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诸葛亮怕司马懿 两人比拼谁更胜一筹?

为什么诸葛亮怕司马懿 两人比拼谁更胜一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18 更新时间:2024/4/2 14:48:57

人们对诸葛亮司马懿的看法各不相同,也有的人说诸葛亮怕司马懿。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诸葛亮为什么怕司马懿。与其说诸葛亮怕司马懿,倒不如说他们两人互相忌讳。两人岁数相当,且各为其主。孔明忠心不二,司马仲达有窃国之心。两个同是谋臣,同样操守大军。说诸葛亮怕司马懿的原因是两人若是对决的话,定是不分胜负的。他们两个人一生只有过短暂的两次正面对战,两次的结局都是两军对峙。谁若是想进攻的话,谁就是输家,所以才会出现第一次诸葛亮因为粮草不济而无功而返,第二次诸葛亮准备好充足粮草,但是司马懿坚决不出战。谁先出战,谁就是输家。

网络配图

如果真要说怕的话,那就是诸葛亮死后,蜀国将无人能挡司马懿。若是司马懿挥军而上的话,蜀国必败无疑。这是由于蜀国的实力较弱,诸葛亮若不为蜀国殚精竭虑,蜀国很快就会被吞并。

性格纯厚端正之人肯定怕性格诡异之人。司马懿能隐忍这么多年,极少人能做到。一般这样的人不是内心平淡如水,就是野心极大,而司马懿就是后者。诸葛亮和司马懿虽性格不同,但是他们对彼此的作战思路和风格颇为了解。你说诸葛亮能不怕这样的人吗?只要有司马懿在,他诸葛亮就休想战胜曹魏。在他们两人的最后对决中可以看出孔明耗尽心力,孔明甚至用下三滥的手段羞辱司马懿,但是司马懿就是不迎战。可见,诸葛亮拿司马懿无可奈何。

诸葛亮司马懿斗阵过程解析

传言司马懿怕诸葛亮,拥兵十万不敢出战。诸葛亮司马懿斗阵是怎么回事呢?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两人斗阵的故事。诸葛亮摇着蒲扇,摆出阵法问司马懿:“你认识这个阵法吗?”司马懿回答道:“这个是八卦阵,怎么会不认识呢?”诸葛亮说:“你答得正确,既然认识,那你敢闯阵吗?”司马懿回应说:“既然认识这个阵法,我怎么会不敢呢?”司马懿便吩咐他的三个将领入阵,并对他们说:“这个是诸葛亮摆的阵,你们三个人只要分别从正东方的生门攻入、从西南方向的休门杀出、从正北方向的开门杀入就可以破这个阵法。你们切记小心破阵!”他们三个人按照司马懿的破阵之法各自领三十个兵士破阵,当他们从生门打入,进入蜀军的时候,但是冲突不出。八卦阵就像铜墙铁壁一样,怎么都冲不出去。三将顿时慌了手脚,往西南方向冲去,却被蜀军的箭射中,怎么都走不去。阵中重重叠叠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阵中乱作一团,场面惨不忍睹。最后所有的人都被俘虏,带入军中。

网络配图

虽然孔明的智谋被神化,但在真实的历史是他们两个人的智谋不分上下。很多人说司马仲达略胜孔明,但是我们必须从全局上来评判两个人。蜀国地理地理虽然优势,但是比起魏国,魏国的综合实力远超蜀国。诸葛亮整顿军纪和蜀国的国事肯定会比较吃力的,司马懿就显得游刃有余不少。

空城计的摆出,也令司马懿胆战心惊,不敢麻痹大意。不管他们唱的是哪一出戏,但是司马懿最后是姗姗而退的。

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比拼谁更胜一筹

要说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谁更胜一筹,其实单纯从功绩上来讲,司马懿毫无疑问是胜过诸葛亮的,首先司马懿是和诸葛亮斗争的胜利者,他老谋深算,面对着魏国内部纷乱的局面,硬是没有被击倒,最后掌控了整个魏国的大权,而诸葛亮虽然把持着朝政,但是没有给蜀国挖掘新的人才,什么都自己来做,活活把自己累死了。最后司马懿的后人还一统了三国,成为了真正的胜利者。

诸葛亮连着六次北伐都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被司马懿给挡了下来,最后还把自己的命给丢了,这么看来司马懿是要比诸葛亮出色的,但是谈论两人的强弱不能光从两人的战绩来讨论,还要考虑到两人背后势力的强弱,显而易见的,司马懿的背后是强大的魏国,军力强盛,物资富足,而诸葛亮带领的蜀国相对就弱小了不少,然而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手握重兵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进犯,只是盲目的固守,硬是把诸葛亮拖死,可见诸葛亮的才能其实应该是在司马懿之上的,只是受累于国事才败在了司马懿手中。

