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劝曹操称帝,他有什么目的?

孙权劝曹操称帝,他有什么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84 更新时间:2024/2/15 15:32:08

在历史长河中,孙权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曹操去世前,也就是公元220年正月到三月之间。

这个时候,孙权与曹操的关系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既是政治使然,又是形势所迫,在政治上,孙权偷袭并占领了刘备势力在荆州所有的地盘,本着不能两面受敌的原则,与刘备敌对,就必然与曹操结盟。

其实早在公元217年南征孙权于濡须口时,击败了孙权,孙权这个时候已经改变了东吴的战略,采取了向曹操交好的政治姿态,并派出使者出访曹魏,同时与曹魏再次组成政治联姻。

在形势上,刘备失去荆州三郡,以刘玄德的个性和能力,是绝对不会容忍孙权得逞的,接下来一定会发生一场孙权与刘备之间的战争,既然是战争,孙权就一定会提前做好准备,包括孙权向曹操献上关羽的首级,不惜彻底与刘备决裂。

如此看来,孙权从公元217年开始,就转变了自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来联合刘备的政治战略,改为夺取荆州,吞并益州,与曹操划江而治的最高政治理想,由联刘抗曹转变为吞刘抗曹。

当然有。首先看襄樊之战中,孙权领导的江东集团的表现,孙权趁关羽在襄樊前线与魏军消耗时,令吕蒙偷袭荆州,一举夺下刘备已占据十年之久的荆州三郡,而且毫不犹豫地在行动前就定下了斩杀刘备一生的挚友和蜀汉集团二号人物关羽的计划。

孙权杀关羽的行动不仅仅是把首级献给曹操这么简单,明显就是为了消灭蜀汉最得力的将领,消灭蜀汉的有生力量,关羽是蜀汉唯一的名将,也是孙权吞并刘备唯一的障碍,孙权杀关羽,就是一条路走到黑,让本来脆弱的联盟立即变成彻底敌对的关系。

孙权的政治野心一直被低估,公元199年鲁肃向孙权献上榻上对,告诉了孙权一个大致统一天下的路线图之后,以及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提出的吞并巴蜀,挤压刘备,与曹操划江而治,最后统一天下的战略,孙权对整个天下的野心一直在膨胀,直到襄樊之战前后,孙权开始将战略付诸实施。

有所不同的是,鲁肃的战略是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操,而周瑜,以及后来的吕蒙、甘宁等人的战略却是吞并整个长江以南,与曹操划江而治,当鲁肃去世后,孙权的战略开始向吞并整个长江以南转变。

翻开地图就会发现,荆州、益州在长江中上游,也是唯二两个能避开江东引以为豪长江天险的地方,从荆州可以顺江东下直达江东,当孙权占领荆州后,而益州依然可以顺江东下,而毫不顾忌长江天险。

孙权为什么会劝曹操称帝,目的何在?

曹操刚刚封了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就向曹操上书,劝曹操称帝,普天之下只能有一个皇帝,如果曹操称了帝,那么一定会激化曹魏内部的拥汉派与拥曹派的矛盾,从政治上来说,这会增加曹操维稳的成本。

除了曹魏内部的拥汉派外,远在益州的刘备势力一直是打着汉复汉室的旗号,以汉室正统后裔自居的,曹操称帝,刘备怎么办?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这是华夏的正统观念,秦始皇称帝之后,除去新莽乱世,直到现在,从来没有二帝并存的情况。

孙权劝曹操称帝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转移矛盾,襄樊之战后,对孙权来说,最大的矛盾是与刘备之间的夺城之仇、杀将之仇,如果曹操称了帝,那么孙权与刘备的主要矛盾就转化为曹操与刘备的正统之争。

曹操如果称帝,那么孙权就自动成为魏国的臣子,而刘备自然不肯成为魏国臣子,必然会自立为帝,这样就形成了二帝争位,孙权假意臣服实际上保持独立的状态,那么孙权势力自然就成为魏、蜀之间争取的对象,这样就能让孙权在左右逢源之中赚最大的政治利益,还不用担心魏与蜀联合起来攻打自己。

也就是说,孙权劝曹操称帝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在政治上让魏、蜀联盟变成不可实现,如果是在东汉的框架下,魏、蜀之间其实存在合作共同攻击孙权的理论可能,因为刘备一定会因为孙权偷袭荆州而发动战争,到时天下势力最大的曹操如果趁机联合最弱小的刘备,一起攻打孙权,孙权如何应付呢?

