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策为什么没将政权传给自己的儿子孙绍?为什么要给孙权?

孙策为什么没将政权传给自己的儿子孙绍?为什么要给孙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82 更新时间:2024/3/17 1:56:19

孙策,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不少豪杰趁此打下一份基业。东吴正是凭借孙坚孙策两代人的四处征战逐渐壮大,然而正当孙策踌躇满志想要一展抱负时,却遇刺身亡。孙策临死前,将打下的基业尽数交于孙权。虽有打仗亲兄弟之说,但毕竟亲疏有别,比起兄弟,还是儿子更近一步。

那么,孙策为何舍弃儿子孙绍,反而传位于孙权呢?其子孙绍最终下场如何?

刘禅如此愚钝不堪,刘备尚且传位于他。虽说白帝城托孤时,刘备曾对诸葛亮直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禅平庸,人尽皆知,刘备此言,不过是为了让诸葛亮辅佐地更为尽心尽力罢了,何尝真的愿丞相取而代之呢?相较之下,孙策如此行事似乎过于大方而不合情理。事实上,孙策深谋远虑,传位于孙权在当时确实是上佳之选。

首先,孙权其人有勇有谋,善于用兵又知人善任,确有帝王之资质。

孙坚在奉命征讨刘表时战死,彼时,孙策十七岁,而孙权仅九岁。孙策素有大志,又为父报仇心切,很快发展起自己的势力,在江东小有名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弟弟会湮没在兄长光环下,难以有所成就,但孙权显然不在其列。

孙权在年少时便崇尚侠义,常常蓄养能人贤士,其声名甚至不在父兄之下。孙策在处理政事时并不避讳孙权,孙权对这些事情的见解都很高明,孙策常常自叹不如。孙策宴请宾客时,屡次对孙权说,这些人以后将会是他的部下。

由此可见,孙策传位孙权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为孙权能力折服而早有想法。事实证明,后来孙权也确实将东吴发展得很好。

其次,孙策当时确有一子,名为孙绍,但太过年幼而难以服众。

孙策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而其子孙绍的年龄不详。不过,我们可以推测,即使孙策十五岁便有了长子孙绍,此时他也不过十二岁,而此时的孙权已经十九岁,将近弱冠之年。孙权接替孙策位置时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有周瑜、张昭等人的支持,想要安定住局势还是颇有难度。当时的庐州太守公开反叛,而庐陵太守则通敌曹操,更有企图夺权的东吴宗室孙暠和虎视眈眈的山越数万人。孙权先是率兵灭掉了庐州太守李术并收服其部下,后有灭掉了六千山越人。与此同时,孙权开始广泛地招贤纳士。如此一番动作,江南局势才算安定,孙权安定局势尚且不易,何况年幼的孙绍?

孙策本意便是想成就一番事业,为保住江东,他愿意传位给贤能的孙权而非关系更亲近的儿子。

孙策举家迁到江都时,曾和名士张纮数次探讨天下大势,并且表达出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志向。张纮为其所打动,建议孙策南渡,并且愿意带好友助他一臂之力。由此可见,孙策的所有行动都是在建立功业的基础上。孙策临死前,曾嘱托部下,现今中原大乱,但江东兵众,地势又险固,可坐山观虎斗。他又嘱托孙权,说争衡天下,孙权不如自己。但保守江东,自己不如孙权。孙策的嘱托字字句句皆是希望保住江东的功业,如此看来,他传位给孙权也是出于自己的志向。

当然,孙权能继位,也与当时的大势和朝臣的支持分不开。

朝夕万变的局势不可能等一个稚子成熟,即使孙绍上位也很有可能成为他人傀儡。而当时,臣子们朝秦暮楚之事时有发生,吕布就曾数易其主。在这种乱世,更讲究的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而不是从一而终。若是众部下从孙绍身上看不到未来,也迟早会各奔前程。

如此,不仅孙绍会众叛亲离甚至被害,江东也会四分五裂,如此来看,还不如传位给孙权。

孙绍作为孙策儿子,曾有机会成为江东之主,最终却是沦为"庸才"。在史书中,关于孙绍的记载极其之少,只是记载了他曾被封为吴侯,后又被改封为上虞侯。这样看来,似乎孙绍的待遇不错。表面上确实是荣华富贵,但是孙绍没有官位,又没有兵马,可以说是一点实权也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孙绍想要建功立业,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也只能"沦为庸才"了,而他的儿子孙奉也因为被孙权的孙子孙皓猜忌而被杀。

