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的才能和孙策相比如何呢?

“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的才能和孙策相比如何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51 更新时间:2024/1/17 16:20:20

孙权有个让他觉得非常耻辱的外号“孙十万"这个外号来源于一场大战,那场大战成就了一个人的威名,却成为孙权的耻辱,这场大战就是逍遥津之战,张辽以800精锐大破统兵10万的孙权,张辽的张八百和孙权的孙十万外号就是这么来的。这场大战也集中体现了孙权的军事指挥能力真的不行。

说到孙权的军事能力,和曹操不能比,比刘备也差很多,他的哥哥孙策倒是把他看得很准,临终前就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一句话就是说”打仗你不行,内政和外交我不如你“,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我们看看东吴在孙策之后的几次战役来分析看看孙权的军事能力到底如何。

赤壁之战。这是孙权接掌江东后的第一次生死攸关的大战,一方面他刚掌权军中事务没那么熟悉,另外一方面孙策也说过”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所以孙权把一切指挥权都交给了周瑜,自己只负责后勤没有干涉军务。在周瑜和江东众将的努力下,东吴打了个大胜仗,把曹操赶回了北方。这场大战有孙权的功劳,但是军事指挥上的功劳和他没什么关系。

合肥之战。这是赤壁之战后孙权亲自指挥的一场大战,东吴这方有孙权,鲁肃,程普,太史慈,陆逊,董袭等人,周瑜因为攻打南郡受了箭伤没来,甘宁和凌统驻守地方也没来。那时周瑜还在,鲁肃还不是大都督,所以战役的实际指挥者是孙权本人;曹操一方是驻守合肥的三员大将张辽,李典和乐进。因为孙权的轻敌被张辽三人一阵冲杀,东吴大败随后在攻城的时候江东头号大将太史慈也死于张辽军的乱箭之下。孙权长史张纮事后就批评他“主公持盛壮之气,轻视大敌,三军之众,莫不寒心……上场杀敌,是偏将之责,非主公所宜也。主公应保全自身,发放号令,怀王霸之计。”孙权态度很好““是孤之过错,从今当改之。”(当然他后面也没改)

逍遥津之战。这时周瑜已经死了,接任大都督的是鲁肃,不过鲁肃忙于和刘备谈判荆州的事情也没来,不仅鲁肃没来,副都督程普没来,老将韩当黄盖也没来,其他甘宁,凌统,潘璋,吕蒙,陈武等都来了,曹操一方还是张辽,李典和乐进(因为曹操在汉中赶不过来,孙权也是趁这机会准备拿下合肥的)。我们知道东吴的大将当初投奔孙策和孙权时都是带了自己的部曲来的,一定程度上说这些部曲是自己的私兵,如果没有一个军事才能出众能震住他们的人居中调解,在战场上就会各自为战,在敌人的冲杀下很容易就是一盘散沙,赤壁之战那是因为有周瑜在,这一次,大都督鲁肃没来,副都督程普也没来,所以指挥战斗的还是孙权本人。

结果这一次,孙权轻敌老毛病又犯了,觉得自己10万大军对张辽七千守军那是稳打稳的,所以可能大军驻扎下来防护举措都没认真安排,也想不到张辽居然会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率军袭营,所以张辽800人一冲杀进来都没遇到什么阻挡就杀到了孙权的中军,慌乱之下孙权逃到了土山上还居然被800人围住了,这还不算,最后张辽还在孙权的眼皮底下率众突围而去。后来撤军的时候孙权不知道又犯了什么毛病,大军都已经过河了,他还在后面远离大军,张辽看到机会来了就冲出城来准备活捉孙权,要不是凌统等人拼死抵抗孙权真有可能就交代在逍遥津了。

