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衣渡江”导致关羽战死,对于这场战役孙权有什么考虑?

“白衣渡江”导致关羽战死,对于这场战役孙权有什么考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73 更新时间:2024/1/18 20:24:57

白衣渡江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袭击荆州的一场战役。因为在渡江过程中,吕蒙让部下都扮作成商人的样子,所以这次战役被叫作“白衣渡江”。当时关羽正率军北伐,不在荆州。吕蒙成功渡江后,南郡守将傅士仁、糜芳先后投降。吕蒙进驻南郡,安抚关羽手下的士卒家属,并与陆逊配合,切断关羽归路,并将其擒获,最终斩杀了关羽这位名将。此战东吴成功占领了荆州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孙权和刘备之间的联盟关系也因此被打破,并引发了之后的夷陵之战。

对于夺取荆州的这场战役来说,吕蒙立功至巨,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吕蒙推辞再三,不肯接受金钱,孙权不许。由此,对于东吴来说,都认为夺取偷袭关羽,夺取荆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也即这不仅解决了关羽这一威胁,还扩大了江东的地盘,从而让蜀汉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不过,在笔者看来,夺取荆州却是眼光不够长远的体现。换而言之,孙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看似扩大了地盘,但却不是明智的选择!

首先,虽然我们常说关羽大意失荆州,或者说是孙权夺取荆州,但是,这里面的荆州,实际上指的是荆州三郡。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周瑜去世后,东吴鲁肃劝说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到了公元215年,孙刘双方进行了湘水划界。内容就是刘备和孙权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因此,在公元215年后,关羽实际只有荆州三郡。所以,对于孙权来说,背叛孙刘联盟,偷袭关羽所获得地盘,只有三个郡。并且,对于这三个郡来说,最有价值的还是南郡之地,至于零陵郡、武陵郡,因为在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原之地,所以在当时人烟稀少,占据的价值不是太大。

在此基础上,孙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仅仅夺取了三个郡的地盘,但是,孙权一方的损失,却不是三个郡可以弥补的。在笔者看来,孙权一方的损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方面。一方面,背叛孙刘联盟,导致蜀汉走向衰弱,最后只会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众所周知,自赤壁之战开始,孙权和刘备为了避免被曹操消灭,所以开始联手抗衡曹操,这是因为孙权和刘备如果当时不联手的话,很可能会被曹操一一消灭,也就不会有三国鼎立的局面。在孙权偷袭关羽之前,关羽已经通过襄樊之战重创了曹操,这对于孙刘双方来说,无疑是一个趁机扭转势力对比的最好机会。

如果孙权可以把握住这一次机会,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孙权和刘备平分天下。但是,孙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又引发了夷陵之战,这让蜀汉遭到了重创。而蜀汉遭到重创,只会让曹魏坐收渔翁之利,这样曹魏就可以分出更多的兵马来对付孙权。反之,如果蜀汉可以保持强盛的话,那么诸葛亮北伐对于曹魏的牵制和影响也就更大,这反而可以帮助孙权缓解来自曹魏的压力。

公元223年前后,曹丕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曹真、曹休等诸路大捷,击败孙盛,大破吕范,火烧诸葛瑾,几乎攻下江陵。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仅朱桓濡须一路击破曹仁。在夷陵之战后,曹丕三路大军,差一点就要攻破东吴的长江防线,这让孙权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换而言之,不管是蜀汉和还是东吴,都不能单独抗衡曹魏。因此,蜀汉和东吴不仅要建立联盟,更需要确保对方不能走向衰落甚至灭亡,因为这都会打破三国鼎立的格局。从这一点来看,孙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自然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另一方面,夺取荆州之后,反而让东吴在防御上付出了更多的精力,从而不利于其北伐曹魏。在夺取荆州之前,荆州一带的防御压力,主要是关羽来承受的,孙权主要在江淮一带抵挡曹魏。但是,在攻占荆州之后,东吴的防线长度明显扩大,这势必会消耗东吴更多的兵力。在此基础上,孙权可以用在北伐曹魏上的兵力,无疑是捉襟见肘了。

最后,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今湖北省秭归东)后,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在东线战场,吴国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军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东吴宣告灭亡。在晋灭吴之战中,西晋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消灭了东吴。也即在蜀汉灭亡之后,东吴无论如何努力,都不是曹魏和西晋的对手。而西晋之所以能顺利消灭东吴,也是因为占据巴蜀之地后,可以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至于孙权攻占的荆州,也没有在抵挡西晋大军上发挥多大的作用,反而分散了东吴的兵力,导致其都城建业一带相对空虚。

