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岱与马超是什么关系 马岱为什么杀魏延

马岱与马超是什么关系 马岱为什么杀魏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58 更新时间:2024/2/11 2:05:41

马岱字什么

马岱的字不详。在真正的历史文献上,没有说明马岱的字是什么,甚至关于马岱的事迹也很少。有日本历史学家根据中国陕西省一个县的乡土志得出结论,认为马岱字伯瞻。可是这本乡土志是在清朝书写的,距离三国已经很久远了,所以有人认为这个马岱和三国马岱不是同一个人。

马岱雕像

而且在这本乡土志上关于马岱的其他一些说法与正史有一些出入。书上记载马岱死后有谥号,可是在当时三国死后有谥号的只有十三人,都是名将。没有马岱的名字。因此这本书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可是在另外两本地方志的书上也发现马岱字伯瞻,而且这两本书比陕西的那本乡土志写得要早。乡土志是记录当地人物历史的书籍,没有必要去抄袭其他地区的乡土志。而且这三个地方隔着很远,更没有借鉴的可能。因此马岱字伯瞻的可能性较大,这样的说法也被众人接受。

还有一种说法是马岱字仲华。是民国时期小说家在写关于三国时期的小说时给马岱取的。这个小说家已经去世了,所以不知道他给马岱的字取为仲华是完全出自自己的想象,还是根据哪本文献知道马岱字确实是仲华才取的。

最后一种说法是马岱字丁琳。这也是最不可信的说法。网友认为马岱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杀了魏延,魏延与胃炎读音相同。有一种胃药叫马丁琳,所以就认为马岱的字就是丁琳。这完全是网友在开玩笑,博君一笑。

马超马岱

马超是马岱的堂兄。起先兄弟二人在曹孟德的手下当差。有一次,曹孟德为了进攻汉中,绕道凉州。凉州是军阀马超的领地。他以为曹孟德是来攻打自己了。询问其他将军,他们也有同样的想法。马超当机立断,不顾还在曹孟德身边的家人,起兵反曹。

马超雕像

曹孟德挑拨离间,使马超和其他将领起了内讧,加上曹操用兵如神,很快马超就失败逃亡了。也因为马超的起兵,马超所有在曹孟德身边的亲人全部被杀害。只有和他一起起兵的堂弟马岱活了下来。

马超带着马岱投靠刘备,双双被封为将军。结束了流浪生活。因为马超害得马氏一族被灭门,不顾亲族,所以马超的声名并不好。但毕竟曾经是一方军阀,倒也没人在他面前说什么。反而因为他的勇猛,有人来拉拢他。但被他果断拒绝了。刘备很信任他们兄弟两个,他率领军队伐吴的时候,留下来看守家门的就是他们堂兄弟。

他们兄弟两人的感情很深,马超非常爱护自己唯一亲人。在他死之前,因为放心不下弟弟,强撑着身体给主上写了封奏折,叙说自己的不幸,并恳求君上能够善待自己的弟弟,表明这是自己唯一的愿望,希望陛下能答应。

尽管马岱也是勇猛冷静的有名将领,但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声名是不及他堂兄的。唯一比堂哥好的,就是他不像马超那样处处被人猜忌。马岱的一生都是在跟随哥哥,效忠哥哥,得到哥哥的庇护。

马岱杀魏延

马岱杀魏延受到了当时朝中大臣杨威公的指示。那时,诸葛孔明去世了。在去世前,让魏延断后。杨仪让人去试探魏文长的意图,可谁知道他一点都不想听杨仪的指令。两个人都在主上的面前说对方谋反。

《新三国》魏延剧照

魏延率先攻击杨威公。可是众人都担保杨威公。魏文长只得逃走。杨仪派遣了马岱去追杀魏文长。马岱不负使命,成功带回了魏文长的头颅。

但马岱杀魏延还有其他的版本。有人说诸葛孔明早就看出了魏文长有反骨,所以偷偷把马岱派到魏文长的身边做卧底。并告诉他,如果在他死后,魏文长没有听从他的指令,马岱就必须要杀了他。马岱之所以被诸葛孔明选为卧底,是因为他原先不是刘玄德阵营的人,那么他取得魏文长的信任比较容易。诸葛孔明很信任马岱,把一件能决定蜀国未来的事交到了他的手中。如果马岱被魏延策反,蜀国就会步入另一个局面。

在三国演义中,马岱杀魏延的经过是这样的。诸葛孔明死了。魏文长被先生料中了,不肯听杨仪这个最高指挥的命令。杨仪打开了孔明先生留下来了锦囊。向魏文长叫喊,谁能杀我。文长刚应一声,身后的马岱早已拔出了他的佩刀,准确无误地刺中了魏文长的胸口。魏文长只能演睁睁看着自己倒下。马岱干脆利落地拿回佩刀。马岱成功杀魏延让当时蜀国的局势稳定下来,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标签: 马岱马超魏延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杀死魏延大揭密:恐刘禅驾驭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魏延

