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哪些好处?为什么董卓“挟天子”却被围殴?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哪些好处?为什么董卓“挟天子”却被围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80 更新时间:2023/12/9 10:41:25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哪些好处?为什么董卓“挟天子”却被围殴?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大多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干的事,但这个建议其实是沮授给袁绍提的。

《后汉书·袁绍传》: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挟”这个字眼威胁性太强,曹操谋士提的建议都比较柔和,如荀彧的“奉主上以从民望”、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不过二者的意思是一样,把皇帝攥在自己手里,既可以获得合法性,占据道义制高点,又可以合法地收买人心。

或许你会认为乱世之中拳头最大,扯这么多虚名没用,但名头这个东西,说没用确实没用,汉献帝一个皇帝也差点被饿死;说有用确实有用,有了皇帝以后,曹操封官揍人都容易多了。

这就是挟天子有优势的第一个前提:天子还有号召力。如果天子没有号召力的话,其实是个烫手山芋。

汉朝的灭亡其实是自上而下的结果,黄巾起义只起了催化效果,决定因素是地方豪强支持产生的军阀混战。曹操起家的时候就是典型的豪强军阀,他跑回老家扯旗一喊,曹氏、夏侯氏带着人马来投,这就是曹操的第一桶金。

曹操是宦官之后,这个身份是比较受歧视的,跟袁绍四世三公的身份比起来,号召力要低很多,获取更多豪强支持也就成了难事。所以荀彧建议“奉主上以从民望”,这个“民”不是老百姓,老百姓可不管汉朝死活,而是那一帮地方豪族。

手中握有天子后,曹操就能以政府的名义取得豪族的支持,如颍川赵氏、钟繇王朗华歆陈群等等。这些豪强的支持也成为曹操在初期巩固后方稳定,得以进行屯田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了天子这张大牌,曹操跟其他军阀的关系也大有回旋余地,既能以朝廷名义安抚距离远的、实力强的,如马腾韩遂都派了人质,以示服从。也能以天子名义征讨距离近的、实力弱的,被打败后,这些军阀投降也没什么负担,毕竟是降汉,符合大义。

官渡之战前贾诩劝张绣投降时,首要理由就是“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甚至赤壁之战前张昭劝孙权投降时,用的也是曹操占据政治、军事双重优势。

其实曹操接到汉献帝后,受影响最大的是袁绍,在此之前他是军阀中最具号召力的(世家身份摆在那里),现在完全被曹操压制,汉献帝一封诏书下来,责问他“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他再咬牙切齿也只能上表谢罪。

曹操很快为自己的翘尾巴付出了代价,给袁绍太尉,袁绍不要,曹操吓得赶紧把自己的大将军让出去,生怕袁绍兴兵来攻。因为此时的曹操根本不是袁绍的对手,刚脱离袁绍附庸呢,翻身装个十三就被教做人。

这就是挟天子有优势的第二个前提:要有足够的武力守住天子。天子要在你手里才是你的优势,在别人手里就不是了。

汉末盯着天子的军阀其实不少,袁绍阵营就早有人提议抢天子,但袁绍觉得自己的号召力足够了,没这个必要。而且他干过另立天子的事,跟汉献帝有过节,把人接来就是个麻烦。

后面袁绍被人下诏下烦了,又找借口想让汉献帝从许都搬到他的地盘去,曹操不傻,自然不让。袁绍南下官渡之时,沮授还劝道:“今举兵南向,于义则违”,这就是没有天子的苦恼。

也是官渡之战时,孙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幸亏他被刺杀了,不然曹操还要应付一番。

当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只有优点,只要第三个前提没搞好,优势瞬间被劣势,那就是跟天子的关系。

董卓手里也有天子,结果被群殴。袁绍也是考虑到自己跟汉献帝的关系,接受郭图“今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的建议,不迎天子。

从曹操受到的待遇来看,曹操跟汉献帝的关系还算好的,曹操从没有真正威胁过汉献帝的生命安全,杀伏皇后也是汉献帝先动的手。至少在表面上,曹操给了汉献帝足够的尊重,这使得他没成为董卓,落下把柄给军阀围殴。

曹操跟董卓结局的差别,恐怕还是内政方面的,董卓残暴不仁、骄奢淫逸,曹操却兴修水利、提倡节俭,这些政策既可以为百姓带来有饭吃的好处,也可以大大增强曹操的实力,让曹操有足够武力守住天子、剪除群雄,把政治口号落到实处。