孙策传位给孙权,从某种层面上说,确实保全了江东,也保住了自己的儿子孙绍。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孙策也堵住了孙绍的建功立业之路。孙策预料到了孙权可以护住江东,但是忘却了权力面前人心总是难以捉摸。

标签: 孙策东吴

更多文章

  • 孙权的立威之战,揭秘18岁的孙权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权,三国

    说到孙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在打猎途中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遗命二弟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时年仅18岁,即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但是,孙策也仅仅是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江东的士民及有能力之士

  • 早年的陆逊为什么会进入孙权的权力核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陆逊,三国

    说到陆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的军事家,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有些人认为陆逊无论能力还是影响力都远远小于东吴其他三位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其实,并非如此。在《三国志》中,陈寿把那三位都督放在一起做了个合传,却浓墨重彩地位

  • 孙尚香为什么没帮哥哥孙权对付刘备?反而去帮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尚香,三国

    孙尚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演义之中,对于女性角色描写不多,但孙尚香是戏很多的一位。生在乱世,孙尚香是一个巾帼英雄,不爱红妆爱武装。她在和刘玄德结婚的婚房是这样的场景。灯光之下,都是枪刀簇满;侍婢皆佩剑悬刀,立于两傍。諕得玄德魂不附体。我对孙尚香最深的

  • 曹丕和刘备都名正言顺的称帝 孙权称帝为何会引发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刘备,孙权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称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一段时间的厮杀,魏蜀吴三家三分天下,各自占有一定的地盘。其中蜀国号称是蜀汉,乃是汉室皇叔刘备所建立。实力最为强大的魏国是曹操建立,但是曹操一生并没有称帝,始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建立了

  • 孙权真的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吗 孙权为什么不封孙策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孙坚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称帝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孙权称帝后,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有人说他忘恩负义,真的如此吗?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孙权称帝的时间点选择的挺好,因为在那一年,昔日的劲敌包括曹操、刘备、曹丕都已死了,蜀国与东吴重归于好,双方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致抗曹

  • 孙权称帝为什么那么晚 因为当时完全不符合法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东吴

    对孙权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好像很早就进入了三国时代,我们都认为,曹操是那个第一个称帝的人,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其实在进入那个时代之前曹操就已经死掉了,真正在魏国称帝的人是曹丕,也就是说曹操其实不属于三国的人物。曹丕是220年的

  • 孙权明明知道杀关羽之后的代价 孙权为什么还是下手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之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也好,吕蒙也罢既然能杀关羽就没有怕报复一说,要知道打赤壁之战是以吴国为主,那时刘备也只能是敲敲边鼓,而东吴敢迎战曹操大军,仅三十多岁的东吴大都督周瑜指挥若定,成功的击败强大几倍由曹操亲自挥的大军,是何等气魄,也不是帮东

  • 陆逊是吴国的名将,为何会被孙权责骂至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陆逊

    陆逊字伯言,本名议,吴郡吴人也。世江东大族。少孤,为从祖康纲纪门户。年二十一,历东西曹令史,海昌屯田都尉,领县事。年旱,开仓济民,督农桑。讨会稽山越贼帅潘临、鄱阳尤突,所向皆服,拜定威校尉。权配逊策女,数访世务,逊议以“平山寇叛,取精锐。”权纳其策。由虚势伏兵,破丹杨费栈,安内患,得精卒数万。建安二

  • 孙权比刘备和曹操都活的久,为何却没能大一统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孙权

    大家喜欢三国的都知道,司马家族篡位魏国,最后三国归晋,三国的历史到此结束。三国归晋,大家都调侃是司马懿是虎啸龙吟,熬死了同期所有对手主要是诸葛亮,笑到最后。其实呢,大家忽略了当时还有个孙权,他竟然比司马懿还晚死一年。那为什么,统一三国的不是孙权呢?孙权作为东吴的君王,连曹操曾经都带着赞叹道:生子当如

  • 曹操平定河北先后花了八年时间 刘备和孙权等人到底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河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平河北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200年,袁绍大举南下,官渡之战爆发。当年11月,袁绍粮道被截,败回河北。这场战役被冠以重要的历史地位,但事实上,作为胜利的一方,即使次年再次在仓亭打败袁军,曹操也并不能进军河北一步,而袁绍也很快就稳住了阵脚,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