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后主刘禅亡国之后 才对此人相见恨晚

蜀汉后主刘禅亡国之后 才对此人相见恨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31 更新时间:2024/3/11 15:30:31

从小就接受的政治学理论告诉我们,国破后必然是家亡,是为国破家亡。但这个理论并不总是成立,对一些人而言,对一些家而语,国破之后并不一定就是家亡。比如蜀汉的最高统治者刘禅和他的家族,在蜀汉国破之后就活得很是滋润嘛!安置蜀汉皇族的安乐公国,熬死了曹魏,熬死了西晋,直到王羲之写出《兰亭序》的前六年,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才亡国。

蜀国亡了,可刘禅安乐如常,并不影响其喝花酒看大戏。该吃吃该喝喝,操那份闲心干什么!刘禅不需操心,但有人要为他费心。作为亡国之君,刘禅需搬到洛阳去住。司马昭不会让他舒舒服服的呆在成都,毕竟刘禅在蜀地为君四十二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影响力还在。倘若有人以他的名义举兵,还是可以忽悠一干人等的。

网络配图

尽管是亡国之君,还是要有排场的。要有人伺候,有人陪着一起去洛阳,为他安排一切,教他如何交际,如何接人,如何待物,如何说话?否则,堂堂前任一国之君,闹出笑话怎么办!

当时的蜀汉,正值倾覆扰攘之际,朝中的重臣辅弼,姜维已经战死,张翼廖化董厥等也都死于乱兵之中,为国尽忠。而谯周黄皓这些刘禅平素信赖的宠臣宦官,危急关头是不会露头的。谁陪刘禅去洛阳,一时之间竟成了个大问题。普通领导出门,还要有下属陪同前呼后应,何况是蜀汉后主。

网络配图

这时,秘书令郄正出场了。他告别妻子家人,收拾行囊,孤身一人陪刘禅去洛阳。“乐不思蜀”的典故大家都知道,里面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刘禅,另一个就是郄正。司马昭问刘禅有没有记得住蜀国的乡愁,想不想念成都老家?刘禅回答,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洛阳外头,先人在岷蜀里头,天天做梦都梦见成都。“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刘禅的这句经典答案,正是拜郄正所教。

“乐不思蜀”中的应对,只是陪刘禅到洛阳后,郄正出彩的忠贞护主表现之一。正是在郄正等人的引导帮助下,刘禅在洛阳谈吐应对颇为恰当,一举一动都合乎身份,既有亡国之君的低调谦逊,又有昔日帝王的最后尊严。刘禅这时才恍然大悟,慨然叹息,原来郄正才是我身边真正的忠臣,朕,哦不,是本公与爱卿相见恨晚啊!郄正的忠心难道只是在洛阳才突然爆发吗,当然不是,只是刘禅以前没看到罢了!

网络配图

当郄正在蜀汉朝堂耿介自守,与黄皓阉宦划清界限,势不两立时,刘禅没看到郄正的忠心。当郄正劝被黄皓逼得走投无路,惧怕祸事上身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的姜维,前往沓中屯田保存实力避开黄皓锋芒时,刘禅没有看到郄正的忠心。当郄正建议被邓艾奇兵吓得束手无策的刘禅,征召诸葛亮独子诸葛瞻共商退敌之策时,刘禅没有看到郄正的忠心。当刘禅最终决定投降邓艾,要找人写下降表时,无人肯应,就是那个力主迎降的谯周也避而不见。毕竟此表一出,万世骂名就背上了。还是郄正挺身而出,臣来写。这时,刘禅还是没有看到郄正的忠心。

那时还是蜀汉后主的刘禅,看到的只是黄皓陪他游乐的忠心,看到的只是谯周劝他投降以保全富贵的忠心。郄正,虽然常在身边晃悠,但还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枚。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其实,忠臣就是忠臣,并不一定非得在乱世破国之时才显出忠贞本色。只是在太平日子,帝王们看不到忠臣的忠诚而已。忠臣的忠心很可贵,能够发现忠臣忠心的帝王慧眼,更是难得。如果上天能够借给刘禅这样一双慧眼,蜀汉也不会亡得那么窝囊。

