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庞统没早逝刘备会不会一统中原吗?

如果庞统没早逝刘备会不会一统中原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44 更新时间:2024/2/10 18:42:57

但如果庞统没死,刘备会一统中原了。这个看上去也不太可能,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多未能成功。搞得国力一天天的衰弱最后走到灭亡的地步。当时魏国和吴国国力强盛身边有那么多文臣武将为他效力。魏国有司马懿,吴国有陆逊,即使庞统在也只能帮蜀国把国家冶理的强盛一些。也不太可能帮刘备一统中原。魏蜀吴三国的国君当时都是明主,谁也灭不了谁即使换成庞统代诸葛亮出征也不可能成功,最多只是留下很多经典战役,也不会改变当时三国局面。

蜀汉面积其实也不算太小,很多地方还是未开发,道路不通,山沟沟太多。而蜀汉总人口太少,也才90多万,跟曹魏四百多万人口,孙吴两百多万人口,都是差远了。蜀汉人口不过百万,却要负担10万多兵力,负担必然很重,经济不会好。诸葛亮六出祁山,最大兵力也才6万,而曹魏,西防兵力达20万。可以说蜀汉已经根本不具备统一天下条件,而且三国中最弱的,汉室权威也丧失,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网络配图

蜀汉似乎在夺得荆州和益州后,实力大增,但要说有一统天下的能力,这就错了。当时刘备也不过占荆州西南一块而已,曹孙都各占荆州一部分。刘备兵马,最巅峰时期,也不过12万。根据最新考古研究,即使夷陵之战时,刘备东征总兵力也就7万多,而且还大败于陆逊,逃回去不到一半。蜀汉本来占据四川,天府之国,凭借天险地利,易守难攻,若再占据关中,就是一统天下的大势。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确实打着为兄弟报仇旗号,其实他已经年事已高,老糊涂了,急功近利,想趁自己临死前,一统天下,须知欲速则不达。蜀汉的失败,源于隆中对的战略错误,要求太苛刻,还有其历史局限性,占据荆益与外和孙权,本身就矛盾的。还有最重要一条是天下有变,但曹魏却铁板一块,没有大动乱。刘备只剩一个选择,吞并东吴,但难度极大。刘备东征,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还急躁冒进,两面受敌,注定失败。就算刘备侥幸夺回荆州,也已经没有可以独当一面的统帅守荆州,隆中对战略已经失败了。

蜀汉还有两个致命弱点,就是后期人才匮乏和人口太少。

刘备初起无人可用,顾不得出身,但占据益州后,恢复门第制度,极大限制人才提拔。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握大权,几乎事必躬亲,压制人才发展,自己又积劳成疾而死。后期荆州党逐渐死光,蜀地本土人才比较少,读书识字,学习兵法,只有家境富裕的人才有条件做的。

网络配图

曹魏,占据中原十州,人口数百万,经济最繁荣,兵马钱粮最充足,人才也最多,而且统一北方,铁板一块。最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

孙吴,占据江东,人口虽然比较少,但200多万,也比蜀汉90多万强多,而且经过几代经营,根基比较深厚,江东多才俊,像周瑜、鲁肃、陆逊、陆抗等等,人才辈出,政治稳定,内部团结。而且凭着天险,易守难攻,经济比较安稳。水战当时第一,曹操父子两次南攻都失败,就是最好的例子。要说经历赤壁大战,孙吴实力大减,就是搞笑了。无论是按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是孙吴大胜,并没有损失多少兵马。

在刘备落难见司马微之时,司马微对刘备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但后来刘备两个都得到了,当时刘备占据荆州一大片地盘,武有五虎上将中的四员(关公,张飞,赵云,黄忠)马超是在后来攻占西川时收服的,文有诸葛亮,庞统。当世两位顶极军事人才,真可谓是一统天下的条件基础都已经俱备了,只需等待机会就可以率军出征,机会很快就来了,张松献图为刘备引路搭桥,刘备亲自出征,庞统为军师,而当时的西川刘璋手下也没有什么很高明的人才,庞统很快就可以能够帮刘备攻占西川。可刘备瞻前顾后,庞统又立功心切,所谓心急就容易出错,一失足成千古恨,凤雏被乱箭射死在落凤坡下。恐怕庞统在死的时候是心不干的。

网络配图

以他的军事才华居然寸功为立,按当时的情况讲刘备攻占西川之后,西川不是很稳定面临曹操的危胁,荆州孙权早就想攻占了,如果庞统不被射死的话,诸葛亮,庞统就是刘备的左右臂,应附当时的危机是很容易的,一个守荆州,一个守西川,也不会出关公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关公被杀,张飞被手下割头的事情,严重的削弱了蜀国的国力。以致于刘备集团从事业的顶峰衰弱下来。按当时刘备集团的国力跟曹操,孙权比刘备集团是最弱的。曹操,孙权身边当时有一大批谋臣辅佐。如果当时庞统没死。有他和诸葛亮辅佐就可以祢补这方面的不足,也不至于蜀国后来人才青黄不结,诸葛亮活活累死的局面。