    很多人都有疑问,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为何无缘无故被诸葛亮杀了呢?死的不明不白的。诸葛亮说他造反,真的是这样的吗?到底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呢?魏延简介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对蜀汉来说,汉中和荆州是益州的两翼,而汉中又居于门户要地,战略地位十分显著。而那时刘备又选魏延镇

  • 浅论魏延的人际关系与性格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延,命运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刘备自领益州牧后,随他入川的诸将得到封赏,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马超六将分别被封为荡寇将军、征虏将军、镇远将军、征西将军、扬武将军、平西将军。第七十三回,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再次封赏诸将,顺序是:关、张、赵、马、黄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两次重要封赏,排位略有变化,

  • 诸葛亮为什么打压排挤大将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延,诸葛亮,子午谷奇谋

    魏延是刘备集团的铁杆之一,早在刘备涿州组织武装镇压黄巾起义时,魏延就是其中的一员,是刘备集团的铁杆之一,这从刘备的任命可以看出。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并要返回成都经营后方。汉中军事、经济地位十分显要,自然要挑选重要将领在此镇守。大家都认为,镇守汉中的职任必张飞无疑,张飞也是这样看的。出乎众人

  • 魏延:三国蜀汉第二个实权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备受大家喜爱,他也是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巅峰成就之一。但他毕竟是一部小说难免会有艺术夸张,小说中有很多很三国史实不符,蜀汉名将魏延就是其中典型。大家知道,刘备出道以来,武不过关羽,张飞,赵云;文,不过简雍和孙乾,在徐州才有糜竺和糜芳兄弟的投靠。到荆州,刘备手下的人才多了起来,首先是徐

  • 解答千古奇冤魏延被诸葛亮设计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建兴十二年秋,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因病重垂危下令撤军,在临死之前诸葛亮密谋杨仪,姜维等人,诸葛亮告诉杨仪等他死之后大军陆续撤回汉中,让魏延断后掩护大军,如果魏延不听将令的话就把魏延杀死。网络配图 后来诸葛亮殁,杨仪等人秘不发丧并且派人去探魏延的口风,魏延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

  • 揭秘诸葛亮为何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相信有很多人都看过了,而三国演义中蜀国大将魏延貌似最具争议的一个人物。诸葛亮坚称魏延有反骨,出祁山的时候,魏延建议子午谷出奇兵不被采纳,诸葛亮死后,还要设计杀死魏延,这都是什么原因呢?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做?谈到《三国演义》,为魏延打抱不平的人就不少,尤其是为诸葛亮首出岐

  • 魏延为什么造反? 揭秘三国魏延造反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延,魏延造反,三国

    导读:诸葛亮打仗喜欢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啥就干啥,别问为什么,魏延能自己思考,每有意见和诸葛不符就顶撞,诸葛估计烦他了。至于最后反叛,是被杨仪小人陷害的,政治上的夺权,根本没有叛变。网络配图魏延是个将才。但做事急功近利,向诸葛献计出子午谷出长安就是个例子,这个地方地势险要,这样冒进的打法完全是拿

  • 火烧葫芦谷:诸葛亮竟然想烧死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延

    导读: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诸葛亮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知道赚了自己多少眼泪。话说诸葛亮火烧葫芦谷,司马懿自知难逃一死,正待放弃逃生,忽见天降大雨,诸葛亮见之发此感叹。然则,在其他版本的《三国演义》中火烧葫芦谷并非如此简单了,这件事竟然充满着诸葛亮的算计……网络配图“火烧葫芦谷,魏延宰马藏马腹

  • 魏延:三国第一悲剧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延

    导读:魏延可以说是三国第一悲剧人物,空有武艺却一生不被重用。他两投刘备,忠心可鉴却被诸葛亮认为“脑生反骨”,落得个一生凄凉的下场。网络配图魏延在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空有一身好武艺,一生颠沛游离,保了三个主人,没有一个信任他。刘备对魏延稍好些,又碰上个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诸葛亮

  • 历史探秘:诸葛亮为何死后要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延

    导读:诸葛亮杀魏延,在《三国演义》中颇为离奇。诸葛亮说魏延生有反骨,日后必反,因此他留下锦囊妙计,击杀魏延。那么诸葛亮为何要杀魏延?仅仅只是因为这个虚无缥缈的“反骨”?网络配图“谋反”过程回放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他死后,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首先是马谡被斩,然后是李严被废,接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