网络配图

不过对于上述的说法,还有很多人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司马懿之所以占据着巨大的兵力优势而不进攻蜀国,不是因为不如诸葛亮,是因为对于司马懿来说,真正的威胁不是来自于诸葛亮,而是来自于魏国内部,所以需要留着诸葛亮来保持自己的地位,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养寇自重”。所以综上所述,并不能很好的判断两人的才能谁高谁低,不过从历史结局的角度上来看,司马懿还是略胜一筹的。

标签: 诸葛亮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为什么不擒杀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知道蜀汉的诸葛亮和曹魏的司马懿就是一对死对头,诸葛亮北伐面对的对手就是司马懿。而,在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大将军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在此,诸葛亮使出一场“空城计”: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

  • 盘点曹魏的八大谋士:司马懿仅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谋士

    三国时期三分天下,曹魏只是其中之一,也是这个时代格局的终结者。曹魏最终能一统天下,主要有以下谋士,筹谋划策,建功立业,小编对其谋士进行了排名,一起来看看吧。NO8、刘烨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刘晔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

  • 揭秘: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为何坚守不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司马懿不管在三国演义的小说中,还是在历史时上他都是一个充斥着人性复杂的存。正是他的复杂性引得很多人的好奇,对于他的解读也是各种各样。在在三国后期,令后世很不能理解的是,诸葛亮每一次的北伐,司马懿手握庞大数量的军队,但是都龟缩不出,除了坚守还是坚守,最后等诸葛亮断粮自退。每次都是这样,那么,我们不禁要

  • 诸葛亮北伐司马懿总坚守不出是何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懿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但是每次北伐,司马懿虽然手握重兵,却总是按兵不动,龟缩防守,却是让人看不懂。究竟是司马懿心理上害怕诸葛亮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网络配图“大胜最不好”司马懿其实当时的处境是很危险的,因为,曹睿上

  • 司马懿为何故意中空城计诸葛亮琴声中有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在三国时代,诸葛亮以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而在后世评价“诸葛多智而近妖”。也就是说聪敏的不像人。尤其是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吓破十几万大军,那么真的是司马懿太笨才上的诸葛亮的当么?真实原因是什么?司马懿撤军是因为从琴声中听到了什么?网络配图“西城危如累卵”在马谡失街亭以后,诸葛亮建立的北伐防线全线瓦解。甚

  • 足智多谋诸葛亮:弹指间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的蜀国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是大家的一致看法。尤其是他摆下的“空城计”更是吓退了司马懿十几万大军。那么真实的原因是怎么样的呢?司马懿真是惧怕自己中计吗?网络配图“西城危如累卵”在马谡失街亭以后,诸葛亮建立的北伐防线全线瓦解。甚至有全军覆灭的可能,而之所以诸葛亮要使出空城计。也是为了掩护大军

  • 诸葛亮最怕的人居然不是司马懿,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

    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诸葛亮怕关羽什么?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但据此认为他卖国通敌,恐怕不妥。是怕他武艺不精,不能在两军阵前斩将夺旗?也不是。他在百万

  • 揭秘:司马懿用什么战术活活弄死了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不停地在和诸葛亮“磨”,你来硬的我就来软的,你进攻我就守,你撤退我就追,反正我粘着你。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牛皮糖”战术——(一)难寻破绽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司马懿是作为诸葛亮的第一对手出现的。正是因为有了司马懿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最终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惨遭失败。最后诸葛亮“秋风五丈原

  • 曹操明知司马懿会造反夺朝 为何不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熟读三国的朋友们肯定对曹操这个人是耳熟能详的,乱世奸雄也正是世人给他的称谓,历史上的曹操也确实是一位英雄。曹操为人奸诈不假,但却不失为一个真英雄。他求贤若渴,曾多次大胆任用贤才,三国君主中,曹操对贤才的态度是最好的,所以他手下不乏栋梁之才,人才济济!网络配图说道曹操手下的人才,就不得不说杨修与司马懿

  • 司马懿是如何获得兵权的,全靠诸葛亮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

    三国后期,从曹操死后,无人能掌控司马懿,所以本着不把威胁留在身边的原则。曹丕把司马懿的兵权给卸了,让他回家种地去。本以为这样就能把危险分子给处理了。没曾想,诸葛亮六出岐山,把曹军打的不要不要的。网络配图没法了,只能去启用司马懿。然而这时候的司马懿想法就变了,我也是个有禀性的人,你说用就用,说让种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