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看不起孙权的原因是?为何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看不起孙权的原因是?为何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983 更新时间:2024/1/15 20:58:29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为什仫看不起孙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年少万兜鍪,坐断江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几句无限赞美三国东吴国主孙权的词句,出自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而其历史上的典故则来自《吴书》:建安十八年,即曹操兵败赤壁的第五年,濡须口对垒,曹操见南方军容整齐,料知难以决胜,所以撤兵。在撤兵之前,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如豚犬尔。

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孙权的极高的评价。但是我们在看一下曹操如何评价三分天下另一雄主刘备的:刘备投靠曹操的时候,二人饮酒,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从许都逃跑后,曹操不顾后方来自袁绍的强大压力,力排众议,认为只有几千兵马的刘备威胁比坐拥十万军的袁绍威胁更大,应当首先清除,《三国志武帝纪》中曹操说“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曹操把刘备跟自己相提并论,却把孙权跟刘表的儿子相提并论,要知道刘表的儿子一个把祖宗产业送给曹操,一个把产业送给刘备,是败家子的杰出代表,而在曹操眼里,看到孙权的反映是“孙权比这二人强”,显然从内心深处是看不起孙权的。曹操为什么会瞧不起年少的孙权呢?其实这也是难免的,在三国这个纷乱的时代,没有经历过底层挣扎的贵族们,必然是无法达到曹、刘这样的水准的,正如袁氏兄弟、刘表、刘璋等人的落败。

对孙权来说,在父兄的关怀下最终登基,除了他个人确实有一定的天赋之外,却离不开天大的运气。而正是这些运气的存在,才让他坐断江南,能够与曹刘二人鼎足而立。孙权在关键时期都遇到了极大的运气,其中主要有三次巧合,使得孙权这个公子哥才在乱世得以成材,看起来貌似比肩曹刘:

1、孙策早逝,是孙家的悲剧,却乃孙权一大幸。孙权的父亲孙坚是没有争议的一代枭雄,只可惜运气比较差,居然死在黄祖这种不入流的人手中。大儿子孙策虽然也是承袭了父亲的事业,但是由于年岁较大,跟着父亲创业的时间比较长,是具备与天下英雄一争高下的智慧和能力的。但是孙策身上难免也会有一些创业二代的陋习,就是自视甚高。《三国志》中郭嘉远在江北,就猜测到狂妄的孙策早晚被人刺杀。

孙策临死之前,正值建安五年,汉献帝刚刚被曹操抓到手中第五年,天下诸侯人人想灭曹操却畏惧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年董承、刘备等人准备杀曹操失败。而《三国志》中孙策实际上这一年已经训练好门客,准备冲击许都,抢夺汉献帝。此等雄才大略,胜孙权很多。如果不是孙策最后被刺杀,孙权可能是无法登上如此高端历史舞台的。

2、赤壁之战,曹魏大军被瘟疫困扰,乃孙权第二大幸运。从战略上讲,孙权做主江南后,应该时刻不停地盯着曹操的动向。结果在曹操攻打刘表的时候,孙权居然去攻打黄祖。事实上以当时曹军的强势,孙权根本就不应该坐视曹操消灭刘表。因为一旦曹军逼近长江,孙权就难保安全了。

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孙权对待当时可以结盟的诸侯,态度令人质疑。尤其是在对待与刘备的联盟时,不断的反复和犹豫,缺乏父兄的果断。在刘备实力弱小的时候,他没有趁机夺取荆州,而是让刘备在荆州发展,等刘备彻底坐稳之后,居然联合三家中最强的曹操,把关羽杀掉了。要知道昔日曹操抓到了关羽,关羽也不肯投降,但是曹操都没杀他,孙权居然敢杀。果然引来了蜀国举国讨伐,吴国虽然取胜,却失去了重要屏障,而且也一度与亡国擦肩而过。

赤壁之战本来孙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取胜,然而曹操军中居然爆发了瘟疫。瘟疫这种东西,虽然在古代经常出现,然而这一次瘟疫出现的时机却恰到好处,让曹操打消了继续讨伐东吴的念头,开始回到北方屯田,孙权算是躲过灾难。这场天降的瘟疫,使得他后来有了“坐断江南战未休”的名气,甚至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3、张飞被叛徒所杀。夷陵之战对东吴的损伤非常小,吴国大将陆逊采用了非常巧妙的手段将刘备大军击溃。很多人认为刘备这一战被火烧连营,败于连营。然而刘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低级失误?这是因为刘备本来准备带着有丰富作战指挥经验的张飞同去讨伐东吴,结果张飞却被范强、张达两个叛徒杀害。