除此之外,在关羽占据荆州时,曾发动襄樊之战威震华夏,迫使曹操都差一点要迁都来避其锋芒。可是,孙权夺取荆州之后,几乎就没有对曹魏的襄樊造成威胁了。一定程度上,这说明东吴虽然拥有一支精锐的水师,可是在步兵、骑兵上,却远远比不上蜀汉。所以,孙权夺取荆州后,主要是用来防御的,而无法像关羽一样威胁到曹魏腹地。而这,自然无法发挥荆州的最大作用了。如果让关羽继续占据荆州的话,显然还能发动威胁甚至牵制曹魏主力的战役,这能够为孙权北伐曹魏创造良好的机会,也有助于改变三国鼎立的势力格局。总的来说,孙权偷袭关羽,夺取荆州,只是让地盘让孙刘联盟之间流动,也即没有让曹魏付出什么代价。因此,这场零和博弈之后,孙权只是获得了短期利益,从而输掉了长远利益,失去了夺取天下的可能。

标签: 三国孙权

更多文章

  • 为何徐州的防御比较空虚,孙权却放弃徐州打荆州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孙权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率军北伐,围攻魏国的襄阳、樊城。关羽擒获魏将于禁后,得到人马数万,借口粮食匮乏,擅自取走了储藏在湘关的米。孙权得知此事,觉时机成熟,便派兵袭击关羽。十一月,孙权西征关羽,任命吕蒙为前部,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

  • 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何不抢先攻取荆南四郡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孙权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赤壁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在这场战役中,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

  • 湘水划界时,刘备从荆州分出两郡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备

    湘水划界,又称湘水之盟,是东汉末年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孙权双方为解决荆州疆域归属问题而达成的划分边界的协议。对于湘水划界来说,主要内容为:刘备和孙权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

  • 揭秘:为何孙权的后宫10个皇妃没出现宫斗的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三国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孙权,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后宫中的女人为了获得皇帝的恩宠互相争斗,相当惨烈,俨然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各种手段用尽,心机算尽,总之是无所不用其极。最有名的比如吕雉,在刘邦去世后,为了打击报复,残害了许多刘邦的妃子,

  • 吴大帝孙仲谋渣权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孙权这个称号是不是很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东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渣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近些年随着电视剧的播出,三国的那位吴大帝孙仲谋被安上了一个称号——渣权。为什么呢?网友这么说主要是看他在电视剧三国里的表现。周公瑾在的时候猜忌周公瑾,周郎死了以后又不信任鲁子敬。吕蒙取了荆州转眼之间就被孙权毒死,陆逊那更是夹着尾巴

  • 同样被擒住,为何曹操待为上宾而孙权一定要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关羽

    下面就让笔者为大家分析一下,笔者认为关羽看不起孙权有这样两点原因。第一点关羽认为孙权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有时候和蜀国交好,有时候又和魏国交好,是一个十足的墙头草。然而即便如此也并不能说孙权没有什么能力,关羽瞧不起孙权,孙权也从来没有把关羽放在眼里。虽然关羽对孙权的偷袭战术非常鄙夷,但是不得不承认孙权

  • 孙权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孙权是如何从一个贤明的君主走向昏庸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东吴

    你真的了解晚年孙权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因为重创蜀国军队,陆逊的名气也开始响彻,但是得到声明与重用的他却不怎么开心,因为他的老板变了。晚年的孙权变得猜疑心中而且喜好杀戮,曾经那个贤明的君主已经彻底变了。当然他的变化不是没有原因的,主要还是为了维护皇室的利益,在他晚年的时候,

  • 年轻时勇武才气的孙权,为何到了老年变得那么昏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孙权

    纵观魏蜀吴三国,曹操的能力不用多说,曹魏的江山几乎都是曹操生前打下来的,刘备虽然半生都在漂泊,但幸好的四十岁后,终于有机会出人头地,甚至一度成为过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作用荆州,益州还有汉中,而孙权是里面唯一没有打天下的皇帝,因为兄长孙策早已经给他打好了现成的天下,而且孙策临死前告知孙权的话中也明确表

  • 关羽拒绝了孙权的提亲,是导致关羽最后被杀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关羽

    关羽(161年-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的名将,关羽早早年间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经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了颜良,跟张飞同为三国时期的万人敌,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派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的援军,曹仁退走之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后,使

  • 关羽被杀前曾经主动向孙权投降 孙权为什么会拒绝关羽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投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自然是人气最高的几个角色,在演义中,关羽的死也极其的悲壮,率兵攻打曹魏的时候,不料被东吴偷袭了后路,最终败走麦城,从而被俘虏,英勇就义。不过关羽确实是自有取死之道,他轻敌骄傲,数次侮辱孙权来使,对于部下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