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有没有和诸葛亮正面交锋过?原因是什么?

司马懿有没有和诸葛亮正面交锋过?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48 更新时间:2023/12/19 20:08:44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

打不打得过,一点都不重要。因为,根本没有必要打!

《兵法》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在不交战就能获得战争胜利的情况下,还要去打,那才叫蠢呢!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交手,是在诸葛亮第四、第五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两次采用的方法都如出一辙,那就是抢收交战区的粮食,坚守不战,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对付粮草、物资转运困难的诸葛亮,专等蜀军粮尽撤退。

这种行为看上去非常窝囊,甚至魏军内部都对司马懿十分不满,讥讽他是“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后来诸葛亮为了激司马懿出兵,给他送去了一套女人衣裙,羞辱他如同女人一般胆小,可司马还是不为所动。

对峙的结果,是第四次北伐因蜀军粮草耗尽退兵,第五次北伐因诸葛亮中途病逝而结束。从此,蜀汉鸽派蒋琬费祎主政,多年不曾有大规模战争。

有人根据司马懿坚壁清野的战术,认为他是不敢跟诸葛亮交手,因为他没有把握击退蜀兵、打赢诸葛亮。

这个观点属于不可知论,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但是,我想说的是,既然可以不打,那又何必冒险去打?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司马懿、诸葛亮双方的攻守立场。

北伐,诸葛亮是攻击方,司马懿是防守方。作为攻击方,战争胜利的标准是攻下城池;而防守方只要守住城池,就算是赢了。既然如此,防守方为什么一定要出兵和攻击方正面交锋呢?

自古交战,打的不仅是将领的指挥水平和军队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后勤保障、粮草供应,因此才会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

这一点,显然是守方比攻方更有优势。因为攻方的粮草必须拖着长长的运输线,不断往前方战线供应,而守方有城池,有储存的粮食,里头饮食、医疗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不像攻方那样风餐露宿,随便生个病估计就再也回不去了老家。

所以我们无论看史书、小说、评书、影视剧,不愿意交战的都是守方,着急攻打的都是攻方(除非守方的城池被彻底包围了)。你只能看到攻方不断到城下叫骂,从没看见他们按兵不动,守方主动跑到他们营地外面骂骂咧咧的。

因为攻击方耗不起啊!大军在外一天,要耗费多少粮食?至于防守方,只要储备充足、心态好,城中就是巴厘岛!

这个问题在诸葛亮的北伐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蜀汉与曹魏两国国力悬殊实在太大,汉代天下十三州,蜀汉只有西南益州一个,曹魏独占北方九州。以一州的粮草对付九州,你说费力不费力?

更何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就决定了蜀汉的兵粮运输存在先天性的困难。而曹魏呢?后方是一片坦途,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粮食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

我们举一个例子,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攻打陈仓,当时曹真已在前一年预料到这点,派郝昭修筑城池。结果,诸葛亮浩浩荡荡杀到陈仓城下,怎么攻都攻不进去。一个多月后粮草耗尽,只得灰溜溜地回去了。

既然曹真、郝昭有这么好的经验,司马懿为什么就不能照葫芦画瓢呢?

就这样,司马懿头一次耗到了诸葛亮粮草耗尽,第二次直接把诸葛亮耗到油尽灯枯,撒手人寰。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多好!

但是有人会说,难道司马懿就不想灭掉诸葛亮吗?斩杀诸葛亮,这是多么大的战功啊!

可能想也可能不想。养寇自重这种阴谋论,自古就有许多人相信,说司马懿想把诸葛亮留着,对曹魏构成威胁,这样朝廷就不会收走自己的兵权。

这个说法逻辑上讲得通,但诸葛亮就那么好灭吗?

想让诸葛亮吃大亏,基本上不太容易。

诸葛一生唯谨慎,出兵之前都留有后路。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这么大的漏洞,诸葛亮都能“拔西城千余家入蜀“,从容退走。

况且在诸葛亮没有明显失误的情况下,就更不可能指望司马懿一个防守反击,把诸葛亮指挥的蜀军击溃了。

既然灭不掉,费那个劲干什么?让他们走就是了。

就魏军与诸葛亮交手的战例来看,不交战就是比交战要好。

第二次北伐,郝昭成功堵住了诸葛亮进兵的道路,熬到他粮尽退兵。结果王双出兵追击蜀军,反被斩杀。第四次北伐,同样的情形又上演了一回。诸葛亮退兵,张郃追击到木门道,被埋伏在此的蜀军射杀。

可见,诸葛亮真的很会保证退兵的安全,时时刻刻都留有后手,跟他打仗,确实难以占到大便宜。

关于张郃之死,有人认为是司马懿判断失误,也有人认为是他故意为之,就是要借诸葛亮之手除掉忠于曹魏的张郃。

不管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对的,但它们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不打是对的!司马懿防御住诸葛亮的进攻,不就达到抵挡蜀军的战争目的了吗?