如果张飞不死,作为职业军事家,绝对不可能犯下如此外行的错误,蜀国即使不能战胜东吴,双方也必然互相损耗惨重。而曹魏杀不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道,却可以轻易的灭掉损耗过巨东吴---而孙权这个军阀三代,居然写信给曹丕求援。要不是刘备这边失去了军事指战员,他这是等于告诉曹丕来打自己。张飞的死本身是非常意外的,因此算是孙权运气好。夷陵之战东吴几乎没有任何损耗,这让已经在长江口囤积军队的曹丕放弃了南下的打算。

标签: 孙权曹操

更多文章

  • “白衣渡江”导致关羽战死,对于这场战役孙权有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孙权

    白衣渡江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袭击荆州的一场战役。因为在渡江过程中,吕蒙让部下都扮作成商人的样子,所以这次战役被叫作“白衣渡江”。当时关羽正率军北伐,不在荆州。吕蒙成功渡江后,南郡守将傅士仁、糜芳先后投降。吕蒙进驻南郡,安抚关羽手下的士卒家属,并与陆逊配合,切断关羽归路,并将其擒获,最终斩杀了关羽这位

  • 为何徐州的防御比较空虚,孙权却放弃徐州打荆州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孙权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率军北伐,围攻魏国的襄阳、樊城。关羽擒获魏将于禁后,得到人马数万,借口粮食匮乏,擅自取走了储藏在湘关的米。孙权得知此事,觉时机成熟,便派兵袭击关羽。十一月,孙权西征关羽,任命吕蒙为前部,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

  • 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何不抢先攻取荆南四郡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孙权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赤壁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在这场战役中,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

  • 湘水划界时,刘备从荆州分出两郡给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备

    湘水划界,又称湘水之盟,是东汉末年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孙权双方为解决荆州疆域归属问题而达成的划分边界的协议。对于湘水划界来说,主要内容为:刘备和孙权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

  • 揭秘:为何孙权的后宫10个皇妃没出现宫斗的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三国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孙权,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后宫中的女人为了获得皇帝的恩宠互相争斗,相当惨烈,俨然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各种手段用尽,心机算尽,总之是无所不用其极。最有名的比如吕雉,在刘邦去世后,为了打击报复,残害了许多刘邦的妃子,

  • 吴大帝孙仲谋渣权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孙权这个称号是不是很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东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渣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近些年随着电视剧的播出,三国的那位吴大帝孙仲谋被安上了一个称号——渣权。为什么呢?网友这么说主要是看他在电视剧三国里的表现。周公瑾在的时候猜忌周公瑾,周郎死了以后又不信任鲁子敬。吕蒙取了荆州转眼之间就被孙权毒死,陆逊那更是夹着尾巴

  • 同样被擒住,为何曹操待为上宾而孙权一定要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关羽

    下面就让笔者为大家分析一下,笔者认为关羽看不起孙权有这样两点原因。第一点关羽认为孙权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有时候和蜀国交好,有时候又和魏国交好,是一个十足的墙头草。然而即便如此也并不能说孙权没有什么能力,关羽瞧不起孙权,孙权也从来没有把关羽放在眼里。虽然关羽对孙权的偷袭战术非常鄙夷,但是不得不承认孙权

  • 孙权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孙权是如何从一个贤明的君主走向昏庸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东吴

    你真的了解晚年孙权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因为重创蜀国军队,陆逊的名气也开始响彻,但是得到声明与重用的他却不怎么开心,因为他的老板变了。晚年的孙权变得猜疑心中而且喜好杀戮,曾经那个贤明的君主已经彻底变了。当然他的变化不是没有原因的,主要还是为了维护皇室的利益,在他晚年的时候,

  • 年轻时勇武才气的孙权,为何到了老年变得那么昏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孙权

    纵观魏蜀吴三国,曹操的能力不用多说,曹魏的江山几乎都是曹操生前打下来的,刘备虽然半生都在漂泊,但幸好的四十岁后,终于有机会出人头地,甚至一度成为过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作用荆州,益州还有汉中,而孙权是里面唯一没有打天下的皇帝,因为兄长孙策早已经给他打好了现成的天下,而且孙策临死前告知孙权的话中也明确表

  • 关羽拒绝了孙权的提亲,是导致关羽最后被杀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关羽

    关羽(161年-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蜀国的名将,关羽早早年间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经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了颜良,跟张飞同为三国时期的万人敌,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派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的援军,曹仁退走之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后,使