到最后也只能是孙权,曹操,刘备他们这一代创业者先后死去,等到下一代强者一统天下。

标签: 庞统

更多文章

  • 揭秘:刘备取成都为什么不用庞统的上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

    庞统给刘备出的上中下三条计策:上策是昼夜兼道,在刘璋猝不及防时,直取成都;中策是装作回荆州,将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骗来杀掉,夺取白水关,然后进兵成都;下策是退回到白帝城,和荆州结合起来,再想办法图川。刘备最终采取了庞统献上的中策。上策太险,一旦不成会全军覆没庞统的上策是:“暗中选派精锐兵马,日夜兼程

  • 庞统周瑜是什么关系 庞统周瑜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周瑜

    对于周瑜和庞统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过多的记载,只知道庞统擅长于使用计策,而且大多都是害人的毒计,不过他的才能却能和诸葛亮齐名,只是比诸葛亮更为骄傲罢了。而周瑜这个人相信所有人都不会陌生,三国时期他几乎能和诸葛亮齐名。他的出众的才华可是被很多的人称赞的。网络配图虽然在史料的记载之中他在最后由于心胸狭窄,

  • 诸葛亮和庞统谁厉害 庞统死亡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庞统

    诸葛亮先请庞统,后又想废庞统诸葛亮能帮刘备拿下荆州,面对“民强地险”的西川却无计可施。既不知如何劝说假装仁义的刘备篡夺刘璋,也不敢为西川再打一场赤壁大战了。于是他就借吊孝周瑜之机去东吴请比自己高一筹的庞统。(这里孔明还有一层用意就是在刘家宗亲面前继续恪守疏不间亲,以掩饰异志,保持愚忠形象。)此后,两

  • 刘备爱才如命为何最终要杀庞统?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

    刘备胯下的战马,是三国历史上与赤兔马齐名的“的卢马”,这匹马原来为张武所有,后来赵云杀了张武夺回此马。刘备欲将的卢献于刘表,刘表的谋士蒯越认为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还以张武之死为佐证,吓得刘表又把马还给了刘备。刘备见刘表不要,就自己骑着。伊籍看到了也说此马妨主,刘备

  • 三国历史上大将庞统是不是故意死在益州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庞统

    三国的庞统是怎么死的?庞统的死因和被诸葛亮妒忌有关系?又有人说,庞统是故意死在益州的?庞统当然不是故意死在益州的,历史上庞统为施展自己的才华,先去投奔了孙吴,因貌丑恃才而骄不被接纳,才投奔刘备,最初也不受重视,后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

  • 如没诸葛亮庞统法正刘备就是别人嘴里一道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

    虽然在汉末的诸侯中,很多人出身都不是有经验的军事将领起家的,在战争的经验上面不分伯仲,但是在随后的时间中,袁绍、曹操等人迅速地成长起来,进而据有一方基业,天下布武,而刘备的成长速度太慢了,一直到晚年,在军事才能上面也是很菜的,要是没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的帮助,刘备就是个渣!网络配图纵观刘备的征战史,

  • 顶尖谋臣凤雏庞统与刘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庞统

    自古以来有力者可以争天下,有德者可以服天下人,刘备的争霸之路是崎岖不平的,因为他实力不足,不能用实力横扫天下,不能如同曹操一般虎视天下,刘备能做的也就只有以德服人。刘备虽然才干不足,能力一般,但是他的德行是受到无数人肯定的,虽然在演义之中,刘备的德已经到了近乎虚伪的程度,但是在当时却是没有多少人不称

  • 攻下成都后庞统说了啥子?刘备竟让他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庞统

    三国时期,在庞统的帮助下,刘备成功夺取成都,开始了他人生的巅峰之旅。可是在攻下成都之后,一向严谨、城府颇深的刘备也忍不住得意起来。刘备大摆筵席,置酒作乐,并且对群臣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冷冷的回答:“伐人之国而以为乐,不可久矣。”刘备一听大怒,说,周武王伐纣,那也是前歌后舞,难道他就不是仁

  • 庞统之死的隐情 为何死活不听诸葛亮和刘备劝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庞统

    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卧龙 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在《三国演义》中,庞统辅佐刘备的时间并不长。但功勋却不小,特别是献计征蜀为刘备占取益州立下了头功。只可惜在落凤坡,被飞箭射中不幸陨落,时年三十六岁。诸葛亮曾经算太乙、观乾象,看出将帅身上多凶少吉,故书信告之:“切宜谨慎”

  • 东汉末年著名谋士庞统的连环计被谁识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庞统的连环计被谁识破的

    庞统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庞统生于公元179年,卒于公元214年,庞统是湖北襄阳人。早年见,庞统身为庞德公的从子,跟随庞德公左右。庞统还没有名气之时,庞德公知道庞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便将庞统推荐给了好友司马徽。庞统二十岁的时候,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见庞统老实木讷,看上去一点也不聪明。庞统拜见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