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死后, 刘禅为何仍能做了近三十年的皇帝?

诸葛亮死后, 刘禅为何仍能做了近三十年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31 更新时间:2024/3/11 15:30:33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

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公元223年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史称刘后主,领导蜀国41年。在刘禅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贵人”不断,先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后有蒋琬、费袆、姜维等人辅佐,从罗贯中到市井街头,刘禅的形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的庸主一个,更有甚者称之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

网络配图

刘禅,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如此昏庸之辈又何以在位41年?我想,刘禅既非雄才大略,可也谈不上是十足的昏君。同样是后主,刘禅不应该是最无能的一位,南唐后主李煜若不是会写几句词,他连阿斗一半都不如。生活在刘备、诸葛亮这样巨星般照耀的环境里,刘禅有光也发不出来了。

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

看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代末帝,几乎都是横征暴敛,政治腐化、宦官专权,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刘禅可没学他们。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嘱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事孔明如父,委以诸事,不加干涉,基本上都是“就按丞相说的办吧”,即使自己心中对诸葛亮穷兵黩武的一味北伐有成见,也都憋在心里不说,充分领会并严格执行了刘备的教导以及对长辈的尊重,更主要的是团结了内部领导班子,没闹内讧,保持了领导集团的稳定,最终得实惠的还是平民百姓。

网络配图

易中天品三国的时候也认为扶不起的阿斗其实很聪明:“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立马废除了丞相制度,命蒋琬主管行政,命费袆主管军事,将原本集权于诸葛亮的权力一分为二,让两人相互制衡。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政。在易中天看来,这都不是弱智的行为。”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诸葛亮去后,蜀中百姓和官吏上书要求在各地建庙祭奠,刘禅却一直没有答应的原因了。

刘禅生活腐化时,学者周谯和老臣董允上书劝柬,刘禅最多也就是无可奈何,而不是一怒之下大开杀戒。后主刘禅可能是中国历代帝王里,对大臣动刀最少的一个了,这点非常难得。还有个宦官黄皓,相比之下,也没闹出什么大动静。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

网络配图

公元263年,当魏国三路大兵兵临城下的时候,刘禅选择了投降。刘禅是懦弱的,愧对列祖列宗,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刘禅此举也使百姓免受战火之苦。降魏期间,刘禅更留下被世人嘲笑的“乐不思蜀”的典故,作为一代君王,我想刘禅即使再昏庸也不该愚蠢到这个地步,刘禅通过超高水平的伪装让晋公司马昭放弃警惕,尽管明哲保身毕竟躲开了杀身之祸。人非顽石,假相背后,每当刘禅想起远在西蜀的父亲的亡灵,又多少次为思蜀而泪下呢,个中伤感又有谁知?降魏8年后,刘禅直到65岁方才死去。

三国里,刘禅领导的蜀国一直处于弱势,然而41年来,刘禅能知人善任,政权稳固,重现实轻面子,使百姓免受战争涂炭,这又岂是扶不起的阿斗所能为之?

标签: 刘禅

更多文章

  • 蜀汉后主刘禅亡国之后 才对此人相见恨晚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从小就接受的政治学理论告诉我们,国破后必然是家亡,是为国破家亡。但这个理论并不总是成立,对一些人而言,对一些家而语,国破之后并不一定就是家亡。比如蜀汉的最高统治者刘禅和他的家族,在蜀汉国破之后就活得很是滋润嘛!安置蜀汉皇族的安乐公国,熬死了曹魏,熬死了西晋,直到王羲之写出《兰亭序》的前六年,即东晋穆

  • 刘禅为何是夫妻生活中最悲惨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提起刘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是中国皇帝中耽于享乐的代表之一,只不过摊上有个好相父,才多混了几年。到了老诸死了之后就亡国了,最后还无耻的做了亡国奴,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混帐话来,可是这真的就是事实吗?隐藏在事实后面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刘禅,刘备之子也,其父以仁德闻名天下,以白衣

  • 刘禅拥有中等智慧:并非"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

  • 三国刘禅与诸葛亮:不是父子竟胜似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丞相诸葛亮去世于五丈原时,蜀汉皇帝刘禅特意换上白色丧服,下令举国哀悼三日。有个在诸葛亮手下不得志的官员李邈,却上书称:「诸葛亮倚仗强军,狼顾虎视,独揽大权,是对国家和社稷的重大威胁。如今幸好他死了,边疆战事可以停止,皇室宗族可以保全,全国上下都为此感到欢庆。」刘禅接到

  • 刘禅成为扶不起的阿斗缘于娶张飞之女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刘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是中国皇帝中耽于享乐的代表之一,只不过摊上有个好相父,才多混了几年。到了老诸死了之后就亡国 了,最后还无耻的做了亡国奴,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混帐话来,可是这真的就是事实吗?隐藏在事实后面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刘禅,刘备之子也,其父以仁德闻名天下,以白衣之

  • 诸葛亮与刘禅的复杂关系 :曾力挺后主刘禅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刘禅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相对的),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作为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和谐和美妙”的君臣关系,且把这种关系发展成了“黄金搭档”,都充分说明了刘禅的“大气”?网络配图在刘备还没有死的时候,诸葛亮曾感叹刘禅

  • 揭秘三国中令世人误解最深的君主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禅

    谈到三国里被误解的人物,大家说得最多就是曹操、司马懿、魏延、鲁肃,其实个人觉得,在《三国》中被误解得最深的应该是蜀汉后主“阿斗”的刘禅,在影视剧中,在很多后世文书中,阿斗都被塑造成又胖又傻的弱智形象,讽刺他的名言名词如:“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些都将刘禅刻画成了一个懦弱无为、愚昧忘本的人物。人

  • 揭秘:刘备死前真的对刘禅说了什么惊天秘密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

    在蜀汉灭亡后,刘禅的表现是相当聪明的,向对手投降,并接受了安乐公的封赏,从此“乐不思蜀”。有人就因为这个说刘禅昏庸透顶,实不应该。一个国家已经灭亡了,基本没有兴复的可能,难道他应该成天挂念着故国,像李煜一样表现出来,最后让别人送给自己一杯毒酒把自己杀了吗?网络配图从此放弃过去,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平平

  • 刘禅阿斗的身世之谜:阿斗生母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禅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223年即位,在位41年,时年17岁。网络配图刘禅虽然无能,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汉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诸葛亮吸取了刘备的失败教训,采取联吴攻魏的方针

  • 刘禅并非真傻:装憨卖傻只为保己命救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禅

    历史往往是这样:一个个人魅力太强、太完美的君主,给他的后代带来的压力,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也难以承受的。这种压力,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政治和社会压力。这样的君主在离世之后,如果没有十分周密的安排,往往会给政治体制留下一个巨大的空洞,形成权力的断层。而几乎所有的二世君主,都难免要面对一个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