标签: 刘禅

更多文章

  • 刘禅为何是夫妻生活中最悲惨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提起刘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是中国皇帝中耽于享乐的代表之一,只不过摊上有个好相父,才多混了几年。到了老诸死了之后就亡国了,最后还无耻的做了亡国奴,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混帐话来,可是这真的就是事实吗?隐藏在事实后面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刘禅,刘备之子也,其父以仁德闻名天下,以白衣

  • 刘禅拥有中等智慧:并非"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

  • 三国刘禅与诸葛亮:不是父子竟胜似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丞相诸葛亮去世于五丈原时,蜀汉皇帝刘禅特意换上白色丧服,下令举国哀悼三日。有个在诸葛亮手下不得志的官员李邈,却上书称:「诸葛亮倚仗强军,狼顾虎视,独揽大权,是对国家和社稷的重大威胁。如今幸好他死了,边疆战事可以停止,皇室宗族可以保全,全国上下都为此感到欢庆。」刘禅接到

  • 刘禅成为扶不起的阿斗缘于娶张飞之女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刘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是中国皇帝中耽于享乐的代表之一,只不过摊上有个好相父,才多混了几年。到了老诸死了之后就亡国 了,最后还无耻的做了亡国奴,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混帐话来,可是这真的就是事实吗?隐藏在事实后面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刘禅,刘备之子也,其父以仁德闻名天下,以白衣之

  • 诸葛亮与刘禅的复杂关系 :曾力挺后主刘禅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刘禅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相对的),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作为接任者,刘禅能从父亲那里完整地承续到这种“和谐和美妙”的君臣关系,且把这种关系发展成了“黄金搭档”,都充分说明了刘禅的“大气”?网络配图在刘备还没有死的时候,诸葛亮曾感叹刘禅

  • 揭秘三国中令世人误解最深的君主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禅

    谈到三国里被误解的人物,大家说得最多就是曹操、司马懿、魏延、鲁肃,其实个人觉得,在《三国》中被误解得最深的应该是蜀汉后主“阿斗”的刘禅,在影视剧中,在很多后世文书中,阿斗都被塑造成又胖又傻的弱智形象,讽刺他的名言名词如:“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些都将刘禅刻画成了一个懦弱无为、愚昧忘本的人物。人

  • 揭秘:刘备死前真的对刘禅说了什么惊天秘密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

    在蜀汉灭亡后,刘禅的表现是相当聪明的,向对手投降,并接受了安乐公的封赏,从此“乐不思蜀”。有人就因为这个说刘禅昏庸透顶,实不应该。一个国家已经灭亡了,基本没有兴复的可能,难道他应该成天挂念着故国,像李煜一样表现出来,最后让别人送给自己一杯毒酒把自己杀了吗?网络配图从此放弃过去,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平平

  • 刘禅阿斗的身世之谜:阿斗生母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禅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223年即位,在位41年,时年17岁。网络配图刘禅虽然无能,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汉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诸葛亮吸取了刘备的失败教训,采取联吴攻魏的方针

  • 刘禅并非真傻:装憨卖傻只为保己命救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禅

    历史往往是这样:一个个人魅力太强、太完美的君主,给他的后代带来的压力,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也难以承受的。这种压力,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政治和社会压力。这样的君主在离世之后,如果没有十分周密的安排,往往会给政治体制留下一个巨大的空洞,形成权力的断层。而几乎所有的二世君主,都难免要面对一个这

  • 刘禅手握十万雄兵,为什么选择放弃不抵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禅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公元263年,魏国分三路进攻蜀汉,钟会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阁,正考虑撤退事宜,没有想到前方却传来了,刘禅出城投降邓艾的消息,随后刘禅下诏蜀军全部投降,从此蜀汉灭亡。那么刘禅手握十万雄兵,为什么选择放弃不抵抗,开城投降呢?为什么说刘禅手握十万雄兵呢?根据刘禅投降之后,《三国志》卷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