之变,高平陵政变”。249年2月5日(距今已1769多年)(曹芳嘉平元年正月初六日,距今已1769年)司马懿以皇太后的名义下令紧闭洛阳所有城门,占据武器库,退兵治水浮桥;命司徒高柔假节行

  • 他打败诸葛亮,却被司马懿设计害死,司马懿是害怕他还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郃,三国,诸葛亮,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曹魏大将张郃是因为追击诸葛亮而死于非命的。具体死亡原因则是诸葛亮退军,司马懿派张郃追击,张郃不同意,认为“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然而司马懿执意不听,张郃无奈,只好硬起头皮去追。结果一头撞进了诸葛亮布好的埋伏,蜀军“弓弩乱发,飞矢中郃右膝而卒。”从史料记载可知,作为魏军统

  • 曹操要是选择曹植为嗣,杨修会不会夺位当皇帝,还是会被司马懿干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操,曹丕,杨修,

    大家都知道,要成为司马懿,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个是本人活得足够长,把别人都能熬死;第二个是能熬到一个幼年登基的皇帝出现;第三是自己的子孙够多,而且不能短命,能接着干。先来看第一条。杨修比司马懿还大四岁,生于公元175年。曹植比曹丕小五岁,生于公元192年。如果曹操没有杀杨修,并且立曹植为嗣的话,那么

  • 司马懿到底是怎么夺取魏室的政权的?仅靠隐忍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司马懿,曹操,

    司马懿本人没有当过皇帝,但是他有没有这个野心就不好说了。身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一共活了73岁,熬死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在自己行将就木的时候回头一看,那些比自己强的,能镇住自己的人都已经化为一抔黄土。自己心里面难免也会有一些别的想法产生。自己不当皇帝留下谋朝篡位的骂名,但是可以让自己的子孙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