没有永远的联盟,只有永远的利益,尤其是政治上的,谁又能保证刘备与曹操不会联合呢?当年曹操去世之后,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刘备还派出使者试探曹丕呢?可惜曹丕不是曹操,如果当时曹操还活着,谁敢说魏、蜀不可能联合呢?

如此看来,孙权在政治上的成熟度不逊于曹操与刘备,也正是因为曹操更加英明,所以一眼就看穿了孙权的小把戏,曹操还把孙权写给他劝他称帝的书信拿给所有的朝臣看,并说道: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

标签: 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曹操和刘备死后 孙权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孙权的军队,在长江边上打防守还能打出点气势,一拉出来搞侵略、肯定被办。所以,真得别指望孙权能出来逐鹿中原了。公元220年3月,曹操死了;接着公元223年6月,刘备也死了。要比能活,孙权是真能活,他一直

  • 孙权、曹操、刘备都有养子!他们的养子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孙权,刘备,曹操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孙权、曹操、刘备样子们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风云突变的三国时期,因为处处都有战乱,所以人才就显得特别的稀有珍贵,蜀魏吴三国君王为了争霸天下,纷纷都在招贤纳士。而各自手底下的谋士与武将,都为他们的统治付出了不少贡献。除了招贤纳士以外,刘备、曹操和孙权都认

  • 盘点孙权帐下的十二虎臣,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吴书里也有开国将领的并传,当中一共记载了十二个人,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被称为江表十二虎臣。程普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他是孙家将领中资历排位最高的人,在黄巾之乱爆发前已经官至

  • 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妹,他们俩之间为何差了11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尚香,三国

    对孙尚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直以来,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妹,这一点很少有人怀疑,不管是史书记载,还是民间传说,还是小说故事,亦或是现代的游戏动漫,对于这个设定都从来没有变过,已经成了一个固定的事实。但是如果看看他们的年龄就会让人感到很奇怪,孙坚死的时候,孙

  •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为什么孙权却笑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贾诩

    公元220年,曹魏黄初元年,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进位为皇帝,是为魏文帝。其后,曹丕立即确定了三公的人选,前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前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前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据说,贾诩荣膺为太尉后,还有一段小插曲。史书记载,东吴孙权听说这个消息后,竟然“笑之”,还评价说“曹丕的才能比不上曹操的十分

  • 孙权的劲敌几乎都被自己熬死了 孙权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三国

    还不知道:孙权为何不能统一天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魏、蜀、吴处于鼎立状态后,从经济、军事、人口等条件来判断,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只有曹魏的曹操,但由于蜀、吴两国割据一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得最终没有被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所鲸吞。

  • 孙权占据的“江东六郡”是哪些地方?“江东六郡”有哪些资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江东六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占有玉玺,正式僭越称帝,孙策趁机与其决裂。在和袁术决裂后,孙策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迅速削平了大量割据势力,占有了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扬州的广大地区,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

  • 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孙绍?而是将自己的位子传给弟弟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策,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策传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首先要清楚一点,自古皇帝或者诸侯传位就以两种方式存在: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孙策传位给孙权,而不传位给他的儿子孙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历史上传给儿子的,比传给弟弟的要多得多。孙策把自己的位子传给了弟弟孙权

  • 孙权年纪轻轻就成为一方大佬 孙权真的有那么表面那么风光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权,东吴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真的很光鲜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当时的八零后孙权接管江东,年纪才十九(虚岁),按现代就是刚升到高三的学生,还好当时没有高考,不用鸡鸣而起,废寝忘食学习,准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大战",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大小孩。相比十年寒窗苦读天下圣贤书籍,一生

  • 汉献帝如果除掉曹操的话 刘备和孙权会不会效忠于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献帝,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献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假如汉献帝除掉曹操,对于刘备、孙权是否会选择效忠这个问题,不可能有绝对的答案存在原因是这个问题本身假设就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汉献帝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除掉曹操。假如汉献帝完全通过自身发展的力量除掉曹操,实现权利逆袭,那么毫无疑问汉献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