还有一个前提,是曹操没遇到的,那就是天子没有武力,如果天子身边跟着一支禁卫军,迎天子搞不好把自己迎没了,所幸汉献帝身边没几个人,曹操直接捡回家就行了。

标签: 三国曹操董卓

更多文章

  • 黄巾起义和董卓乱政相比 哪一个对东汉的危害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巾起义,董卓

    黄巾起义和董卓乱政哪一个危害更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灵帝当政时期,发生了黄巾起义。虽然黄巾起义声势很大,但在大汉朝廷的运作下,很快就将大多数消灭了。这段历史,其实并不像很多网络小说中叙述的那样,很多人受益。事实上,与黄巾起义相比,小

  • 皇甫郦:劝皇甫嵩诛杀董卓,调和李傕郭汜矛盾时被记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甫郦,三国

    他是皇甫嵩的侄子,劝皇甫嵩诛杀董卓,调和李傕郭汜矛盾时被记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总有些人物在史书中惊鸿一现,要从零零散散的资料中对他们推测一二,这不代表他们不重要也不代表他们应该被忽略。本篇要聊的是皇甫郦lì。看到皇甫郦这个名字你会想起

  • 刺杀董卓的两个人除了曹操还有谁 那个人到底叫什么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董卓,曹操

    还不知道:刺杀董卓的两个人除了曹操还有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于董卓这个人,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同时他也是一个霸道,比较土匪的人,而且也不是一个忠臣。董卓利用战乱和当时朝廷的兵力弱势,废了少帝并挟持,东汉就名存实亡了。在这种情况下,

  • 董卓入京只有小部队的人 为什么其他人却束手无策拿他没办法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董卓,东汉

    董卓入京只有小部队的人为何其他人却束手无策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外戚阵营、宦官阵营、士族集团,东汉政权就靠这三股势力支撑着。不过在汉灵帝一死,这三大阵营就开始为皇位继承权问题闹事了,于是乎引来了豺狼董卓,领着军阀阵营霸占了汉室,进而改变了东汉

  • 董卓为何会背负千古骂名?董卓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董卓

    董卓为何会背负千古骂名?董卓究竟做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董卓在灵帝末年的时候,作为驻守凉州的将领,长期与羌人作战立下了很多战功,后来就被朝廷任命为刺史一职。当时的朝廷的局面错综复杂,董卓一边驻守凉州,一边洞察着朝廷的动向。而就在董卓找寻时机的时候,何进竟然主动邀请董卓进京,这可

  • 董卓对吕布“誓为父子”,是什么让吕布起了杀董卓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吕布,董卓

    董卓对吕布“誓为父子”,是什么让吕布起了杀董卓之心?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人物中,吕布武力值极强,但名声极差。吕布原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属,深受丁原器重。后来,吕布受董卓引诱,背叛丁原。在杀死丁原后,吕布认董卓为义父。由于吕布的反复无常,有人给他冠以了“三姓家奴”的蔑称。说起

  • 董卓作为吕布的干爹 这个逆子为什么敢和干爹抢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布,董卓

    还不知道:吕布和干爹抢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布是个二蛋,尽管武艺很好,可惜耳根子太软。曾经在李肃的劝说下投靠了董卓,当然投靠别人要有见面礼,吕布为了晋身,他的见面礼很丰厚,那就是曾经的干爹丁原的人头。这时候董卓很高兴,觉得吕布投靠自己,自己会如虎添翼,

  • 董卓如果不死的话会怎么样 三国的历史又会发现哪些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董卓,东汉

    董卓不死会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灭掉的时间会是在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之前。在当时的格局下只有曹操、袁绍和袁术有这个实力,袁术是因为称帝曹操才出兵灭的他,如董卓不死,那传国玉玺就不会流落到民间,袁术也不会称帝。可袁绍和袁术都不会攻打董卓,这一

  • 汉献帝如果向杀董卓一样杀了曹操 汉献帝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献帝,曹操

    汉献帝如果杀曹操会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96年,辗转东行的汉献帝来到了洛阳,然而此时的洛阳已经不是他幼时曾经居住时候的模样了,因为当年董卓乱政,并在关东诸侯联手讨伐他时直接将洛阳付之一炬,因此洛阳城及其周围百余里处一片荒芜,汉献帝虽

  • 董卓生前究竟残暴到什么地步 天下人为什么都对他牙根痒痒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卓,点天灯

    很多人都不了解董卓被点天灯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董卓是汉末乱世的罪魁祸首,在陈寿看来,他简直就是一头披着人皮的狼。在后世的戏曲小说中,董卓被人们反复提起,成了一个被杀一百遍都不过分的人物。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董卓死后其尸体被"点天灯"的描写,也就是肚脐插上蜡烛,以尸体为灯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