标签: 司马懿三国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从东汉活到西晋,最后93岁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孚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孚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的司马家族,在历史上非常显赫,甚至可以说是魏晋时期的第一大名门望族,辉煌了几百年的时间。从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开始,就历任东汉高官,到了司马懿这一代,他们兄弟八个都非常有名,在当时号称为“八达”。其中

  • 司马懿被困死在上方﨏,诸葛亮为何不趁机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懿,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对于这件事的解释《三国志》里没有记载,《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显示有这样的一段情节,这仅仅只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段描述,而三国演义只是根据一定的历史背景而撰写的一部演义小说,这段情节应该是作者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增添的,这仅仅

  • 忠心护主反而不能善终,司马懿为何要杀张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郃,三国

    你们知道张郃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有的人忠心护主却被反杀,有些人献媚谗言却步步高升。在看过三国演义后,有很多人就对关羽的死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有人觉得是关羽自己轻敌怪不了别人,也有人觉得是孟达嫉妒关羽故意不援助,还有甚者认为关羽之死在于刘备和孙权串通好的,对于这种观点小编觉得很

  • 夏侯玄手握重兵的时候,他为何不反抗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玄,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夏侯玄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高平陵政变中,夏侯玄并没有参与任何一方的阵营中,而是选择了不作为,这让很多人感到费解,但其实这中间的缘由很简单。然而这一次的选择却间接的导致了夏侯玄被司马师杀害。首先,夏侯玄不选择和司马懿一起反抗有两点原因。第一是因为夏侯玄和

  • 同样是后代改朝换代 曹操和司马懿的名声为何差异如此之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司马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和司马懿篡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由于黄巾之乱,天下已经不受汉室掌控了。一时间各路诸侯割据一方,群雄开始逐鹿中原!曹操于微末中起兵讨贼,审时度势,极尽人谋。迎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内修政治、外治武备,三分天下有其二,为曹魏代汉奠定了

  • 司马懿为什么不选择司马师为继承人?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司马懿为什么不选择司马师为继承人的文章。当年司马师在平定淮南之乱时,竟被文鸯吓得眼珠子都掉了,最终还因此而死,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无能之名。而其弟司马昭的雄心壮志路人皆知,可以说是天下闻名,为什么当初司马懿临终前会选择司马师作为继承人,而非更为出名的司马懿呢?首

  • 诸葛亮死后 司马懿为什么再也不攻打蜀汉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蜀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和蜀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军又在退军的时候发生了魏延杨仪内斗事件,一时川中震动。而作为 诸葛亮的头号大敌兼一生知己司马懿却没有趁势攻伐蜀国。甚至在以后的十数年间司马懿竟再没有踏足雍凉大地,为什么呢?公元234

  • 曹丕篡汉没有人骂 司马懿篡魏为什么会是唾骂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魏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篡魏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自古权臣好篡位!翻遍二十四史书,谋朝篡位的事情经常发生,如曹丕篡汉、朱温篡唐、赵匡胤篡周等等。这些谋朝篡位的人尽管被骂,但是不至于唾骂千年,可是有一个人篡位却是被骂千年,此人就是司马懿。都是谋朝篡位,都是不择手段,为何还要区别对待

  • 三巨头指的是哪三个人?司马懿排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三国

    军中“三巨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曹丕死后,他的长子曹叡刚登基不久,孙权那边就率先发难了,他想乘人之危,先发制人,于当年八月御驾亲征,攻打魏之江夏郡。明帝连忙召集御前会议,商讨对策。群臣纷纷建议发兵救援。司马懿没发话,他想观察一下新天子是否有自己的见解。明帝

  • 曹操连杨修都可以杀掉,他为何没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三国

    你们知道曹操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首先我们先说一下为什么曹操没有杀掉司马懿。曹操生性多疑,司马懿有狼子野心,他不是没有看出来,也不是没有动过要杀司马懿的念头,他想过。但是就在曹操计划杀掉司马懿的时候,曹丕却苦苦哀求父亲不要杀他。当时曹操知道,自己的位置迟早要传给自己的儿子,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