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什么不用 和魏延有没有关系

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什么不用 和魏延有没有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56 更新时间:2024/1/28 23:24:3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子午谷奇谋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子午谷奇谋,是魏延在北伐中提出来的一种设想,利用这个办法拿下长安,而且魏延要求的人数只有五千人,并不算多。可是诸葛亮却一直弃而不用,根本不考虑这个办法,所以这个办法就没有得到验证,有没有用也就没人知道,但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不用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但是诸葛亮为什么不用?原因其实和魏延没有什么关系。

提及三国乱世,“诸葛亮”一生为蜀汉开疆裂土,南征北讨,可称刘备江山的擎天之柱;尤其是刘备死于白帝城之后,蜀汉多年攒下的家底几乎赔光,此时诸葛亮正式全权接管蜀汉,开始了“军政一手抓”的政治生涯。而此时也出现了另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魏延”;说起其人还有条“千古名计”——子午谷奇谋。

“子午谷奇谋”简单的解释是:“魏延”自领或五千或一万的兵马与诸葛亮分开两路进兵,“魏延”抄道“子午谷”直取长安,然后固守长安和潼关;与此同时诸葛亮“斜谷”进兵,两军会合于潼关,如此“关中”可定。乍一看此计颇得兵法,若得重镇“长安”,蜀汉得到的可不仅仅是关中之地,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打进了曹魏腹地;如此计成功,曹魏虽不至于瞬间覆灭,但必定天下大乱,那时诸葛亮貌似就可以一举拿下北方诸城。

但是“子午谷奇谋”还是被孔明拒绝了,为此“魏延”四处抱怨,说“诸葛亮不懂兵”;就是后世也有诸多声音力挺“魏延”,说不用“子午谷之计”是诸葛亮最大的败笔,甚至更升级到孔明嫉贤妒能的高度。真的是诸葛亮“不懂兵”?还是孔明真的就是嫉贤妒能的“小人”?对此后世争议不断,甚至留有“以诸葛亮为不知兵”的歇后语来讽刺那些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人;其实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谋”并非对魏延有意见,反是对他的保护。

“蜀汉势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万余精锐对于诸葛亮来说几乎成了“心头肉”。试想“魏延”出子午谷攻取长安,若成功,曹魏各地兵马必定急驰救援,一万人能守得住吗?如果“魏延”出子午谷不能成功拿下“长安”,那就等同于孤军深入,其后果是什么不言而喻。如此,无论“魏延”能不能攻取长安,以诸葛亮出斜谷的速度肯定是不能及时救援的;不能及时救援就意味着“魏延”面临着生死抉择。出于全局观,毕竟当时蜀汉已无能人,“魏延”算是仅存的三国名将;虽有瑕疵,但诸葛亮也不舍得就这么白白浪费掉还算人才的“魏延”。

这还只是其一,其二更加重要。古语有云“兵者,诡道也”,一个合格的军事家不仅仅局限于“行军打仗”,更多的还要考虑当时的天下大势。想当年“关羽”率先北伐,一路势如破竹,围曹仁、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甚至逼得曹操一度产生了迁都的想法;按理说这速度足够快了吧,这样的战绩是不是形势一片大好?可是东吴却在此时背后捅了关羽一刀,此举名义上是东吴想夺回“荆州”,实则是不允许蜀汉独占鳌头。

所谓“孙刘联盟”,说到底不过是形式上的联合抗曹而已,但无论“刘备”还是“孙权”的最终目的都是由自己统一中原,可能的话甚至还想做“皇帝”。既然“孙权”也想做皇帝,又怎么可能看着蜀汉节节胜利,而自己毫无作为呢?况且蜀汉一旦灭了曹魏,下一个势必对“东吴”用兵,从这点出发,孙权也不允许“关羽”北伐成功。

说“关羽”其实还是为了解释“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北伐其实和当年“襄樊之战”面临的情况一样;毕竟东吴在东线“合淝”一带牵制了曹魏大批兵力,这时候诸葛亮用兵才能与曹魏兵力相抗衡,或许还能有其他方面的些许优势。如果此时诸葛亮采用了魏延的所谓“子午谷奇谋”,且不说成功与否,单是进入曹魏腹地这一动作就势必引起东吴的猜忌;再如果“魏延”侥幸成功,那东吴很可能再次上演当年背后“捅刀子”的事。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东吴再次背盟,与曹魏结成联盟,那么曹魏东线的部分兵力就可以抽调至西南对抗诸葛亮和“魏延”;那时候不仅“魏延”铁定失败,就连诸葛亮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个问题。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如果“东吴背盟”并联合曹魏,再上演一次当年“吕蒙”出兵伐蜀的情况怎么办?而此时的诸葛亮大军在斜谷、魏延在长安,再想回军抵挡“东吴”肯定来不及,难道任吴兵长驱直入?与此同时曹魏再兴兵夹击,此时的诸葛亮面对的可就是北有“曹魏”,南有“东吴”的双线夹击;到那时,即使孔明有通天的本事也难抵挡,甚至“蜀汉政权”就此覆灭。