夷陵之战。这次孙权终于学乖了,军事上全部交给了大都督陆逊,结果陆逊指挥得当,一把大火火烧连营,把刘备的家底烧了个精光,损兵折将无数,刘备自己也逃回了白帝城。

总的来看,四次大战,两次孙权没干涉指挥的取得了大胜,两次孙权亲自指挥的都是大败,从中可以看出,孙权的军事能力确实是不行,比他哥哥孙策差远了。

标签: 三国孙权

更多文章

  • 孙权身为东吴大帝,为何会忌惮东吴的本土势力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孙权

    东吴大帝孙权自公元200年孙策遇刺后以未及弱冠之年(当时是18岁)执掌江东,一直到公元252年病逝(时年七十二岁),独掌东吴达52年之久,即使是按称帝在位时间算也有24年。东吴人才辈出,四大都督莫不是惊才绝艳之辈,手下大将武力和名气虽不如曹魏和蜀汉,但基本都是本土人士,对孙权倒也忠心。和蜀汉曹魏相比

  • 刘备侵占东吴大片领土后,面对孙权的求饶他为什么不答应?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侵占东吴大片领土后,面对孙权的求饶他为什么不答应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断了吴钩真可恨,哪堪壮志东流。刘备一生戎马,只为匡扶汉室,拯救天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共赴国难,为后人称赞。三人在三国中的威名,震耳发聩,关张更是万人敌,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刘备取得益州

  • 孙权被曹操夸赞,为何孙权的孙子却不如刘禅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孙皓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混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可谓很好地验证了这句话。英雄人物各有千秋,往往让众人将目光聚集于他们的斗智斗勇的能力上面。然而,三国中不只有聪明人,还有愚蠢不堪之人。提及此处,刘禅必然上榜,鲜有人知的是,孙权之孙的愚蠢较刘禅不相上下。孙权之孙乃是

  • 孙策为什么没将政权传给自己的儿子孙绍?为什么要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策,东吴

    孙策,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不少豪杰趁此打下一份基业。东吴正是凭借孙坚孙策两代人的四处征战逐渐壮大,然而正当孙策踌躇满志想要一展抱负时,却遇刺身亡。孙策临死前,将打下的基业尽数交于孙权。虽有打仗亲兄弟之说,但毕竟亲疏有别,比起兄弟,还是儿子更近一步。那么

  • 孙权的立威之战,揭秘18岁的孙权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权,三国

    说到孙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在打猎途中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遗命二弟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时年仅18岁,即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但是,孙策也仅仅是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江东的士民及有能力之士

  • 早年的陆逊为什么会进入孙权的权力核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陆逊,三国

    说到陆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的军事家,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有些人认为陆逊无论能力还是影响力都远远小于东吴其他三位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其实,并非如此。在《三国志》中,陈寿把那三位都督放在一起做了个合传,却浓墨重彩地位

  • 孙尚香为什么没帮哥哥孙权对付刘备?反而去帮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尚香,三国

    孙尚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演义之中,对于女性角色描写不多,但孙尚香是戏很多的一位。生在乱世,孙尚香是一个巾帼英雄,不爱红妆爱武装。她在和刘玄德结婚的婚房是这样的场景。灯光之下,都是枪刀簇满;侍婢皆佩剑悬刀,立于两傍。諕得玄德魂不附体。我对孙尚香最深的

  • 曹丕和刘备都名正言顺的称帝 孙权称帝为何会引发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刘备,孙权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称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一段时间的厮杀,魏蜀吴三家三分天下,各自占有一定的地盘。其中蜀国号称是蜀汉,乃是汉室皇叔刘备所建立。实力最为强大的魏国是曹操建立,但是曹操一生并没有称帝,始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建立了

  • 孙权真的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吗 孙权为什么不封孙策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孙坚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称帝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有人说他忘恩负义,真的如此吗?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孙权称帝的时间点选择的挺好,因为在那一年,昔日的劲敌包括曹操、刘备、曹丕都已死了,蜀国与东吴重归于好,双方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致抗曹

  • 孙权称帝为什么那么晚 因为当时完全不符合法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东吴

    对孙权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好像很早就进入了三国时代,我们都认为,曹操是那个第一个称帝的人,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其实在进入那个时代之前曹操就已经死掉了,真正在魏国称帝的人是曹丕,也就是说曹操其实不属于三国的人物。曹丕是22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