因此诸葛亮深知,用兵越险,对东吴的依赖度就越高;作为一个卓越“军事家”,孔明首先考虑的不是“子午谷奇谋”能否成功的问题,而是率先考虑东吴会不会产生威胁的问题。当年孔明早有“隆中对”的策略在先,想要一统中原,首先要做的就是“跨有荆益、结好孙权”;而此时诸葛亮已经失去了“荆州”这一战略要地,但对“东吴”的依赖度丝毫未减。

蜀汉不过只有一个贫瘠的“益州”和周围一部分同样贫瘠的地区,这样的资本根本无法和曹魏打消耗战;然而好不容易才形成的“三足鼎立”格局,由于三方都各有需求,致使互相牵制的形势又牢不可破。这就促使诸葛亮在用兵之时必须把“天下大势”考虑在内,甚至还要将行军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速度太快则东吴背盟,速度太慢则得不偿失。这也是诸葛亮数次北伐中,或是粮草不济,或是稍有不利便马上退军的主要原因之一;只可惜魏延只能为“将”,理解不了为“帅”的苦衷。

因此说,魏延“子午谷奇谋”无论最终能否成功,诸葛亮都会站在宏观的角度予以拒绝。

标签: 诸葛亮子午谷奇谋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杀魏延的原因是什么 说到底还是因为性格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延,诸葛亮

    魏延为什么被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根据三国演义描述,魏延在刚跟随刘备的时候就遭到了诸葛亮的打压,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如果不是刘备求情,魏延可能很早就挂了。当然这种说法只是演义,如果诸葛亮一直打压魏延,以魏延的性格可能早就跑了。魏延在蜀汉可以

  • 马岱斩杀魏延之后 马岱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岱,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岱的下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在五丈原死后,杨仪和魏延之间的矛盾被激化。阅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诸葛亮交给马岱一个秘密任务——斩杀魏延。马岱的身份不简单,他是五虎上将马超的堂弟。武功超强,凭借一己之力杀死魏延。但是,在他杀死魏延之后,去了哪里

  •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杀魏延 诸葛亮是真的杀魏延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魏延

    还不知道:诸葛亮杀魏延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杀主投敌之人都不受人欢迎,不管你将来有多大成就,都摆脱不了不忠不义的烙印。而三国时期的魏延,就深有体会,他杀韩玄,迎接刘备入城,可以说为蜀汉立下大功。刘备虽然很欣赏他,但诸葛亮却认为他不忠不义,甚至还指

  • 魏延一生有何战绩?他到底该不该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延,三国

    对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34年秋,垂危之际的诸葛亮自知难以活着回到汉中,预托死后的军事。决定由杨仪暂时指挥全军撤退,而由魏延断后。在这里诸葛亮已经预见到了魏延可能不服从命令,其措施就是尽可能减小因此而造成的损失。至於魏延后来,擅自提前回师并将栈道

  • 蜀汉四大军功封侯之中 魏延的南郑侯含金量为什么是最高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延,南郑候

    还不知道:魏延南郑侯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通典》记载:“魏与吴蜀,多依汉制。”吴蜀魏三国在官职、军职、爵位等方面大多遵循汉制,比如两汉爵位有列侯和关内侯之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列侯有食邑之地,而关内侯没有食邑、纯粹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而已);列侯从高到低分别

  • 蜀汉后期无将,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延,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魏延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诸葛亮看不上魏延,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让人想不通的是,从诸葛亮第一次看见魏延的时候,心里就憋着一股劲,想要除掉魏延,这又是为什么?有的人从心理学推测,这并不是魏延自身的问题,而是因为魏延特别像一个人,而这个

  • 马岱在杀了魏延之后到底去了哪里 马岱最后葬在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岱,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马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临死前,感觉时日无多,便开始交待后事,诸葛亮依次叫了三个人,先是姜维,将自已所记兵书、阵法、兵器都传给姜维;接着找来马岱,授以密计,并嘱付死后按计行事;最后找来杨仪,并授予锦囊一个,告知死后魏延必谋反,等魏延反时,可拆开

  • 诸葛亮为何要杀魏延?这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决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诸葛卧龙,我们都知道他草船借箭的机智、七擒孟获的仁慈、空城计喝退司马懿的胆量。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诸葛亮到后期也开始犯错了,大家一定会想错误的估计了马谡的实力任用马谡去守街亭,结果导致街亭失守,最后致使北伐失败。马谡年轻是才气

  • 魏延被杀到底死得冤不冤 为何史书上没有记载魏延的罪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蜀汉,魏延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延之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和曹操相持数月后,终于占据了汉中,接着刘备即位汉中王。刘备在回成都时。考虑要选拔一员重将镇守汉中,当时普遍认为,张飞是最佳人选,但出人意料的是,刘备看中了另外一人,提拔他为“汉中镇远大将军”,领汉中太守。

  • 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魏延的“奇袭子午谷”?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诸葛亮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诸葛亮之所以先南征而后北伐,是想在荡平后院之患,把扰乱边庭的南方少数民族平定下来,再腾出手来进行战略反攻,出祁山,过秦岭,兵临渭水,直逼长安。想步曹操官渡之战、周瑜赤壁之战的后尘,通过一次大规模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